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本文着重介绍了少数民族大学生服务“三农”并从驻村干部成长为“村官”的就业历程,分析了大学毕业生在基层就业的现状:(1)政府倍加重视培养少数民族选聘生;(2)淡化“缓冲带”作用,强化扎根基层的认识;(3)部分大学生就业动机不纯,“镀金”心理严重;(4)自身定位不准,现实与理想相差太远。笔者认为应当进一步鼓励贵州少数民族大学生回生源地就业。
[关键词] 少数民族 大学生 基层 就业 现状
[Abstract] This article mainly introduces the minority students from “san nong “ and service in our growth for “village official” employment history, analyzes the college graduates in grass-roots employment situation: (1) government with great care training minority hiring of life; (2) desalt “buffer zone” function, strengthen basic understanding of roots; (3) the partial university students get employed have impure motives, “the gold-plating” the psychology is serious (4) own localization does not permit, realistic and the ideal difference is too far. The author thought that must further encourage Guizhou national minority university students to revive the source area employment.
[Key words] minority studentsgrassroots employment status
近几年,我国高校毕业生面临日趋严峻的就业形势,特别是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使得大学生的就业更加困难。一方面,有相当数量的贵州籍少数民族大学生生滞留在大、中城市,既没有找到适合的工作,又没有服务社会的责任感,高不成、低不就,漂浮在社会上,给社会的稳定和就业带来了相当大的压力,这不仅不利于大学生自身的发展,而且也造成了人才的巨大浪费。另一方面却是贵州的少数民族自治县人才匮乏,一些偏远山区多少年来都没有能够吸纳到大学生,西部少数民族自治县急需有知识、懂技术、能致富的带头人。因此,进一步鼓励和引导贵州籍少数民族大学生到生源地就业,愈发显得重要和紧迫。若能这样,不仅能缓解城市待就业毕业生的就业压力,还能缓解偏远少数民族地区对高素质人才迫切的需求。
本课题组通过长时间的实地走访调研,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材料。了解到苗族、布依族、仡佬族和黎族等少数民族大学生在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的具体就业情况。实施有地方特色的“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是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人事局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切实举措。省委省政府也将贵州籍大学生面向少数民族地区基层就业当成一个涉及全局的重大问题给予高度重视,各市、县级政府也出台了相应的政策措施鼓励大学生面向基层就业,使大学生到基层工作有了一个很好的环境和契机,切实做好新时期大学生就业观念的转变工作,唱响毕业生到基层、到艰苦地区、到少数民族地区建功立业的主旋律,引导毕业生到基层去锻炼、发展、创业。
2004年国家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工程,在全国选取了一百个县开展试点,并向西部100个县累计投资2000万元。“一村一大”计划从2004年7月开始招生,到2008年累计注册学生达20万以上。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在两年时间内逐步实现提供信息技术应用、经营管理、实用技术与推广、种植技术、养殖技术、农产品加工与销售、法律法规等模块化的课程,以满足不同人员、不同地区多样化学习的需求,让担任一定时间“村支两委”的青年干部有机会继续深造学习,使“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形成了一个自下而上的培养模式——“从农村到大学”。随着就业压力的日趋严峻和高校毕业生资源日益充足,“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在实践中创兴,在创新中完善,又形成了一个自上而下新模式—— “从高校到农村”。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通过近4、5年运用“从高校到农村”的新模式,取得了可喜的成效。
