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的目标定位、价值体现与习惯养成

来源 :中学数学杂志(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nNy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数学课堂教学要在“掌握知识技能、发展核心素养、增强情感体验”目标引领下,充分体现“激发学习兴趣、引发认知冲突、指导数学探究、启迪数学思维”的教学价值,并养成学生读题审题、信息处理、有序表达与回顾反思的习惯.
  【关键词】数学教学;目标定位;价值体现;习惯养成
  不久前,笔者听了一节数学随堂课,课题是苏科版七年级上册《25有理数的加法与减法(2)》[1],主要学习内容是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课堂教学中的一些问题引发了笔者的思考,即数学教学如何精准确定目标、如何体现教学价值、如何养成良好习惯.本文结合这节课的教学片断,谈谈对这三个问题的思考.
  1教学片断
  活动一
  师:昨天我们学习了有理数的加法,请大家口答运算结果,并说明依据:
  3问题思考
  上述问题,归纳起来,就是目标定位问题、价值体现问题和习惯养成问题,这是初中数学教学的共性问题.有些属于教学理念问题,有些属于教学技能问题;有些需要教师的思考与预设,有些则要教学过程中的应变与生成.
  3.1关于目标定位
  知识与技能目标的达成是教学基本要求,但不是教学的全部.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的能力、对数学本质的理解、对数学思想的感悟和数学学习情感体验都是应然目标.本节课的知识与技能目标是掌握有理数加法交换律与结合律,会根据算式特征选择适当的运算律简化运算,但还有如下隐性目标.
  一是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提升.学生自主学习与探究能力、发现并提出问题的能力是学生核心素养中的核心.现在不少学生为什么提不出问题?缘于“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问题由教师抛出、结论由教师给出,或者是一问一答式教学,课堂思维含量极低.本节课中设计的“通过计算3 (-5)、(-5) 3,再提问‘你有何发现?’”的教学活动当属此类.久而久之,学生会形成心理依赖,失去了质疑能力,这与课程标准要求背道而驰.数学教师的责任就是要引导学生探究、质疑、释疑,以此掌握知识、方法,形成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节课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并探究:为什么要研究运算律?加法运算律从何而来?小学的加法运算律在有理数适用吗?何种情形选用何种运算律?从而形成问题意识与探究意识.   二是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要以数学结构的形式美、数学内容的系统美、数学方法的简洁美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增强情感体验.如通过对运算律“a b=b a”、“a b c=(a b) c=a (b c)=b (a c)”的变形与运用,感受数学结构的形式美;通过体验小学运算律在有理数加法运算中的推广,说明数学内容的发展性、数学体系的一致性,从而感受数学内容的系统美;根据算式特征选择适当的运算律就使运算变得简便、快速,让人产生愉悦感,在“化繁为简、以简驭繁”的过程中感受数学方法的简洁美.如此,学生无疑会产生深刻的情感体验,极大地增强数学学习的兴趣.
  此外,数学问题的思考策略、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等也应该成为教学目标.
  3.2关于价值体现
  课堂上任何一个活动,包括教师的一个手势、一个眼神、一句话,都不应该是随意的,而应发挥应有价值,这种价值旨在激发学习兴趣、引发认知冲突、指导数学探究、启迪数学思维等等.
  3.21复习,不应只是为了温故
  本节课课始设计的复习环节,通过5道口答并说理题巩固强化“加法的运算法则”,其价值仅限于此吗?在复习并揭示课题后,教师让学生计算“3 (-5)=、(-5) 3=”,进而提问:你有何发现?学生几乎都得到“3 (-5)=(-5) 3”,即加法交换律的结论.这无疑是把答案送给学生,没有任何认知冲突与思维含量,问题毫无价值可言.
