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收稿日期:2016-11-30
作者简介:程玮,广东培正学院创新创业学院院长,副教授,博士。(广州/510830)
*本文系2014年度广东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重点课题“大学生就创业能力与高校就业创业教育机制研究”(课题批准号2014ZK028)研究成果之一。
摘要:大学生就业能力是一个复合性、发展性的概念,就业能力提升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其中高校人才培养过程是大学生就业能力的重要影响因素。本研究采用自主开发就业能力及提升研究工具,对全国64所高校的2571份有效样本进行回归分析,提炼出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的影响因素。研究得出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影响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因素有8个方面,即目标与战略、专业设置与课程体系、职业指导、校企合作、创新创业教育、校园文化、教学能力、评价与激励,并验证了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各维度对就业能力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力,其中专业设置、职业规划、评价激励、校园文化、教学能力5个维度是影响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最关键因素,基于此提出高校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策略。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能力;就业能力提升;高校组织
一、研究背景
我国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已是一个不争的社会事实和焦点问题,有研究者提出“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和普及化进程中,大学生就业问题成为一个具有世界共性和中国个性的问题”[1],此问题对高等教育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现已有“许多国家把学生的就业能力作為衡量高等学校教育质量的重要指标”[2]。如何破解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是我国当前十大教育热点问题之一,对于此问题,不少研究者已进行了深入的探究。在对大学生就业难问题进行原因分析的过程中,有研究者提出:“自我国高等教育扩招以来,大学毕业生猛增,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凸显,人们常常将此归结为扩招所致,而忽略了大学生就业难的背后存在的另一现象:不少大学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而很多企业也招不到合适的人才。”[3]这就出现“就业鸿沟”的现象。对此有不少学者指出:“大学生毕业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而企业找不到合适人才的‘就业鸿沟’日益扩大的真正原因是大学生就业能力严重不足。”[4]如吴国举、肖云等通过对重庆1618名大学生和272家用人单位的调查得出,大学毕业生实践经验与用人单位需求存在较大的差异且其实践内容与用人单位需求不一致。可见大学生就业能力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是关键原因之一。[5]曾湘泉、牛玲指出受全球化与知识经济的冲击,以及劳动力是市场急剧变化的影响,大学生就业时必须具备能够满足新经济要求的核心就业能力才能获得职业的成功发展。[6]刘清亮、黄堃认为具有较强就业能力的学生,更容易获得较高的工资福利,工作环境相对舒适安全,能够选择合适个体发展的、经济发达的城市作为工作地点,能够选择符合个人兴趣的工作。[7]高永蕙、梁芳、范美玲得出已签约的大学生毕业生与未签约的学生在面对问题的态度、时间管理、求职环境评估、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总分上存在极显著的差异。[8]唐矿得出当代大学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与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之间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们的就业能力严重不足。[9]
就业能力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的、发展的概念,其内涵要素及结构组合将随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变化而不断拓展和整合。当今社会环境急速变化,就业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和标准也在不断改变,“就业鸿沟”现象背后存在大学生就业能力不足问题是导致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重要现实性问题,也是一个实践性理论问题。大学生就业能力不足的原因可能是客观与主观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主要原因可以从国家教育体制与人才培养战略、高校人才培养全过程以及个人就业能力学习之建构等三个层面归因,其中高校人才培养过程是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的关键影响因素。文本研究可见关于大学生就业能力影响因素的研究成果十分有限,尤其缺乏微观层面的实证论证。此外,已有研究的视角集中在大学生个体背景变量的影响因素研究,聚焦高校组织视角探究影响因素的研究很少,为此本文基于高校组织视角,从高校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实证遴选大学生就业能力影响因素。本研究应用自主编制的大学生就业能力及提升研究工具,对全国64所高校抽取的2571份有效样本进行实证分析,并基于此提出高校就业能力提升策略,这将是对我国高校就业教育工作和就业相关理论与实践研究的一个积极应答。
二、研究工具
本研究自主开发“大学生就业能力及其提升问卷(College Studengt’s Employability and Asceng Questionnaire,简称CSEAQ)”。该问卷包括二部分内容:就业能力自评量表及就业能力提升问卷。其中就业能力自评量表共由6个分量表,89道题构成;就业能力提升问卷由8个维度,共28道题构成。完整问卷共有117道题构成。
(一)大学生就业能力自评量表的编制与检验
