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里逸居 北京山谷里的闲逸生活

来源 :大视野iLOOK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sks184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密云北庄山谷里的黄岩口村距离京城市中心90公里,需沿着水库和庄稼地一转再转,如果凭借足够坚强的方向感和莫名其妙的直觉终于进到村里后,也不可能发现特别惊人之处。世代居住在这里的居民把村子建得杂乱无章,但干柴枝、石头屋的四周还有环绕的青山绿水、蓝天白云,以及城里到了入夜都缺少的安静。
  却能找到这样的地方,在挑高屋顶下泡泡浴,能看到黢黑夜空里的闪亮星星而完全不用担心被偷窥。“山里逸居”毫无声息地隐藏在村落里,于是也把很多不一样的东西隐藏在这块山谷里。
  娜尔苏和她的“山里”
  山里逸居的设计师娜尔苏有一半蒙古血统。蒙古语里“娜尔苏”是松树的意思,朋友们平时唤她“老娜”。娜尔苏在北欧长时间生活过,给宜家做过设计师,骨子里有着草原的直爽敞亮。11年前娜尔苏离开瑞典,带着两个孩子回国,在上海生活了5年后回到北京。“在瑞典的生活和自然很近,在北京,我也想让孩子们能够继续这样的生活。”于是她找到黄岩口村,决定为自己与两个孩子在郊区盖一栋房子,有花草,有果树,出门望得见山,不远就能蹚到水。简单的构想常常蕴藏着巨大的能量,一栋院子起好后,起先自己住,后来朋友住,再后来建个小网站,起个朗朗上口的名字,山里逸居就正式营业了。娜尔苏的朋友们帮她撺掇出来这一切。由这个起点出发,最终娜尔苏逐步拥有了“坡上”“半坡”“老钱家”“山脚下”“石房子”五栋风格迥异的宅院。
  宅院的名字能直接望文生义,没有丝毫牵强附会,“坡上”就在坡上,“半坡”就在半山腰,“山脚下”在山脚下,“老钱家”原来的住户叫老钱,“石房子”是石头垒的,都是当地超过百年的老房改造的。边泡澡边看星星的房间出自“坡上”,娜尔苏喜欢那里,不是为泡澡,“柿子树下晒太阳,看到房子,也能看到山那边的长城,整个感觉都是我想要的”。“坡上”保留了一小部分老房子,新建部分起了两层,室内布置带着娜尔苏熟知的北欧风格,原木茶几、餐桌和椅子,用纯色或图案并不复杂的布艺做衬,所有的门用草席面包裹,一些风格独具的陈设品都是娜尔苏亲自从跳蚤市场淘来的。房间挑顶很高,灰砖加落地玻璃窗让室内阳光明媚。院子里的苹果树硕果累累,随便摘一个,蹭蹭霜就能入口了。坐在柿子树下的娜尔苏沐浴在阳光里的树影斑驳中,点评今年果树的收成:“今年是小年,收成算好,但也没有特别好。往年的苹果要比今年多得多。”
  “半坡”“老钱家”“山脚下”“石房子”尽可能保留当地传统住宅的格局,三间房,大点的再加两间,一个院子,有些房间做了北方人睡的炕,“山脚下”的天花板像老辈人一样糊上了写大字的纸。还是一样的老房,因为娜尔苏在北欧长时间的生活经验,改善了采光和厨卫,让北京农村Style的壳里有了北欧人在恶劣环境中努力营造的舒适与敞亮。
  一个设计师的四年
  娜尔苏在设计和创意上的热情支撑了她改造的四年。她没学建筑,学的是染美和服装,山里逸居是生平第一个建筑作品,考虑与兼顾到了她能想到的所有细节。室内软装亲历亲为,石、砖、木头都是当地取材,当地人做。所有的老宅加了上下水,做了厨房和洗手间,请来工匠垒上两米高的石墙;村里有水库、有河流,却没有自来水,她为每个宅院做了储水的水箱。不过五个宅院,院院各不相同,装饰细节各有侧重。“山脚下”“半坡”“石房子”隐于村落47户人家之中,娜尔苏在屋里的装饰上做了很用心的设计,雕花木桌椅、板凳,宫格窗户,梁上的吊灯,用纸糊天花板……房子里隐藏着许多细节上的惊喜。“坡上”居高俯瞰,视野不一般,娜尔苏在室内的装饰趋于简洁大方,没有过多细节,“反正大家来了就直接冲到院子里”。院子是围着树造的,只不得已砍掉一棵。层叠的山、蜿蜒的长城、累累果实挂满的果树、午后透过枝叶的斑驳阳光、可以透过屋顶看到的星星就是“坡上”的主要关键词。“老钱家”坐落山脚下的水库边,不能一览众山小却能隔岸观水,于是这里有了宽阔的水岸露台。
