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温家宝表示,他从事稀土研究多年,在这个问题上有发言权。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在中国管理最混乱时候,一些国家廉价购买中国很多稀土,现在还有不少储备,这些国家心知肚明。
如果萨达姆1991年击败了多国部队,现在的世界将会是什么样子?他会建立一个石油帝国,地球上三分之二的石油储量将处于他的控制之下。他从豪华的宫殿里发出的命令不仅能决定石油的价格,还能影响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工业。如果他有强烈愿望的话,甚至可以让整个西方回到蒸汽时代。作为石油这种战略资源的垄断者,他几乎可以让所有人类感到自己的存在。
但这只是假设而已。历史的真实是,萨达姆为了获取这种巨大的权力铤而走险,最终导致了国家的灾难和本人的死亡。石油帝国最终没有建立起来。而在20年后的今天,在这个全球化的时代里,几乎所有工业必须的战略资源都进入了国际市场,可以从不同的渠道买到。一个国家控制某种不可替代的战略资源达到一半甚至三分之二,这种情况是极其罕见的。然而,罕见并不等于没有。中国对稀土矿物的控制,就是一个绝无仅有的例子。
稀土又称稀土元素,是元素周期表中钪、钇、镧系17种元素的总称。作为战略资源,稀土有“工业味精”之称,在航空、航天、电子信息、钢铁、有色金属、机械制造、农林牧业等产业领域用途广泛。
高科技武器无一没有稀土的身影
为什么“爱国者”导弹能比较轻易地击落“飞毛腿”?为什么尽管美制M1和苏制T-72坦克的主炮直射距离差距并不大,但前者却总能更早开火,而且打得更准?为什么F-22战斗机可以超音速巡航?……这些“为什么”勾勒出当今军事科技的巨大进步,也同时勾勒出了近20年世界的动荡与冲突。针对每一个“为什么”,都有其具体而明确的答案。
不过,北京大学博士青岩认为,从材料科学的角度,“稀土”能够一次性解决上述所有问题。
比如,为什么“爱国者”导弹能比较轻易击毁“飞毛腿”导弹这个问题,这得益于前者精确制导系统的出色工作。其制导系统中使用了大约4公斤的钐钴磁体和钕铁硼磁体用于电子束聚焦,钐、钕是稀土元素。
为什么M1坦克能做到先敌发现?因为该坦克所装备掺钕钇铝石榴石激光测距机,在晴朗的白天可以达到近4000米的观瞄距离,而T-72的激光测距机能看到2000米就算不错。而在夜间,加入稀土元素镧的夜视仪又成为伊拉克军队的梦魇。
至于F-22超音速巡航的功能,则拜其强大的发动机以及轻而坚固的机身所赐,它们都大量使用稀土科技造就的特种材料。比如F119发动机叶片以及燃烧室使用了阻燃钛合金,这种钛合金的制造据说是使用了铼;而F-22的机身就更加是用稀土强化的镁钛合金武装。否则,超音速巡航中,F119强大的动力足以摧毁它自己。
青岩称,上述种种还只是窥豹一斑。事实上,凡称得上高技术的兵器几乎无一没有稀土的身影;更致命的是,稀土往往集中在使这些武器化腐朽为神奇的最关键部位。比如“爱国者”除了制导系统,弹体控制翼面等关键部位也是用稀土合金;一些先进坦克的装甲用稀土材料后,防弹性能更好;还有美国那些掌控战场形势的“千里眼”、“顺风耳”中用稀土科技造就的大功率行波管,这使得其工作更可靠,抗干扰性更强……
中国的稀土大国地位岌岌可危
“中东有石油,中国有稀土。”这是邓小平1992年“南巡”时说的一句名言。然而,在发达国家先后将稀土视为战略资源,并有所行动的时候,稀土在中国更多只被看作是换取外汇的普通商品。
中国是稀土大国,曾占全球稀土资源的41%。很长一段时间,全球的稀土供应几乎全部来自中国。同样拥有丰富稀土资源的美国早已主动封闭其稀土矿山,以一种最自然、最廉价的方式实现了稀土资源的战略储备。日本也悄然收起了海底探矿的计划,从上世纪60年代就开始资源储备,将稀土埋入海底储存,目前存量已经够日本用上至少20年。这些稀土大多是从中国廉价进口的。
美国地理调查局的公开数据显示,2008、2009两年间,全世界稀土矿采量为12.4万吨,其中中国矿采量都为12万吨,占96.8%。与之相对应的是,美国、俄罗斯、澳大利亚的稀土储量分别占世界的13%、19%和3.6%,但产量却均为零。
