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基础会计》是财经类中职学校财务会计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作为会计学科的入门课程,在课程体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文章对财经类中职学校《基础会计》课程建设的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认真深入地分析,阐述了中职学校《基础会计》精品课程建设的现实意义,并就《基础会计》精品课程建设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和措施。
【关键词】 基础会计;精品课程;建设
《基础会计》是财经类中职学校财务会计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在课程体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作为会计学科的入门课程,《基础会计》是后阶段会计专业课教学的基石,也是整个会计实践教学体系的基础。在职业教育大发展的今天,把精品课程运用到《基础会计》课程建设中,无疑是提高会计专业教学质量、推动会计实践教学的有效手段。
一、《基础会计》课程建设的现状
在我国,几乎所有的财经类中职学校都开设了会计专业。尽管许多学校都非常重视课程改革,但在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现代教育观念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的一切活动都必须以调动学生主动性、积极性为出发点,应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积极思考,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而传统的教学模式则是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扮演着主角,处于主导地位,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则扮演着听众角色,处于被动地位,只能进行机械被动式的知识吸收。在这种教学模式下,课堂教学枯燥乏味、气氛沉闷,学生应变能力差,缺乏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思维能动性。
(二)教学内容偏重于理论知识的传播,忽视了会计实践教学
传统的《基础会计》课程是“重理论、轻实践”,这种格局与会计学科的特点不相适应。会计学科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对于没有任何实践经验的学生,脱离了实践,其理论是抽象和难以理解的。目前,虽然很多财经类中职学校都建立了自己的会计模拟实验室,但仍然存在模拟实验设备和设施还不健全、硬件设施配备不足、会计实践教学内容简单、会计电算化程度不高、实验教材更新滞后等诸多问题。
(三)教师的实践经验普遍不足
会计教学实践性强,这一特征要求教师不仅要有系统的专业理论知识,而且还必须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熟练的操作技能。目前,中职学校会计教师多数是走出学校就走上講台,缺乏实践经验,而有的教师则常年从事会计理论教学工作,实践知识和专业技能得不到及时更新,难免与会计实际工作脱节,特别是会计准则、会计制度、会计法规等发生变动时,这种现象更加突出。
二、《基础会计》精品课程建设的现实意义
(一)通过实施精品课程建设,可以转变职业教育观念
通过《基础会计》精品课程建设,一是可以改革教学手段,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开展教学活动,使教学内容更直观、具体、形象生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二是可以强化实践教学,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基础会计》精品课程建设就是要凸显职业教育实践技能特色,对实践技能部分有明确的内容和要求,体现中职教育的实践性、技术性和职业性。实施《基础会计》精品课程建设,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走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规范化教学道路,进一步转变我国职业教育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传统。
(二)通过实施《基础会计》精品课程建设,可以加强中职学校会计师资队伍建设
中职学校师资队伍建设严重落后于中职教育的发展,这是有目共睹的事实。而实施《基础会计》精品课程建设,需要广大会计教师的积极参与。通过精品课程建设,对会计教师的执教能力、专业水平提出更高要求,可以转变教师的教育理念,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
(三)通过实施《基础会计》精品课程建设,可以进一步完善会计实验实训基地建设
中职教育的重要特点就是提倡理论与实践并重,把实践技能教育放在突出的位置。中职学校可以根据《基础会计》精品课程建设的内容和要求,申请获得当地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支持,加大会计实训基地的投资力度,增加会计模拟实验室和会计电算化实训室的设施设备,建设完善的实验实训基地。
三、《基础会计》精品课程建设的具体措施
针对中职学校《基础会计》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按照国家对精品课程的要求,结合中职学校的实际,笔者认为,《基础会计》精品课程的建设应该采取以下措施:
