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两难”问题是道德与法治教学宝贵的课程资源,但是,柔性伦理与刚性规则、教材知识与现实生活、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传统文化与时代要求之间的冲突,使得教学存在诸多困惑。对此,道德与法治教学应着眼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通过强化道德自律,增强规则意识;进一步加剧“两难”冲突,让学生在辨析中深化道德理解;引导学生换位思考,允许求同存异,帮助学生形成道德理性。
道德与法治;两难问题;规则意识;道德理性
关 键 词
中图分类号
文献编码G41 A
文章编号2095-1183(2018)08-00-03
前不久,建德市举行了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模拟上课比赛活动。上课内容是统编教材二上第11课“大家排好队”第二课时“哪些地方要排队”和“怎样排队好”。几乎所有参赛教师在教学中都注意引导学生归纳和认识排队的三条规则:一是人人都要排队;二是先到排前面,后到排后面;三是排队间距有差异。以此,让学生感受遵守规则给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带来的安全、有序、文明、公平等好处。
“大家排好队”一课依据课程标准“负责任、有爱心的生活”第5条“懂礼貌,守秩序,爱护公物,行为文明”而编写,旨在帮助小学生体验和感受规则对生活的影响,从内心认同好生活需要规则和秩序,建立初步的规则意识。应该说,参赛教师的教学并无不妥。但是,教材同时呈现了“妈妈让老大爷先上车”“叔叔让小朋友先接水”“要不要给快迟到的叔叔先上车”和“要不要给尿急的小朋友先上厕所”四个画面。既然有了规则,就应该遵循先来后到的原则,这是规则意识;遇到特殊的场合、特殊的人,需要特殊处理,这是伦理道德和人情味。这实际上隐含着道德“两难”问题,显然更具德育价值。
所谓“两难”问题,是指我们在教学中同时涉及两种不同的道德规范,或道德与法律之间、教育理念与现实生活之间时,两者不能兼顾而造成难以抉择的难题。[1]作为德育教师,面对“两难”问题,我们既不能做“事不关己”的旁观者,又不能以自己的价值判断做“高高在上”的仲裁者,而要科学引导学生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选择。然而,许多现实问题,诸如柔性伦理与刚性规则的冲突、教材知识与现实生活的反差、学校与家庭教育的差异,以及传统文化与现代要求的碰撞等,常常使我们的教学充满困惑。
在强调规则教育的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如何理性“破解”两难问题,引导学生对学习和生活中的冲突做出合情合理、合规合法的取舍和选择,决定着学生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
一、强化道德自律,增强规则意识
众所周知,中国是一个以伦理为本位的社会。今天,我们将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同时作为治国方略,伦理与法律既相互渗透、相互促进,但有时也互相冲突。其突出表现就是“合法不一定合伦理”“合情未必合法”。有时,这会造成教师在教学中难以把握价值导向。在上述四个画面所描述的道德情境中,我们究竟该不该让先?教师应该如何处理道德与规则之间的矛盾,引导学生作出正确的道德辨析?
