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人如天

来源 :看历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thy19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很奇怪,读完《史记》的《越王句践世家》,印象最深的,竟然不是句践。
  《越王句践世家》前两卷,分别是《晋世家》与《楚世家》;紧接的后两卷,则是《郑世家》以及《赵世家》。单单这卷,不称《越世家》,却道是《越王句践世家》,盖因越国僻处东南,本是个蕞尔小国,从来就无关紧要;直至句践,才真正跃上了历史舞台。句践称霸,乃春秋一桩大事;句践复国,也早已脍炙人口;至于他“苦身焦思”、忍人所不能忍的本事,就甭提让人有多佩服了。
  可尽管如此,整卷《越王句践世家》,真论精彩,却在范蠡。
  司马迁写范蠡,先写他辅佐句践,计谋全局。等二十余年后,句践不仅复国,且在徐州大会诸侯,完成霸业,范蠡遂功成身退,从此飘然远飏。这样地幡然转身,古往今来,一直是最动人的身影。迨乘舟浮海之后,范蠡又修书给他的老朋友越大夫文种,起始十二字,“蜚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最是千古名句,也不知让多少后人沉吟再三;接着,信中又对大夫文种明白指出,“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子何不去?”
  见书后,文种“称病不朝”,并没有毅然而去;换言之,他听了范蠡的话,心有所动,却没采纳建议。或许,还在犹豫吧!但并没多久,句践赐剑,于是,文种自杀。
  走笔至此,《史记》接着叙述句践后继者之种种,也交代了日后越国的兴衰。到这儿,这卷书,理应结束了。孰料,太史公竟来个回马枪,逆锋折笔,重新又写起了范蠡。此事大有意思。
  这样地回锋,这样地起笔再写,当然是因范蠡这人实在太过厉害;不多记些,哪行呀?!
  范蠡的厉害,在于其人如天。
  其人如天,因此,凡事可不沾不滞,可全无世俗人情的黏着与纠缠。因不黏着,故范蠡擅于回身转圜,最有能耐在关键时刻毫不犹豫地抽身而出,那干净利落,简直像什么事也没发生过,啧啧!当范蠡为“上将军”,句践也霸业已成,理当享荣华、受富贵之际,他既不志得,也不意满,更不贪不恋,只是心里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百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他像个无事之人,只自知“大名之下,难以久居”,又知“句践为人可与同患,难与处安”,因此,二话不说,头也不回地,立马走人。
  这一走,渡海赴齐,从此,改姓换名,“耕于海畔,苦身戮力”。不多久,非但营生致富,且更贤名远播。齐人闻之,欲聘为相,范蠡只喟然叹道,“居家则致千金,居官则至卿相,此布衣之极也。久受尊名,不祥。”于是,归还相印,尽散其财,再次引去。
  后头那六字,“久受尊名,不祥”,最是了得。一方面,这是过来人说过来话;范蠡比谁都清楚,富贵荣华,到底是怎么回事。可另一方面,这又是他一向的生命高度;他向来站在天的角度看人观世,于是,所有的成败得失,他都有种异于常人甚至令人凛然的透彻与了然。
  因此透彻与了然,于是,太史公在《越王句践世家》的卷末,便用了忒长的篇幅,又详细描述了陶朱公次子杀人的故事。
  范蠡去齐之后,止于陶,“致赀累巨万”,世称陶朱公。其次子在楚地杀人被捕,陶朱公欲遣少子携重金前往营救。怎奈,长子因爱弟心切,兼又责任心重,遂苦苦相请,甚至以死要挟,必要担此重任。这时,其妻又一旁苦劝,不得已,陶朱公只好放手,听任长子赴楚。
  长子赴楚之后,因自幼经历艰苦,颇知生计之难,更知钱财来之不易,于是,对所携之千镒重金便多有珍重,甚至颇有吝惜。结果,正因这吝惜之心,恼怒了陶朱公请托之人,最终营救不成,遂只能带着二弟的遗体回返陶地。(详细经过,很精彩,请大家再翻翻《史记》)。
  返陶后,“其母及邑人尽哀之”,独独陶朱公不然。陶朱公既不哀、也不戚,只笑着说,“吾故知必杀其弟也”;事实上,长子“非不爱其弟”,只因“少与我俱,见苦,为生难,故重弃财”;至于少子,则因“生而见我富”,“岂知财所从来?”故即使千镒重金,都必然毫无惜吝地“轻弃之”。早先,之所以遣少子赴楚,正缘于“能弃财故也”;可这点,长男偏偏就断乎难为,“故卒以杀其弟,事之理也,无足悲者”。
  这“事之理也,无足悲者”,其清楚明白,已毫无黏着与纠缠;其不沾不滞,也全无情绪干扰,老实说,这也几乎是不近人情了。可最后,“不近人情”的陶朱公,又撂了一句,“吾日夜固以望其丧之来也!”
  吾日夜固以望其丧之来也?
  会说出这话的人,他到底是站在怎么样的一种生命高度?