  复习环节的价值何在?是温故知新、承上起下.“承上”即巩固、强化旧知,为新知生长植牢根基;“启下”即引提出问题、引发思考,进而生长知识、提升能力.学生已有的认知是小学算术四则运算及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上一节课主要学习两个有理数数加法运算法则,也有“有理数的加法不只限于两数和,可以是更多个有理数的和”的认识.本节课要理解并运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简化运算.因此,在完成口答题之后可以提出如下问题:三个及以上的有理数数相加如何运算?你能出一道题考考老师?学生可能会出类似(-5) 3 (-1)通过观察就能得到结果的问题,紧接着教师提出挑战性问题:计算(-2.32) 637 (-3.68)……①,不同层次学生会有不同的思路:有的按先后顺序运算,这样比较困难;有学生将算式变形为(-2.32) (-3.68) 637……②,进而有[(-2.32) (-3.68)] 637……③,通过比较发现后者运算简便,教师顺势提问:①你是怎么想的?(学生必然回答:①→②将637 (-3.68)变形为(-3.68) 637②→③将(-2.32)与(-3.68)结合在一起).②你用的什么方法?(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③你学过吗?(小学里学过)④小学里学过运算律实际上对非负的有理数而言,对所有的有理数都适用吗?
  这样具有挑战性、层次性和开放性的追问,引发了学生认知冲突,促使学生理性的思考.这正是问题的价值所在.
  3.22追问,不必急于得出结论
  再如,当学生得到“交换两个加数位置和不变”的初步感知后,教师追问:“你能否再举几个这样的例子?”“如何用字母表示呢?”旨在让学生进行特殊到一般的抽象.但事实上学生已经知道“用字母表示”,无需抽象.这或许是教者担心学生想不到“用字母表示”,继续等待而耽误时间.
  其实,问题的解决只是一句话的事.在学生举例说明交换律后,教师追问:你能写出所有表示这种关系的算式吗?学生思维必然处于愤悱与思考状态,定能从“所有”二字中悟出“用字母表示”的方法,“字母”代表“所有”、“特例”和“有限”变成了“一般”和“全体”,一方面强化了代数意识,另一方面渗透了“抽象”与“模型”的思想.一句简短的问话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3.23猜想,不要代替数学理性
  “理性精神表现为对真理的追求,……坚持以理性(或理智)或以理性为基础的思维方法作为判断真假、是非的标准”[2].理性精神的熏陶要体现在数学教学的全过程、落实在课堂活动的各个环节.如在学生计算3 (-5)、(-5) 3后发现“3 (-5)=(-5) 3”,从而得到“加法交换律”,这显然是学生基于小学算术的经验的直观结论,这个结论在有理数中适用吗?教师要引导学生探究、思考、判断、争鸣,感悟小学算术中的加法运算律在有理数中的推广.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探究与发现、直观与猜想,更需要验证与演绎、逻辑与理性,充分体验数学的理性精神.
  3.24知识,不能限于理解运用
  数学学习,固然要掌握知识、方法,并能应用于解决問题,还应该感受数学知识、内容与体系的逻辑性、发展性与严密性.学生回答“加法交换律、结合律”是源于小学算术运算律的经验迁移.但是,经验具有个体性、不稳定性,学生一定有这样的疑惑:这种迁移正确吗?小学算术的运算律也适用于有理数吗?这里就存在一个如何“将运算律适用数域由算术扩大到有理数”的问题.这种现象不是个案,不少教师在处理类似问题时都不置可否、予以默认.比如幂的运算法则,最初是正整数指数幂:am·an=am n、am÷an=am-n(am)n=amn,其中的“a≠0,m、n为正整数且m>n”是一种规定,现实中还有m=n、m  习惯是指“在长时期内逐渐养成的、一时不容易改变的行为、倾向或社会风尚”[3].因此,良好的习惯需要施加行为影响和长期反复的训练.有理数运算教学要培养4个方面的习惯.
