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依照学习共同体相关理论,在浙大城市学院进行了相关实践,以分组实验方式探索了学习共同体建设方案。结果证明,在移动技术的支持下,引入有效的监督实施方案,基于“微信群”的学习共同体建设深受学生的欢迎,也在各方面起到积极作用,值得进一步探索和推广。
关键词: 学习共同体 微信群 构建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在英语教学不断改革发展的今天,大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提高早已是大家的共同目标。然而,在此共同目标之下,学习者的英语基础水平、学习计划、学习动力、学习确切目标等都存在很大的差异。目前的课程设置,很难做到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有效地实现个人学习目标。
近年来,“学习共同体”理论在教育领域颇受关注。在众多的研究文献中,学习共同体所指范围非常广。美国学者Patricia Cross[1]将其定义为:属于一个社群的人们以学习为目的而进行的智力互动。杨文武[2]指出,1995年博耶尔(Ernest L.Boyer)在《基础学校:学习的共同体》(The Basic School:A Community of Learning)中首次提出了学习共同体的概念:“是所有人因共同的使命朝共同的愿景一起学习的组织,共同体中的人共同分享学习的兴趣,共同寻找通向知识的旅程和理解世界运作的方式,朝着教育这一相同的目标相互作用和共同参与。”而薛焕玉[3]则认为:“学习共同体使指一个由学习者及其助学者(包括教师、专家、辅导者等)共同构成的团体,他们彼此之间经常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沟通交流,分享各种学习资源,共同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因而在成员之间形成了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人际关系。”
尽管定义的角度和广度不同,但“学习共同体”的作用得到了多方一致的肯定。例如,陆韵[4]认为,在学习共同体内,学生处于相互支持、相互关怀的学习状态,既能发挥个性化优势,又能在交流中出现不足,不断吸取他人经验,提升自我。钱晓霞[5]指出,学习共同体能引导学习者“作为积极地意义构建者和问题解决者将其自身经验带入学习过程”,“更能使学习者乐于分担学习责任和掌握知识”。
到了今天这个信息时代,借助网络创建学习共同体的实践,早已不稀奇。例如,钟俏[6]构建研究了基于网络学习共同体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张景成[7]等构建了大学英语自主教学中网络学习共同体。诸如此类的研究还有很多,然而,针对学生不同学习背景和不同需求的微信群研究及基于此的学习共同体构建,并不多见,因此成为本次研究的重点。
二、研究方法和实施方案
1.分组情况
2.过程监控
在半年时间内,全程记录微信群所进行的活动,包括单词背诵打卡、听力训练答案回复、课文内容答疑、阅读与写作在线讨论等。各组别根据不同的需求展开活动,所有成员必须严格按照规定执行,微信群管理员每日在群内检查成员们的完成情况,如有未完成者或完成情况不佳者,受到指导老师的点名批评,需要分发微信群红包。
三、研究结果
结果以两种形式呈现,首先最重要最直接就是学生的英语考试成绩。根据统计,A组对照组仅有2人期末专业课排名上升,而实验组有9人排名上升,其中3人有显著上升;B组对照组有3人大学英语课成绩较上一学期排名上升,而实验组有8人排名上升;C组对照组只有1人听说平均成绩上升,而实验组有5人成绩提升;D组对照组有4人达到期望雅思成绩,实验组有7人达到。
除此之外,所有参与实验组的学生也填写了问卷,在反馈实验结果的同时,为我们提供了意见和建议,供今后改进提高。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在实验组的36人中,仅有1人认为“此次学习共同体微信群对我帮助不大”,还有1位同学表示,在加入课题组前,没有充分预料到此项目会带给他时间和精力上的压力,其余34人均高度肯定了此次学习共同体建设的有效性。
由此可见,此次基于“微信群”的学习共同体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预期的目标。
四、经验和建议
1.在选择参与者时,务必将加入学习共同体的具体实施方案清楚告知,有必要甚至可以签订入群合约,承诺全程参与,以免中途退出对自己和群内其他人产生不良影响。
2.必须制定并且执行严格的监督和奖惩措施,以保证学习共同体的顺利运作。
3.要充分发挥指导老师的监督和答疑作用,强化学习共同体的效果。
4.对已经制订的学习计划和目标任务,要定期(例如一个月)接受成员反馈,随即进行有针对性的修改、增加和删减。
总之,根据共同需求科学分组,设定有针对性的分组活动,加上有效的监督手段,相信基于“微信群”的大学生英语学习共同体建设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Cross K P.Why Learning Communities?Why Now?[J].About Campus,1998(3).
[2]杨文武.成人网络学习共同体的生态化建构研究[J].继续教育研究,2013(10).
[3]薛焕玉.对学习共同体理论与实践的初探[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07(1).
[4]陆韵.基于班级学习共同体的大学生学风建设研究[J].新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4).
[5]钱晓霞.论英语专业写作课堂中学习共同体的构建[J].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2013(5).
