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以往的初中美术课堂教学中,部分教师的教学理念比较陈旧,依然按部就班地为学生讲解绘画技巧,安排学生开展对应的美术创作练习,学生的想象力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美术学科的学习需要学生具有较强的创造性,而创造力与想象力往往相辅相成。对此,在课堂教学中,初中美术教师应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开展美术创作,为学生打造丰富多彩的想象画教学课堂,促使学生在日积月累中逐渐培养出个性化的美术创作风格。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在初中美术课堂中进行想象画教学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美术课堂;想象画教学;策略
引言
教师在初中美术课堂中进行想象画教学时,要坚持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在结合学科特点和学生当前学习需求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在日积月累中内化美术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够通过多种途径培养自身的想象力。对初中生的美术创作而言,想象力与艺术张力可以实现同步应用。教师要采用新颖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将想象力融入个人的美术学习,帮助学生在初中阶段就打下坚实的美术基础,从而培养他们的美术核心素养。
一、初中美术课堂中进行想象画教学的意义
(一)促进学生精神发展
随着现代学校教育水平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学校对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精神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从初中美术的教学效果来看,它在提高学生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等方面起着促进作用。审美能力也是精神层面的基本素质之一。因此,教师要重视学生审美水平的提高。
(二)可以让学生掌握美术知识
初中美术教育工作者可以在教学过程中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在初中,学生通常不重视美术学习。因为它不是核心学科。尽管如此,美术课程也包含了学生需要领会的重要知识。因此,通过培养想象画教学能力,学生可以更好地学习重点知识,提高审美水平。
二、当下美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初中美术教育在学生的一生中起着重要作用,是塑造学生的人格和品性尤其是创造性思维的重要途径。美术教育教学对于培养初中生艺术修养有着重要的作用,是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不断涌现,引发了新旧不同教学法的争论,但是目前部分学校的美术教学形式仍然是比较固化的。教师教、学生学,这样单一的教学模式已难以满足当前美术教育发展的需求。一方面,课本上的知识是有限的,部分教师侧重于对书本内容的传授,注重美术文化传授,忽视学生对美术技能技巧的应用,这种教学思想是不可取的。另一方面,在实际的课堂中,一些学生习惯了以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学习美术,对课本和教师有着强烈的依赖性,美术作品缺乏创造性,这也违背了美术新课标的教学目标。部分学生的作品缺少灵动性,没有展现自己的个性特点,在绘画过程中思维比较死板,久而久之,学生对美术学习也会产生一种厌倦的情绪,把绘画艺术的创新视为负担和压力。此外,目前我国初中美术教育体系相对其他文化学科来说,缺乏一定的全面性、系统性,对初中美术教育的重视程度还不够,存在一定的问题。
三、在初中美术课堂中进行想象画教学策略
(一)欣赏课本中的大师作品,初步感知创意性思维
在《几何形体的联想》课堂中,教师让学生欣赏课本中马列维奇的《雨后乡间之晨》,分析作品独特的创意构思,如,如何运用几何形体概括人物、树木、房舍、水洼、朝阳等,利用绘画形式处理的巧妙之处,等等,启发学生的设计思维。通过了解作品中的创意手法和技巧,学生能够触类旁通,这对他们的创造性设计思维的开发有很大的帮助。通过欣赏和分析,学生自然会认识到设计思考不应该遵循常规,而应是出其不意的、多角度的,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挖掘自身创造性思维的灵活性和独特性。
(二)创建情景,培养学生想象力
课堂教学中,采用多种不同方式创建学习情景,如实物情景、语言情景、角色扮演等等。课堂教学中,结合初中生的兴趣爱好,选择不同的情景教学模式,使学生在美术学习中绘画能力与水平得到提升。例如,学习《社区环境美化》内容时,教师可利用实物创建情景,在网络上筛选一些社区图片,将此打印成纸质图片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在图片观看中了解社区环境美化的重要性。当学生观看图片后,可以对学生问道:如果你是一名园林设计师,你会怎样设计社区环境?然后让学生进行讨论,并在课堂上回答问题。其中一名学生是这样说的:我会在社区的路旁种两排观赏树,铺设草坪,建立一个小型游乐园,让整个社区环境看起来生机勃勃。另一名同学是这样说的:我会在社区中,种植很多鲜花,放一些假的动物,为社区环境增添生命色彩。当学生讨论结束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画纸,将自己的想法画出来。通过实物情景的应用,将学习过程变得活跃,发挥学生的创作意识与想象力,展示不一样的绘画作品,以此提高学生绘画水平,促使学生美术创作能力形成。
(三)生活化教学,促使学生创造能力形成
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可以将生活因素应用在课堂教学中,利用此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良好的审美能力、艺术素养,以此提升发挥美术教学对学生的积极影响。在课堂教学中选择与学生有关的生活素材,开展生活化教学。教学活动中,将学生的身边熟悉的人,班级同学、各科老师、爸爸妈妈的图片展示给学生,让学生观察生活,了解身边的艺术,并将此以美术的形式呈现出来。通过这种方式提升教学的有效性,丰富学习内容,深化学习知识。促使学生创作能力与综合素质提升。
(四)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实现美术知识积累
想象画的创作基础可以概括成创作者对自身感性素材的积累与应用,需要知识与技能的融合。学生只有掌握对应的知识与技能,才能通过美术创作的形式,将自身的感性思维与内在想法表达出来。
结束语
总之,教师在为初中学生讲解美术知识时,一定要以培養学生的想象画教学能力为重点。教师只有自己意识到想象画教学的重要作用,才能把它科学地、适当地应用于课堂教育中。合理利用生活课堂、激发创造力、想象力等方法让学生在学习美术时提高审美,掌握重点知识,获得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旭东.初中美术想象画教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9.
