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群体对抗生素污染的贡献和认知教育分析

来源 :大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enghui_y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抗生素类药物用途较为广泛,近年来由于一定程度上抗生素过度使用,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和社会问题。抗生素的耐药性和抗性基因被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威胁着人类社会的健康发展。社会公众对抗生素污染以及由此引发的一系列问题的认识,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我们该如何正确去应对抗生素污染。大学生群体思想先进,接受了多年的良好教育,大学生对抗生素污染和环境风险的认知能力,更能直接反映出我国的抗生素环境风险教育现状。
  [关键词]大学生 抗生素 环境污染 认知能力
  [中图分类号] G526.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5)08-0129-03
  抗生素是一类具备抵抗细菌活性,能够通过注射、口服和外部创口治疗等方法进行使用的自然界产生、半人工合成或全合成的化合物[1],被广泛用于人体医药卫生和畜禽养殖疾病的预防和控制[2],同时也被运用于饲料添加剂,促进动物生长和替代部分营养物质。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抗生素的生产和使用量也越来越多。我国既是抗生素的生产大国,也是抗生素的使用大国,年产抗生素原料大约21万吨,出口3万吨,其余自用(包括医疗与农业使用),人均年消费量约138克(美国仅13克)。[3]抗生素被当作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一遇到头痛发热或喉痒咳嗽,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使用抗生素。不合理、不科学地使用抗生素会导致细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降低,若存在抗生素的长期刺激,就会使一些病原菌发生变异,形成“超级细菌”。[4]除此之外,家庭丢弃的过期抗生素类药物,在环境中迁移转化时,甚至变成有毒的或更具持久性的物质。[5]
  抗生素及其代谢产物经受药动物靶器官作用后,仅有少部分被吸收,约有30%-90%随着排泄物最终进入环境中[6],导致环境中抗生素及其代谢活性产物的浓度逐渐增大,进而诱导环境中耐药性细菌和抗生素抗性基因的产生,降低微生物对抗生素本身以及其他有机化合物的降解能力。[7] [8]2008年Martínez在Science撰文,认为ARGs对人类健康造成的后果难以预料。[9]2009年以来,我国先后在不同流域、不同环境介质检出了多种抗生素。朱永官等2013年发表在《PNAS》的一项研究表明,我国畜禽养殖中过度使用的抗生素,促进了多种抗生素抗性基因的大量出现并释放到环境中,使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受到潜在威胁。[10]
  根据国家统计局2014年7月发布的数据,2014年我国在校大学生人数为2468.1万人,大学生群体作为社会群体的一个巨大分支和组成部分,在抗生素药物使用方面占有相当大的比重,而且一般学生会在宿舍中储备一定的常用药品,以备不时之需。不过由于大学生群体正处青年,体质和抵抗能力较佳,常常导致很多储备药品过期无法服用,对过期药物处置不当则会加重环境中的抗生素污染。与此同时,大学生群体作为思想先进,接受到良好教育的一方代表,他们对抗生素污染及其环境风险的认知能力,更能直接反映出我国的抗生素环境风险教育是否亟须加强和提高。
  南京师范大学位于江苏省南京市,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江苏省属重点大学,拥有仙林、随园、紫金三个校区。学校占地面积2009906平方米,设有二级学院25个、独立学院2个,现有在校普通本科生16405人,在校研究生共10297人。南京师范大学不断推进“厚生育才”战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本文以南京师范大学仙林校区为调查样本,以探究我国当代大学生群体对抗生素污染的贡献和认知分析。通过对相关调查数据的分析,可为学校、政府和相关主管部门了解大学生环保理念,从而并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奠定基础。
  一、研究对象和方法
  本文的研究对象为南京师范大学仙林校区大学生。自行设计调查问卷,问卷内容包括宿舍常备抗生素类别、平均每学期需服用抗生素药物次数、平均每次服用与医院开给的抗生素药物数量、对过期抗生素药品的处理方式、随意丢弃抗生素药物会对环境造成何种污染等。
  本次调研借助电子平台,采用将问卷上传网络平台,在网上发放填写及回收问卷,以践行环保理念。抽样时将生成的问卷链接发送给东区、西区和北区的同学,通过问卷平台的后台监管,回收问卷数达到预计样本数后停止扩散链接。本次调研问卷总有效填写人次为104人,由于是网络填写与回收,回收率为100%。调查样本中,男生32人占31%,女生72人占69%;本科生为94%(其中一年级占6.73%、二年级占45.19%、三年级占23.08%、四年级占19.23%),研究生为6%。地域上包括了整个南京师范大学仙林校区。