  3.31读题审题的习惯
  不少学生在解代数计算题时经常不假思索径直计算,有时费时易错,甚至难以为继,原因就是没有读题审题的习惯,应对的教学策略就是行为影响与长期训练.本节课的3个例题不必依次讲解,可一并呈现,让学生自行完成.学生可能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有的迅速正确地完成,有的繁琐费时,有的还得不到结果.此时教师再引导学生讨论、比较,找出各种情形的原因,让学生在探究、交流中悟出:关键是根据算式的结构特点选择适合的方法,因此,必须养成学生观察算式结构特征、进而选择模型和方法的习惯.
  3.32处理符号的习惯
  符号问题是有理数学习中的难点.学生为何出现“16 -56”的错误?原因在于习惯了小学中“算式中参与运算的正数、运算结果也是正数或零”,在引入有理数后多出了“符号”问题,因此教学中要强化学生“符号第一”的意识.如有理数交换位置时连同前面的符号一并进行、与其它数一起运算时注意添加括号、运算过程中和写结果时首先要确定符号等等.
  3.33有序表达的习惯
  有序与结构化是数学的特征之一,代数的运算过程的实质是思维过程的有序化表征.以16 (-27) (-56) ( 57)的计算为例:第一步运用加法交换律将(-27)与(-56)交换,原式变为16 (-56) (-27) ( 57);第二步运用加法结合律,添括号为[16 (-56)] [(-27) ( 57)];第三步分别计算16 (-56)与(-27) ( 57),如在计算16 (-56)时先确定符号为负,再用-56与16的绝对值相减,即16 (-56)=-(|-56|-|16|)=-46=-23;第四步计算-23 37……这个过程,需要结构化、有条理、有依据,不能随意“跳步”、颠倒,否则容易出错.当然在运算熟练后有些步骤可在大脑中默算,但不能省略.如果长期坚持这样教学,学生必然会养成严谨有序表达的习惯.
  3.34回顾反思的习惯
  波利亚说:“一个好的教师应该懂得并且传授给学生下述看法:没有任何问题是可以解决得十全十美的,总剩下些工作要做.”在一个问题得到解决之后,要经常启发学生反问自己:我能检验这结果吗?我能检验这个论证吗?我能用不同方法来推导这个结论吗?我能用不同的方法表达这个结论吗?我能一下子看出结论吗?改变某些条件结论是否仍有效?我能把這个结论或方法用于解决其它某个问题吗?我是否还知道与此有关的其它问题?我是否知道一个类似的问题?给出一个与自己有关且已解决了的问题,我能利用它吗?通过不断回顾、反问的反思过程,数学知识、方法就能内化为学生自己的数学能力.
  参考文献
  [1]杨裕前,董林伟.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七年级上册)[M].3.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33-34
  [2]张乃达.观念与文化[M].郑州:大象出版社,20031
  [3]吕叔湘,丁树声.现代汉语词典[M].6.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1395
其他文献
妈妈说,她最爱我;  我说,我最爱妹妹;  妹妹说,她最爱爸爸;  爸爸说,他最爱妈妈。  原來,  爱是一个大圆圈。
【摘 要】 考虑到对一组数据离散意义的刻画与离散程度的量化密切相关的特点,文章将教科书(青岛版)中“数据的离散程度”和“方差”两节内容进行了整合,在使其内容更加凝练的同时,主要探讨了第1课时的教学问题,并给出新颖的教学设计  【关键词】 离散程度;散点图;教学设计  在一次区级教学能手评选活动中,笔者有幸聆听了几节课,课的内容分别是“4.4数据的离散程度”和“4.5方差(第1课时)”(见青岛版八年