本研究首先基于150家企业140份有效样本的探索性因素分析,获得大学生就业能力六角模型,该模型包括6个维度,即分别命名为“职业通用技能”、“核心素质”、“职业人格”、“职业发展潜能”、“领导素质”、“团队素质”,共33个要素,基于此编制大学生就业能力自评量表。其次对7所高校2014届本科应届350名毕业生进行抽样调查,被试选取在4月份已签定三方协议者,回收问卷342份,回收率97.71%,有效问卷292份。通过292份有效样本的验证性因素分析,检验大学生就业能力模型和编制的学生就业能力自评量表的信效度。研究应用MPLUS软件,采取基本适配度检验、整体模型适配度检验和内在质量检验验证自主编制大学生就业能力自评量表的信度和效度。研究结果表明:基本适配度检验中评价项目“是否没有负的误差变异量”,检验结果数据均为正数,“因子负荷是否介于0.5-0.95之间”,检验结果数据2个<0.5,“是否没有很大的标准误”,检验结果数据0.013-0.043,三项模型适配判断均为“是”,这显示量表的验证性因素分析的基本适配指标均达到检验标准,表示估计结果的基本适配指标良好。[10]在整体模型适配度的检验方面,绝对适配指标较为合理,增值适配指标欠佳。卡方的P值应该大于0.05,说明数据和理论模型适配。然而从卡方值与自由度之比来看(9666.665/3788=2.55),仍在正常范围之内(1-3),表示假设模型与样本数据的契合度可以接受。SRMR和RMSEA都符合适配要求。整体而言,该量表的三阶验证性因子分析模型与实际观测数据的适配情形良好,即模型的外在质量较好。内在质量检验结果表评价项目中“所估计的参数均达到显著水平”,检验结果数据T值介于6.7-60.9,“题项的信度高于0.5”,检验结果数据8个<0.5,“潜变量的平均解释方差比例>0.5,检验结果数据均大于0.9,“潜变量的组合信度>0.6”,检验结果数据均大于0.9,以上模型适配判断均为“是”。可见在假设模型内在质量的检验方面,仅在题项的信度上有8个指标未达0.5,但测量模型的收敛效度(平均解释方差比例)和建构信度(组合信度)均达到要求。[11]学生就业能力自评量表总体的克龙巴赫α系数为0.992,6个维度分量表的α系数分别为0.964、0.855、0.969、0.976、0.941、0.951,各因子的α系数均在0.7以上(0.855-0.979)。[12]通过上述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模型的各拟合指数均达到拟合优度的条件,有较好的构想效度,说明编制的大学生就业能力自评问卷内部一致性达到较高水平,作为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测量工具是稳定可靠的。 (二)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问卷的编制与检验
本研究首先基于文献提炼、访谈和开放问卷整理归纳,形成一份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影响因素初始问卷,问卷由49道题构成。其次抽取调研对象为高校三类群体(高校就业指导教师、学生工作教师、专业教师)进行预测分析。研究选取北京、重庆、广州、汕头、梅州、西安、洛阳、郑州8所城市的17所高校发放纸质和电子问卷300份,回收问卷294份,回收率98%。对其中有效问卷284份样本进行分析,根据统计结果,按照题项“重要”和“极重要”选择有效百分比统计,原始问卷保留有效率达到65%以上的题项,并排序在前30以内的题项,因此删除20道题项,共保留29题,经咨询专家,最终确定28个题项。再次通过归类分析,经过5位专家评估,共提炼出由目标战略、专业设置、评价激励、校园文化、校企合作、创新创业、教学能力及职业指导八个维度28道题项构成的就业能力提升正式问卷。在对大学生就业能力自评量表预测分析同时,并对该问卷采用克朗巴赫(Cronbach)α系数检验,验证结果就业能力提升总分α系数为0.923,职业指导0.712,专业设置0.706,评价激励0.393,校园文化0.613,校企合作0.719,创新创业0.865,教学能力0.507,目标战略0.871。研究结果显示,就业能力提升8个具体维度的α系数除评价激励维度的α系數偏低为0.393,这可能是该项目的题项过少导致的,其他各维度的α系数0.5以上,这说明就业能力提升问卷有较好的信度。
三、数据统计与分析
(一)抽样设计
调查样本取自全国23个直辖市和省的64所高等学校,抽样学校层次包括“985”高校、“211”高校、普通本科高校(省属重点院校、地方一般院校),抽样学校按行政区域划分法分布,区域包括东北、华北、华东、华中、华南、西北、西南7大区域,选取的专业涉及理工、财经、管理、文史哲、医学、农学、艺术、军事等八大专业类。选取的样本基本涵盖了当前中国大学应届本科生群体的主要特征,具有较好的代表性。调研时间为2014年5-7月以纸质和电子版问卷形式向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发放调查问卷。调查方法采取班级团体施测和个体施测相结合方法。本研究通过SPSS17.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相关性及回归分析等统计分析。
(二)样本基本情况描述
本调查共发放问卷3400份,回收问卷3205份,问卷回收率94.26%;剔除数据缺失值超过5%、有明显反应偏向的或重复率高的无效问卷,最后得到有效问卷2571份,有效率80.21%(详见表1)。
(三)大学生就业能力、就业能力提升相关分析
本文从符合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的条件出发,在做多元线性回归之前,首先分析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要素即因变量、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影响因素即自变量之间简单相关系数,研究结果见表2。
表2显示,就业能力提升与就业能力具体维度的相关均达到显著水平,且均为弱相关,说明大学生就业提升对就业能力水平有较大的影响作用。
(四)大学生就业能力、就业能力提升的回归分析
通过相关性分析可知,大学生就业能力及就业能力提升之间存在显著相关。为了进一步说明关系的方向,表明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本文将采用回归分析的方法验证。
1.大学生就业能力与就业能力提升回归分析
为了进一步考察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对就业能力各具体维度的影响,在相关分析的基础上,首先采取一元回归分析,分别对就业能提升与就业能力总分及其各维度进行一元线性回归,确定就业能力提升对就业能力各具体维度的影响程度。然后采取多元回归分析方法,考察就业能力提升及其各维度对就业能力总体水平及其各具体维度的影响作用,识别关键的影响项目,并进一步验证它们之间的影响力度,研究结果见表3和表4。
表3显示,就业能力总分与就业能力提升总分线性关系显著,适合建立一元线性回归方程。可建立的一元线性方程为:y=27.196+0.016x,说明就业能力提升对就业能力有一定程度影响力,具有预测作用,就业能力提升总分可以解释就业能力总分的0.5%。
表4显示,以就业能力总分为因变量,以就业能力提升具体各维度为自变量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专业设置、职业规划、评价激励、校园文化、教学能力进入回归方程,即与就业能力存在多元线性关系,多元线性回归方程为:y=281.406+1.157×1+1.153×2+1.199×3+2.266×4-1.407×5,一起解释就业能力总分变异的7.8%,表明就业能力提升的5个维度对就业能力有预测影响力,是关键影响因素。
2.大学生就业能力具体维度与就业能力提升具体维度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通过大学生就业能力与就业能力提升多元回归分析,提炼出大学生就业能力各具体维度与就业能力提升各具体维度模型总汇表,研究结果见表5。
表5显示:(1)以领导素质为因变量,以就业能力提升具体各维度为自变量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职业规划、评价激励、创新创业、教学能力进入回归方程y=28.331+0.262×1+0.205×2+0.163×3-0.112×4,一起解释领导素质变异的5.1%。(2)以核心素质为因变量,以就业能力提升具体各维度为自变量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专业设置、创新创业、校园文化、评价激励进入回归方程y=47.094+0.165×1+0.276×2+0.304×3+0.214×4,一起解释核心素质变异的5.8%。(3)以通用技能为因变量,以就业能力提升具体各维度为自变量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专业设置、评价激励、职业规划、教学能力、创新创业进入回归方程y=31.165+0.120×1+0.256×2+0.159×3-0.158×4+0.152×5,一起解释通用技能变异的7%。(4)以团队素质为因变量,以就业能力提升具体各维度为自变量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专业设置、目标战略、职业规划、教学能力、校园文化进入回归方程y=19.540 +0.078×1+0.199×2+0.086×3-0.168×4+0.180×5,一起解释团队素质变异的6.7%。(5)以职业潜能为因变量,以就业能力提升具体各维度为自变量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专业设置、职业规划、教学能力、校企合作、评价激励进入回归方程y=105.187+0.404×1+0.423×2-0.675×3+0.317×4+0.464×5,一起解释职业潜能的5.9%。(6)以职业人格为因变量,以就业能力提升具体各维度为自变量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校园文化、专业设置进入回归方程y=48.870+1.124×1+0.185×2,一起解释职业人格的11.3%。 四、结论与建议