(一)打造高水平的“双师型”师资队伍
根据职业教育的特点,中职学校应建立一支既能从事理论教学,又能指导实践教学的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会计专业的教师队伍,除具有教师系列职称,还应具有“会计师”、“高级会计师”、“注册会计师”及计算机等级证书。因此,要建立一流的“双师型”会计教师队伍,可以通过以下几个途径:
1.内部培养
要加强会计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的选拔与培养工作,着力打造有一定影响力的会计学专业名师和高水平学科带头人。要求会计专业教师参加省级及以上计算机等级考试,加强会计实用软件应用的培训;鼓励教师积极报考会计师、高级会计师和注册会计师;选派骨干教师参加省级、国家级培训或脱产进修学习,提高会计教师的专业水平;定期安排会计专业教师到企业、公司或会计师事务所实践、锻炼,广泛收集新的经济案例和交易事项,不断扩充会计案例库,找到理论与实际的结合点,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
2.外部引进
在师资队伍建设上应注意培养与引进两手抓,建立开放型的人才管理模式,拓宽师资引进渠道,不拘一格引进人才。可以通过向社会公开招聘引进高层次和高技能人才,一方面可以到发达地区直接招聘高层次人才和“双师型”教师;另一方面直接从企业会计岗位调入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会计师、高级会计师到学校任教;还可以聘请具有丰富工作经历、具备实践教学能力的会计人员,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从而优化教师队伍结构。
(二)建立明确的课程目标
《基础会计》是会计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也是会计专业的入门课程。因此,首先应根据中职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和中职教育的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特点,建立明确的课程目标。
1.知识目标——为后续《财务会计》等专业课程做好相关知识准备
通过《基础会计》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明确会计的基本职能、特点、对象及其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和会计信息质量一般要求;理解并掌握会计要素、科目和账户、借贷记账法的内容及其具体运用;学会会计凭证的编制、账簿的登记以及会计报表的编制等;为后续《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等专业课程做好相关知识准备。
2.能力目标——掌握会计基本操作技能
学生可根据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填制记账凭证;根据凭证或其他凭据登记账簿;根据账簿编制会计报表。这是对会计人员基本的职业能力要求。
3.考证目标——为考取会计从业资格证准备条件
《会计证》是会计人员进入会计行业的门槛,未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人员不得从事会计工作,不得参加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会计专业职务的评审。而《基础会计》就是会计证考试的最重要的课程。
(三)选择科学、实用的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是精品课程建设的核心,是打造精品、提升质量的先导。教学内容决定了中职学校人才培养的规格,在很大程度决定了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是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的一个结合点,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占学生阅读量最大的是教材。因此,选择科学的教学内容,首要问题是选择内容新颖、实用性强、符合中职教育的优秀精品教材。会计专业应该针对社会经济发展及对会计人才的需要,针对会计专业培养目标和会计岗位职业能力的基本要求,与行业企业密切合作,结合该课程的教学目标来选取《基础会计》教学内容,并为学生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基础会计》教材应选择符合中等职业学校人才培养要求的精品教材,同时可以根据学校实际,编写校本教材。作为会计专业的入门课程,校本教材的开发应融知识性和案例性为一体,并根据形势发展需要,更多地采用“立体化”的形式,即以纸介质教材为主体,配以音像、电子和网络形式教材,既传授知识又引导能力的提高,然后配合教材编写相应的案例习题,让初学者不至于一开始就因大量的专业术语而对会计学丧失兴趣和产生畏惧心理。此外,还应把会计资格证考试的相关内容融入教学中,并针对学生毕业证和会计从业资格证要求所应具备的知识水平、业务能力、职业素养组织施教。要求会计专业的学生在校期间必须通过会计证考试,为学生考取初级会计资格证书奠定基础。
(四)改革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
《基础会计》是一门实践性和操作性很强的学科,理论教学一般比较抽象,学生难以在课堂上形成全面直观的认识。说明该课程需要教师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优化与改革,运用科学、合理、有效的方法和手段,不断提高仿真模拟的实验效果,形成课程整体优化研究与实践教学相結合的体系,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理论知识。
