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学能力是指运用旧知识去独立地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它是一种综合能力.人的一生获得的知识和技能,其中只有少数是从教师那里“学”来的,而其他大部分则是通过自学和实践获得的.自学能力的强弱,对于一个人的成才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那么,如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呢?笔者就此谈点体会.
一、教师引导学生自学
1.问题引导
教师根据教材内容,结合课程标准的要求,向学生提出自学中需要解决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地进行自学,以避免学生自学时的盲目性,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故事引导
初中学生由于年龄小,喜欢听生动有趣的故事,教师可以结合自学内容,讲述一些有趣的自然现象,以及物理学史上有关的物理规律发现时引发的小故事.
3.实验引导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学生获得概念和规律与实验有密切关系,教师应充分利用物理实验提高学生的自学爱好.教师要重视每个演示实验,课前周密预备,上课时认真演示,让每个学生仔细观察,并教给学生观察实验的方法.在学生分组实验时,教师在课前、课中指导,让学生动手实验,不要当旁观者,并教给学生实验的方法.教师可倡导和指导学生在课外做小实验,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愿望.
4.成绩引导
利用成绩引导自学时,教师要注重改变教学方法,自学后的教学重点放在学生疑难大的地方,不再面面俱到,在此基础上进行考试,这样自学较认真的学生和不认真自学、甚至不自学的学生的成绩就明显拉开了,使认真自学的学生感到“合算”,不认真、甚至不自学的学生感到“失算”,从而刺激了学生的自学积极性.
二、指导学生把握自学方法
1.教给学生阅读教科书的方法
初中物理课本,有作解释、说明的文字语言,有表达公式、计算的数学语言,还有由插图、照片等构成的图像语言,集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探究性于一体,非常适合学生阅读理解.基本知识重点读,对于基本概念、规律要逐字逐句读,对其中重点字句要深入领会、准确理解,注重要害字眼特定的科学含义;难点内容反复读,难点内容要通过反复阅读了解其内涵和外延,顾及上下文,切忌顾此失彼,断章取义;易混概念对比读,使之清楚,加深知识之间的联系,深化对概念的理解,更好地把握本质;文中插图认真读,插图以简明直观的语言,创设了科学的情境,内涵丰富,切不可轻易放过.通过阅读课本,把握教材中最基本、最重要、最精华的知识内容.
2.指导学生学会总结归纳的方法
学生学不好物理的原因之一就是对学过的知识内容没有清楚的印象.总结归纳能力是自学能力的重要方面,学完一章的内容后,假如不做一次小结,则学过的知识在头脑中是零乱的,缺乏系统性,必须对全章知识内容进行由点到线,再由线到面的总结,从而使知识条理化、网络化.总结归纳是让学到的知识“由厚到薄”的过程,是一个逐步提高总结归纳能力的过程.随着学习的物理知识的增多,让学生养成勤于归纳、不断反思的习惯,指导学生把学过的物理知识和方法,分门别类地纳入到学生自己的知识结构里,以便应用自如.
3.加强学生的课外阅读
课外阅读不仅能拓宽和加深课本知识,培养学习爱好,而且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教师可让学生自选一本合适的参考书,配合教学坚持看下去,以此加深对教材的理解,鼓励学生读科普读物;教师结合教材内容介绍科普文章,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坚持课外阅读,对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无疑是十分有益的.
三、提高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1.发散思维
教师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加以指导:第一,指导学生在自学中提出疑问、发现问题.第二,指导学生在自学中要多联想、多角度思考.
2.从多种渠道获取新知识
教师引导学生从阅读课外书、报刊杂志、看电影和电视、旅游、参观博物馆和科技馆、上网、与别人交谈等,从多种渠道获取新知识.经常倡导学生这样做,让学生学会收集信息的方法,在学习活动中提高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不断拓宽知识面.
3.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科学教育最终给人留下的,可以让人终身受用的是什么?很显然,不是记住的知识,而是学到的方法,获得的综合能力以及培养的情感、习惯、态度和价值观.所以学习物理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应用,要指导学生了解物理知识在现代生活、工农业生产、现代科技等方面的应用.在学生把握物理知识和具备一定能力的基础上,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研究性学习,让学生通过研究性学习,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养成用科学态度和价值观判定、决策和处理实际问题的思维习惯.
