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新课标下,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新课标要求培养学生“新”能力,并不单纯地指培养学生尚未形成的能力,也指教师利用新的办法帮学生提升学习能力,提高课堂效率。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课堂效率受教师教学模式的影响,学生的学习能力也受教师教学方法的影响。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认真分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的学习能力,并创新教学方法,改变原有的效率低的教学模式,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现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一、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拓展学生思维
小学教学过程是教师施教、学生求知的过程,自然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场所。在教学课堂中,教师要在学生的认知和教学内容间制造“矛盾”,让学生产生突破认知的强烈愿望。教师也应支持和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寻找不同的解题方法,在思考问题时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并敢于说出自己的想法,打破常规,敢于创新,拓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求同存异的思维方式,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知识,提高学习效率。
例如,在教学《容积和体积》一课中,在教学体积公式及容积的概念等知识后,教师通过PPT为学生展示了一个酒瓶,让学生计算酒瓶的容积。学生窃窃私语,这酒瓶既不是圆柱体、圆锥体也不是长方体或正方体,怎么计算呢?需要用哪个公式呢?有学生甚至想,把酒瓶分成两部分计算,但是发现酒瓶不规则,无法分成两部分计算。这时学生甲提出:将瓶中灌满水,再将水倒入另外一个可以测量体积的容器中,这样就可以计算。教师肯定了学生这种创新的思路,但同时提出,如果不借助其他容器,有办法吗?学生开始沉思,这时学生乙举手回答:试着在杯子中放入大半瓶水,酒瓶底部是圆柱体可以计算容积,然后再将酒瓶倒过来,这样水就到了不规则的地方,我们再计算酒瓶中空的部分的容积,将两部分容积相加就可以得出结果。这种别出心裁的想法得到了学生的一致认可。
作为新时代的教师,一定要树立创新意识,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贯穿到教学过程每一个环节,激发学生创新思维,让学生体验到创新的乐趣,逐步发挥自身创造力,提升学生学习效果。
二、 培养学生探究能力,体验探究乐趣
新课标要求小学阶段要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并运用数学思维去解决遇到的实际问题,这有利于培养探究型人才。教师在教学课堂中,要巧妙设计问题,并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展开对问题的想象,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在学生探究的过程中可能会产生认知冲突,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教师要抓住学生这种心理,让学生自己思考、反复探索,通过自主探究强化学生的探究能力,感受成功带来的喜悦。
例如,在教学《梯形面积计算公式》一课中,教师没有急于给学生梯形面积计算公式,而是让学生亲自体验面积的形成过程,教师提出三个步骤让学生思考并操作:(1)用纸张剪出两个完全相同的梯形,将两个梯形拼成你感兴趣的图形;(2)认真观察拼成的图形,总结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3)思考有无其他方法推导出计算公式。根据教师的提示问题,学生开始积极地参与。由于裁剪梯形图形是随机的,因此学生拼出的图形各不相同。经过无数次的拼接,学生有的组成多边形,有的组成另一种梯形,很多学生拼成的都是平行四边形。教师让学生观察平行四边形和梯形间的关系,并通过平行四边形推导出梯形面积计算公式。经过学生的认真思考和交流,学生很快发现平行四边形的边长是梯形上下底之和,高是相同的,因此推导出了梯形面积计算公式。那么还有其他的推导方法吗?不同层次的学生均积极参与探究,感受到了每一步成功带来的喜悦。
在小学数学学习过程中,教师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是非常有必要的,它可以激发学生潜在的驱动力,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探索知识的奥秘,体验知识的无穷魅力。
三、培养学生自主能力,感知数学魅力
小学数学学习要有一定的方法和技巧,学生如果掌握了学习方法,在解题过程中就会事半功倍,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可以让学生对知识融会贯通。实践证明,学生主动学习状态下的学习效果要远远好于被动学习效果。因此,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要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积极学习,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融入整个教学过程中,实现由“学会”到“会学”、由“被动接受”到“主动思考”的转变,感受知识的魅力。