  “当地人不理解,觉得城里人来这里盖房子,盖得不高级,用的也就是当地的材料。我不想让房子把周围的自然环境给抢了,我想让房子融入到背后的山和石头里面。我在黄岩口这里看到过很漂亮的老房子,上百年历史,完全用石头做的,在我看来,这种材质是最高级的。”
  娜尔苏对设计和创意的热情,也让她在这四年中遇到了许多难以理解的麻烦。因为农村的土地政策,山里逸居的宅基地是长期租赁,诸多的手续与批复让只想专注设计的娜尔苏不胜其烦,她有一个合伙人,但仍然无法让自己从事务性工作中抽身。建造中需要处理与当地人的关系,要承受他们的不理解带来的节外生枝。宅院盖完,山里逸居需要对外营业时,娜尔苏发觉她面临的挑战超过她的预想。“我本身不是做服务业的,就请来这方面的专业人才帮我。”价值观的相互磨合是一个漫长艰辛的过程。当娜尔苏与村民们慢慢达成谅解时,她觉得,设计之外的很多东西往往决定了设计本身的价值体现。对设计师来说,这种面对既无奈又必要。
  存续对未来的信心
  山里逸居没有餐厅,需要自带食材,自己做饭。预订房间时,客人会被礼貌地提醒,虽然有河有水库,仍然要节约用水,也不提供一次性洗漱用品。这一切都是娜尔苏尊重当地环境所做的环保举措,或者说,她根本也是这样生活的。山里逸居始终没有成为一个度假村,从为孩子能跟大自然亲近而建的简单初衷,一直到现在,娜尔苏只是把她喜爱和正在过着的生活通过山里逸居传达出去。
  娜尔苏喜欢自然和户外运动,爬遍了黄岩谷周围的山,走过村里所有的地方,这种爱好源自多年的国外生活习惯。山里逸居最初的客户群以外国人为主,顺理成章地像她一样,认同这种回归自然的生活方式。最近一两年起了变化,越来越多国内上班的年轻人喜欢周末一起到郊外过生日、开Party,这种转变让娜尔苏不由心生希望:“将来有条件了,很多人一定会城里有套公寓,周末时大家到郊外山野里放松。”
  山里逸居像一个生活方式的实验产品,娜尔苏很想知道将来会怎样。“作为一个实验者,我并不是这种生活方式的创始者或者设计者,我只是复制了一种已有的东西。里面可能有我自己的生活经验。我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将会有更多的人有这种生活需求,像我们中国很多事情一样,我充满信心。”
  改造仍有许多缺憾,所以山里逸居不是娜尔苏的终极理想型,但娜尔苏谈起它,仍像一个母亲提起自己并不完美却依然令她骄傲的孩子一样。对于娜尔苏而言,建造山里逸居是一段很重要也很特殊的经历,里面有尝试、有学习,也有分享。而她希望能有更多的机会,去继续分享她所钟情的这种贴近自然的生活方式。黄岩口并非为大多数人所熟知的旅游点,但娜尔苏已经觉得游客太多了,会毁了很多东西,包括山里逸居。“中国的旅游业最可怕的一点是中国人想赚钱的心态。急功近利,所有事情都一锤子买卖,不会有一个延续性,不会想着把这里保护好了,慢慢来。”说到底,娜尔苏认为山里逸居只该是一种舒适的日常生活,而不该是吆喝赚钱的噱头。
其他文献
火花与光(Spark and Light)是Miu Miu“女人的故事”的第七部短片。由来自韩国的女导演金素英(So Yong Kim)执导。金素英是一位独立的电影导演,她出生于韩国釜山,在洛杉矶长大。在执导《火花与光》之前,金素英已经执导过多部电影,最著名的包括很受影评人推荐的描写一名韩国女孩随母亲移民加拿大,来到陌生环境之后的情感故事和成长经历的《彷徨尘世间》(In Between Days)
期刊
2014年秋冬的纽约时装周于2014年2月6日至2月13日在纽约举行。这次纽约的天气简直糟糕透了,整个时装周期间几乎都在下暴风雪,纽约成了白色的世界。恰巧Tommy Hilfiger这一季秀的主题也是滑雪。一样的地点,不一样的场景。每次Tommy Hilfiger的秀都是在纽约一个军事博物馆里举行的,这次也不例外。也许军装元素一直是Tommy这几年的心头好的缘故。我记得第一次去看Tommy的秀是在
