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47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550-1868(2015)03
【摘要】目的:探讨连续护理方式对产褥期产妇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2014年6月-2015年2月住院分娩的产妇234例,随机分两组,对照组采用妇保随诊的模式,观察组采用连续护理模式,比较两组产妇的康复效果。结果:观察组产后疼痛率、产后便秘率、乳头皲裂率、泌尿道感染率、母乳喂养率、子宫恢复优秀率分别为:5.12%、3.42%、5.98%、5.98%、89.74%、72.64%;对照组分别为:19.66%、17.94%、15.68%、23.76%、70.08%、52.99%。经统计学比较(P<0.05),有显著差异性。结论:产褥期产妇应用疗效护理的模式,不仅符合基层医院发展理念、构建和谐护患關系,更能够提高产妇的康复效果,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使用。
【关键词】连续护理;产妇;产褥期;康复效果
产褥期是指产妇分娩出胎盘至机体功能(乳腺除外)恢复到正常或接近正常状态,一般为产后42天。在产妇从怀孕-分娩-产后恢复的这一过程中,无论是自然分娩还是剖宫产,产妇的生理、心理都有巨大的变化,产妇在院内医护人员对其进行生理、心理、健康教育等指导,产妇的康复能够得到保障。但一旦出院,由于产妇精力的分散和角色的转变,往往自顾不暇,对产妇的康复会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如果产妇在产褥期不能够有效的康复,轻则影响产妇的身心健康、重则影响产妇的再次生育能力,甚至危及产妇的生命安全。据我国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显示,产妇死亡发生在产褥期占65%以上[1]。因此如何做好产妇产褥期的护理工作,对产妇的康复具有重要临床意义。我院于2014年6月-2015年2月对117产褥期的产妇实施连续护理模式,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4年6月-2015年2间在我院住院分娩的产妇234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中,产妇年龄:20-35岁,平均年龄:24±1.36岁;产次:初产妇86例,经产妇:31例;分娩方式:自然分娩:61例,剖宫产:56例。对照组中,产妇年龄:21-35岁,平均年龄:24±1.38岁;产次:初产妇88例,经产妇:29例;分娩方式:自然分娩:62例,剖宫产:55例。两组在年龄、产次、分娩方式上经统计学比较 (P>O.05),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1.2、方法:两组产妇在院内,我们根据自然分娩或剖宫产护理常规进行护理。在患者出院后,对照组采取妇保门诊随诊的方式,观察组采用连续护理方式。具体措施:①建立连续护理信息化平台,确定连续护理的方法。在患者出院前,责任护士建立产妇的健康档案,详细记录产妇及其家属的联系电话及详细住址,避免患者在应随访的时间出现不在位的现象,影响护理的连续性。并利用电话随访和卫生服务团队定期下村的相结合的形式对产妇进行康复指导。②明确连续护理的项目,争取全方位的坚持。责任护士要跟踪讲解产妇饮食、运动、哺乳、个人卫生等方面的知识,及时调整产妇的心理状态。如:在饮食方面,提供多样化月子餐科学食谱,对产时失血过多者,告知如何搭配补血类食物[2];在运动方面,提倡产妇早起轻微的活动,能够促进产妇子宫的恢复,防止产后并发症的发生;在个人卫生方面,每天用0.9%温盐水或者温开水清洗会阴,产后1周内出现局部硬结、水肿、疼痛等症状,要及时就医,夫妻性生活要注意卫生和频率;在哺乳方面,哺乳前用温开水清洁乳头及乳房,采取侧卧体位,吸空后交替;如果乳头有破损,可以挤一两滴乳汁涂抹乳头或者用鱼肝油涂抹乳头[3];在心理调节方面,对产妇积极的做好心理疏导,向其讲授孕产知识,增进与产妇的交流,树立产妇的信心,避免产后抑郁的发生。同时我们针对农村产妇的传统习性,做好家庭中老年人的思想工作,既遵循上辈传下来的习俗,也要告知产妇科学的产褥期的康复方法,以取得整个家庭成员的坚持。③定期进行评估,及时解决产妇康复过程中的出现问题。我们每2周对产妇的康复情况进行评估,及时调整康复方案,在产后42天要求产妇到医院进行全面的检查。