[6]钟俏.构建基于网络学习共同体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J].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2012(2).
[7]张景成,帅蓉.大学英语自主教学中网络学习共同体的构建[J].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
关键词: 学习共同体 微信群 构建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在英语教学不断改革发展的今天,大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提高早已是大家的共同目标。然而,在此共同目标之下,学习者的英语基础水平、学习计划、学习动力、学习确切目标等都存在很大的差异。目前的课程设置,很难做到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有效地实现个人学习目标。
近年来,“学习共同体”理论在教育领域颇受关注。在众多的研究文献中,学习共同体所指范围非常广。美国学者Patricia Cross[1]将其定义为:属于一个社群的人们以学习为目的而进行的智力互动。杨文武[2]指出,1995年博耶尔(Ernest L.Boyer)在《基础学校:学习的共同体》(The Basic School:A Community of Learning)中首次提出了学习共同体的概念:“是所有人因共同的使命朝共同的愿景一起学习的组织,共同体中的人共同分享学习的兴趣,共同寻找通向知识的旅程和理解世界运作的方式,朝着教育这一相同的目标相互作用和共同参与。”而薛焕玉[3]则认为:“学习共同体使指一个由学习者及其助学者(包括教师、专家、辅导者等)共同构成的团体,他们彼此之间经常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沟通交流,分享各种学习资源,共同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因而在成员之间形成了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人际关系。”
尽管定义的角度和广度不同,但“学习共同体”的作用得到了多方一致的肯定。例如,陆韵[4]认为,在学习共同体内,学生处于相互支持、相互关怀的学习状态,既能发挥个性化优势,又能在交流中出现不足,不断吸取他人经验,提升自我。钱晓霞[5]指出,学习共同体能引导学习者“作为积极地意义构建者和问题解决者将其自身经验带入学习过程”,“更能使学习者乐于分担学习责任和掌握知识”。
到了今天这个信息时代,借助网络创建学习共同体的实践,早已不稀奇。例如,钟俏[6]构建研究了基于网络学习共同体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张景成[7]等构建了大学英语自主教学中网络学习共同体。诸如此类的研究还有很多,然而,针对学生不同学习背景和不同需求的微信群研究及基于此的学习共同体构建,并不多见,因此成为本次研究的重点。
二、研究方法和实施方案
1.分组情况
2.过程监控
在半年时间内,全程记录微信群所进行的活动,包括单词背诵打卡、听力训练答案回复、课文内容答疑、阅读与写作在线讨论等。各组别根据不同的需求展开活动,所有成员必须严格按照规定执行,微信群管理员每日在群内检查成员们的完成情况,如有未完成者或完成情况不佳者,受到指导老师的点名批评,需要分发微信群红包。
三、研究结果
结果以两种形式呈现,首先最重要最直接就是学生的英语考试成绩。根据统计,A组对照组仅有2人期末专业课排名上升,而实验组有9人排名上升,其中3人有显著上升;B组对照组有3人大学英语课成绩较上一学期排名上升,而实验组有8人排名上升;C组对照组只有1人听说平均成绩上升,而实验组有5人成绩提升;D组对照组有4人达到期望雅思成绩,实验组有7人达到。
除此之外,所有参与实验组的学生也填写了问卷,在反馈实验结果的同时,为我们提供了意见和建议,供今后改进提高。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在实验组的36人中,仅有1人认为“此次学习共同体微信群对我帮助不大”,还有1位同学表示,在加入课题组前,没有充分预料到此项目会带给他时间和精力上的压力,其余34人均高度肯定了此次学习共同体建设的有效性。
由此可见,此次基于“微信群”的学习共同体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预期的目标。
四、经验和建议
1.在选择参与者时,务必将加入学习共同体的具体实施方案清楚告知,有必要甚至可以签订入群合约,承诺全程参与,以免中途退出对自己和群内其他人产生不良影响。
2.必须制定并且执行严格的监督和奖惩措施,以保证学习共同体的顺利运作。
3.要充分发挥指导老师的监督和答疑作用,强化学习共同体的效果。
4.对已经制订的学习计划和目标任务,要定期(例如一个月)接受成员反馈,随即进行有针对性的修改、增加和删减。
总之,根据共同需求科学分组,设定有针对性的分组活动,加上有效的监督手段,相信基于“微信群”的大学生英语学习共同体建设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Cross K P.Why Learning Communities?Why Now?[J].About Campus,1998(3).
[2]杨文武.成人网络学习共同体的生态化建构研究[J].继续教育研究,2013(10).
[3]薛焕玉.对学习共同体理论与实践的初探[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07(1).
[4]陆韵.基于班级学习共同体的大学生学风建设研究[J].新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4).
[5]钱晓霞.论英语专业写作课堂中学习共同体的构建[J].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2013(5).
[6]钟俏.构建基于网络学习共同体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J].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2012(2).
[7]张景成,帅蓉.大学英语自主教学中网络学习共同体的构建[J].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