本研究得出高校组织影响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因素涵盖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包括目标战略、专业设置、创新创业、校园文化、评价激励、教学能力、校企合作八个方面的结论。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总分、8個具体维度对就业能力总分及6个具体维度产生不同程度影响。其中就业能力提升的专业设置、职业规划、评价激励、校园文化、教学能力5个维度是影响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最关键因素。具体结论为:第一,专业设置影响度最大,除对就业能力的领导素质不产生影响外,其他均产生显著影响。第二,影响较大的是职业规划和教学能力。职业规划除对就业能力的职业人格、领导素质不产生影响外,其他均产生影响。教学能力除对职业人格、核心素质不产生影响外,其他均产生影响。第三,评价机制、校园文化和创新创业教育均有一定程度的影响。评价机制对职业潜能、通用技能、领导素质、核心素质均产生影响,对职业人格、团队素质不产生影响。校园文化对核心素质、职业人格、团队素质产生影响,对其他均不产生影响。创新创业教育对领导素质、核心素质、通用技能产生影响,其他均不产生影响。第四,校企合作和目标战略影响度相对较小。校企合作除对职业潜能产生影响外,对职业人格、团队素质、通用技能、领导素质、核心素质均不产生影响。目标战略除对团队素质产生影响外,对职业人格、职业潜能、通用技能、领导素质、核心素质均不产生影响。
本研究聚焦高校组织视角思考大学生就业能力及提升问题,通过就业能力及其提升实证研究,得出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影响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8个具体维度对就业能力总分及6个具体维度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作用,并提炼出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影响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的最关键的5个因素,这为高校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策略的研究提供了依据。
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影响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因素涵盖人才培养的全过程,高校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对策涉及到高等教育的各个方面。可见,就业能力的提升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本文提出以下五点建议。
第一,立足学校发展战略,采取全方位、全过程的协同发展策略,构建就业能力提升的协同育人机制。高校需要构建全过程以及全方位的以就业能力提升为导向的人才培养体系,不仅需要高校在人才培养的每一个环节构成的要素协调发挥整合的功能,而且需要高校将人才培养过程衍生到社会和政府层面,建立校内外纵横联动的协同育人机制。同时从高等教育的发展现实来看,专业建设与发展中市场因素介入和调控已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高校和社会(包括政府、企业和研究院所)生成交互型人才培养联合机制,建立“立交桥”式深度融合的合作方式是高校人才培养满足符合社会需求的一种应然的发展选择。此外,现代信息技术和评价方式的多元化、开放性,不仅需要高校组织主动建立与外部社会互动以及紧密联系的人才培养质量反馈的信息平台,而且社会专业性组织对教育组织的绩效评价也必将成为教育督导与评价的主体力量,成为社会对高校组织的社会影响力、声誉传播及美誉度提升的主导因素。
第二,以多元评估参数为分析框架,提高专业设置与市场人才需求契合度。“随着现代大学职能的不断完善,高校设置的专业是人才培养的基本单元,大学的社会功能内涵实质集中展现在高校培养的人才植入社会工作领域后的价值发挥,因而社会需求对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导向性也越来越具有影响力和牵引力。”[13]高校专业的设置是以一定的社会分工为前提,以特定范围的职业领域形成为学科建设的基础,可见高校专业、人才培养和市场人力资源需求三者在逻辑上而言,是一个互动运行的协同体,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作为向人力资源市场输送高级要素的人力资源的专业化及职业化场所,其培养的产品—人才,将专业学术与职业岗位构架了一个互动链,形成天然的有机联系。然而目前在现实社会中出现一方面人才短缺,社会急需人才,另一方面大学生就业难的现象,其背后一个重要原因是高校人才培养体系与产业结构及市场人才需求体系的错位。除了高校自身的办学理念与培养目标与市场的需求达成度偏低外,最重要的就是高校对专业内涵建设的理解以及专业设置的价值取向,学术与职业的融通性边界概念厘定不清晰,更多从狭义视角分析问题,从而影响专业设置、定位与发展和市场的需求意合度、达成度偏低,进而引发高校培养人才的学术定位与社会职业能力契合度偏低的问题,导致高校专业设置与定位在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两个方面的发挥均无法实现最优化目标。可见专业的建设自身是一个不断调整、整合和完善的过程,其调整完善过程的参数标准除专业的学术性微观评估指标参数外,还要纳入经济结构及社会分工细化的变化参数评估,以及面向人才输送区域或职业领域的发展动向的参数标准。基于上述分析,高校在专业设置与建设方面必须以就业能力开发为导向,依照学术质量、经济结构及职业发展“三元参数”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自适应机制,不仅有效推动专业发展与市场无缝对接的重要路径,也将成为专业学术化建设与发展的引擎,进而推进高校专业设置与建设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最优化发展。
第三,建构“四维一体”就业能力开发的教育与指导服务体系,注重塑造大学生优良的心理品质,提升职业自我效能感和职业成熟度。就业教育与指导是促进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的重要途径,高校应以生涯发展、就业指导课程为核心架构就业素质拓展独立实训、就业技能晋级项目训练、职业能力开发团体辅导及职业个体咨询的“四维一体”的就业创业教育体系,实施全程、多元化、精准性的就业指导与服务。良好的心理品质是职业人格和职业潜能的核心,包括人生观、价值观、耐挫力、思维方法、积极防御系统、自我概念、成长中的经验整合形成的潜意识等。这不仅对个体能力与人格发展中内隐的、难以衡量而又对其长远发展和潜能的开发起关键作用,而且是构成和影响个体自我效能感的主要因素,是个体发展中的动力性因素。这些良好的心理品质在个体职业生涯发展中将统摄为人格力量贯穿职业发展的始终,并以职业自我效能感方式构成个体的内在动力调节机制,影响职业潜能开发。个体自我效能感强,各种外在的职业压力可能会转化为积极面对挑战的动力,并会以积极应对方式激励自我不断尝试,进而促进潜能的开发,并在追求学业和职业成就方面,有相对较高的成就动机。“职业成熟度是个体对作出职业决策所需条件的心理知晓程度以及选择的现实性和一致性程度,包括职业认知、态度、价值观及选择等要素。”[14]职业成熟度不是用来衡量个体的职业特长和胜任力,但作为个体在就业与职业发展过程中的思维和行为方式,将直接作用于职业环境而支配性地影响个体的职业发展,因此在就业创业教育中帮助学生塑造良好的心理品质、提升自我职业效能感和职业成熟度是提升就业能力重要内容。 第四,课程与教学中嵌入就业能力开发,拓展多元化的就业能力学习路径。