以“妈妈让老大爷先上车”“叔叔让小朋友先接水”两个画面为例。从“先来后到”的排队规则看,老大爷和小朋友都不应该享受“特殊待遇”。但是,尊老爱幼亘古以来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排队”这种非刚性规则的约束下,妈妈和叔叔“无视规则”地自觉礼让是符合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也是与中华民族的审美价值和道德判断相一致的,充分体现了人性的爱。
我们常说,“为人处世心中要有一杆秤。”这杆秤就是一个人内心所应有的最基本的道德伦理。一个心中有德的人,往往都不会去触碰规则的界限;而一个无视规则的人,往往会有“足够的勇气”去突破道德底线。道德是存在于人内心的规则,是维系一个社会最基本的规范体系;规则或法律则是显性的道德,是维系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最低限度的道德。因此,从人的需要来看,道德与法治教学应着眼于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准,通过强化道德自律,不断增强学生的规则意识。
二、加剧两难冲突,深化道德理解
在面对“两难”问题时,道德与法治教师不应该是一个拥有绝对权威的裁判员,简单地对学生的选择作出对与错、是与非的判定;也不应该是茫茫大海中的领航员,只凭自己的道德评判标准决定学生选择的方向。学生的认知能力不同,其道德观就会存在差异。道德与法治教学是一个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过程,这就要求我们在“两难”问题教学中,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加剧矛盾冲突,让学生大胆、自由地表达自己的看法,证明自己的观点,更好地认清问题中所包含的道、理、德,在激烈的争议中修正自己的道德标准,逐步改良并形成正确的道德观。
在“大家排好队”一课中,以教材“要不要给快迟到的叔叔先上车”和“要不要给尿急的小朋友先上厕所”两个画面为例。面对这种特殊场合,大多数有爱心和同情心的孩子往往都会选择礼让。从伦理上来说,这是充满人性光辉的选择。然而,对规则意识比较强的孩子来说,他们不仅不会让先,而且或许会充满抱怨和指责:“叔叔为什么不早点起床啊!”“那个小朋友为什么一定要等尿急了才来上厕所啊!”公说公理,婆说婆理,如何做出正确的选择?此时,我们可以通过情境表演或正反方辩论的方式,加剧矛盾冲突,让学生通过角色体验和激烈讨论,找出一种既是折中的、又能比较妥善解决问题的方法——即同意给他们让先,但必须让他们知道自己是违背规则的,并提醒他们以后要改正自己的不良习惯。
学生经历了这样的道德辨析过程,作出如此富有人情味的最终选择,不仅能提高自身道德判断能力,也能深化对两难问题的道德理解,而规则意识的强化也内含其中。
三、学会换位思考,培养道德理性
换位思考不仅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理解和宽容,还能帮助我们获得人与人之间的道德认同。在道德与法治“两难”教学中,当学生出现意见分歧时,教師可以通过角色互换,让学生站在他人的立场和角度去思考,体会别人的情感,理解别人的看法,避免自己因主观臆断而走入道德误区。在换位思考的过程中,有的学生或许会被同化,也有的学生依然会坚持己见,在没有明显的道德偏差或违反刚性规则的前提下,我们可以允许学生求同存异,形成个人的道德观和价值观。
在此,仍以本课教材中“要不要给快迟到的叔叔先上车”和“要不要给尿急的小朋友先上厕所”两个画面为例。我们可以创设换位思考的情境,让学生体验快要迟到的叔叔担心迟到会扣工资、扣奖金的着急心理。由此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体验那种憋急了要尿裤子的感受和尴尬,从而自觉地做出“让先”的选择。
在注重规则的德国,礼让是无从谈起的,而德国的强大也正是与国民强烈的程序、规则意识分不开的。相较之下,中国人貌似有些过于谦让。比如,《田忌赛马》中,田忌明显违背赛马规则,却被我们奉为“智者”的典型。在“要不要给快迟到的叔叔先上车”和“要不要给尿急的小朋友先上厕所”这种特殊的场合,无关道德的好坏,也不会受到规则的处罚。孩子们“让”与“不让”都有充分的理由,我们无需苛求,也无需把学生引向“必选其一”的艰难境地。因为强行让学生作出“道德选择”,反而可能强迫孩子说假话、信奉权威。面对此类“两难”问题,我们要允许学生拥有自己的价值观,保留自己的意见和观点。让学生在经历换位思考、作出道德判断与选择的过程中,学会辨别是非,实现道德理性的自觉发展,这才是教学的真正价值所在。
俄罗斯教育家车尔尼雪夫斯基认为,“真正的教育在于要使世界上所发生的一切,你都能够加以评判。”[2]“两难”问题是道德与法治教学宝贵的课程资源。通过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在“两难”中加剧道德认知冲突,能提高学生的道德敏感性,促使他们更加自觉地意识到课堂与现实生活、自己与他人的道德认知矛盾和冲突[3];借助道德辨析,寻找合情合理、合法合规的价值取向,从而不断提高道德判断水平。如此,我们才能激活“两难”问题的德育资源,引领学生的道德成长。
参考文献:
[1]孙志飞.柯尔伯格道德两难讨论法的现实思考[J].甘肃理论学刊,2006(4):49.
[2]赵慧.道德两难问题在可持续发展教育中的应用[J].教学与管理,2005(18):60.