1.多种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相结合
《基础会计》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传统的单一课堂讲授为主的授课方式已远远不能适应职业教育的需要,应建立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案例教学、启发式、讨论式、情境教学等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体系。基本知识部分,“边讲边练、讲练结合”,开展启发性教学,理论讲授和案例教学相结合;借贷记账法运用部分,以案例教学、课堂实训为主,知识讲授为辅,学做合一;基本方法部分,以讲授、课堂实训与会计实训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同时可以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增加学生和教师之间的沟通,了解学生存在的问题,并引导学生阅读相关文献。网络在教学中的运用,扩展了教学空间和时间,为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增加师生之间的交流提供优质的教学资源。
2.加强实践教学,增强学生动手能力
突出会计职业教育特色,加大实践教学的力度,与行业合作办实训基地,坚持工学结合,使学生熟练掌握会计核算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实行会计单项实训、会计综合实训、毕业实习有机结合的实践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良好的会计实践能力、职业道德、职业判断能力。
3.注重学生的专业素质培养,以赛促训,以训强技
会计专业应参与并开展各类专业特色浓厚的技能竞赛,如:会计业务操作技能竞赛、综合计算技术竞赛、财务软件操作技能竞赛、点钞比赛、珠算能手竞赛等,将技能竞赛作为一项教学常规工作,以竞赛的方式强化技能训练,检验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水平。
总之,《基础会计》精品课程建设是一项综合系统工程,它涉及到师资、学生、教材、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管理等方方面面。中职学校应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以高水平的学科建设为依托,优化教学资源,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老师参与《基础会计》精品课程建设的积极性,进一步加快《基础会计》精品课程的建设步伐,使精品课程的建设工作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
【参考文献】
[1] 许淑琴,黄琼,邱辉.会计学本科专业实践教学校企共建模式设计[J].会计之友,2008(3).
[2] 赵筠.关于高职院校基础会计精品课程建设研究[EB/OL].中国论文下载中心,2009(3):2.
[3] 李姣姣.试论高职高专基础会计精品课程模拟实验[EB/OL].公文易文秘资源网,2009(3):7.
【关键词】 基础会计;精品课程;建设
《基础会计》是财经类中职学校财务会计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在课程体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作为会计学科的入门课程,《基础会计》是后阶段会计专业课教学的基石,也是整个会计实践教学体系的基础。在职业教育大发展的今天,把精品课程运用到《基础会计》课程建设中,无疑是提高会计专业教学质量、推动会计实践教学的有效手段。
一、《基础会计》课程建设的现状
在我国,几乎所有的财经类中职学校都开设了会计专业。尽管许多学校都非常重视课程改革,但在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现代教育观念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的一切活动都必须以调动学生主动性、积极性为出发点,应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积极思考,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而传统的教学模式则是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扮演着主角,处于主导地位,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则扮演着听众角色,处于被动地位,只能进行机械被动式的知识吸收。在这种教学模式下,课堂教学枯燥乏味、气氛沉闷,学生应变能力差,缺乏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思维能动性。
(二)教学内容偏重于理论知识的传播,忽视了会计实践教学
传统的《基础会计》课程是“重理论、轻实践”,这种格局与会计学科的特点不相适应。会计学科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对于没有任何实践经验的学生,脱离了实践,其理论是抽象和难以理解的。目前,虽然很多财经类中职学校都建立了自己的会计模拟实验室,但仍然存在模拟实验设备和设施还不健全、硬件设施配备不足、会计实践教学内容简单、会计电算化程度不高、实验教材更新滞后等诸多问题。
(三)教师的实践经验普遍不足
会计教学实践性强,这一特征要求教师不仅要有系统的专业理论知识,而且还必须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熟练的操作技能。目前,中职学校会计教师多数是走出学校就走上講台,缺乏实践经验,而有的教师则常年从事会计理论教学工作,实践知识和专业技能得不到及时更新,难免与会计实际工作脱节,特别是会计准则、会计制度、会计法规等发生变动时,这种现象更加突出。