课程的发展和大学的发展是交互作用的,也是社会发展的一个缩影。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化阶段向大众化阶段迈进,决定着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和方式的深层次变革,职业教育嵌入或融入高等教育教學中是高校适应教育大众化阶段的必然趋势和现实选择。大学的教育是整体融合性的教育,是专业教育、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综合性和系统性融合。为此,高校应以就业能力开发与提升为人才培养目标导向,基于社会人才需求、学科和专业特点改进调整人才培养方案,系统地、有层次地构建课程教学体系、科研实验平台、实践实训和综合素质平台、创新创业训练平台,以及架通融入职业技能、职业伦理及职业精神等职业素质提升的学习平台,拓展就业能力提升的多元化的学习路径。在课程体系与教学实施过程中嵌入就业能力开发,将与职业素养、工作技能等相关的学习嵌入课程中,通过就业能力开发理解终身学习,通过以工作为基础的学习与个人专业性学习档案同步,将有助于促进学生自主地进行专业学习并自觉地进行职业生涯管理,有效地提升自主学习的能力和职业规划的能力以及社会实践能力等。可见课程中嵌入就业能力,是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有效路径。因此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的研究,将促进我国专业教育与职业教育在课程体系与教学模式方面的整合式发展。
第五,搭建促进学生自主构建就业能力的校本文化支持系统。高校应高度重视校园文化和激励评价等建设,建造良好的大学生自主构建就业能力的育人环境和服务学习体系,鼓励学生开展社会实践和公益志愿服务,通过工作体验自主提升就业能力,打造以能力开发为核心的多元化校园活动文化品牌,建立职业综合素质提升的生态系统,形成完善的个人成长档案袋式激励评价机制。
第六,打造多元化的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和品牌项目。创新创业教育是一种注重综合实践的教育,是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一种新路径。学校应积极引进社会资源,强化校内外创新创业实践和创业孵化平台建设,为大学生提供多元化的创新创业实践实战平台。学校应基于协同发展的视角,构建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人才培养的交互融合的机制,将第二课堂开展的思想教育、学术科技创新、社会实践、志愿服务、调查研究及文体活动植入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中,注重学生全面发展的效能评级机制的建立。创新创业实训平台的建设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立足校内跨专业实验中心平台建设,为学生校内创新创业实践训练提供平台。实验实训室的建设应能满足专业课程实验(实训)、创新创业综合实践训练和学生科研的多方需要,发挥多功能的作用。二是校外实践教育教学基地建设,实现校地间、校企间的深度合作,双向促进,推进产学研深度多元化互动合作,建立学校与企事业单位联合培养人才新机制,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及实践实战提供丰富的资源支撑,以此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三是开展多种形式的创新创业实践活动,打造创新创业品牌项目。如建立创新创业导师制度,举办创新创业沙龙活动。学校应聚合多方资源,建立创新创业导师库,为有创新创业意向的学生提供系统的创业培训。可邀请创业优秀校友与正在创业实践的校内学生分享交流创业经验,也可通过创业俱乐部和创业沙龙等活动,帮助学生了解新形势下的创业政策法规,树立正确的创业方向和创业自主管理能力,提高创业自我认知度和社会规范度。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这是开展创新创业实践训练的重要载体。“创新训练项目是本科生个人或团队,在导师指导下,自主完成创新性研究项目设计、研究条件准备和项目实施、研究报告撰写、成果(学术)交流等工作。创业训练项目是在导师指导下,团队中每个学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扮演一个或多个具体的角色,通过编制商业计划书、开展可行性研究、模拟企业运行、参加企业实践、撰写创业报告等工作。”[15]“创业实践项目是在学校导师和企业导师共同指导下,采用前期创新训练项目(或创新性实验)的成果,提出一项具有市场前景的创新性产品或者服务,以此为基础开展创业实践活动。”[16]组织学科竞赛和创新创业竞赛,学校应高度重视大学生学科及创新创业竞赛活动,将此类活动纳入“创新创业教学训练”模块体系,并计入学分。同时学校应制定相关激励性和规范管理制度,对于竞赛获奖者给予奖励,把培育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融入专业学科竞赛、技能竞赛以及各类创新创业竞赛活动中。鼓励学生开展学生科研活动,学校应以科研训练项目为平台,积极引导学生参加教师主持的科研课题研究,加强对学生创新思维、方法和能力的培养。同时学校应制定学生科研创业项目管理及奖励等办法激励学生开展科研创业项目的研究。
参考文献:
[1]彭拥军.大学生就业难背后的若干真假命题[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101-105.
[2]朱新秤.大学生就业能力心理结构探析[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9(3):85-88.
[3]汪霞,崔映芬.应对全球化的挑战:将学生的可雇佣性的培养融入课程[J].比较教育研究,2009(6):31-35.
[4]胡尊利,刘塑,程爱霞.国外大学生就业能力研究及其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08(8):24-28.
[5]吴国举,肖云.大学生就业困境分析与对策研究——基于对重庆1618名大学生和272家用人单位的调查[J].青年探索,2008(2):83-86.
[6]曾湘泉,牛玲.大学生就业能力与就业战略[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9(4):29-31.
[7]刘清亮,黄堃.大学生就业与就业能力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8(1):72-73.
[8]高永蕙,梁芳,范美玲.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要素的实证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9(21):79-81.
[9]唐矿.就业能力建设:一种分析和解决大学生就业文本的新途径[J].中国图书评论,2007(5):11-14.
[10][11]程玮.大学生就有能力理论模型与研究工具的开发[J].高教探索,2016(5):78-84.
[12]程玮.大学生就业能力与就业质量的关系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6(18):80-84.
[13]冯皓.高校专业设置、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间的错位研究[J].中国大学教学,2009(2):24-26.
[14]谢雅萍,周芳.大学生职业成熟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1):34-39.
[15]张青龙,孔刘柳.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下金融本科毕业设计形式多样化探索[J].金融经济,2014(8):135-137.
[16]钱小明,荣华伟,钱静珠.基于导师制下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教育实践与思考[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4(7):21-24.