[3]蒙元恺.思想品德课“道德两难选择问题”的教学[J].基础教育研究,2009(11):7.
(作者单位:杭州市建德莲花中心小学
浙江杭州 311618)
责任编辑 毛伟娜
道德与法治;两难问题;规则意识;道德理性
关 键 词
中图分类号
文献编码G41 A
文章编号2095-1183(2018)08-00-03
前不久,建德市举行了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模拟上课比赛活动。上课内容是统编教材二上第11课“大家排好队”第二课时“哪些地方要排队”和“怎样排队好”。几乎所有参赛教师在教学中都注意引导学生归纳和认识排队的三条规则:一是人人都要排队;二是先到排前面,后到排后面;三是排队间距有差异。以此,让学生感受遵守规则给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带来的安全、有序、文明、公平等好处。
“大家排好队”一课依据课程标准“负责任、有爱心的生活”第5条“懂礼貌,守秩序,爱护公物,行为文明”而编写,旨在帮助小学生体验和感受规则对生活的影响,从内心认同好生活需要规则和秩序,建立初步的规则意识。应该说,参赛教师的教学并无不妥。但是,教材同时呈现了“妈妈让老大爷先上车”“叔叔让小朋友先接水”“要不要给快迟到的叔叔先上车”和“要不要给尿急的小朋友先上厕所”四个画面。既然有了规则,就应该遵循先来后到的原则,这是规则意识;遇到特殊的场合、特殊的人,需要特殊处理,这是伦理道德和人情味。这实际上隐含着道德“两难”问题,显然更具德育价值。
所谓“两难”问题,是指我们在教学中同时涉及两种不同的道德规范,或道德与法律之间、教育理念与现实生活之间时,两者不能兼顾而造成难以抉择的难题。[1]作为德育教师,面对“两难”问题,我们既不能做“事不关己”的旁观者,又不能以自己的价值判断做“高高在上”的仲裁者,而要科学引导学生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选择。然而,许多现实问题,诸如柔性伦理与刚性规则的冲突、教材知识与现实生活的反差、学校与家庭教育的差异,以及传统文化与现代要求的碰撞等,常常使我们的教学充满困惑。
在强调规则教育的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如何理性“破解”两难问题,引导学生对学习和生活中的冲突做出合情合理、合规合法的取舍和选择,决定着学生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
一、强化道德自律,增强规则意识
众所周知,中国是一个以伦理为本位的社会。今天,我们将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同时作为治国方略,伦理与法律既相互渗透、相互促进,但有时也互相冲突。其突出表现就是“合法不一定合伦理”“合情未必合法”。有时,这会造成教师在教学中难以把握价值导向。在上述四个画面所描述的道德情境中,我们究竟该不该让先?教师应该如何处理道德与规则之间的矛盾,引导学生作出正确的道德辨析?
以“妈妈让老大爷先上车”“叔叔让小朋友先接水”两个画面为例。从“先来后到”的排队规则看,老大爷和小朋友都不应该享受“特殊待遇”。但是,尊老爱幼亘古以来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排队”这种非刚性规则的约束下,妈妈和叔叔“无视规则”地自觉礼让是符合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也是与中华民族的审美价值和道德判断相一致的,充分体现了人性的爱。
我们常说,“为人处世心中要有一杆秤。”这杆秤就是一个人内心所应有的最基本的道德伦理。一个心中有德的人,往往都不会去触碰规则的界限;而一个无视规则的人,往往会有“足够的勇气”去突破道德底线。道德是存在于人内心的规则,是维系一个社会最基本的规范体系;规则或法律则是显性的道德,是维系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最低限度的道德。因此,从人的需要来看,道德与法治教学应着眼于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准,通过强化道德自律,不断增强学生的规则意识。
二、加剧两难冲突,深化道德理解
