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辑手记
“中青杯”毛泽东诗词摄影大奖赛是中国第一次以毛泽东诗词为题材的摄影比赛。严格地说,这次比赛更像是一次“命题作文考试”。既然是命题作文,参加考试的人(参加比赛的摄影师)首先要做的就是审好题。上点年纪的人多少会背出几句毛泽东诗词,但要真正理解其中的博大精深的内涵,或者能把诗词理解到什么程度却是千差万别的。审完题,接下来就是如何用摄影画面诠释主席诗词的内容和意境。可以说,这次摄影比赛对摄影人是一次更高层次上的考验,因为它不仅要求摄影师有高超的摄影技艺,更要有较高的文学修养。从本次比赛的来稿情况看,有些作品的画面与要表现的诗词的含义毫无关系,说明作者根本没有理解诗词。难怪比赛组织者在赛前多次在《中国摄影报》上解释比赛规则。即使这样,组织者还是对全部作品进行了初评,杜绝“文不对题”的作品进入终评阶段。
梁达明是参赛者之一。他以一组4幅传统中国画的竖画轴照片夺得本次比赛的一等奖(本次比赛共设8个一等奖)。这组作品较好地运用了摄影语言表达出主席诗词雄浑气魄和优雅风韵。这次我们以梁达明的作品为麻雀,做一次解剖,分析其中的获奖原因。
作者自述
对本次比赛规则的理解
简单地说就是“看图识字”,看谁“识”得好,主题抓得准。首先要画面与诗句配合得好,其次就是表达意境,所谓意境就是画面的外延大,给人的联想多。摄影师先有感觉,再选合适的画面表达这种感觉;反过来,读者是通过画面找摄影师的感觉。参赛作品应该做到文题一致,形式和内容统一。
创作经过
这次比赛得奖,得益于我的文学功底。我小时候就很喜欢写作文,长大后曾经想过当作家,也写过几年的剧本。这些积累都有助于我准确地理解毛主席诗词。毛泽东诗词博大精深,很难用一幅画、 一幅照片或一两句话表达。我认为这次比赛的作品画面一定要有诗意,有韵味,看后要让人有回味。不能仅仅是符合诗词的意思就行了,那样会让人感到很肤浅。
1988年到1997年,我在暗房里用手工制作了40多组集锦摄影作品。本想结集出版画册,终因这一形式过于传统,欣赏者寥寥而放弃。当我看到“毛泽东诗词意境摄影大奖赛”的启事后,马上想到我的集锦摄影。首先,诗词这一形式比较传统,正好和我的仿国画集锦作品相吻合,集锦照片的高调竖画幅好象国画的立轴。于是,我找出那些集锦照片,从中挑选出十几幅牢牢地记在心里。然后,我开始阅读毛泽东诗词。看了半个多月后,我把注意力集中在二十多个的重点诗句上,与前面挑选出的照片进行比较。
最后,我选定参赛的这4句诗,配上4个画面,感觉干净、利落、有美感。其中《风景这边独好》是用全国5个不同地方拍摄的素材在暗房里合成的。《江山如此多娇》选择了黄山、北方的松树和北京的一座桥,使南北景致结合。虽然这4幅作品不是近期作品,但我认为画面和主席诗词结合得比较完美,为诗词赋予了新意,加入我个人对主席诗词的理解。
评委谈比赛
关于比赛情况:
邵华(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席):这个比赛是我的创意。其实,我在10年前就有了这个创意。当时是纪念毛主席诞辰100周年,各界艺术家举办许多创作活动表现了他们对毛主席诗词的理解,像美术界、书法界、舞蹈界、文学界等等。通过那次纪念活动,他们创作出许多优秀的文艺作品,同时加深了对主席诗词的理解。景德镇的陶瓷艺术家甚至创作了100件以主席诗词为主题的陶瓷精品,后来成了当地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在随后的这10年里,我去过许多地方创作,每当看到眼前壮丽山河按下快门的时候,心里不由得想起毛主席的诗词,像“江山如此多娇”,“战地黄花分外香”,等等。后来,我想要是能以主席诗词为题材,出一本摄影画册该多好。用照片表现主席诗词既直观又富有联想,但是用我个人的力量恐怕完成不了。所以我想到发动全国的摄影家共同完成这件事。于是,恰逢主席诞辰110周年这个时机,我倡议举办了这次比赛。
吴鹏(中国摄影家协会展览中心主任):这个比赛的选题策划很好,对广大摄影师很有号召力。从参赛作品看,成熟的作者能比较好地理解比赛规则,把握作品。但也有许多作者对诗词的理解比较肤浅,仅仅用主席诗词为照片贴标签,甚至有的作品根本文不对题。
关于老同志的作品:
邵华:老同志对毛主席的感情很深。他们手里有很多珍贵的主席照片。许多老同志知道有这个比赛后,翻箱倒柜,把珍藏多年的照片找出来参加比赛。这些照片中有些是发表过的,有的从未见过。许多作品用主席诗词命名后又赋予这些照片新的生命。
吴鹏:老同志的作品很切题,他们生活的时代与毛主席相同,他们的作品与主席诗词也是同时代的。因此在同一时代背景和时代氛围下创作的作品肯定是最贴切的。
对主席诗词的理解:
邵华:对主席的诗词,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理解。除了老同志本身就生活在毛主席的年代,他们的作品也大多创作于那个年代,作品非常切题外,许多年轻人近些年的新作品也很好地用画面表达了主席诗词的意境。梁达明的那组国画效果的作品就是对主席诗词的很好的诠释,说明作者对诗词理解得较深刻。比如其中一幅《春风杨柳万千条》,表现出“春江水暖鸭先知”的意思,与主席的这句诗正好相吻合。另外,用中国画的形式装裱这4幅作品,也很恰当。《谁持彩练当空舞》这幅作品我也很喜欢。主席创作这句诗是在红军在反围剿中打了胜仗、心情非常高兴的情况下写的。毛主席诗中的“谁”指的是红军,指的是人民。但我们后人在创作这幅照片时加进了自己的理解。画面中的彩虹一头在天安门城楼上,另一头在毛主席纪念堂上,人民英雄纪念碑、革命博物馆等重要的建筑物在彩虹下方。谁有这个气魄、胆识和力量挥舞这个巨大的彩练呢?显然,就是伟人毛主席。
吴鹏:现在已经不是毛主席的时代了,但对主席思想境界和伟大理想仍然需要认真领会。其实,毛主席诗词非常简明,除了20年代的作品,基本上没有生僻字,但他的诗词里面表现出的精神境界却非常深远。我认为主席诗词不是用“小桥流水人家”就可以表达的。但是这次的许多参赛作品是“机会主义”。我的意思是不论是照片还是诗词都应该有“唯一性”。照片应该是针对诗词而创作的,不能今天参加主席诗词的比赛就用诗词作标题,明天又换个标题参加别的比赛了。反过来,主席创作的每一个诗词都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不能要求照片的画面与主席诗词分毫不差,但总体的意思要吻合。比如,这次参赛的作品中,只要有飞机就配“可上九天揽月”,只要有军舰就配“可下五洋捉鳖”。这种做法虽然不算错,但与主席诗词的意境相去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