(责任编辑钟嘉仪)
作者简介:程玮,广东培正学院创新创业学院院长,副教授,博士。(广州/510830)
*本文系2014年度广东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重点课题“大学生就创业能力与高校就业创业教育机制研究”(课题批准号2014ZK028)研究成果之一。
摘要:大学生就业能力是一个复合性、发展性的概念,就业能力提升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其中高校人才培养过程是大学生就业能力的重要影响因素。本研究采用自主开发就业能力及提升研究工具,对全国64所高校的2571份有效样本进行回归分析,提炼出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的影响因素。研究得出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影响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因素有8个方面,即目标与战略、专业设置与课程体系、职业指导、校企合作、创新创业教育、校园文化、教学能力、评价与激励,并验证了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各维度对就业能力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力,其中专业设置、职业规划、评价激励、校园文化、教学能力5个维度是影响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最关键因素,基于此提出高校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策略。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能力;就业能力提升;高校组织
一、研究背景
我国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已是一个不争的社会事实和焦点问题,有研究者提出“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和普及化进程中,大学生就业问题成为一个具有世界共性和中国个性的问题”[1],此问题对高等教育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现已有“许多国家把学生的就业能力作為衡量高等学校教育质量的重要指标”[2]。如何破解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是我国当前十大教育热点问题之一,对于此问题,不少研究者已进行了深入的探究。在对大学生就业难问题进行原因分析的过程中,有研究者提出:“自我国高等教育扩招以来,大学毕业生猛增,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凸显,人们常常将此归结为扩招所致,而忽略了大学生就业难的背后存在的另一现象:不少大学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而很多企业也招不到合适的人才。”[3]这就出现“就业鸿沟”的现象。对此有不少学者指出:“大学生毕业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而企业找不到合适人才的‘就业鸿沟’日益扩大的真正原因是大学生就业能力严重不足。”[4]如吴国举、肖云等通过对重庆1618名大学生和272家用人单位的调查得出,大学毕业生实践经验与用人单位需求存在较大的差异且其实践内容与用人单位需求不一致。可见大学生就业能力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是关键原因之一。[5]曾湘泉、牛玲指出受全球化与知识经济的冲击,以及劳动力是市场急剧变化的影响,大学生就业时必须具备能够满足新经济要求的核心就业能力才能获得职业的成功发展。[6]刘清亮、黄堃认为具有较强就业能力的学生,更容易获得较高的工资福利,工作环境相对舒适安全,能够选择合适个体发展的、经济发达的城市作为工作地点,能够选择符合个人兴趣的工作。[7]高永蕙、梁芳、范美玲得出已签约的大学生毕业生与未签约的学生在面对问题的态度、时间管理、求职环境评估、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总分上存在极显著的差异。[8]唐矿得出当代大学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与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之间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们的就业能力严重不足。[9]
就业能力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的、发展的概念,其内涵要素及结构组合将随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变化而不断拓展和整合。当今社会环境急速变化,就业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和标准也在不断改变,“就业鸿沟”现象背后存在大学生就业能力不足问题是导致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重要现实性问题,也是一个实践性理论问题。大学生就业能力不足的原因可能是客观与主观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主要原因可以从国家教育体制与人才培养战略、高校人才培养全过程以及个人就业能力学习之建构等三个层面归因,其中高校人才培养过程是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的关键影响因素。文本研究可见关于大学生就业能力影响因素的研究成果十分有限,尤其缺乏微观层面的实证论证。此外,已有研究的视角集中在大学生个体背景变量的影响因素研究,聚焦高校组织视角探究影响因素的研究很少,为此本文基于高校组织视角,从高校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实证遴选大学生就业能力影响因素。本研究应用自主编制的大学生就业能力及提升研究工具,对全国64所高校抽取的2571份有效样本进行实证分析,并基于此提出高校就业能力提升策略,这将是对我国高校就业教育工作和就业相关理论与实践研究的一个积极应答。
二、研究工具
本研究自主开发“大学生就业能力及其提升问卷(College Studengt’s Employability and Asceng Questionnaire,简称CSEAQ)”。该问卷包括二部分内容:就业能力自评量表及就业能力提升问卷。其中就业能力自评量表共由6个分量表,89道题构成;就业能力提升问卷由8个维度,共28道题构成。完整问卷共有117道题构成。
(一)大学生就业能力自评量表的编制与检验
本研究首先基于150家企业140份有效样本的探索性因素分析,获得大学生就业能力六角模型,该模型包括6个维度,即分别命名为“职业通用技能”、“核心素质”、“职业人格”、“职业发展潜能”、“领导素质”、“团队素质”,共33个要素,基于此编制大学生就业能力自评量表。其次对7所高校2014届本科应届350名毕业生进行抽样调查,被试选取在4月份已签定三方协议者,回收问卷342份,回收率97.71%,有效问卷292份。通过292份有效样本的验证性因素分析,检验大学生就业能力模型和编制的学生就业能力自评量表的信效度。研究应用MPLUS软件,采取基本适配度检验、整体模型适配度检验和内在质量检验验证自主编制大学生就业能力自评量表的信度和效度。研究结果表明:基本适配度检验中评价项目“是否没有负的误差变异量”,检验结果数据均为正数,“因子负荷是否介于0.5-0.95之间”,检验结果数据2个<0.5,“是否没有很大的标准误”,检验结果数据0.013-0.043,三项模型适配判断均为“是”,这显示量表的验证性因素分析的基本适配指标均达到检验标准,表示估计结果的基本适配指标良好。[10]在整体模型适配度的检验方面,绝对适配指标较为合理,增值适配指标欠佳。卡方的P值应该大于0.05,说明数据和理论模型适配。然而从卡方值与自由度之比来看(9666.665/3788=2.55),仍在正常范围之内(1-3),表示假设模型与样本数据的契合度可以接受。