镇宁已初步形成了少数民族大学生通过“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的新模式实现就业。选聘生首先到乡镇人民政府熟悉情况,一般是根据工作需要到人员短缺的部门协助工作,然后根据工作期间的能力和表现及当时的具体情况,有的留在乡镇府工作;有的下到村寨成为一名驻村干部。“一村一大”在服务期间基本上就是这两种情况。2、3年的服务期满后他们中的一部分人通过专门的“村官”招考取得一个正式编制,获得同当地公务员一样的工资待遇;有一部分人通过各级公务员招考获得了更好的工作职位;有一小部分人通过再次报考“一村一大”取得续聘的工作机会;还有一小部分选聘生在服务期满后不得不被迫离开原来的工作岗位,进入待业大学生的弱势群体。
镇宁“少数民族大学生从乡镇的选聘生成为所驻村寨的‘村官’,真正实现基层就业”这一成长历程的经验,值得广大高校毕业生、待业人员学习和效仿。镇宁县募县役乡现在的绝大部分“村官”就是通过“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这一政策留在了基层,服务当地农村。在驻村服务期间这些大学生能了解到真实的农村,更深一步地了解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农村现状,更深切地体会到“统筹城乡发展”的紧迫性,更能够增强自身的忧患意识和时代责任感。在担任驻村干部期间,他们与村民进行密切交流和沟通,形成了一种不是亲情胜似亲情的淳朴感情。通过专门考试成为“村官”的大学生,之所以会报考原服务乡镇,很大程度上是内心深处认识到自己有责任、有义务带领村民们发展生产,发家致富。在镇宁面临五十年不遇的秋、冬、春连旱灾害,大学生“村官”的忧患意识和责任感就显得十分突出。他们担任驻村干部时带领村民们整理沟渠,引进先进科学灌溉方式,形成了一种科学节水的灌溉意识。村民对他们的信任,是基于他们在村里无土无田,一切都是站在全体村民的利益点想问题、办实事。大学生“村官”驻村锻炼期间形成的责任心和较高的政治思想觉悟在保民生、抗大旱中成为村寨抗灾的宝贵财富。他们大大缩短了抗灾的动员时间,确保了抗旱保“大季”的效果,切实地为农民减少了损失,让村寨仅有的农业用水发挥了最大功效。
从暂时在基层服务,到考取“村官”扎根农村。对于他们来说是人生的一次重大抉择,也是一次心理上的巨大挑战。从一个熟悉的文化环境突然转变到一个相对陌生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在心理上存在很大的落差。很多选聘生由于认识不到位,缺乏应有的心理准备,心理上出现了适应的种种困难。我们通过座谈,个别访谈,做调查问卷等多种调研形式,发现了产生这些困难的原因以及驻村干部成长为“村官”过程中几个比较突出的现象:
(一)政府倍加重视培养少数民族选聘生
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是一个以苗族和布依族为主体,包括黎、仡佬等多个少数民族的自治县。对于少数民族大学生,从国家到地方都出台了很多就业优惠政策。特别是像镇宁这样的地方,当地少数民族的就业,特别是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不仅仅是一个民生问题,更是一个政治问题。通过这次调研我们有了一个更加理性的认识。很多西部特别是西部少数民族的农村学生,他们从小要走几公里的山路去上学,好不容易考上了大学,过了几年大学生活或者说是城市生活,学到了知识,增长了见识,有的找到了对象。虽然他们从骨子里是农民的孩子,但是他们在内心深处很不愿意回到农村特别是西部落后的农村地区,所以多年以来民族地区向高校输送的优秀人才,大部分都留在中、东部城市。
不可回避的一个事实,他们的父母亲人都在农村,他们对农村又有着割舍不掉的深厚感情。近年来地方政府抓住这一普遍心理,加之国家出台众多鼓励高校毕业生的政策,特别是少数民族大学生到像在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这样的西部少数民族聚居的基层农村。地方政府吸取以往培养“飞鸽牌”人才的教训,加大力度鼓励本县少数民族高校毕业生回乡就业,在招考过程中有所倾向。因为他们较其他报考人员更可能长期留在当地村寨,事实也是如此。在调研过程中我们还发现,在镇宁县通“一村一大”锻炼,然后报考“村官”的人员中,顺利考取的绝大部分是苗族、布依族等少数民族选聘生。
(二)淡化“缓冲带”的作用,强化扎根基层的认识。
“一村一大”一方面缓解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另一方面对缓解农村基层高素质人才的迫切需求起到了一定作用。但是通过我们的实地调研发现,“一村一大”缓解就业压力的作用,远远超过了它向农村基层输送高素质人才的目的。作为“缓冲带”,它具有新陈代谢快,循环周期短,后备资源充足等特点。“一村一大”是教育部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十七大精神,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而启动的。因各地具体情况不同,所以在具体落实的过程中就有一定的地方特色。在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因为是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所以一村一大的岗位基本全部是本县甚至就是本乡的少数民族大学生。