例如,在教学《体积单位》一课中,教师首先给出了体积单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这时有学生提问:“这些单位代表的体积分别是多大呢?”面对学生这么积极主动的态度,教师说:“1立方厘米大概是一个手指头关节这么大,1立方分米大概是粉笔盒这么大,你们自己做一个1立方米的大盒子吧。”教师让学生分成了三个小组,每个小组给了一把米尺,让学生以教室墙角为参照物进行测量,并画出1立方米的大小。教师让学生钻进自己做的正方体中,感受正方体的大小。学生由此明白:由棱长为1米的正方形围成的正方体就是1立方米。有学生又主动提问:“1立方米大盒子大概可以放下多少个1立方分米的小盒子呢?它们之间的进率是多少?”面对如此好学的学生,教师很顺利地完成了教学进度。
教师通过在课堂中让学生充分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促使学生自主地理解并掌握知识,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知识的魅力,逐步形成自主分析问题、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习惯。
四、培养学生应用能力,体验数学乐趣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生的学习不能仅停留在学习知识层面,必须要学会应用才能真正实现数学的价值。首先,要求教师要提高自身的数学应用意识,方便指导教学活动,指引学生更好地学习。其次,教师可以通过构建生活化课堂,精心设计教学内容,让学生直观地感知数学,寻找生活中的数学,体验数学来源于生活,将数学和生活联系在一起,真切地感受生活中蕴藏着的大量的数学信息,努力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例如,教学《平均数》一课时,教师让学生提前准备了如下数据:(1)统计家中人口及每位家庭成员的年龄;(2)统计家中电器数量并登记;(3)统计今天小测验成绩。学生提前准备好了数据,教师让学生分小组登记并绘制表格,分别计算(1)本小组家庭总人口数及年龄总数;(2)本小组家庭每一种电器数量及电器数量总数;(3)小组测验总成绩。那么怎么计算平均数量呢?经过学生讨论后给出了计算方法。这时有学生提出:除了这些问题还可以计算其他平均数,并列出问题:小组中拥有电视数量平均数;小组成绩中女生或男生平均分;家庭成员中女性平均年龄,全班小测验总成绩……学生在计算的过程中体会到了数学知识应用的广泛性。
教师要创造性地应用教材,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发现生活中的问题,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让学生去亲自体验、探究,培养学生实践应用数学的能力,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总之,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各项能力的黄金阶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实际能力,精心设计教学方案,从各方面培养学生的“新”能力,实现學生全面发展,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门经济技术开发区小学)
(责任编辑 晓寒)
一、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拓展学生思维
小学教学过程是教师施教、学生求知的过程,自然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场所。在教学课堂中,教师要在学生的认知和教学内容间制造“矛盾”,让学生产生突破认知的强烈愿望。教师也应支持和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寻找不同的解题方法,在思考问题时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并敢于说出自己的想法,打破常规,敢于创新,拓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求同存异的思维方式,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知识,提高学习效率。
例如,在教学《容积和体积》一课中,在教学体积公式及容积的概念等知识后,教师通过PPT为学生展示了一个酒瓶,让学生计算酒瓶的容积。学生窃窃私语,这酒瓶既不是圆柱体、圆锥体也不是长方体或正方体,怎么计算呢?需要用哪个公式呢?有学生甚至想,把酒瓶分成两部分计算,但是发现酒瓶不规则,无法分成两部分计算。这时学生甲提出:将瓶中灌满水,再将水倒入另外一个可以测量体积的容器中,这样就可以计算。教师肯定了学生这种创新的思路,但同时提出,如果不借助其他容器,有办法吗?学生开始沉思,这时学生乙举手回答:试着在杯子中放入大半瓶水,酒瓶底部是圆柱体可以计算容积,然后再将酒瓶倒过来,这样水就到了不规则的地方,我们再计算酒瓶中空的部分的容积,将两部分容积相加就可以得出结果。这种别出心裁的想法得到了学生的一致认可。
作为新时代的教师,一定要树立创新意识,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贯穿到教学过程每一个环节,激发学生创新思维,让学生体验到创新的乐趣,逐步发挥自身创造力,提升学生学习效果。
二、 培养学生探究能力,体验探究乐趣
新课标要求小学阶段要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并运用数学思维去解决遇到的实际问题,这有利于培养探究型人才。教师在教学课堂中,要巧妙设计问题,并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展开对问题的想象,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在学生探究的过程中可能会产生认知冲突,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教师要抓住学生这种心理,让学生自己思考、反复探索,通过自主探究强化学生的探究能力,感受成功带来的喜悦。
