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虚假拒绝言语行为作为汉语中的一种重要的交际手段,有其存在的特殊意义和语用价值。本文基于奥斯汀的言语行为理论、利奇的礼貌原则、布朗与朗文森的面子保全理论和格赖斯的合作原则等理论依据,探究虚假拒绝言语行为的内涵和特征。笔者将文献研究法和问卷调查法相结合,分析虚假拒绝言语行为的生成机制,指出在跨文化交际及对外汉语教学中如何让留学生快速理解和掌握虚假拒绝这种特殊的言语行为。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虚假拒绝言语行为作为汉语中的一种重要的交际手段,有其存在的特殊意义和语用价值。本文基于奥斯汀的言语行为理论、利奇的礼貌原则、布朗与朗文森的面子保全理论和格赖斯的合作原则等理论依据,探究虚假拒绝言语行为的内涵和特征。笔者将文献研究法和问卷调查法相结合,分析虚假拒绝言语行为的生成机制,指出在跨文化交际及对外汉语教学中如何让留学生快速理解和掌握虚假拒绝这种特殊的言语行为。
其他文献
多倍体(四倍体)水稻具有的强大的生物学和高产潜力,可能成为水稻育种的一种方法。然而,多数同源四倍体水稻育性偏低,成为商业化的主要障碍。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本室经过20多年的不懈努力,成功地培育结实率高(>80%)的新型四倍体水稻品系。这些新品系与同源四倍体水稻杂交产生杂种F1,结实率可增加至90%,具有明显的杂种优势和应用潜力。为了评价其杂种优势及研究其分子遗传机理,本研究利用新四倍体水稻华多3号与
龙眼(Dimocarpus longan Lour.)是华南地区最重要的经济果树之一,属于典型的南亚热带果树,对低温敏感。由于龙眼主栽品种非常单一,导致成熟期十分集中,加上鲜果不耐贮藏,季节性供过于求常导致积压滞销。其次,近年来频发的周期性低温霜冻导致龙眼减产失收及果实品质下降,严重时甚至造成树体死亡。以上两大问题严重制约了龙眼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途径是培育抗寒优质的龙眼新品种,减
随着工业发展和农业投入品的大量使用,我国面临着日益严重的土壤环境安全问题,其中尤以重金属镉(Cd)的污染获得最广泛的关注。为控制化肥施用量的增长,作为一种传统绿肥的紫云英又重新获得人们的重视。紫云英在土壤中的矿化行为会产生大量的水溶性有机物(DOM),势必影响到土壤Cd的生物有效性。本文开展了室内培养和盆栽实验、田间调查和试验,研究了紫云英DOM、骨粉等钝化材料对土壤Cd的单独影响,并进一步探讨了
水稻(Oryza sativa L.)作为世界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有超过一半以上的人口以水稻为主食。水稻起源于热带地区,作为喜温作物,对温度非常敏感。冷害目前已是世界性问题,主要发生在高纬度亚寒带地区与热带和亚热带高海拔地区,全世界水稻约有1500万hm~2以上的受到低温威胁,尤以日本、韩国和中国的东北稻区最为突出。黑龙江省作为北方稻区第一水稻大省,是全国主要的商品粮基地。黑龙江省地处我国最北端
白姜花具有洁白的颜色、美丽的花型和迷人的芳香,浓郁的香气主要由沉香醇、(E)-β-罗勒烯、1,8-桉油醇、(E,E)-α-金合欢烯等萜类物质和苯甲酸甲酯等苯基/苯丙烷类物质组成。然而,这些物质的代谢调控机理仍不明确。生长素作为重要的植物激素参与调控花发育进程以及多种次生代谢产物的合成,但其调控有关挥发性次生代谢产物的报道很少。本研究分析了IAA作用抑制剂处理对姜花花香释放的影响,测定了姜花花瓣发育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Southern rice black-streaked dwarf virus,SRBSDV)隶属呼肠孤病毒科(Reoviridae)斐济病毒属(Fijivirus),该病毒由迁飞性害虫白背飞虱以持久增殖型方式传播;近年来,由SRBSDV引发的水稻矮缩病给中国南部、越南、日本等地的水稻造成了极大危害。水稻锯齿叶矮缩病毒(Rice ragged stunt virus,RRS
荔枝(Litchi chinensis Sonn.),是我国著名的岭南水果之一。由于荔枝果实发育期正值高温多雨季节,给病害的侵染创造了有利条件,病害的发生已成为影响荔枝产量和质量的重要因素。病原的准确鉴定是病害防控的前提和基础。然而,有关我国荔枝病原真菌的鉴定多是依据传统的形态学鉴定方法,而形态易受环境因素影响而变化,可能导致病原种类鉴定上的混乱,不利于荔枝病害的防治与监测、进出口检疫和抗病育种等
芥蓝(Brassica oleracea var.chinensis Lei)隶属于十字花科芸薹属,是中国华南地区重要的经济蔬菜作物。然而芥蓝的耐热性较差,限制了芥蓝的栽培季节和区域。因此,提高芥蓝的耐热性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经济价值。用传统育种方法选育耐热芥蓝材料的效率比较低,而利用基因工程方法导入耐热相关基因则表现出了较高的效率与良好的应用前景。MBF1c(Multi-protein Brid
茶白星病(Tea white scab disease)是我国高海拔茶区常发真菌病害,近年发生面积及其为害程度呈上升趋势,对我国茶产业发展构成重大威胁。目前对于该病的病原、发生规律和致病机理等均缺乏系统研究。本研究对我国茶白星病进行病原鉴定及病菌生物学特性测定,进而对茶白星病引致的茶叶细胞结构、生理生化、转录组及叶际微生物群落的变化进行了系统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鉴定了中国南部茶区茶白星病的病原
由甘蔗鞭黑粉菌(Sporisorium scitamineum)引起的甘蔗鞭黑穗病是世界性重要病害,造成甘蔗产量质量严重损失。开展该病菌有性配合与致病相关基因的分离与功能鉴定,可为从分子水平上深入了解甘蔗鞭黑粉菌的致病机制及病菌与甘蔗的相互作用提供依据,对寻找新的药物靶标、设计开发新型的杀菌剂和制定新的病害防治策略均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甘蔗鞭黑粉菌可亲和野生型菌株JG35和JG36为出发菌株,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