(三)部分大学生基层就业动机不纯,“镀金”心理严重。
由于金融危机的冲击,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更加严重,通过“一村一名大学生” 计划、“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 计划、“三支一扶”(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计划、“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 计划等缓解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的惠民措施,不计其数的少数民族高校毕业生,特别是应届毕业生和毕业不久的大学生纷纷来到基层就业。他们中间有很多人认为“到基层”这一国家鼓励的就业政策,是就业的“缓冲带”和“避风港”。既然认为是“缓冲带”,就自然会想到“下一步”甚至“下几步”怎么办?这“下一步”和“下几步”才是他们的目的。他们冲着现实的优惠条件而来,又向着更好的生活待遇而去,把鼓励到基层就业当成一块仕途的“跳板”,一块人生的“跳板”。因为像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这样的西部欠发达少数民族聚居区,当地政府为了引进人才给出了享受乡镇事业编制、考研加分、报考公务员优先甚至留出专门名额等优惠政策。从现实来看少数民族大学生到生源地工作锻炼,首先可以免去刚毕业时到处奔波找工作的辛苦,直接进入工作状态,边拿工资,边准备报考公务员。如果不能在基层工作锻炼的两、三年内考上公务员或者调到事业单位,他们则会主动加被动地选择离开。多数人没有从内心深处对选择到基层长期就业感到理想和满意,更没有作长期艰苦奋斗的心理准备。
(四)自身定位不切实际,现实与理想相差太远
很多大学生“村官”不能正视个人理想与现实情况的落差。刚刚走出象牙塔的莘莘学子一踏入社会便要远赴边远的后进村工作,夜晚没有通明的灯火和闪烁的霓虹灯,面对农村艰苦的工作环境和较差的生活条件,感到与自己的想象落差太大,一时难以适应。偏僻落后的农村待遇不高,有的月工资只有几百元,心理准备显得尤为不足,到农村产生了一定的心理落差。随着身份的转变、工作的深入,面对乡镇领导干部从热情接待到一视同仁的工作要求,心理上产生失落感。
虽然贵州籍少数民族大学生回乡就业,还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是通过“一村一大”新模式,向农村少数民族村寨输送了一批又一批当地急需的高素质人才,他们已成为构建新农村建设的中流砥柱,所以笔者认为应当进一步鼓励贵州少数民族大学生回生源地就业。
参考文献:
[1]马 骁,试论大学生“村官”准入与培养机制[J].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9,(12).
[2]李或宏,罗 匡, 浅析金融危机背景下的大学生基层就业[J].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09,(11).
[3]吴启迪,教育部副部长.教育部”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新闻发布会实录.央视国际,2004,(02).
[4]沈组一,贵州省5年选调1813名大学生到基层,当代贵州I 2009,(1).
基金项目:
贵州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大学生项目) 编号:09DXS015 《贵州籍大学生在黔中少数民族地区基层就业情况调查分析——以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为例》
[关键词] 少数民族 大学生 基层 就业 现状
[Abstract] This article mainly introduces the minority students from “san nong “ and service in our growth for “village official” employment history, analyzes the college graduates in grass-roots employment situation: (1) government with great care training minority hiring of life; (2) desalt “buffer zone” function, strengthen basic understanding of roots; (3) the partial university students get employed have impure motives, “the gold-plating” the psychology is serious (4) own localization does not permit, realistic and the ideal difference is too far. The author thought that must further encourage Guizhou national minority university students to revive the source area employment.