SRMR和RMSEA都符合适配要求。整体而言,该量表的三阶验证性因子分析模型与实际观测数据的适配情形良好,即模型的外在质量较好。内在质量检验结果表评价项目中“所估计的参数均达到显著水平”,检验结果数据T值介于6.7-60.9,“题项的信度高于0.5”,检验结果数据8个<0.5,“潜变量的平均解释方差比例>0.5,检验结果数据均大于0.9,“潜变量的组合信度>0.6”,检验结果数据均大于0.9,以上模型适配判断均为“是”。可见在假设模型内在质量的检验方面,仅在题项的信度上有8个指标未达0.5,但测量模型的收敛效度(平均解释方差比例)和建构信度(组合信度)均达到要求。[11]学生就业能力自评量表总体的克龙巴赫α系数为0.992,6个维度分量表的α系数分别为0.964、0.855、0.969、0.976、0.941、0.951,各因子的α系数均在0.7以上(0.855-0.979)。[12]通过上述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模型的各拟合指数均达到拟合优度的条件,有较好的构想效度,说明编制的大学生就业能力自评问卷内部一致性达到较高水平,作为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测量工具是稳定可靠的。 (二)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问卷的编制与检验
本研究首先基于文献提炼、访谈和开放问卷整理归纳,形成一份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影响因素初始问卷,问卷由49道题构成。其次抽取调研对象为高校三类群体(高校就业指导教师、学生工作教师、专业教师)进行预测分析。研究选取北京、重庆、广州、汕头、梅州、西安、洛阳、郑州8所城市的17所高校发放纸质和电子问卷300份,回收问卷294份,回收率98%。对其中有效问卷284份样本进行分析,根据统计结果,按照题项“重要”和“极重要”选择有效百分比统计,原始问卷保留有效率达到65%以上的题项,并排序在前30以内的题项,因此删除20道题项,共保留29题,经咨询专家,最终确定28个题项。再次通过归类分析,经过5位专家评估,共提炼出由目标战略、专业设置、评价激励、校园文化、校企合作、创新创业、教学能力及职业指导八个维度28道题项构成的就业能力提升正式问卷。在对大学生就业能力自评量表预测分析同时,并对该问卷采用克朗巴赫(Cronbach)α系数检验,验证结果就业能力提升总分α系数为0.923,职业指导0.712,专业设置0.706,评价激励0.393,校园文化0.613,校企合作0.719,创新创业0.865,教学能力0.507,目标战略0.871。研究结果显示,就业能力提升8个具体维度的α系数除评价激励维度的α系數偏低为0.393,这可能是该项目的题项过少导致的,其他各维度的α系数0.5以上,这说明就业能力提升问卷有较好的信度。
三、数据统计与分析
(一)抽样设计
调查样本取自全国23个直辖市和省的64所高等学校,抽样学校层次包括“985”高校、“211”高校、普通本科高校(省属重点院校、地方一般院校),抽样学校按行政区域划分法分布,区域包括东北、华北、华东、华中、华南、西北、西南7大区域,选取的专业涉及理工、财经、管理、文史哲、医学、农学、艺术、军事等八大专业类。选取的样本基本涵盖了当前中国大学应届本科生群体的主要特征,具有较好的代表性。调研时间为2014年5-7月以纸质和电子版问卷形式向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发放调查问卷。调查方法采取班级团体施测和个体施测相结合方法。本研究通过SPSS17.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相关性及回归分析等统计分析。
(二)样本基本情况描述
本调查共发放问卷3400份,回收问卷3205份,问卷回收率94.26%;剔除数据缺失值超过5%、有明显反应偏向的或重复率高的无效问卷,最后得到有效问卷2571份,有效率80.21%(详见表1)。
(三)大学生就业能力、就业能力提升相关分析
本文从符合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的条件出发,在做多元线性回归之前,首先分析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要素即因变量、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影响因素即自变量之间简单相关系数,研究结果见表2。
表2显示,就业能力提升与就业能力具体维度的相关均达到显著水平,且均为弱相关,说明大学生就业提升对就业能力水平有较大的影响作用。
(四)大学生就业能力、就业能力提升的回归分析
通过相关性分析可知,大学生就业能力及就业能力提升之间存在显著相关。为了进一步说明关系的方向,表明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本文将采用回归分析的方法验证。
1.大学生就业能力与就业能力提升回归分析
为了进一步考察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对就业能力各具体维度的影响,在相关分析的基础上,首先采取一元回归分析,分别对就业能提升与就业能力总分及其各维度进行一元线性回归,确定就业能力提升对就业能力各具体维度的影响程度。然后采取多元回归分析方法,考察就业能力提升及其各维度对就业能力总体水平及其各具体维度的影响作用,识别关键的影响项目,并进一步验证它们之间的影响力度,研究结果见表3和表4。
表3显示,就业能力总分与就业能力提升总分线性关系显著,适合建立一元线性回归方程。可建立的一元线性方程为:y=27.196+0.016x,说明就业能力提升对就业能力有一定程度影响力,具有预测作用,就业能力提升总分可以解释就业能力总分的0.5%。
表4显示,以就业能力总分为因变量,以就业能力提升具体各维度为自变量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专业设置、职业规划、评价激励、校园文化、教学能力进入回归方程,即与就业能力存在多元线性关系,多元线性回归方程为:y=281.406+1.157×1+1.153×2+1.199×3+2.266×4-1.407×5,一起解释就业能力总分变异的7.8%,表明就业能力提升的5个维度对就业能力有预测影响力,是关键影响因素。
2.大学生就业能力具体维度与就业能力提升具体维度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通过大学生就业能力与就业能力提升多元回归分析,提炼出大学生就业能力各具体维度与就业能力提升各具体维度模型总汇表,研究结果见表5。
表5显示:(1)以领导素质为因变量,以就业能力提升具体各维度为自变量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职业规划、评价激励、创新创业、教学能力进入回归方程y=28.331+0.262×1+0.205×2+0.163×3-0.112×4,一起解释领导素质变异的5.1%。(2)以核心素质为因变量,以就业能力提升具体各维度为自变量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专业设置、创新创业、校园文化、评价激励进入回归方程y=47.094+0.165×1+0.276×2+0.304×3+0.214×4,一起解释核心素质变异的5.8%。(3)以通用技能为因变量,以就业能力提升具体各维度为自变量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专业设置、评价激励、职业规划、教学能力、创新创业进入回归方程y=31.165+0.120×1+0.256×2+0.159×3-0.158×4+0.152×5,一起解释通用技能变异的7%。(4)以团队素质为因变量,以就业能力提升具体各维度为自变量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专业设置、目标战略、职业规划、教学能力、校园文化进入回归方程y=19.540 +0.078×1+0.199×2+0.086×3-0.168×4+0.180×5,一起解释团队素质变异的6.7%。(5)以职业潜能为因变量,以就业能力提升具体各维度为自变量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专业设置、职业规划、教学能力、校企合作、评价激励进入回归方程y=105.187+0.404×1+0.423×2-0.675×3+0.317×4+0.464×5,一起解释职业潜能的5.9%。(6)以职业人格为因变量,以就业能力提升具体各维度为自变量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校园文化、专业设置进入回归方程y=48.870+1.124×1+0.185×2,一起解释职业人格的11.3%。 四、结论与建议