1.3、观察指标:我们在产褥期对产妇产后疼痛、产后便秘、母乳喂养、乳头皲裂、泌尿道感染、子宫恢复程度进行观察,评定其康复效果。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产妇康复效果统计结果(见表一、二):观察组产后疼痛率、产后便秘率、乳头皲裂率、泌尿道感染率、母乳喂养率、子宫恢复优秀率分别为:5.12%、3.42%、5.98%、5.98%、89.74%、72.64%;对照组分别为:19.66%、17.94%、15.68%、23.76%、70.08%、52.99%。经统计学比较(P<0.05),两组有显著差异性。
3、讨论
连续护理模式指的是不同医疗服务之间成功实现无缝隙链接,其护理服务理念首先由美国Vonh和Bien教授提出,旨在为患者提供连贯的健康照顾,形成患者与医学专业结构的持续联系,确保患者在不同的场所转移时依然能够接受连贯持续的服务,以提高其康复效果[4]。临床大量研究表明,与非连续护理活动相比,连续护理模式能够显著预防和减少患者健康恶化的状况发生[5]。
针对产褥期的产妇的康复,我们选择连续护理方式,通过实践分析认为:①连续护理模式符合现代基层医院的防治理念[6]。随着医疗改革的不断深化,基层卫生院的功能在不断的更新,走进社区、服务社区已成为基层医院发展的方向。产妇产褥期的康复需要产后观察42天,适合开展此类模式。应用利用信息化平台电话随访和卫生服务团队定期下村到产妇家中,将院内护理延伸至院外,延伸止产妇的家庭中,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得产妇以正确的康复方法进行康复。②连续护理模式能够提产褥期产妇的康复效果。我们对本组117例产褥期的产妇进行饮食、运动、哺乳、个人卫生等方面的指导和心理护理,通过饮食指导,提高产妇的体质和免疫力,减轻产后疼痛;通过运动指导,帮助产妇子宫恢复和降低产后便秘的发生率;通过个人卫生指导,减少产妇泌尿道的感染率;通过哺乳指导,提高产妇母乳喂养率和降低乳头皲裂的患病率;通过心理护理,增强产妇的信心,以饱满的精神状态进行康复。我们从表一、表二可以看出,观察组产后疼痛、产后便秘、母乳喂养、乳头皲裂、泌尿道感染、子宫恢复优秀率均慢性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比较(P<0.05),有显著差异性。③连续护理模式能够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和调和产妇家庭关系。我们通过连续、无缝隙的与产妇及其家庭成员接触,以高度的工作热情和责任感来服务于产妇,让产妇及其家庭成员感到我们的热情和温暖,取得他们的信任,从而构建了和谐的护患关系。在取得他们信任的同时,我们灌输新的康复观念,就越能够容易接受,避免了现代知识女性与农村老年人传统观念的冲突,调和了观念之争,有助于产妇的康复[7]。
总之,产褥期产妇应用疗效护理的模式,不仅符合基层医院发展理念、构建和谐护患关系,更能够提高产妇的康复效果,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龙霖。护理学基础【M】,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0,5,241。
[2]杨华。产褥期妇女的护理体会与效果分析【J】,中外医疗,2011,26(21):162。
[3]卢娇。连续性护理对初产妇产后康复的影响[J],中国医药创新,2012,9(31):49-50。
[4]张贵清,李容华,万素英,等。连续性护理模式对产妇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研究[J],临床护理杂志,2013,12(05):11-14。
[5]陈香君,李培培。浅谈居家护理模式在产褥期中的应用效果[J],健康之路,2014,13(3):9。
[6]王凤。助产士组连续性护理模式的应用及效果[J],健康之路,2015,14(1):209。