  二、主要结果与分析
  (一)抗生素用量的基本情况
  在应对感冒时20.19%的同学首选抗生素用药,大部分学生对于抗生素还是有一定的戒备心。表1为应对感冒首选措施统计:
  表1 应对感冒首选措施统计
  ■
  大部分同学表示生病去配药时不会首选抗生素类药物。81%的学生也认为在感冒时,会选择先休息观察观察而不会首选去吃药或者挂水。
  图1为受调查的学生对宿舍中常备抗生素药品的统计数据(因本题为多选题,数据累加不等于100%):
  ■
  图1 宿舍常备抗生素类别排名
  从图1来看,大学生宿舍中最常备的抗生素药物为头孢类(67%选择该项),其次是青霉素类(占65%),然后依次分别为大环内酯类(占26%)、喹诺酮类(占19%)以及甲硝唑(占12.5%)。研究表明目前在中国地表水环境中已检出68种抗生素,包括磺胺类、喹诺酮类、四环素类、大环内酯类、内酰胺类和其他六大类。[11]本次调查的数据也与之部分吻合。
  表2为大学生平均每学期服用抗生素药物次数统计:
  表2 平均每学期服用抗生素药物次数
  ■
  从表2看来,大部分同学身体素质均较佳,其中约92%同学每学期生病服药次数在2次以下;83%的学生生病后吃药4日以内痊愈。   表3为平均每次服用与医院开给的抗生素药物数量统计:
  表3 平均每次服用与医院开给的抗生素药物数量统计
  ■
  由表3可以看出,校医院给大学生开药时通常会开得比较多,导致剩下的抗生素药物比吃掉的还多(有58%选择该项)。95%的同学希望每次校医开1-2板 / 包药物。同时还发现72%的同学再次感冒后,会优先选择服用宿舍剩余的药物,从而增加了一定的用药风险。
  (二)抗生素的环境风险认知
  在对过期抗生素药品的处理方式上,94%的同学选择直接扔到宿舍垃圾桶中,仅占4%的极少数人知道学校的校医院有废弃药品回收处,仅2%的同学会把过期抗生素药品拿到废弃药品回收处进行妥善处理。95%的学生认为随意丢弃抗生素药物会对环境造成污染,而且有63.46%的同学觉得会对环境造成较大影响;有31.73%的同学认为对环境有影响,但是影响不大;仅有4.81%的同学选择了没有影响。
  三、讨论与建议
  从上述数据统计和分析可以看出,大学生对抗生素环境风险的认知度上,基本能够做到不滥用抗生素。但是由于校医院开药过量、学校废弃药品宣传力度不够、回收设备不到位等客观原因,再加上学生群体对于抗生素废弃抗生素药物处置意识的普遍欠缺,由此可见,大学生对于抗生素的环境风险的认知度上,意见并不统一。另一方面,我国大学生群体基数较大,在一定程度上,应适度加强对抗生素环境风险的教育。
  从政府和相关主管部门角度考虑,除了加大相关宣传外,也需要加大资金投入,为减轻抗生素药物污染做一些财政上的支持。从学校角度,学校应该加强环境风险的宣传,对新生进行环境教育知识普及,或者每学期请环境保护相关院系进行环境污染控制的专题知识教育,特别是要倡导学生实实在在做到废弃药物的回收。此外,学校在硬件设施方面也要跟上,加大回收设备的投入和宣传。
  作为当代大学生,更应该严格加强综合能力培养和提高,不仅自身控制抗生素污染,还需要在抗生素回收方面做好工作,尽自己所能为降低环境中的抗生素污染作出相应的贡献。在此基础上,应走出学校,到社区或小学进行抗生素风险控制的普及和教育。
  [ 注 释 ]
  [1] Kemper N. Veterinary antibiotics in the aquatic and terrestrial environment[J].Ecological Indicators,2008(1):1-13.
  [2] 陈永山,章海波,骆永明,等.苕溪流域典型断面底泥14种抗生素污染特征[J].环境科学,2011(3):667-672.
  [3] 李福长,刘梨平.我国抗生素滥用现状及其对策[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9):175-177.
  [4] 王东方.滥用抗生素的危害及如何合理使用抗生素[J].当代医药论丛,2014(2):295-296.
  [5] 江英.药物环境污染引起关注[J].中国环境科学,2008(6):541-542.
  [6] Sassman S A,Lee L S.Sorption of three tetracyclines by several soils:assessing the role of pH and cation exchange[J].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2005(19):7452-7459.
  [7] Finley R L,Collignon P,Larsson D G J,et al.The scourge of antibiotic resistance:the important role of the environment[J].Clinical Infectious Diseases,2013(5):704-710.
  [8] Pruden A.Balancing Water Sustainability and Public Health Goals in the Face of Growing Concerns about Antibiotic Resistance[J].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2014(1):5-14.