[2]王晓栋.如何在初中美术课堂中进行想象画教学[J].广西教育,2018(45):91+93.
[3]陈群.初中美术想象画教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8.
关键词:初中美术课堂;想象画教学;策略
引言
教师在初中美术课堂中进行想象画教学时,要坚持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在结合学科特点和学生当前学习需求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在日积月累中内化美术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够通过多种途径培养自身的想象力。对初中生的美术创作而言,想象力与艺术张力可以实现同步应用。教师要采用新颖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将想象力融入个人的美术学习,帮助学生在初中阶段就打下坚实的美术基础,从而培养他们的美术核心素养。
一、初中美术课堂中进行想象画教学的意义
(一)促进学生精神发展
随着现代学校教育水平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学校对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精神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从初中美术的教学效果来看,它在提高学生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等方面起着促进作用。审美能力也是精神层面的基本素质之一。因此,教师要重视学生审美水平的提高。
(二)可以让学生掌握美术知识
初中美术教育工作者可以在教学过程中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在初中,学生通常不重视美术学习。因为它不是核心学科。尽管如此,美术课程也包含了学生需要领会的重要知识。因此,通过培养想象画教学能力,学生可以更好地学习重点知识,提高审美水平。
二、当下美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初中美术教育在学生的一生中起着重要作用,是塑造学生的人格和品性尤其是创造性思维的重要途径。美术教育教学对于培养初中生艺术修养有着重要的作用,是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不断涌现,引发了新旧不同教学法的争论,但是目前部分学校的美术教学形式仍然是比较固化的。教师教、学生学,这样单一的教学模式已难以满足当前美术教育发展的需求。一方面,课本上的知识是有限的,部分教师侧重于对书本内容的传授,注重美术文化传授,忽视学生对美术技能技巧的应用,这种教学思想是不可取的。另一方面,在实际的课堂中,一些学生习惯了以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学习美术,对课本和教师有着强烈的依赖性,美术作品缺乏创造性,这也违背了美术新课标的教学目标。部分学生的作品缺少灵动性,没有展现自己的个性特点,在绘画过程中思维比较死板,久而久之,学生对美术学习也会产生一种厌倦的情绪,把绘画艺术的创新视为负担和压力。此外,目前我国初中美术教育体系相对其他文化学科来说,缺乏一定的全面性、系统性,对初中美术教育的重视程度还不够,存在一定的问题。
三、在初中美术课堂中进行想象画教学策略
(一)欣赏课本中的大师作品,初步感知创意性思维
在《几何形体的联想》课堂中,教师让学生欣赏课本中马列维奇的《雨后乡间之晨》,分析作品独特的创意构思,如,如何运用几何形体概括人物、树木、房舍、水洼、朝阳等,利用绘画形式处理的巧妙之处,等等,启发学生的设计思维。通过了解作品中的创意手法和技巧,学生能够触类旁通,这对他们的创造性设计思维的开发有很大的帮助。通过欣赏和分析,学生自然会认识到设计思考不应该遵循常规,而应是出其不意的、多角度的,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挖掘自身创造性思维的灵活性和独特性。
(二)创建情景,培养学生想象力
课堂教学中,采用多种不同方式创建学习情景,如实物情景、语言情景、角色扮演等等。课堂教学中,结合初中生的兴趣爱好,选择不同的情景教学模式,使学生在美术学习中绘画能力与水平得到提升。例如,学习《社区环境美化》内容时,教师可利用实物创建情景,在网络上筛选一些社区图片,将此打印成纸质图片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在图片观看中了解社区环境美化的重要性。当学生观看图片后,可以对学生问道:如果你是一名园林设计师,你会怎样设计社区环境?然后让学生进行讨论,并在课堂上回答问题。其中一名学生是这样说的:我会在社区的路旁种两排观赏树,铺设草坪,建立一个小型游乐园,让整个社区环境看起来生机勃勃。另一名同学是这样说的:我会在社区中,种植很多鲜花,放一些假的动物,为社区环境增添生命色彩。当学生讨论结束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画纸,将自己的想法画出来。通过实物情景的应用,将学习过程变得活跃,发挥学生的创作意识与想象力,展示不一样的绘画作品,以此提高学生绘画水平,促使学生美术创作能力形成。
(三)生活化教学,促使学生创造能力形成
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可以将生活因素应用在课堂教学中,利用此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良好的审美能力、艺术素养,以此提升发挥美术教学对学生的积极影响。在课堂教学中选择与学生有关的生活素材,开展生活化教学。教学活动中,将学生的身边熟悉的人,班级同学、各科老师、爸爸妈妈的图片展示给学生,让学生观察生活,了解身边的艺术,并将此以美术的形式呈现出来。通过这种方式提升教学的有效性,丰富学习内容,深化学习知识。促使学生创作能力与综合素质提升。
(四)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实现美术知识积累
想象画的创作基础可以概括成创作者对自身感性素材的积累与应用,需要知识与技能的融合。学生只有掌握对应的知识与技能,才能通过美术创作的形式,将自身的感性思维与内在想法表达出来。
结束语
总之,教师在为初中学生讲解美术知识时,一定要以培養学生的想象画教学能力为重点。教师只有自己意识到想象画教学的重要作用,才能把它科学地、适当地应用于课堂教育中。合理利用生活课堂、激发创造力、想象力等方法让学生在学习美术时提高审美,掌握重点知识,获得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旭东.初中美术想象画教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9.
[2]王晓栋.如何在初中美术课堂中进行想象画教学[J].广西教育,2018(45):91+93.
[3]陈群.初中美术想象画教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