对于战略物资稀土,西方国家的做法显示显示了其长远谋略。但在经济利益的刺激下,中国的稀土生产长期供大于求,稀土就爱个也一直在低位运行。据被称为“稀土之父”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徐光宪介绍,最具代表性的是2005年的稀土价格比1990年下降了55%以上。
为此,徐光宪曾联名十余位院士于2006年上书决策层,要求保护正在低价流失的稀土。此次上书很快得到了批复,并由国土资源部实施限产计划,限制稀土年产量维持在8万吨。在中国限产的预期下,稀土价格在2006年开始回升,最高价格达到2005年的3倍。伴随着限产计划,政府又做出了限制出口、行业整合等努力。
问题并未得到解决。在徐光宪看来,这一轮稀土保护行动已宣告失败:2009年中国的稀土产量又恢复到15万吨左右,远远超过市场10万吨的需求;外资企业纷纷在内蒙古等稀土产地设厂,购进原材料做简单加工后再出口,绕过中国政府出口配额的限制;2009年全球稀土市场的供应依然有90%来源于中国;而稀土价格也已经回落到2007年的低位水平,与徐光宪预想的价格水平相差5-10倍。
中国稀土学会秘书长林东鲁指出,从近年来对美国、加拿大、俄罗斯、蒙古国等国家和东南亚、中亚地区的稀土储量评估数据看,目前中国尚未开发的稀土工业储量,估计在全球的比重不到30%,远低于社会上流传的比例。如果按人均资源量计算,中国已属稀土资源相对稀缺的国家。
而商务部对外贸易司工业品处处长晁宁表示,中国稀土储量在1996至2009年间大跌37%,只剩2700万吨。按现有生产速度,中国的中、重类稀土储备仅能维持15年至20年,不排除有一天需要依赖进口稀土。这也就意味着中国的稀土大国地位已经岌岌可危。
稀土已上升为政治和外交问题
商务部2010年稀土出口配额文件规定,今年稀土出口配额总数为30258吨,比2009年的50145.1吨少了近40%。2010年7月初,中国再宣布将2010年下半年的稀土出口减少72%。这也是中国历史上首次大规模减少稀土出口。
2010年8月,第三次中日经济高层对话结束后,日本媒体众口一词地指责中国没有承诺扩大对日稀土出口。9月份钓鱼岛撞船时间发生后,日本媒体更是大肆炒作中国控制稀土出口,扼杀日本经济命脉。
欧美也随声附和。10月26日,美国白宫发言人吉布斯称,美国将在20国集团(G20)首尔峰会上提出稀土议题。德国经济部长吕德勒当天也称,自由贸易协议必须适用于所有商品,特别是稀土资源。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呼吁美国及其盟友减少对中国稀土生产的依赖。
据《日本经济新聞》报道,日本和美国甚至已经进行了“非官方”讨论,将向世界贸易组织(WTO)提交关于中国限制稀土出口的问题。
面对空前的压力,中国商务部发言人姚坚11月2日表示,明年中国仍将对稀土出口实行配额管理,且配额会有所削减。“中国2011年稀土出口量将低于2010年水平。”姚坚说。
此前,10月6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布鲁塞尔出席第六届中欧工商峰会进行主题演讲时,曾专门阐述中国政府的稀土政策。温家宝表示,他从事稀土研究多年,在这个问题上有发言权。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对稀土缺乏管理,也缺乏提炼稀土技术。在中国管理最混乱时候,一些国家廉价购买中国很多稀土,现在还有不少储备,这些国家心知肚明。中国稀土产量占世界比重很大,远大于储量占世界比重,中国没有封锁,也不会封锁。
温家宝指出,要保持稀土可持续发展,不仅满足本国需要还要照顾世界需要,不仅立足当前,更要着眼长远。对稀土加以管理和控制是必要的,但决不会封锁。中国不会把稀土作为讨价还价的工具,目的是为了世界可持续发展。
此前,商务部长陈德铭在第三次中日经济高层对话表示,中国不是仅仅对稀土出口进行限制,而是对开采、生产、贸易整个链条进行限制,这种做法不仅符合世贸规则,也是出于既要促进经济发展,又要保护环境以及国家安全等综合因素考虑。
中国如何打好稀土牌
然而,就在中国以大白菜和猪肉的价格出口稀土之际,中国进口澳大利亚的铁矿石价格却成倍上涨。世界各国为何对澳大利亚铁矿石的价格飙涨却不置一词?面对国际社会众口一词的质问限制稀土出口问题,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国的声音在哪里?