期刊
“第五十一届金马奖颁奖典礼”于11月22日在台北国父纪念馆圆满举行,众多华语影坛举足轻重的红星名人相聚一堂,表彰了众多为电影付出无限努力和贡献的电影工作者。现场星光熠熠,场面温馨动人。  长年投入推动艺术和电影产业的著名瑞士腕表及珠宝品牌Piaget伯爵,对艺术和美感有着独特的坚持和态度,始终关注和支持电影事业的发展。不仅自2008年起赞助美国电影独立精神奖,并连续四年担任香港电影金像奖颁奖典礼的
期刊
说到大理古城,许多人联想到的是南诏古都,是天龙八部里的大理王国,是苍山下洱海畔的古朴小镇,而如今的大理古城几乎见不到新中国成立之前的建筑,街道两旁是千篇一律的民族纪念品、连锁的过桥米线店,和沿街贩卖淘宝物品的嬉皮士小贩,大理这座古城也终归没能逃过全国热火朝天的商业化进程。  荣洁的鸟吧咖啡就坐落在大理古城熙熙攘攘的人民路上段,两层的砖木结构小屋,偌大的木窗向街面敞开着,通透自然。很少人知道,咖啡吧
期刊
万众瞩目的上海爱马仕大楼终于开了。这是继法国巴黎福宝大道24号旗舰店、美国纽约麦迪逊大道690-691号店、日本东京银座店及韩国首尔道山公园店后,全球第五座“爱马仕之家”。  当天你不仅可以欣赏到荷兰知名艺术家Levi van veluw先生为本次开幕所设计的艺术橱窗,以及由爱马仕全球专卖店的专属设计团队RDAI所精心设计的全新店铺。同时由爱民爱马仕家族第五代成员、艺术家PhilippeDumas
期刊
左靖的祖籍是宣城泾县,自唐代开始成为宣纸的原产地。小时候经常出入于徽州老宅的他,其实直不喜欢这些古老的建筑,阴冷潮湿还透着阴森的气息。但当他看见了猪栏酒吧一吧的改造,第一次感受到老宅也可以很舒适。于是,他来到碧山,改造了栋老宅,准备取名叫“碧山书院”,在这老宅子里搞一场乡村文艺复兴。  做一本古民居修缮手册  2007年,左靖还在北京798的伊比利亚当代艺术中心担任艺术总监。那时,寒玉在西递的猪栏
期刊
十月的阳光温暖地洒在这个白族院落里,打开二楼的木窗,窗外红色的石榴压满了枝头。这是一家只有四间房的客栈,一家没有任何招牌的客栈。  坐西朝东的小院占地六分,穿过玻璃结构的阳光房,来到一个宽敞的院落。80年代的老房子保留着漂亮的石墙和瓦顶,框架结构的新建与之紧紧相联,并不显得突兀。  院子里有几棵果树,是我从来没有见过的形状。最大的那一棵苍老得皱皱巴巴,庞大的枝藤挣扎着往四方延伸。娇小一些的木瓜树,
期刊
如果你相信好人有好报,那ICICLE企业的成功是你喜欢听的故事。  叶寿增和陶晓马是一对非常般配的夫妇,两个人都很低调。晓马的笑声像脆铃似的,说着说着自己就笑了。我们第一次见她的时候,她给我们讲了他俩怎么创办ICICLE的故事,晓马边讲边笑,叶老师一边劝阻,一边笑。  原来“ICICLE之禾”起家的时候,第一笔资金是借的晓马父母的积蓄,因为钱总是还不上,所以干脆就把债主改为股东了。但是似乎不久,父
期刊
家总能勾起人们心中最柔软的事。每日出出进进,柴米油盐,时间伴着冬暖夏凉的惬意或冬凉夏暖的无奈从窗户缝里溜走了,落在墙角的是生活的尘埃。我们留恋家,因为书架上陈列着自己的过去,花盆里种着和自己一同生长的植物。我们的家,就是我们自己。  上海徐汇区复兴中路上,几棵高大的梧桐树后面是一幢灰色的西式大楼——黑石公寓。这座对临上海交响乐团的五层老洋房,建于20世纪20年代。折中主义的建筑风格简化了巴洛克的繁
期刊
Hannah 实习编辑  在798看到的这两幅画,这效果很容易让我想到中国古代的山水写意的毛笔画风格,但却有些许不同:他们用黑色随意地挥洒在画纸上,并添加了活泼摩登的粉红色,如同当下的社会,有着厚重的历史沉淀,却也积极的吸收着国内、国外新鲜前沿的事物。  陈春天 运营总监助理  这张照片拍摄于7月9日凌晨,德国和巴西的半决赛上半场刚刚结束,德国5:0领先。这种大比分领先的局面使得所有的德国球迷都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