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提琴家丹尼尔?霍普(Daniel Hope)的专辑《星穹》(Sphere)是一张充满设计的录音,它虽不是演奏者给作曲家的命题作文,但编排却原创性十足。
这类专辑似乎开始成为一种潮流,就像现在音乐节的主题,越来越概念化。如此的好处是包容性强,能容纳不同作曲家的作品,甚至能在音乐类型中自由跨界。不利的地方则是很容易空洞,热热闹闹完了,什么也记不住。霍普不但让人记住了《星穹》,而且很认真地亲自为这张专辑撰写了详尽的导读。但说实话,听完他的一番解释也没太明白每支曲目和“星穹”有什么具体的联系,所幸这张专辑不是论文,听着什么感觉才是最重要的。可以这么说,《星穹》的确很好听,即使听的时候丝毫想不起名称也没关系。这令人联想到当初接触霍尔斯特的《行星组曲》,从开始到现在,就算按着九大行星的顺序聆赏也根本对不上号。标题音乐如果非得看菜下筷子,结局总是悲惨的。任何标题至多是个引子,是副拐杖,初衷很好,便于传播,但目的还是为了忘记这些和音乐关系不大的东西,否则只能是障碍。《星穹》归根到底来自于想像,来自于霍普差点忘记的想像。
霍普在唱片说明书开头便写道:“当我是个小男孩时,唯一能像音乐一样让我凝神屏息的,就只有夜空了。八岁时,我买了第一个望远镜,花上好几个小时观察月亮和星星。我还记得当时的念头——当人类第一次意识到自己不过是浩瀚太空中的一粒微尘时,是怎样一种心情?”这个关于星穹的情结尽管一直没断,甚至因为通过梅纽因(霍普的母亲曾任大师的秘书和经纪人25年之久)结识天文学家卡尔?萨根了解了“星穹音乐”(天体音乐)这一概念,但真正落实却是缘于一个偶然的机会。
他成为职业小提琴家数年后的某一天听到BBC广播中两位科学家讨论天文,才强烈地想起童年的印象,下决心制作这张专辑。最终敲定的18首乐曲最长的11分多钟,最短的不到2分钟,容量和传统小品差不多,但制作过程相比老一辈灌录小品复杂得多,备选名单就长出几倍。何况有4首还是为本专辑新作,光是商谈作曲就耗费了不少时间。
虽然听众找不到乐曲和星穹之间明显的联系,但是星穹音乐的概念却是清楚的。霍普说:“人们曾经相信,我们头顶的星体运动、交错、彼此划过时,会发出鬼魅一般的声音。这种音乐是轻灵的,而且如其字面所述,属于彼岸世界。”这真是太适合弦乐表达了,轻灵、神秘的风格正是小提琴所长。当问及是否只有小提琴适合演绎《星穹》,霍普开心地笑了,他很从容地回答:“我想还有合唱。”在这张唱片里,第4首、第12首、第15首的合唱都可以让你体会到弦乐与人声相互渲染的动人魅力。这魅力除了给人美的听觉体验,就是视觉的幻想,那只有电影美轮美奂的画面感可以形容。
我问霍普如果现在不是小提琴家他会做什么,答案没有出人意外——当电影导演。这话说出口的时候,霍普的眼睛几乎亮了一倍,仿佛这是比演奏小提琴更令人向往的未来,好在今天这已不是难事。不同类型的音乐之间那一点界限当下已经若有若无,那么音乐和电影之间还有多少疏远之处呢?霍普与女中音冯?奥特合作过二战遇难者音乐专辑(Terezin)之后,下一步便是勾勒生还者在美国早期电影音乐中的踪影,他很想在唱片之外也推出DVD影片!