总之,自学能力是受用终生、受益终生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把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摆在应有的位置上,坚持不懈地指导、启发和督促,从而达到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和教学效果的目的.
一、教师引导学生自学
1.问题引导
教师根据教材内容,结合课程标准的要求,向学生提出自学中需要解决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地进行自学,以避免学生自学时的盲目性,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故事引导
初中学生由于年龄小,喜欢听生动有趣的故事,教师可以结合自学内容,讲述一些有趣的自然现象,以及物理学史上有关的物理规律发现时引发的小故事.
3.实验引导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学生获得概念和规律与实验有密切关系,教师应充分利用物理实验提高学生的自学爱好.教师要重视每个演示实验,课前周密预备,上课时认真演示,让每个学生仔细观察,并教给学生观察实验的方法.在学生分组实验时,教师在课前、课中指导,让学生动手实验,不要当旁观者,并教给学生实验的方法.教师可倡导和指导学生在课外做小实验,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愿望.
4.成绩引导
利用成绩引导自学时,教师要注重改变教学方法,自学后的教学重点放在学生疑难大的地方,不再面面俱到,在此基础上进行考试,这样自学较认真的学生和不认真自学、甚至不自学的学生的成绩就明显拉开了,使认真自学的学生感到“合算”,不认真、甚至不自学的学生感到“失算”,从而刺激了学生的自学积极性.
二、指导学生把握自学方法
1.教给学生阅读教科书的方法
初中物理课本,有作解释、说明的文字语言,有表达公式、计算的数学语言,还有由插图、照片等构成的图像语言,集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探究性于一体,非常适合学生阅读理解.基本知识重点读,对于基本概念、规律要逐字逐句读,对其中重点字句要深入领会、准确理解,注重要害字眼特定的科学含义;难点内容反复读,难点内容要通过反复阅读了解其内涵和外延,顾及上下文,切忌顾此失彼,断章取义;易混概念对比读,使之清楚,加深知识之间的联系,深化对概念的理解,更好地把握本质;文中插图认真读,插图以简明直观的语言,创设了科学的情境,内涵丰富,切不可轻易放过.通过阅读课本,把握教材中最基本、最重要、最精华的知识内容.
2.指导学生学会总结归纳的方法
学生学不好物理的原因之一就是对学过的知识内容没有清楚的印象.总结归纳能力是自学能力的重要方面,学完一章的内容后,假如不做一次小结,则学过的知识在头脑中是零乱的,缺乏系统性,必须对全章知识内容进行由点到线,再由线到面的总结,从而使知识条理化、网络化.总结归纳是让学到的知识“由厚到薄”的过程,是一个逐步提高总结归纳能力的过程.随着学习的物理知识的增多,让学生养成勤于归纳、不断反思的习惯,指导学生把学过的物理知识和方法,分门别类地纳入到学生自己的知识结构里,以便应用自如.
3.加强学生的课外阅读
课外阅读不仅能拓宽和加深课本知识,培养学习爱好,而且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教师可让学生自选一本合适的参考书,配合教学坚持看下去,以此加深对教材的理解,鼓励学生读科普读物;教师结合教材内容介绍科普文章,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坚持课外阅读,对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无疑是十分有益的.
三、提高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1.发散思维
教师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加以指导:第一,指导学生在自学中提出疑问、发现问题.第二,指导学生在自学中要多联想、多角度思考.
2.从多种渠道获取新知识
教师引导学生从阅读课外书、报刊杂志、看电影和电视、旅游、参观博物馆和科技馆、上网、与别人交谈等,从多种渠道获取新知识.经常倡导学生这样做,让学生学会收集信息的方法,在学习活动中提高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不断拓宽知识面.
3.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科学教育最终给人留下的,可以让人终身受用的是什么?很显然,不是记住的知识,而是学到的方法,获得的综合能力以及培养的情感、习惯、态度和价值观.所以学习物理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应用,要指导学生了解物理知识在现代生活、工农业生产、现代科技等方面的应用.在学生把握物理知识和具备一定能力的基础上,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研究性学习,让学生通过研究性学习,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养成用科学态度和价值观判定、决策和处理实际问题的思维习惯.
总之,自学能力是受用终生、受益终生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把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摆在应有的位置上,坚持不懈地指导、启发和督促,从而达到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和教学效果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