在面对“两难”问题时,道德与法治教师不应该是一个拥有绝对权威的裁判员,简单地对学生的选择作出对与错、是与非的判定;也不应该是茫茫大海中的领航员,只凭自己的道德评判标准决定学生选择的方向。学生的认知能力不同,其道德观就会存在差异。道德与法治教学是一个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过程,这就要求我们在“两难”问题教学中,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加剧矛盾冲突,让学生大胆、自由地表达自己的看法,证明自己的观点,更好地认清问题中所包含的道、理、德,在激烈的争议中修正自己的道德标准,逐步改良并形成正确的道德观。
在“大家排好队”一课中,以教材“要不要给快迟到的叔叔先上车”和“要不要给尿急的小朋友先上厕所”两个画面为例。面对这种特殊场合,大多数有爱心和同情心的孩子往往都会选择礼让。从伦理上来说,这是充满人性光辉的选择。然而,对规则意识比较强的孩子来说,他们不仅不会让先,而且或许会充满抱怨和指责:“叔叔为什么不早点起床啊!”“那个小朋友为什么一定要等尿急了才来上厕所啊!”公说公理,婆说婆理,如何做出正确的选择?此时,我们可以通过情境表演或正反方辩论的方式,加剧矛盾冲突,让学生通过角色体验和激烈讨论,找出一种既是折中的、又能比较妥善解决问题的方法——即同意给他们让先,但必须让他们知道自己是违背规则的,并提醒他们以后要改正自己的不良习惯。
学生经历了这样的道德辨析过程,作出如此富有人情味的最终选择,不仅能提高自身道德判断能力,也能深化对两难问题的道德理解,而规则意识的强化也内含其中。
三、学会换位思考,培养道德理性
换位思考不仅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理解和宽容,还能帮助我们获得人与人之间的道德认同。在道德与法治“两难”教学中,当学生出现意见分歧时,教師可以通过角色互换,让学生站在他人的立场和角度去思考,体会别人的情感,理解别人的看法,避免自己因主观臆断而走入道德误区。在换位思考的过程中,有的学生或许会被同化,也有的学生依然会坚持己见,在没有明显的道德偏差或违反刚性规则的前提下,我们可以允许学生求同存异,形成个人的道德观和价值观。
在此,仍以本课教材中“要不要给快迟到的叔叔先上车”和“要不要给尿急的小朋友先上厕所”两个画面为例。我们可以创设换位思考的情境,让学生体验快要迟到的叔叔担心迟到会扣工资、扣奖金的着急心理。由此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体验那种憋急了要尿裤子的感受和尴尬,从而自觉地做出“让先”的选择。
在注重规则的德国,礼让是无从谈起的,而德国的强大也正是与国民强烈的程序、规则意识分不开的。相较之下,中国人貌似有些过于谦让。比如,《田忌赛马》中,田忌明显违背赛马规则,却被我们奉为“智者”的典型。在“要不要给快迟到的叔叔先上车”和“要不要给尿急的小朋友先上厕所”这种特殊的场合,无关道德的好坏,也不会受到规则的处罚。孩子们“让”与“不让”都有充分的理由,我们无需苛求,也无需把学生引向“必选其一”的艰难境地。因为强行让学生作出“道德选择”,反而可能强迫孩子说假话、信奉权威。面对此类“两难”问题,我们要允许学生拥有自己的价值观,保留自己的意见和观点。让学生在经历换位思考、作出道德判断与选择的过程中,学会辨别是非,实现道德理性的自觉发展,这才是教学的真正价值所在。
俄罗斯教育家车尔尼雪夫斯基认为,“真正的教育在于要使世界上所发生的一切,你都能够加以评判。”[2]“两难”问题是道德与法治教学宝贵的课程资源。通过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在“两难”中加剧道德认知冲突,能提高学生的道德敏感性,促使他们更加自觉地意识到课堂与现实生活、自己与他人的道德认知矛盾和冲突[3];借助道德辨析,寻找合情合理、合法合规的价值取向,从而不断提高道德判断水平。如此,我们才能激活“两难”问题的德育资源,引领学生的道德成长。
参考文献:
[1]孙志飞.柯尔伯格道德两难讨论法的现实思考[J].甘肃理论学刊,2006(4):49.
[2]赵慧.道德两难问题在可持续发展教育中的应用[J].教学与管理,2005(18):60.
[3]蒙元恺.思想品德课“道德两难选择问题”的教学[J].基础教育研究,2009(11):7.
(作者单位:杭州市建德莲花中心小学
浙江杭州 311618)
责任编辑 毛伟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