作为小提琴专辑,《星穹》已非艺术家比拼传统意义上技巧和深度的证言,它在给人美妙感受之外,突出地延伸了创作者的观念。因为每一首曲子都依托彼岸世界相联系,构成整体,不可分割。而且音乐趣味贯穿始终,就像霍普的姓氏含义“希望”(Hope)那样,尽管神秘、轻灵,但饱含温暖。
霍普向记者介绍他的家世,原来祖父来自爱尔兰,战死在南非,后来祖母改嫁了一位叫霍普的男士。当祖母询问他13岁的父亲是继承原姓还是跟着继父的,霍普微笑着引述道:“爸爸说我想要希望。”这成了一个真实又幽默的典故,以至于第二天某位朋友问我,来不来听“希望”的音乐会,我因故去不成,打趣说,遗憾,没希望了。
霍普在独奏小提琴家身份之外,曾于2002年至2008年作为著名的美艺三重奏成员演出了400场室内音乐会,其间留下的唱片有门德尔松、德沃夏克、肖斯塔科维奇三重奏等。他目前较固定的钢琴搭档是塞巴斯蒂安?柯纳尔(Sebastian Knauer),与华裔大提琴家秦立巍也时有合作。同时,他还写过三本书,关于家史、古典音乐的规则演变以及典故。
这类专辑似乎开始成为一种潮流,就像现在音乐节的主题,越来越概念化。如此的好处是包容性强,能容纳不同作曲家的作品,甚至能在音乐类型中自由跨界。不利的地方则是很容易空洞,热热闹闹完了,什么也记不住。霍普不但让人记住了《星穹》,而且很认真地亲自为这张专辑撰写了详尽的导读。但说实话,听完他的一番解释也没太明白每支曲目和“星穹”有什么具体的联系,所幸这张专辑不是论文,听着什么感觉才是最重要的。可以这么说,《星穹》的确很好听,即使听的时候丝毫想不起名称也没关系。这令人联想到当初接触霍尔斯特的《行星组曲》,从开始到现在,就算按着九大行星的顺序聆赏也根本对不上号。标题音乐如果非得看菜下筷子,结局总是悲惨的。任何标题至多是个引子,是副拐杖,初衷很好,便于传播,但目的还是为了忘记这些和音乐关系不大的东西,否则只能是障碍。《星穹》归根到底来自于想像,来自于霍普差点忘记的想像。
霍普在唱片说明书开头便写道:“当我是个小男孩时,唯一能像音乐一样让我凝神屏息的,就只有夜空了。八岁时,我买了第一个望远镜,花上好几个小时观察月亮和星星。我还记得当时的念头——当人类第一次意识到自己不过是浩瀚太空中的一粒微尘时,是怎样一种心情?”这个关于星穹的情结尽管一直没断,甚至因为通过梅纽因(霍普的母亲曾任大师的秘书和经纪人25年之久)结识天文学家卡尔?萨根了解了“星穹音乐”(天体音乐)这一概念,但真正落实却是缘于一个偶然的机会。
他成为职业小提琴家数年后的某一天听到BBC广播中两位科学家讨论天文,才强烈地想起童年的印象,下决心制作这张专辑。最终敲定的18首乐曲最长的11分多钟,最短的不到2分钟,容量和传统小品差不多,但制作过程相比老一辈灌录小品复杂得多,备选名单就长出几倍。何况有4首还是为本专辑新作,光是商谈作曲就耗费了不少时间。
虽然听众找不到乐曲和星穹之间明显的联系,但是星穹音乐的概念却是清楚的。霍普说:“人们曾经相信,我们头顶的星体运动、交错、彼此划过时,会发出鬼魅一般的声音。这种音乐是轻灵的,而且如其字面所述,属于彼岸世界。”这真是太适合弦乐表达了,轻灵、神秘的风格正是小提琴所长。当问及是否只有小提琴适合演绎《星穹》,霍普开心地笑了,他很从容地回答:“我想还有合唱。”在这张唱片里,第4首、第12首、第15首的合唱都可以让你体会到弦乐与人声相互渲染的动人魅力。这魅力除了给人美的听觉体验,就是视觉的幻想,那只有电影美轮美奂的画面感可以形容。
我问霍普如果现在不是小提琴家他会做什么,答案没有出人意外——当电影导演。这话说出口的时候,霍普的眼睛几乎亮了一倍,仿佛这是比演奏小提琴更令人向往的未来,好在今天这已不是难事。不同类型的音乐之间那一点界限当下已经若有若无,那么音乐和电影之间还有多少疏远之处呢?霍普与女中音冯?奥特合作过二战遇难者音乐专辑(Terezin)之后,下一步便是勾勒生还者在美国早期电影音乐中的踪影,他很想在唱片之外也推出DVD影片!
作为小提琴专辑,《星穹》已非艺术家比拼传统意义上技巧和深度的证言,它在给人美妙感受之外,突出地延伸了创作者的观念。因为每一首曲子都依托彼岸世界相联系,构成整体,不可分割。而且音乐趣味贯穿始终,就像霍普的姓氏含义“希望”(Hope)那样,尽管神秘、轻灵,但饱含温暖。
霍普向记者介绍他的家世,原来祖父来自爱尔兰,战死在南非,后来祖母改嫁了一位叫霍普的男士。当祖母询问他13岁的父亲是继承原姓还是跟着继父的,霍普微笑着引述道:“爸爸说我想要希望。”这成了一个真实又幽默的典故,以至于第二天某位朋友问我,来不来听“希望”的音乐会,我因故去不成,打趣说,遗憾,没希望了。
霍普在独奏小提琴家身份之外,曾于2002年至2008年作为著名的美艺三重奏成员演出了400场室内音乐会,其间留下的唱片有门德尔松、德沃夏克、肖斯塔科维奇三重奏等。他目前较固定的钢琴搭档是塞巴斯蒂安?柯纳尔(Sebastian Knauer),与华裔大提琴家秦立巍也时有合作。同时,他还写过三本书,关于家史、古典音乐的规则演变以及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