稀土之所以得名稀土,是因为其中的有效元素含量很低。而要提取这些微量元素需要使用大量化学药剂,需要经过许多化学程序、大量用水才能提炼,废水包含了近百种化学药剂,其中还有放射性物质。
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鲁志强介绍,池浸工艺每开采1吨稀土,要破坏200平方米的地表植被,剥离300平方米表土,造成2000立方米尾砂,每年造成1200万立方米的水土流失。中国付出了高昂的甚至不可逆转的环境代价。
中国的稀土之都——内蒙古包头市的白云鄂博矿区——正遭受乱采滥挖的严重侵袭,地下水严重污染,耕地荒芜、牲畜大量死亡。在包头,包钢选矿厂尾矿坝对于周边地区的放射性污染日益严重,且尾矿坝离黄河最近处仅为10公里,尾矿坝的水正以300米/年的速度朝黄河渗透。专家指出,一旦出现地震或者大规模降雨致使尾矿坝决堤,尾矿坝的水流入黄河,严重程度料将远远超过2005年发生的松花江水污染事件。此事倘若成真,附近人口稠密的居民区将遭受灭顶之灾。
中国民间智库安邦咨询公司认为,稀土这个概念能在政商两界炒得这么热,得益于稀土是一种重要的战略资源。与战略资源相关的资产交易可视为战略金融,必和必拓、力拓搞的铁矿石指数化定价体系,就是战略金融的一种表现。安邦首席研究员陈功强调,在稀土战略问题上,中国也不要真地以为拿住了西方国家的命脉,更不能以此为目的。西方武器的生产和制造不会有问题,因为他们有足够的储备,其他国家扩张稀土生产也会弥补中国减少出口带来的缺口。
虽然中国手中握有稀土这一重要的资源工具,但如何打好这张牌?安邦认为,中国控制稀土资源出口只是第一步,在稀土产业的发展上,中国更大的问题来自内部。首先,在产业链和价值链上,中国最大的优势是资源秉赋,但在稀土产业链上基本处在价值链低端,在应用部分基本处于全面落后的状态。尤其是把稀土用于其他产业时,中国的产业领域和应用模式的价值都很低。稀土应用的很多专利都掌握在日本等国的企业手中,中国企业和研究机构极少拥有专利。实际上,这是工业能力、产业结构和技术能力的问题。其次,在资源利用上,国内也十分混乱,资源开采和利用缺乏系统的战略安排,往往形成中央企业、地方企业、乡村企业多头参与开发的混乱局面,资源浪费极大。第三,中国控制稀土资源的政策缺乏弹性和结构差别。如果“一刀切”控制资源出口,也会限制国内相关产业的发展。有专业人士建议,中国控制出口应该“轻重分开”,储量丰富的轻稀土的出口量可以适当增多,而稀缺的重稀土则要从严控制——这既堵住了发达国家的嘴,又保护了最珍贵的资源。
安邦认为,稀土争端也是一个外交问题,中国必须调整策略,找到应对国际指责的办法。一是要找到更好的限制开采的理由,诸如資源滥用、环境污染等,可以考虑将环境毁坏情况拍成影片,在多个国际场合播放;或者邀请指责中国最厉害的外国议员和企业代表,到中国稀土开采地区参观环境毁坏的情况。这不仅让他们了解中国控制开采的正当理由,还可以为资源加价提供支持——这是要计入环境成本的!总之,要用国际上懂的理由、用国际语言来解释,而不是自始至终只会用一种冰冷的外交辞令来应付。
如果萨达姆1991年击败了多国部队,现在的世界将会是什么样子?他会建立一个石油帝国,地球上三分之二的石油储量将处于他的控制之下。他从豪华的宫殿里发出的命令不仅能决定石油的价格,还能影响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工业。如果他有强烈愿望的话,甚至可以让整个西方回到蒸汽时代。作为石油这种战略资源的垄断者,他几乎可以让所有人类感到自己的存在。
但这只是假设而已。历史的真实是,萨达姆为了获取这种巨大的权力铤而走险,最终导致了国家的灾难和本人的死亡。石油帝国最终没有建立起来。而在20年后的今天,在这个全球化的时代里,几乎所有工业必须的战略资源都进入了国际市场,可以从不同的渠道买到。一个国家控制某种不可替代的战略资源达到一半甚至三分之二,这种情况是极其罕见的。然而,罕见并不等于没有。中国对稀土矿物的控制,就是一个绝无仅有的例子。