[7]钟夏莲,张映平,陈爱军。微信教育和电话随访对降低产褥期产妇抑郁症的效果观察[J],现代临床护理,2014,13(05):24-26。
【摘要】目的:探讨连续护理方式对产褥期产妇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2014年6月-2015年2月住院分娩的产妇234例,随机分两组,对照组采用妇保随诊的模式,观察组采用连续护理模式,比较两组产妇的康复效果。结果:观察组产后疼痛率、产后便秘率、乳头皲裂率、泌尿道感染率、母乳喂养率、子宫恢复优秀率分别为:5.12%、3.42%、5.98%、5.98%、89.74%、72.64%;对照组分别为:19.66%、17.94%、15.68%、23.76%、70.08%、52.99%。经统计学比较(P<0.05),有显著差异性。结论:产褥期产妇应用疗效护理的模式,不仅符合基层医院发展理念、构建和谐护患關系,更能够提高产妇的康复效果,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使用。
【关键词】连续护理;产妇;产褥期;康复效果
产褥期是指产妇分娩出胎盘至机体功能(乳腺除外)恢复到正常或接近正常状态,一般为产后42天。在产妇从怀孕-分娩-产后恢复的这一过程中,无论是自然分娩还是剖宫产,产妇的生理、心理都有巨大的变化,产妇在院内医护人员对其进行生理、心理、健康教育等指导,产妇的康复能够得到保障。但一旦出院,由于产妇精力的分散和角色的转变,往往自顾不暇,对产妇的康复会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如果产妇在产褥期不能够有效的康复,轻则影响产妇的身心健康、重则影响产妇的再次生育能力,甚至危及产妇的生命安全。据我国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显示,产妇死亡发生在产褥期占65%以上[1]。因此如何做好产妇产褥期的护理工作,对产妇的康复具有重要临床意义。我院于2014年6月-2015年2月对117产褥期的产妇实施连续护理模式,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4年6月-2015年2间在我院住院分娩的产妇234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中,产妇年龄:20-35岁,平均年龄:24±1.36岁;产次:初产妇86例,经产妇:31例;分娩方式:自然分娩:61例,剖宫产:56例。对照组中,产妇年龄:21-35岁,平均年龄:24±1.38岁;产次:初产妇88例,经产妇:29例;分娩方式:自然分娩:62例,剖宫产:55例。两组在年龄、产次、分娩方式上经统计学比较 (P>O.05),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1.2、方法:两组产妇在院内,我们根据自然分娩或剖宫产护理常规进行护理。在患者出院后,对照组采取妇保门诊随诊的方式,观察组采用连续护理方式。具体措施:①建立连续护理信息化平台,确定连续护理的方法。在患者出院前,责任护士建立产妇的健康档案,详细记录产妇及其家属的联系电话及详细住址,避免患者在应随访的时间出现不在位的现象,影响护理的连续性。并利用电话随访和卫生服务团队定期下村的相结合的形式对产妇进行康复指导。②明确连续护理的项目,争取全方位的坚持。责任护士要跟踪讲解产妇饮食、运动、哺乳、个人卫生等方面的知识,及时调整产妇的心理状态。如:在饮食方面,提供多样化月子餐科学食谱,对产时失血过多者,告知如何搭配补血类食物[2];在运动方面,提倡产妇早起轻微的活动,能够促进产妇子宫的恢复,防止产后并发症的发生;在个人卫生方面,每天用0.9%温盐水或者温开水清洗会阴,产后1周内出现局部硬结、水肿、疼痛等症状,要及时就医,夫妻性生活要注意卫生和频率;在哺乳方面,哺乳前用温开水清洁乳头及乳房,采取侧卧体位,吸空后交替;如果乳头有破损,可以挤一两滴乳汁涂抹乳头或者用鱼肝油涂抹乳头[3];在心理调节方面,对产妇积极的做好心理疏导,向其讲授孕产知识,增进与产妇的交流,树立产妇的信心,避免产后抑郁的发生。同时我们针对农村产妇的传统习性,做好家庭中老年人的思想工作,既遵循上辈传下来的习俗,也要告知产妇科学的产褥期的康复方法,以取得整个家庭成员的坚持。③定期进行评估,及时解决产妇康复过程中的出现问题。我们每2周对产妇的康复情况进行评估,及时调整康复方案,在产后42天要求产妇到医院进行全面的检查。
