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2年2月18日女性艺术家王淑平的“当代艺术巡回展·北京站”在北京798艺术区悦·美术馆开幕。在本次展览中艺术家以“G20峰会”这一国际经济合作论坛模式作为药引,希望用油画、影像和行为表演相结合的展览方式,来表达一种女性化的社会视角。但对于单一女性形象的反复强调和庸常的视觉表现形式,却很容易让观众将其遗忘进众多乏善可陈的展览洪流之中。而作为本次展览策展人的彭锋关于王淑平艺术的文本解读,却似乎比展出作品本身的视觉呈现更具看点。在《重建桃花源——王淑平当代艺术的意义》一文中,彭锋从全球政治和时尚消费等宏观问题入手,将王淑平的作品带入到一种“理论上”的独特性之中。而作为一位科班出身的美学博士,现任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的彭锋,因策划去年第54届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的“弥漫”主题而成为“话题人物”之后,针对他的争议之声也从未间断过。
坦言自己的第一身份是教师的彭锋,从不避讳其“业余策展人”的头衔。而作为一位掌握了系统美学知识的理论专家,是否真的能在策展实践中将抽象的文字美学转化成视觉上的生动呈现呢?排除掉那些带有“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妒忌心理之外,彭锋在展览呈现上的分离状态却也成为他眼前要面对的瓶颈之一。
从去年的“弥漫”中以味道引领视觉观看的剑走偏锋开始,在环环相扣的理论阐释中,用宏观的文化观念来拆分视觉作品的内部意义已显露出彭锋个人策展的风格取向。当面对众多的国内媒体和批评家对于中国馆的批判时,彭锋笑道:“无论是傀儡也好,二流策展人也好,我知道自己此次所作出的成绩……我策划的这次展览,会让习惯生活在西方话语体系的人评价说:怎么老跟着西方跑?也会让生活在传统中国剪纸时代的人不屑地说:这个彭锋就是把中国牌打到底了。我希望看到这样的争论,这样我们可以从两面夹攻中突围出一条道路。”但在国内尘烟喧嚣的实时争论的同时,国外媒体对于“弥漫”大量的赞誉之声也是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不论这种称赞是出于对东方文化观看时的猎奇心理,还是对展览品质的真诚肯定。但当彭锋将威尼斯的“味道”再次“弥漫”进北京798时,视觉展示效果的仓促与随意(其实在现有的条件下本可以做的更好),却也暴露了策展人更偏重文本的完整性,而宁愿在视觉效果上做出妥协的文人心态。同时在彭锋策划的另一些展览中,我们也可以看到他将一些原本更偏重“卖相”的绘画作品,略显牵强地拉入到大文化深度范畴中的“改装范例”。在这次王淑平的个展中,彭锋谈到自己曾建议艺术家在绘画展览中植入行为和影像等表现形式,以使展览更具有“当代性”。但遵循策展人意志而出现在展厅内的行为和影像,在原封不动地拷贝着画面中形象和情节的同时,也让整个展览在生硬拼接的痕迹中显现出些许画蛇添足的味道。
当然,我们并不能据此断言彭锋对于当代艺术理解的肤浅,但评定一个策展人优秀与否的标准并不像判断百米冲刺赛冠军那样一目了然,曾经面对着“墙外开花,墙内纷争”窘境的彭锋,在承受着“话题人物”身份的同时,能否在策展的架构上表现出更具突破性的一面,还需靠他日后策划的更多展览来佐证。
坦言自己的第一身份是教师的彭锋,从不避讳其“业余策展人”的头衔。而作为一位掌握了系统美学知识的理论专家,是否真的能在策展实践中将抽象的文字美学转化成视觉上的生动呈现呢?排除掉那些带有“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妒忌心理之外,彭锋在展览呈现上的分离状态却也成为他眼前要面对的瓶颈之一。
从去年的“弥漫”中以味道引领视觉观看的剑走偏锋开始,在环环相扣的理论阐释中,用宏观的文化观念来拆分视觉作品的内部意义已显露出彭锋个人策展的风格取向。当面对众多的国内媒体和批评家对于中国馆的批判时,彭锋笑道:“无论是傀儡也好,二流策展人也好,我知道自己此次所作出的成绩……我策划的这次展览,会让习惯生活在西方话语体系的人评价说:怎么老跟着西方跑?也会让生活在传统中国剪纸时代的人不屑地说:这个彭锋就是把中国牌打到底了。我希望看到这样的争论,这样我们可以从两面夹攻中突围出一条道路。”但在国内尘烟喧嚣的实时争论的同时,国外媒体对于“弥漫”大量的赞誉之声也是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不论这种称赞是出于对东方文化观看时的猎奇心理,还是对展览品质的真诚肯定。但当彭锋将威尼斯的“味道”再次“弥漫”进北京798时,视觉展示效果的仓促与随意(其实在现有的条件下本可以做的更好),却也暴露了策展人更偏重文本的完整性,而宁愿在视觉效果上做出妥协的文人心态。同时在彭锋策划的另一些展览中,我们也可以看到他将一些原本更偏重“卖相”的绘画作品,略显牵强地拉入到大文化深度范畴中的“改装范例”。在这次王淑平的个展中,彭锋谈到自己曾建议艺术家在绘画展览中植入行为和影像等表现形式,以使展览更具有“当代性”。但遵循策展人意志而出现在展厅内的行为和影像,在原封不动地拷贝着画面中形象和情节的同时,也让整个展览在生硬拼接的痕迹中显现出些许画蛇添足的味道。
当然,我们并不能据此断言彭锋对于当代艺术理解的肤浅,但评定一个策展人优秀与否的标准并不像判断百米冲刺赛冠军那样一目了然,曾经面对着“墙外开花,墙内纷争”窘境的彭锋,在承受着“话题人物”身份的同时,能否在策展的架构上表现出更具突破性的一面,还需靠他日后策划的更多展览来佐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