本研究得出高校组织影响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因素涵盖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包括目标战略、专业设置、创新创业、校园文化、评价激励、教学能力、校企合作八个方面的结论。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总分、8個具体维度对就业能力总分及6个具体维度产生不同程度影响。其中就业能力提升的专业设置、职业规划、评价激励、校园文化、教学能力5个维度是影响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最关键因素。具体结论为:第一,专业设置影响度最大,除对就业能力的领导素质不产生影响外,其他均产生显著影响。第二,影响较大的是职业规划和教学能力。职业规划除对就业能力的职业人格、领导素质不产生影响外,其他均产生影响。教学能力除对职业人格、核心素质不产生影响外,其他均产生影响。第三,评价机制、校园文化和创新创业教育均有一定程度的影响。评价机制对职业潜能、通用技能、领导素质、核心素质均产生影响,对职业人格、团队素质不产生影响。校园文化对核心素质、职业人格、团队素质产生影响,对其他均不产生影响。创新创业教育对领导素质、核心素质、通用技能产生影响,其他均不产生影响。第四,校企合作和目标战略影响度相对较小。校企合作除对职业潜能产生影响外,对职业人格、团队素质、通用技能、领导素质、核心素质均不产生影响。目标战略除对团队素质产生影响外,对职业人格、职业潜能、通用技能、领导素质、核心素质均不产生影响。
本研究聚焦高校组织视角思考大学生就业能力及提升问题,通过就业能力及其提升实证研究,得出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影响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8个具体维度对就业能力总分及6个具体维度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作用,并提炼出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影响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的最关键的5个因素,这为高校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策略的研究提供了依据。
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影响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因素涵盖人才培养的全过程,高校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对策涉及到高等教育的各个方面。可见,就业能力的提升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本文提出以下五点建议。
第一,立足学校发展战略,采取全方位、全过程的协同发展策略,构建就业能力提升的协同育人机制。高校需要构建全过程以及全方位的以就业能力提升为导向的人才培养体系,不仅需要高校在人才培养的每一个环节构成的要素协调发挥整合的功能,而且需要高校将人才培养过程衍生到社会和政府层面,建立校内外纵横联动的协同育人机制。同时从高等教育的发展现实来看,专业建设与发展中市场因素介入和调控已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高校和社会(包括政府、企业和研究院所)生成交互型人才培养联合机制,建立“立交桥”式深度融合的合作方式是高校人才培养满足符合社会需求的一种应然的发展选择。此外,现代信息技术和评价方式的多元化、开放性,不仅需要高校组织主动建立与外部社会互动以及紧密联系的人才培养质量反馈的信息平台,而且社会专业性组织对教育组织的绩效评价也必将成为教育督导与评价的主体力量,成为社会对高校组织的社会影响力、声誉传播及美誉度提升的主导因素。
第二,以多元评估参数为分析框架,提高专业设置与市场人才需求契合度。“随着现代大学职能的不断完善,高校设置的专业是人才培养的基本单元,大学的社会功能内涵实质集中展现在高校培养的人才植入社会工作领域后的价值发挥,因而社会需求对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导向性也越来越具有影响力和牵引力。”[13]高校专业的设置是以一定的社会分工为前提,以特定范围的职业领域形成为学科建设的基础,可见高校专业、人才培养和市场人力资源需求三者在逻辑上而言,是一个互动运行的协同体,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作为向人力资源市场输送高级要素的人力资源的专业化及职业化场所,其培养的产品—人才,将专业学术与职业岗位构架了一个互动链,形成天然的有机联系。然而目前在现实社会中出现一方面人才短缺,社会急需人才,另一方面大学生就业难的现象,其背后一个重要原因是高校人才培养体系与产业结构及市场人才需求体系的错位。除了高校自身的办学理念与培养目标与市场的需求达成度偏低外,最重要的就是高校对专业内涵建设的理解以及专业设置的价值取向,学术与职业的融通性边界概念厘定不清晰,更多从狭义视角分析问题,从而影响专业设置、定位与发展和市场的需求意合度、达成度偏低,进而引发高校培养人才的学术定位与社会职业能力契合度偏低的问题,导致高校专业设置与定位在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两个方面的发挥均无法实现最优化目标。可见专业的建设自身是一个不断调整、整合和完善的过程,其调整完善过程的参数标准除专业的学术性微观评估指标参数外,还要纳入经济结构及社会分工细化的变化参数评估,以及面向人才输送区域或职业领域的发展动向的参数标准。基于上述分析,高校在专业设置与建设方面必须以就业能力开发为导向,依照学术质量、经济结构及职业发展“三元参数”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自适应机制,不仅有效推动专业发展与市场无缝对接的重要路径,也将成为专业学术化建设与发展的引擎,进而推进高校专业设置与建设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最优化发展。
第三,建构“四维一体”就业能力开发的教育与指导服务体系,注重塑造大学生优良的心理品质,提升职业自我效能感和职业成熟度。就业教育与指导是促进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的重要途径,高校应以生涯发展、就业指导课程为核心架构就业素质拓展独立实训、就业技能晋级项目训练、职业能力开发团体辅导及职业个体咨询的“四维一体”的就业创业教育体系,实施全程、多元化、精准性的就业指导与服务。良好的心理品质是职业人格和职业潜能的核心,包括人生观、价值观、耐挫力、思维方法、积极防御系统、自我概念、成长中的经验整合形成的潜意识等。这不仅对个体能力与人格发展中内隐的、难以衡量而又对其长远发展和潜能的开发起关键作用,而且是构成和影响个体自我效能感的主要因素,是个体发展中的动力性因素。这些良好的心理品质在个体职业生涯发展中将统摄为人格力量贯穿职业发展的始终,并以职业自我效能感方式构成个体的内在动力调节机制,影响职业潜能开发。个体自我效能感强,各种外在的职业压力可能会转化为积极面对挑战的动力,并会以积极应对方式激励自我不断尝试,进而促进潜能的开发,并在追求学业和职业成就方面,有相对较高的成就动机。“职业成熟度是个体对作出职业决策所需条件的心理知晓程度以及选择的现实性和一致性程度,包括职业认知、态度、价值观及选择等要素。”[14]职业成熟度不是用来衡量个体的职业特长和胜任力,但作为个体在就业与职业发展过程中的思维和行为方式,将直接作用于职业环境而支配性地影响个体的职业发展,因此在就业创业教育中帮助学生塑造良好的心理品质、提升自我职业效能感和职业成熟度是提升就业能力重要内容。 第四,课程与教学中嵌入就业能力开发,拓展多元化的就业能力学习路径。课程的发展和大学的发展是交互作用的,也是社会发展的一个缩影。