二、《基础会计》精品课程建设的现实意义
(一)通过实施精品课程建设,可以转变职业教育观念
通过《基础会计》精品课程建设,一是可以改革教学手段,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开展教学活动,使教学内容更直观、具体、形象生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二是可以强化实践教学,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基础会计》精品课程建设就是要凸显职业教育实践技能特色,对实践技能部分有明确的内容和要求,体现中职教育的实践性、技术性和职业性。实施《基础会计》精品课程建设,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走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规范化教学道路,进一步转变我国职业教育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传统。
(二)通过实施《基础会计》精品课程建设,可以加强中职学校会计师资队伍建设
中职学校师资队伍建设严重落后于中职教育的发展,这是有目共睹的事实。而实施《基础会计》精品课程建设,需要广大会计教师的积极参与。通过精品课程建设,对会计教师的执教能力、专业水平提出更高要求,可以转变教师的教育理念,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
(三)通过实施《基础会计》精品课程建设,可以进一步完善会计实验实训基地建设
中职教育的重要特点就是提倡理论与实践并重,把实践技能教育放在突出的位置。中职学校可以根据《基础会计》精品课程建设的内容和要求,申请获得当地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支持,加大会计实训基地的投资力度,增加会计模拟实验室和会计电算化实训室的设施设备,建设完善的实验实训基地。
三、《基础会计》精品课程建设的具体措施
针对中职学校《基础会计》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按照国家对精品课程的要求,结合中职学校的实际,笔者认为,《基础会计》精品课程的建设应该采取以下措施:
(一)打造高水平的“双师型”师资队伍
根据职业教育的特点,中职学校应建立一支既能从事理论教学,又能指导实践教学的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会计专业的教师队伍,除具有教师系列职称,还应具有“会计师”、“高级会计师”、“注册会计师”及计算机等级证书。因此,要建立一流的“双师型”会计教师队伍,可以通过以下几个途径:
1.内部培养
要加强会计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的选拔与培养工作,着力打造有一定影响力的会计学专业名师和高水平学科带头人。要求会计专业教师参加省级及以上计算机等级考试,加强会计实用软件应用的培训;鼓励教师积极报考会计师、高级会计师和注册会计师;选派骨干教师参加省级、国家级培训或脱产进修学习,提高会计教师的专业水平;定期安排会计专业教师到企业、公司或会计师事务所实践、锻炼,广泛收集新的经济案例和交易事项,不断扩充会计案例库,找到理论与实际的结合点,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
2.外部引进
在师资队伍建设上应注意培养与引进两手抓,建立开放型的人才管理模式,拓宽师资引进渠道,不拘一格引进人才。可以通过向社会公开招聘引进高层次和高技能人才,一方面可以到发达地区直接招聘高层次人才和“双师型”教师;另一方面直接从企业会计岗位调入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会计师、高级会计师到学校任教;还可以聘请具有丰富工作经历、具备实践教学能力的会计人员,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从而优化教师队伍结构。
(二)建立明确的课程目标
《基础会计》是会计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也是会计专业的入门课程。因此,首先应根据中职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和中职教育的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特点,建立明确的课程目标。
1.知识目标——为后续《财务会计》等专业课程做好相关知识准备
通过《基础会计》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明确会计的基本职能、特点、对象及其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和会计信息质量一般要求;理解并掌握会计要素、科目和账户、借贷记账法的内容及其具体运用;学会会计凭证的编制、账簿的登记以及会计报表的编制等;为后续《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等专业课程做好相关知识准备。
2.能力目标——掌握会计基本操作技能
学生可根据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填制记账凭证;根据凭证或其他凭据登记账簿;根据账簿编制会计报表。这是对会计人员基本的职业能力要求。
3.考证目标——为考取会计从业资格证准备条件
《会计证》是会计人员进入会计行业的门槛,未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人员不得从事会计工作,不得参加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会计专业职务的评审。而《基础会计》就是会计证考试的最重要的课程。