稀土又称稀土元素,是元素周期表中钪、钇、镧系17种元素的总称。作为战略资源,稀土有“工业味精”之称,在航空、航天、电子信息、钢铁、有色金属、机械制造、农林牧业等产业领域用途广泛。
高科技武器无一没有稀土的身影
为什么“爱国者”导弹能比较轻易地击落“飞毛腿”?为什么尽管美制M1和苏制T-72坦克的主炮直射距离差距并不大,但前者却总能更早开火,而且打得更准?为什么F-22战斗机可以超音速巡航?……这些“为什么”勾勒出当今军事科技的巨大进步,也同时勾勒出了近20年世界的动荡与冲突。针对每一个“为什么”,都有其具体而明确的答案。
不过,北京大学博士青岩认为,从材料科学的角度,“稀土”能够一次性解决上述所有问题。
比如,为什么“爱国者”导弹能比较轻易击毁“飞毛腿”导弹这个问题,这得益于前者精确制导系统的出色工作。其制导系统中使用了大约4公斤的钐钴磁体和钕铁硼磁体用于电子束聚焦,钐、钕是稀土元素。
为什么M1坦克能做到先敌发现?因为该坦克所装备掺钕钇铝石榴石激光测距机,在晴朗的白天可以达到近4000米的观瞄距离,而T-72的激光测距机能看到2000米就算不错。而在夜间,加入稀土元素镧的夜视仪又成为伊拉克军队的梦魇。
至于F-22超音速巡航的功能,则拜其强大的发动机以及轻而坚固的机身所赐,它们都大量使用稀土科技造就的特种材料。比如F119发动机叶片以及燃烧室使用了阻燃钛合金,这种钛合金的制造据说是使用了铼;而F-22的机身就更加是用稀土强化的镁钛合金武装。否则,超音速巡航中,F119强大的动力足以摧毁它自己。
青岩称,上述种种还只是窥豹一斑。事实上,凡称得上高技术的兵器几乎无一没有稀土的身影;更致命的是,稀土往往集中在使这些武器化腐朽为神奇的最关键部位。比如“爱国者”除了制导系统,弹体控制翼面等关键部位也是用稀土合金;一些先进坦克的装甲用稀土材料后,防弹性能更好;还有美国那些掌控战场形势的“千里眼”、“顺风耳”中用稀土科技造就的大功率行波管,这使得其工作更可靠,抗干扰性更强……
中国的稀土大国地位岌岌可危
“中东有石油,中国有稀土。”这是邓小平1992年“南巡”时说的一句名言。然而,在发达国家先后将稀土视为战略资源,并有所行动的时候,稀土在中国更多只被看作是换取外汇的普通商品。
中国是稀土大国,曾占全球稀土资源的41%。很长一段时间,全球的稀土供应几乎全部来自中国。同样拥有丰富稀土资源的美国早已主动封闭其稀土矿山,以一种最自然、最廉价的方式实现了稀土资源的战略储备。日本也悄然收起了海底探矿的计划,从上世纪60年代就开始资源储备,将稀土埋入海底储存,目前存量已经够日本用上至少20年。这些稀土大多是从中国廉价进口的。
美国地理调查局的公开数据显示,2008、2009两年间,全世界稀土矿采量为12.4万吨,其中中国矿采量都为12万吨,占96.8%。与之相对应的是,美国、俄罗斯、澳大利亚的稀土储量分别占世界的13%、19%和3.6%,但产量却均为零。
对于战略物资稀土,西方国家的做法显示显示了其长远谋略。但在经济利益的刺激下,中国的稀土生产长期供大于求,稀土就爱个也一直在低位运行。据被称为“稀土之父”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徐光宪介绍,最具代表性的是2005年的稀土价格比1990年下降了55%以上。
为此,徐光宪曾联名十余位院士于2006年上书决策层,要求保护正在低价流失的稀土。此次上书很快得到了批复,并由国土资源部实施限产计划,限制稀土年产量维持在8万吨。在中国限产的预期下,稀土价格在2006年开始回升,最高价格达到2005年的3倍。伴随着限产计划,政府又做出了限制出口、行业整合等努力。