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化阶段向大众化阶段迈进,决定着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和方式的深层次变革,职业教育嵌入或融入高等教育教學中是高校适应教育大众化阶段的必然趋势和现实选择。大学的教育是整体融合性的教育,是专业教育、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综合性和系统性融合。为此,高校应以就业能力开发与提升为人才培养目标导向,基于社会人才需求、学科和专业特点改进调整人才培养方案,系统地、有层次地构建课程教学体系、科研实验平台、实践实训和综合素质平台、创新创业训练平台,以及架通融入职业技能、职业伦理及职业精神等职业素质提升的学习平台,拓展就业能力提升的多元化的学习路径。在课程体系与教学实施过程中嵌入就业能力开发,将与职业素养、工作技能等相关的学习嵌入课程中,通过就业能力开发理解终身学习,通过以工作为基础的学习与个人专业性学习档案同步,将有助于促进学生自主地进行专业学习并自觉地进行职业生涯管理,有效地提升自主学习的能力和职业规划的能力以及社会实践能力等。可见课程中嵌入就业能力,是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有效路径。因此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的研究,将促进我国专业教育与职业教育在课程体系与教学模式方面的整合式发展。
第五,搭建促进学生自主构建就业能力的校本文化支持系统。高校应高度重视校园文化和激励评价等建设,建造良好的大学生自主构建就业能力的育人环境和服务学习体系,鼓励学生开展社会实践和公益志愿服务,通过工作体验自主提升就业能力,打造以能力开发为核心的多元化校园活动文化品牌,建立职业综合素质提升的生态系统,形成完善的个人成长档案袋式激励评价机制。
第六,打造多元化的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和品牌项目。创新创业教育是一种注重综合实践的教育,是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一种新路径。学校应积极引进社会资源,强化校内外创新创业实践和创业孵化平台建设,为大学生提供多元化的创新创业实践实战平台。学校应基于协同发展的视角,构建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人才培养的交互融合的机制,将第二课堂开展的思想教育、学术科技创新、社会实践、志愿服务、调查研究及文体活动植入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中,注重学生全面发展的效能评级机制的建立。创新创业实训平台的建设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立足校内跨专业实验中心平台建设,为学生校内创新创业实践训练提供平台。实验实训室的建设应能满足专业课程实验(实训)、创新创业综合实践训练和学生科研的多方需要,发挥多功能的作用。二是校外实践教育教学基地建设,实现校地间、校企间的深度合作,双向促进,推进产学研深度多元化互动合作,建立学校与企事业单位联合培养人才新机制,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及实践实战提供丰富的资源支撑,以此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三是开展多种形式的创新创业实践活动,打造创新创业品牌项目。如建立创新创业导师制度,举办创新创业沙龙活动。学校应聚合多方资源,建立创新创业导师库,为有创新创业意向的学生提供系统的创业培训。可邀请创业优秀校友与正在创业实践的校内学生分享交流创业经验,也可通过创业俱乐部和创业沙龙等活动,帮助学生了解新形势下的创业政策法规,树立正确的创业方向和创业自主管理能力,提高创业自我认知度和社会规范度。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这是开展创新创业实践训练的重要载体。“创新训练项目是本科生个人或团队,在导师指导下,自主完成创新性研究项目设计、研究条件准备和项目实施、研究报告撰写、成果(学术)交流等工作。创业训练项目是在导师指导下,团队中每个学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扮演一个或多个具体的角色,通过编制商业计划书、开展可行性研究、模拟企业运行、参加企业实践、撰写创业报告等工作。”[15]“创业实践项目是在学校导师和企业导师共同指导下,采用前期创新训练项目(或创新性实验)的成果,提出一项具有市场前景的创新性产品或者服务,以此为基础开展创业实践活动。”[16]组织学科竞赛和创新创业竞赛,学校应高度重视大学生学科及创新创业竞赛活动,将此类活动纳入“创新创业教学训练”模块体系,并计入学分。同时学校应制定相关激励性和规范管理制度,对于竞赛获奖者给予奖励,把培育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融入专业学科竞赛、技能竞赛以及各类创新创业竞赛活动中。鼓励学生开展学生科研活动,学校应以科研训练项目为平台,积极引导学生参加教师主持的科研课题研究,加强对学生创新思维、方法和能力的培养。同时学校应制定学生科研创业项目管理及奖励等办法激励学生开展科研创业项目的研究。
参考文献:
[1]彭拥军.大学生就业难背后的若干真假命题[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101-105.
[2]朱新秤.大学生就业能力心理结构探析[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9(3):85-88.
[3]汪霞,崔映芬.应对全球化的挑战:将学生的可雇佣性的培养融入课程[J].比较教育研究,2009(6):31-35.
[4]胡尊利,刘塑,程爱霞.国外大学生就业能力研究及其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08(8):24-28.
[5]吴国举,肖云.大学生就业困境分析与对策研究——基于对重庆1618名大学生和272家用人单位的调查[J].青年探索,2008(2):83-86.
[6]曾湘泉,牛玲.大学生就业能力与就业战略[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9(4):29-31.
[7]刘清亮,黄堃.大学生就业与就业能力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8(1):72-73.
[8]高永蕙,梁芳,范美玲.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要素的实证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9(21):79-81.
[9]唐矿.就业能力建设:一种分析和解决大学生就业文本的新途径[J].中国图书评论,2007(5):11-14.
[10][11]程玮.大学生就有能力理论模型与研究工具的开发[J].高教探索,2016(5):78-84.
[12]程玮.大学生就业能力与就业质量的关系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6(18):80-84.
[13]冯皓.高校专业设置、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间的错位研究[J].中国大学教学,2009(2):24-26.
[14]谢雅萍,周芳.大学生职业成熟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1):34-39.
[15]张青龙,孔刘柳.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下金融本科毕业设计形式多样化探索[J].金融经济,2014(8):135-137.
[16]钱小明,荣华伟,钱静珠.基于导师制下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教育实践与思考[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4(7):21-24.
(责任编辑钟嘉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