1.3、观察指标:我们在产褥期对产妇产后疼痛、产后便秘、母乳喂养、乳头皲裂、泌尿道感染、子宫恢复程度进行观察,评定其康复效果。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产妇康复效果统计结果(见表一、二):观察组产后疼痛率、产后便秘率、乳头皲裂率、泌尿道感染率、母乳喂养率、子宫恢复优秀率分别为:5.12%、3.42%、5.98%、5.98%、89.74%、72.64%;对照组分别为:19.66%、17.94%、15.68%、23.76%、70.08%、52.99%。经统计学比较(P<0.05),两组有显著差异性。
3、讨论
连续护理模式指的是不同医疗服务之间成功实现无缝隙链接,其护理服务理念首先由美国Vonh和Bien教授提出,旨在为患者提供连贯的健康照顾,形成患者与医学专业结构的持续联系,确保患者在不同的场所转移时依然能够接受连贯持续的服务,以提高其康复效果[4]。临床大量研究表明,与非连续护理活动相比,连续护理模式能够显著预防和减少患者健康恶化的状况发生[5]。
针对产褥期的产妇的康复,我们选择连续护理方式,通过实践分析认为:①连续护理模式符合现代基层医院的防治理念[6]。随着医疗改革的不断深化,基层卫生院的功能在不断的更新,走进社区、服务社区已成为基层医院发展的方向。产妇产褥期的康复需要产后观察42天,适合开展此类模式。应用利用信息化平台电话随访和卫生服务团队定期下村到产妇家中,将院内护理延伸至院外,延伸止产妇的家庭中,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得产妇以正确的康复方法进行康复。②连续护理模式能够提产褥期产妇的康复效果。我们对本组117例产褥期的产妇进行饮食、运动、哺乳、个人卫生等方面的指导和心理护理,通过饮食指导,提高产妇的体质和免疫力,减轻产后疼痛;通过运动指导,帮助产妇子宫恢复和降低产后便秘的发生率;通过个人卫生指导,减少产妇泌尿道的感染率;通过哺乳指导,提高产妇母乳喂养率和降低乳头皲裂的患病率;通过心理护理,增强产妇的信心,以饱满的精神状态进行康复。我们从表一、表二可以看出,观察组产后疼痛、产后便秘、母乳喂养、乳头皲裂、泌尿道感染、子宫恢复优秀率均慢性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比较(P<0.05),有显著差异性。③连续护理模式能够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和调和产妇家庭关系。我们通过连续、无缝隙的与产妇及其家庭成员接触,以高度的工作热情和责任感来服务于产妇,让产妇及其家庭成员感到我们的热情和温暖,取得他们的信任,从而构建了和谐的护患关系。在取得他们信任的同时,我们灌输新的康复观念,就越能够容易接受,避免了现代知识女性与农村老年人传统观念的冲突,调和了观念之争,有助于产妇的康复[7]。
总之,产褥期产妇应用疗效护理的模式,不仅符合基层医院发展理念、构建和谐护患关系,更能够提高产妇的康复效果,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龙霖。护理学基础【M】,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0,5,241。
[2]杨华。产褥期妇女的护理体会与效果分析【J】,中外医疗,2011,26(21):162。
[3]卢娇。连续性护理对初产妇产后康复的影响[J],中国医药创新,2012,9(31):49-50。
[4]张贵清,李容华,万素英,等。连续性护理模式对产妇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研究[J],临床护理杂志,2013,12(05):11-14。
[5]陈香君,李培培。浅谈居家护理模式在产褥期中的应用效果[J],健康之路,2014,13(3):9。
[6]王凤。助产士组连续性护理模式的应用及效果[J],健康之路,2015,14(1):209。
[7]钟夏莲,张映平,陈爱军。微信教育和电话随访对降低产褥期产妇抑郁症的效果观察[J],现代临床护理,2014,13(05):2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