问题并未得到解决。在徐光宪看来,这一轮稀土保护行动已宣告失败:2009年中国的稀土产量又恢复到15万吨左右,远远超过市场10万吨的需求;外资企业纷纷在内蒙古等稀土产地设厂,购进原材料做简单加工后再出口,绕过中国政府出口配额的限制;2009年全球稀土市场的供应依然有90%来源于中国;而稀土价格也已经回落到2007年的低位水平,与徐光宪预想的价格水平相差5-10倍。
中国稀土学会秘书长林东鲁指出,从近年来对美国、加拿大、俄罗斯、蒙古国等国家和东南亚、中亚地区的稀土储量评估数据看,目前中国尚未开发的稀土工业储量,估计在全球的比重不到30%,远低于社会上流传的比例。如果按人均资源量计算,中国已属稀土资源相对稀缺的国家。
而商务部对外贸易司工业品处处长晁宁表示,中国稀土储量在1996至2009年间大跌37%,只剩2700万吨。按现有生产速度,中国的中、重类稀土储备仅能维持15年至20年,不排除有一天需要依赖进口稀土。这也就意味着中国的稀土大国地位已经岌岌可危。
稀土已上升为政治和外交问题
商务部2010年稀土出口配额文件规定,今年稀土出口配额总数为30258吨,比2009年的50145.1吨少了近40%。2010年7月初,中国再宣布将2010年下半年的稀土出口减少72%。这也是中国历史上首次大规模减少稀土出口。
2010年8月,第三次中日经济高层对话结束后,日本媒体众口一词地指责中国没有承诺扩大对日稀土出口。9月份钓鱼岛撞船时间发生后,日本媒体更是大肆炒作中国控制稀土出口,扼杀日本经济命脉。
欧美也随声附和。10月26日,美国白宫发言人吉布斯称,美国将在20国集团(G20)首尔峰会上提出稀土议题。德国经济部长吕德勒当天也称,自由贸易协议必须适用于所有商品,特别是稀土资源。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呼吁美国及其盟友减少对中国稀土生产的依赖。
据《日本经济新聞》报道,日本和美国甚至已经进行了“非官方”讨论,将向世界贸易组织(WTO)提交关于中国限制稀土出口的问题。
面对空前的压力,中国商务部发言人姚坚11月2日表示,明年中国仍将对稀土出口实行配额管理,且配额会有所削减。“中国2011年稀土出口量将低于2010年水平。”姚坚说。
此前,10月6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布鲁塞尔出席第六届中欧工商峰会进行主题演讲时,曾专门阐述中国政府的稀土政策。温家宝表示,他从事稀土研究多年,在这个问题上有发言权。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对稀土缺乏管理,也缺乏提炼稀土技术。在中国管理最混乱时候,一些国家廉价购买中国很多稀土,现在还有不少储备,这些国家心知肚明。中国稀土产量占世界比重很大,远大于储量占世界比重,中国没有封锁,也不会封锁。
温家宝指出,要保持稀土可持续发展,不仅满足本国需要还要照顾世界需要,不仅立足当前,更要着眼长远。对稀土加以管理和控制是必要的,但决不会封锁。中国不会把稀土作为讨价还价的工具,目的是为了世界可持续发展。
此前,商务部长陈德铭在第三次中日经济高层对话表示,中国不是仅仅对稀土出口进行限制,而是对开采、生产、贸易整个链条进行限制,这种做法不仅符合世贸规则,也是出于既要促进经济发展,又要保护环境以及国家安全等综合因素考虑。
中国如何打好稀土牌
然而,就在中国以大白菜和猪肉的价格出口稀土之际,中国进口澳大利亚的铁矿石价格却成倍上涨。世界各国为何对澳大利亚铁矿石的价格飙涨却不置一词?面对国际社会众口一词的质问限制稀土出口问题,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国的声音在哪里?