沙拉汁巴沙鱼  材料  青椒1个,胡萝卜20克,巴沙鱼320克,芥花油、葱、姜、生粉少许,食盐1小勺,料酒、鱼露各1汤匙,日式沙拉汁25毫升  步骤  1.青椒、胡萝卜洗净,切片。  2.巴沙鱼洗净后切大块,加食盐、葱、姜、料酒和鱼露等腌制30分钟,均匀粘上生粉后拍一拍。  3.锅热后倒油,放入鱼块,开中火煎制两面金黄,加沙拉汁及少许开水。  4.盖上锅盖焖一会儿,收汁后装盘。  5.另起锅,将蔬
夏天走到野外,  薄荷与青草的清香向人扑鼻,  粉红的丁香和新鲜的饲料,  还有温暖潮湿的土壤气息。  夏天走到野外,  蜜蜂嗡嗡,鸟鸣啾啾,  密林里踏踏踏踏,  那是野兽在急急地奔跑。  夏天走到野外,  可以接触的东西很多:  有树叶、贝壳和水,有沙,  还有跳跳的青蛙和光滑的鱼。  夏天走到野外,  能看到许多漂亮的东西:  深红色罂粟花,  和翩翩起舞的蝴蝶。
蹦蹦是一条小火龙,他的嘴巴里能噴出小火苗,他经常喷火帮助别人,可神气了。吃饭前是小火龙最忙的时候,只听兔子妈妈在喊他:“小火龙,快来帮我们家点火,我今天煮蘑菇青菜汤!”斑马妈妈喊他:“小火龙,我要蒸干草糕,来帮我点火。”……小火龙开心得像一阵风,挨家挨户地跑着去点火。   有一天,森林里来了个大怪兽,小动物们都躲在家里不敢出去。小火龙叫来爸爸妈妈,3个人一起喷火,把大怪兽赶跑了,小动物们更喜欢小火
【摘 要】 体验学习是一种强调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体验的学习方式,是践行学为中心教学理念的重要方式.基于体验学习方式,在“最简二次根式”的教学中,引导学生经历“体验感悟、观察反思、抽象归纳、实践应用”等数学活动,使学生主动参与体验学习,在体验、抽象和反思中厘清算理、积累经验、发展能力.  【关键词】 体验学习;数学运算;教学思考  在现实的计算教学中,往往由教师完全主导课堂,表现为注重间接经验的传授(
《晚安,月亮》  作者:[美]玛格丽特·怀兹·布朗  图:[美]克雷门·赫德  译者:阿 甲  出版: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推荐指数:★★★★★  内容简介  在绿色的大房间里,一只小兔子躺在床上温柔地说:“晚安,房间;晚安,月亮。”他还向这个灯光柔和的房间里的一切熟悉事物道晚安:三只小熊坐在椅子上的那幅画,座钟和短袜,小猫和手套,等等。  推荐理由  这是一部经典儿童文学作品,书中既有安静诗意的文
【摘要】对中美两国初中数学教材中“圆的弧与弦的有关性质”内容进行比较研究,从内容呈现的结构特征、范希尔的几何思维水平和数学内容的期望三个方面建立分析框架,对比分析的内容的编排结构、内容所处的几何思维水平及各思维水平的过渡特点.目的是揭示两国教材几何内容的呈现特点和差异,并为教师创造性使用教材提供一种新的视角、为教材编写者提供一个参照目标.比较发现美国教材内容呈现的几何思维水平的过渡更平稳,符合初中
对于年幼的孩子而言,更换环境和养护人需要一个适应过程,作为父母,一定要预计可能发生的情况,给孩子一个心理适应期。  女儿2岁多,一直由我们自己抚养。她有一个很特别的爱好——喜欢洗澡,而且洗得“有声有色”,比如边洗边唱歌,边洗边吹泡泡。前些日子学校搞评估,我们经常加班,所以请家中二老帮忙照看孩子。没过两天,女儿在洗澡上发生了“巨变”——一到洗澡时间就往外逃,最后都是爷爷把她“捉”进澡盆。  一天,刚
1 对文[1]中结论的分析  一方面,“等腰三角形外(内)有条过顶点的直线”中,“顶点”指代不明确,等腰三角形的顶点有“顶角顶点”和“底角顶点”之分,从文[1]中给出的证明可以看出,这里的“顶点”指的是等腰三角形的“顶角顶点”;一条直线不可能在三角形的内部,“等腰三角形内有条过顶点的直线”这句话也值得商榷.另一方面,经过等腰三角形顶角顶点的直线与等腰三角形有三种位置关系:一是直线只经过等腰三角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