其他文献
曾经有两幅《富春山居图》摆在乾隆皇帝面前,他深思熟虑了一整天,最终把假的当成了真的。乾隆喜欢在画上题字,在伪造的《富春山居图》上题了五十五处,真《富春山居图》因此幸免。  如果你真的喜欢《富春山居图》,不妨用眼睛把它偷走,然后把它藏在你的心里。  是名画总会被偷的。  想象一下博物馆之夜,除了四周墙壁上那些大师的名作在注视着你以外,四下无人。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你的鼻子越来越清晰地闻到画上的尘土味
期刊
清代政治流言的传播  乾隆十六年前后,社会上秘密流传着一份伪托工部尚书孙嘉淦名义的奏稿。全稿长达万言,指斥乾隆帝失德,有“五不可解、十大过”,并遍劾几乎满朝的权贵重臣。奏稿总共传播了十四五年时间,内容也在不断变化。商人是主要的传播者。随着商人的脚步,伪稿传遍大江南北,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甚至连挑货郎都会怀揣一稿,可见其流行范围之广,对人们的影响之深。这种不问真假的广泛传播,也是人们对政府表达不
期刊
【《申报》1933年7月1日】  上海市商会常务委员绸业银行总经理王延松,以据报载,香港裸体运动,有来沪举行之说,影响风化,必深且巨,昨特函呈市长,请予查禁,一面并分函各团体一致主张。原函云,市长钧鉴,径启者,阅昨日报载,香港裸体运动有来沪之传说,窃查此项运动,曾据报载,谓于欧战后由一部分人倡之,盖亦取其凌犯霜露,坚强体魄之意。然揆诸国家政令,凡在街衢及公众集会场所袒裼者,视为违警,是私人好奇之举
期刊
中国现代化直到今天为止,都受困于这个问题。我们都觉得我们现在还是在现代化的道路上奔跑。那么,究竟什么是现代化?什么又是中国的现代化?其实几百年来,我们中国人并没有根本地弄清楚。  本质:文明的加法  第一个问题我想讲中国现代化的本质究竟是什么。这里面当然涉及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怎么来重新理解中国的古代。  我们过去的概念当中,特别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我们将中国古代描述成一片黑暗。我们今天看,“
期刊
人们曾认为警察“是对自由的威胁”,那么他们如何赢得公众的善意和合作?他们的形象如何设计?他们对家庭背景有何要求?他们又是从什么时候由“力量”转到“服务”的?  警察作为一个职业自从1829年在伦敦诞生以来,其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如何,一直是警方和公众都非常关注的话题。  英国警察  在创建伦敦警察时,其创始人罗伯特·皮尔关注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就是如何让珍视自由和权利的英国人能够破除“警察是对自由
期刊
厦门岛与金门守军控制的烈屿(小金门)之间的海面只有4000多米宽,小小的无居民海岛槟榔屿就处于厦门岛与烈屿中间,因其形似槟榔而得名,全岛都由岩石构成,突出水面47米,上面只有一些稀疏的小矮树,它用来供渔民歇脚还可以,根本不适合军队驻守。  但是,在厦金两地的炮战中,金门守军为了“宣示主权”,就派“蛙人部队”摸黑爬到槟榔屿上插“国旗”。天亮了,厦门驻军拿望远镜一看,槟榔屿居然有“敌旗”了,就开炮将之
期刊
《百家姓》是什么时候的书?作者是谁?为什么以“赵钱孙李”开头?你听说过九个字的姓吗?这些奇怪的姓又是怎么来的呢?  凡是中华子孙,大概没有人不知道“赵钱孙李,周吴郑王”这八个字的 。“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大家张口就来。同时,估计也都知道,这八个字出自一本书——《百家姓》。  但是,大家到底是不是真的熟悉这本书呢?这就很难说了。因为,就算你知道“赵钱孙李”,知道“周吴郑王”,那么,请问接下来的内容
期刊
这道海峡很窄,最窄的地方,平潮水平距离为2450米,退潮时只有1800米,两岸居民划着小舢板即可很方便地往来。这道海峡很宽,两岸居民为了越过它,整整花了52年的时间。  1949年10月,当新政权在北京天安门以盛大的仪式庆祝新生时,东南沿海的厦门、金门两地的居民以忐忑不安的心情等候战云的逼近,持续三年的国共内战,正在这里接近“终点”。  金门、厦门,这两个偏居东南一隅的小岛,曾在300多年前的中原
期刊
本然的历史和伪历史的区别是什么?  “我们研究历史的目的在于更加清晰明白地认清我们必须活动于其间的环境。”  一旦我在对历史观念的思考上迈出新的一步,这种机会便获得了一种可能性。准确地说,这一进步是在1928年取得的,当时我正在勒马尔丢内度假,那是离迪(法国地名)不远的一所令人愉快的乡村住宅。坐在法国梧桐树阴下的阳台上,我尽可能简短地记下自己近九年来探究历史的心得并反省它们。难以置信的是,逼近一个
期刊
对东瀛四岛而言,1274和1281年的蒙古入侵是一个转折点,它既使日本退出了东亚大陆政治体系,也激发出了日本的民族国家的观念。日本在明治维新时爆发出的民族凝聚力,正是滥觞于这两次大战。  13世纪,蒙古成为幅员辽阔的世界帝国,在无休止的征伐和杀戮中,他们几乎从未遭遇过失败,而作为一个孤悬在大陆之外的国家,日本凭借海洋的保护获得了近六个世纪的安全,但随着蒙元逐渐占领东亚,情况发生了改变。由于一位皇帝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