稀土之所以得名稀土,是因为其中的有效元素含量很低。而要提取这些微量元素需要使用大量化学药剂,需要经过许多化学程序、大量用水才能提炼,废水包含了近百种化学药剂,其中还有放射性物质。
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鲁志强介绍,池浸工艺每开采1吨稀土,要破坏200平方米的地表植被,剥离300平方米表土,造成2000立方米尾砂,每年造成1200万立方米的水土流失。中国付出了高昂的甚至不可逆转的环境代价。
中国的稀土之都——内蒙古包头市的白云鄂博矿区——正遭受乱采滥挖的严重侵袭,地下水严重污染,耕地荒芜、牲畜大量死亡。在包头,包钢选矿厂尾矿坝对于周边地区的放射性污染日益严重,且尾矿坝离黄河最近处仅为10公里,尾矿坝的水正以300米/年的速度朝黄河渗透。专家指出,一旦出现地震或者大规模降雨致使尾矿坝决堤,尾矿坝的水流入黄河,严重程度料将远远超过2005年发生的松花江水污染事件。此事倘若成真,附近人口稠密的居民区将遭受灭顶之灾。
中国民间智库安邦咨询公司认为,稀土这个概念能在政商两界炒得这么热,得益于稀土是一种重要的战略资源。与战略资源相关的资产交易可视为战略金融,必和必拓、力拓搞的铁矿石指数化定价体系,就是战略金融的一种表现。安邦首席研究员陈功强调,在稀土战略问题上,中国也不要真地以为拿住了西方国家的命脉,更不能以此为目的。西方武器的生产和制造不会有问题,因为他们有足够的储备,其他国家扩张稀土生产也会弥补中国减少出口带来的缺口。
虽然中国手中握有稀土这一重要的资源工具,但如何打好这张牌?安邦认为,中国控制稀土资源出口只是第一步,在稀土产业的发展上,中国更大的问题来自内部。首先,在产业链和价值链上,中国最大的优势是资源秉赋,但在稀土产业链上基本处在价值链低端,在应用部分基本处于全面落后的状态。尤其是把稀土用于其他产业时,中国的产业领域和应用模式的价值都很低。稀土应用的很多专利都掌握在日本等国的企业手中,中国企业和研究机构极少拥有专利。实际上,这是工业能力、产业结构和技术能力的问题。其次,在资源利用上,国内也十分混乱,资源开采和利用缺乏系统的战略安排,往往形成中央企业、地方企业、乡村企业多头参与开发的混乱局面,资源浪费极大。第三,中国控制稀土资源的政策缺乏弹性和结构差别。如果“一刀切”控制资源出口,也会限制国内相关产业的发展。有专业人士建议,中国控制出口应该“轻重分开”,储量丰富的轻稀土的出口量可以适当增多,而稀缺的重稀土则要从严控制——这既堵住了发达国家的嘴,又保护了最珍贵的资源。
安邦认为,稀土争端也是一个外交问题,中国必须调整策略,找到应对国际指责的办法。一是要找到更好的限制开采的理由,诸如資源滥用、环境污染等,可以考虑将环境毁坏情况拍成影片,在多个国际场合播放;或者邀请指责中国最厉害的外国议员和企业代表,到中国稀土开采地区参观环境毁坏的情况。这不仅让他们了解中国控制开采的正当理由,还可以为资源加价提供支持——这是要计入环境成本的!总之,要用国际上懂的理由、用国际语言来解释,而不是自始至终只会用一种冰冷的外交辞令来应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