  [9] Martínez J L.Antibiotics and antibiotic resistance genes in natural environment[J].Science,2008:321,365-367.
  [10] Zhu Y G,Johnson T A,Su J Q,et al.Diverse and abundant antibiotic resistance genes in Chinese swine farms[J].PNAS,2013(9):3435-3440.
  [11] 王丹,隋倩,赵文涛,等.中国地表水环境中药物和个人护理品的研究进展[J].科学通报,2014(9):743-751.
  [责任编辑:钟 岚]
其他文献
[摘 要]校企联合有利于构建多层次、立体化的卓越工程人才培养体系,并在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团队合作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中发挥重要作用。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与美国Microchip公司建立的联合实验室由学生自主管理,它能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实践证明,学生不仅可以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工程项目中,而且能够锻炼团队协作和创新创业能力,对推动卓越工程人才培养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校企联合 卓越工
期刊
[摘 要]教师自我评价是教师教学评价的一个重要维度,是发展性教师评价的核心,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教师自我评价是教学评价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通过采取有效的措施,能调动教师教学工作的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关键词]自我评价 指标体系 教师专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 G64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5)08-0004-03 
期刊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大学教育越来越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和探索精神的培养。维多利亚大学的本科教学注重清晰的提纲框架,特别注重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独立思考能力,通过课堂和课后的综合要求推动学生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这是国内大学所欠缺的。我们可以结合国内教学详细扎实的特点,借鉴国外大学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和手段,提高对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性的培养。  [关键词]创新能力 本科教育 对比研究  [中图分类号
期刊
[摘 要]旅游管理本科专业教学质量研究,可以在借鉴Parasuraman等人的服务质量模型(SERVQUAL)和Cronin等人的绩效感知质量评价模型(SERVPERF)的基础上,结合旅游管理本科专业自身的特性以及我国当代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设计用于分析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教学质量维度的调查问卷,并以南京林业大学旅游管理专业三年级和四年级的学生作为调查对象,运用因子分析法对评价变量提取公共因子,总结出
期刊
[摘 要]通过现阶段高校人才培养机制培养出来的毕业生与现代企业人才需求标准不相符。应该基于高校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培养现状,针对电子信息类专业的特点,分析电子信息类专业学生应具备的创新创业能力的基本素质,构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体系,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方案,以及实施方案的运行管理机制,促进高校人才培养机制的转变,努力探索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题。  [关键词]创新创业 人才培养 实践教学  [
期刊
[摘 要]大学生党员培训教育是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确保学生党员质量的关键。文章采用了问卷调查以及个案访谈相结合的方式,了解高校二级学院分党校党员培训体系现状,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解决的策略以及创新培训体系的新思路,将大学生党员教育培训系统化、规范化、科学化,以确保学生党员教育培训工作取得实效。  [关键词]高校 党员教育 培训体系 创新  [中图分类号] D267 [文献标识码] A [
期刊
[摘 要]创新人才培养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对高校的时代要求,而地方院校又是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主力军,所以地方院校如何培养创新人才,是我们每一个高教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可以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类型、实现途径等方面进行研究,结合西南科技大学在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上进行探索。  [关键词]地方院校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探索 实践  [中图分类号] G64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期刊
[摘 要]形成性评价与英语听力有效学习呈高度正向相关。有效学习的五项指标与形成性评价之间都存在正相关,且学习态度、情感参与与形成性评价之间的相关系数大于其他指标之间的相关系数。采取各种评价手段,促进学生情感投入,激发主体动机,实现了能力、策略的自觉应用,使学习达到个性化与终身化。  [关键词]英语视听说 形成性评价 有效学习 相关性  [中图分类号] H319.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期刊
[摘 要]高校学生突发事件频繁曝光,其中宿舍问题尤为突出,推动思想政治教育进宿舍,优化学生宿舍管理、提升宿舍育人职能刻不容缓。目前,国内已有部分高校推行“研究生担任本科楼长”制度,并取得一定成效。高校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合格人才的基地,是塑造人类灵魂的重要场所。因此,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围绕着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合格人才这个根本任务,如何加强和提高高校学生宿
期刊
[摘 要]近年来,高校广大学生志愿服务者围绕文体活动、支教援助等广泛开展各种志愿服务活动,大学生志愿者在社会中的影响力逐渐扩大,受到社会的好评和认可,大学生志愿者队伍不断发展壮大。大学生们在志愿服务中的参与热情度和动机不同,需要高校不断调查、修改、调整、完善奖励机制,创新激励形式。但总体而言,高校志愿者服务还处在初级阶段,缺乏激励机制,如何吸引更多的人加入到志愿者队伍中来,是高校需要研究的课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