(三)选择科学、实用的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是精品课程建设的核心,是打造精品、提升质量的先导。教学内容决定了中职学校人才培养的规格,在很大程度决定了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是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的一个结合点,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占学生阅读量最大的是教材。因此,选择科学的教学内容,首要问题是选择内容新颖、实用性强、符合中职教育的优秀精品教材。会计专业应该针对社会经济发展及对会计人才的需要,针对会计专业培养目标和会计岗位职业能力的基本要求,与行业企业密切合作,结合该课程的教学目标来选取《基础会计》教学内容,并为学生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基础会计》教材应选择符合中等职业学校人才培养要求的精品教材,同时可以根据学校实际,编写校本教材。作为会计专业的入门课程,校本教材的开发应融知识性和案例性为一体,并根据形势发展需要,更多地采用“立体化”的形式,即以纸介质教材为主体,配以音像、电子和网络形式教材,既传授知识又引导能力的提高,然后配合教材编写相应的案例习题,让初学者不至于一开始就因大量的专业术语而对会计学丧失兴趣和产生畏惧心理。此外,还应把会计资格证考试的相关内容融入教学中,并针对学生毕业证和会计从业资格证要求所应具备的知识水平、业务能力、职业素养组织施教。要求会计专业的学生在校期间必须通过会计证考试,为学生考取初级会计资格证书奠定基础。
(四)改革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
《基础会计》是一门实践性和操作性很强的学科,理论教学一般比较抽象,学生难以在课堂上形成全面直观的认识。说明该课程需要教师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优化与改革,运用科学、合理、有效的方法和手段,不断提高仿真模拟的实验效果,形成课程整体优化研究与实践教学相結合的体系,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理论知识。
1.多种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相结合
《基础会计》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传统的单一课堂讲授为主的授课方式已远远不能适应职业教育的需要,应建立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案例教学、启发式、讨论式、情境教学等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体系。基本知识部分,“边讲边练、讲练结合”,开展启发性教学,理论讲授和案例教学相结合;借贷记账法运用部分,以案例教学、课堂实训为主,知识讲授为辅,学做合一;基本方法部分,以讲授、课堂实训与会计实训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同时可以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增加学生和教师之间的沟通,了解学生存在的问题,并引导学生阅读相关文献。网络在教学中的运用,扩展了教学空间和时间,为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增加师生之间的交流提供优质的教学资源。
2.加强实践教学,增强学生动手能力
突出会计职业教育特色,加大实践教学的力度,与行业合作办实训基地,坚持工学结合,使学生熟练掌握会计核算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实行会计单项实训、会计综合实训、毕业实习有机结合的实践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良好的会计实践能力、职业道德、职业判断能力。
3.注重学生的专业素质培养,以赛促训,以训强技
会计专业应参与并开展各类专业特色浓厚的技能竞赛,如:会计业务操作技能竞赛、综合计算技术竞赛、财务软件操作技能竞赛、点钞比赛、珠算能手竞赛等,将技能竞赛作为一项教学常规工作,以竞赛的方式强化技能训练,检验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水平。
总之,《基础会计》精品课程建设是一项综合系统工程,它涉及到师资、学生、教材、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管理等方方面面。中职学校应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以高水平的学科建设为依托,优化教学资源,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老师参与《基础会计》精品课程建设的积极性,进一步加快《基础会计》精品课程的建设步伐,使精品课程的建设工作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
【参考文献】
[1] 许淑琴,黄琼,邱辉.会计学本科专业实践教学校企共建模式设计[J].会计之友,2008(3).
[2] 赵筠.关于高职院校基础会计精品课程建设研究[EB/OL].中国论文下载中心,2009(3):2.
[3] 李姣姣.试论高职高专基础会计精品课程模拟实验[EB/OL].公文易文秘资源网,2009(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