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O卫星网中MPLS协议体系及其实现方案

来源 :遥测遥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GERKING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卫星网拓扑时变的特性,使得现有的多协议标签交换(MPLS)技术难以在卫星网中有效地运行。以铱(Irid ium)系统为例,首先分析低轨卫星网(LEO)中星际链路的变化情况。针对卫星网具有频繁断接性和传输大时延等特点,将基于MPLS技术的LEO卫星网系统进行功能模块的划分,并重点对MPLS协议中的标签设计、信令协议选择、标签交换路径(LSP)的切换等问题进行仿真,同时提出相应的改进方案。
其他文献
1.说明文的复习要求    ①理解文章所说的主要内容,明确说明的重点,领会文章是如何抓住事物的特征进行说明的。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由于中频检前信号包含丰富的信息,对于事后数据分析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国内对中频检前记录器的需求呈上升趋势。新一代中频检前记录器不仅仅是作为实时解调器发生故障时的一
针对月球软着陆探测器测控通信分系统方案展开论述,阐述全系统配置模式下的系统初步方案,分析全系统配置模式下的6种功能、组成,提出技术指标,并进行工作描述,着重阐述月表着陆器与月面巡视探测器之间的通信方案。
航天器自主导航的现代技术途径是,在航天器上装备一台GPS信号接收机,并采用较佳的算法及其数据处理软件,将其装配在该航天器上,即可实现航天器的自主导航。文中用CHAMP卫星和SAC-C卫星于2006年4月30日的星载GPS观测数据计算表明,卫星自主定轨的三维位置精度能够达到±1m左右。航天器自主导航的未来最佳技术途径是x射线脉冲星导航;它能够用于测定在近地空间、太阳系和银河系等飞行的航天器位置、速度
现有解调π/4-DQPSK信号的方法大多采用时域解调的方式。提出一种基于离散短时傅里叶变换(DST-FT)的算法,利用频域信息完成对π/4-DQPSK信号的解调。计算机仿真表明,该算法解
GNSS全球导航卫星系统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欧盟提出的一种综合星座系统,而不是一个单一星座系统。GNSS主要包括GPS、GLONASS、Galileo、Compass和IRNSS及它们的星基增强系统,
针对运载器电气系统的数字化,给出研制过程中层次的划分、研制的关键环节及相互关系,并对运载器电气系统的数字样机技术和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技术进行扼要的分析,最后给出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