例如,在教学《梯形面积计算公式》一课中,教师没有急于给学生梯形面积计算公式,而是让学生亲自体验面积的形成过程,教师提出三个步骤让学生思考并操作:(1)用纸张剪出两个完全相同的梯形,将两个梯形拼成你感兴趣的图形;(2)认真观察拼成的图形,总结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3)思考有无其他方法推导出计算公式。根据教师的提示问题,学生开始积极地参与。由于裁剪梯形图形是随机的,因此学生拼出的图形各不相同。经过无数次的拼接,学生有的组成多边形,有的组成另一种梯形,很多学生拼成的都是平行四边形。教师让学生观察平行四边形和梯形间的关系,并通过平行四边形推导出梯形面积计算公式。经过学生的认真思考和交流,学生很快发现平行四边形的边长是梯形上下底之和,高是相同的,因此推导出了梯形面积计算公式。那么还有其他的推导方法吗?不同层次的学生均积极参与探究,感受到了每一步成功带来的喜悦。
在小学数学学习过程中,教师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是非常有必要的,它可以激发学生潜在的驱动力,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探索知识的奥秘,体验知识的无穷魅力。
三、培养学生自主能力,感知数学魅力
小学数学学习要有一定的方法和技巧,学生如果掌握了学习方法,在解题过程中就会事半功倍,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可以让学生对知识融会贯通。实践证明,学生主动学习状态下的学习效果要远远好于被动学习效果。因此,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要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积极学习,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融入整个教学过程中,实现由“学会”到“会学”、由“被动接受”到“主动思考”的转变,感受知识的魅力。
例如,在教学《体积单位》一课中,教师首先给出了体积单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这时有学生提问:“这些单位代表的体积分别是多大呢?”面对学生这么积极主动的态度,教师说:“1立方厘米大概是一个手指头关节这么大,1立方分米大概是粉笔盒这么大,你们自己做一个1立方米的大盒子吧。”教师让学生分成了三个小组,每个小组给了一把米尺,让学生以教室墙角为参照物进行测量,并画出1立方米的大小。教师让学生钻进自己做的正方体中,感受正方体的大小。学生由此明白:由棱长为1米的正方形围成的正方体就是1立方米。有学生又主动提问:“1立方米大盒子大概可以放下多少个1立方分米的小盒子呢?它们之间的进率是多少?”面对如此好学的学生,教师很顺利地完成了教学进度。
教师通过在课堂中让学生充分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促使学生自主地理解并掌握知识,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知识的魅力,逐步形成自主分析问题、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习惯。
四、培养学生应用能力,体验数学乐趣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生的学习不能仅停留在学习知识层面,必须要学会应用才能真正实现数学的价值。首先,要求教师要提高自身的数学应用意识,方便指导教学活动,指引学生更好地学习。其次,教师可以通过构建生活化课堂,精心设计教学内容,让学生直观地感知数学,寻找生活中的数学,体验数学来源于生活,将数学和生活联系在一起,真切地感受生活中蕴藏着的大量的数学信息,努力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例如,教学《平均数》一课时,教师让学生提前准备了如下数据:(1)统计家中人口及每位家庭成员的年龄;(2)统计家中电器数量并登记;(3)统计今天小测验成绩。学生提前准备好了数据,教师让学生分小组登记并绘制表格,分别计算(1)本小组家庭总人口数及年龄总数;(2)本小组家庭每一种电器数量及电器数量总数;(3)小组测验总成绩。那么怎么计算平均数量呢?经过学生讨论后给出了计算方法。这时有学生提出:除了这些问题还可以计算其他平均数,并列出问题:小组中拥有电视数量平均数;小组成绩中女生或男生平均分;家庭成员中女性平均年龄,全班小测验总成绩……学生在计算的过程中体会到了数学知识应用的广泛性。
教师要创造性地应用教材,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发现生活中的问题,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让学生去亲自体验、探究,培养学生实践应用数学的能力,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总之,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各项能力的黄金阶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实际能力,精心设计教学方案,从各方面培养学生的“新”能力,实现學生全面发展,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门经济技术开发区小学)
(责任编辑 晓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