[Key words] minority studentsgrassroots employment status
近几年,我国高校毕业生面临日趋严峻的就业形势,特别是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使得大学生的就业更加困难。一方面,有相当数量的贵州籍少数民族大学生生滞留在大、中城市,既没有找到适合的工作,又没有服务社会的责任感,高不成、低不就,漂浮在社会上,给社会的稳定和就业带来了相当大的压力,这不仅不利于大学生自身的发展,而且也造成了人才的巨大浪费。另一方面却是贵州的少数民族自治县人才匮乏,一些偏远山区多少年来都没有能够吸纳到大学生,西部少数民族自治县急需有知识、懂技术、能致富的带头人。因此,进一步鼓励和引导贵州籍少数民族大学生到生源地就业,愈发显得重要和紧迫。若能这样,不仅能缓解城市待就业毕业生的就业压力,还能缓解偏远少数民族地区对高素质人才迫切的需求。
本课题组通过长时间的实地走访调研,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材料。了解到苗族、布依族、仡佬族和黎族等少数民族大学生在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的具体就业情况。实施有地方特色的“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是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人事局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切实举措。省委省政府也将贵州籍大学生面向少数民族地区基层就业当成一个涉及全局的重大问题给予高度重视,各市、县级政府也出台了相应的政策措施鼓励大学生面向基层就业,使大学生到基层工作有了一个很好的环境和契机,切实做好新时期大学生就业观念的转变工作,唱响毕业生到基层、到艰苦地区、到少数民族地区建功立业的主旋律,引导毕业生到基层去锻炼、发展、创业。
2004年国家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工程,在全国选取了一百个县开展试点,并向西部100个县累计投资2000万元。“一村一大”计划从2004年7月开始招生,到2008年累计注册学生达20万以上。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在两年时间内逐步实现提供信息技术应用、经营管理、实用技术与推广、种植技术、养殖技术、农产品加工与销售、法律法规等模块化的课程,以满足不同人员、不同地区多样化学习的需求,让担任一定时间“村支两委”的青年干部有机会继续深造学习,使“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形成了一个自下而上的培养模式——“从农村到大学”。随着就业压力的日趋严峻和高校毕业生资源日益充足,“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在实践中创兴,在创新中完善,又形成了一个自上而下新模式—— “从高校到农村”。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通过近4、5年运用“从高校到农村”的新模式,取得了可喜的成效。
镇宁已初步形成了少数民族大学生通过“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的新模式实现就业。选聘生首先到乡镇人民政府熟悉情况,一般是根据工作需要到人员短缺的部门协助工作,然后根据工作期间的能力和表现及当时的具体情况,有的留在乡镇府工作;有的下到村寨成为一名驻村干部。“一村一大”在服务期间基本上就是这两种情况。2、3年的服务期满后他们中的一部分人通过专门的“村官”招考取得一个正式编制,获得同当地公务员一样的工资待遇;有一部分人通过各级公务员招考获得了更好的工作职位;有一小部分人通过再次报考“一村一大”取得续聘的工作机会;还有一小部分选聘生在服务期满后不得不被迫离开原来的工作岗位,进入待业大学生的弱势群体。
镇宁“少数民族大学生从乡镇的选聘生成为所驻村寨的‘村官’,真正实现基层就业”这一成长历程的经验,值得广大高校毕业生、待业人员学习和效仿。镇宁县募县役乡现在的绝大部分“村官”就是通过“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这一政策留在了基层,服务当地农村。在驻村服务期间这些大学生能了解到真实的农村,更深一步地了解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农村现状,更深切地体会到“统筹城乡发展”的紧迫性,更能够增强自身的忧患意识和时代责任感。在担任驻村干部期间,他们与村民进行密切交流和沟通,形成了一种不是亲情胜似亲情的淳朴感情。通过专门考试成为“村官”的大学生,之所以会报考原服务乡镇,很大程度上是内心深处认识到自己有责任、有义务带领村民们发展生产,发家致富。在镇宁面临五十年不遇的秋、冬、春连旱灾害,大学生“村官”的忧患意识和责任感就显得十分突出。他们担任驻村干部时带领村民们整理沟渠,引进先进科学灌溉方式,形成了一种科学节水的灌溉意识。村民对他们的信任,是基于他们在村里无土无田,一切都是站在全体村民的利益点想问题、办实事。大学生“村官”驻村锻炼期间形成的责任心和较高的政治思想觉悟在保民生、抗大旱中成为村寨抗灾的宝贵财富。他们大大缩短了抗灾的动员时间,确保了抗旱保“大季”的效果,切实地为农民减少了损失,让村寨仅有的农业用水发挥了最大功效。
从暂时在基层服务,到考取“村官”扎根农村。对于他们来说是人生的一次重大抉择,也是一次心理上的巨大挑战。从一个熟悉的文化环境突然转变到一个相对陌生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在心理上存在很大的落差。很多选聘生由于认识不到位,缺乏应有的心理准备,心理上出现了适应的种种困难。我们通过座谈,个别访谈,做调查问卷等多种调研形式,发现了产生这些困难的原因以及驻村干部成长为“村官”过程中几个比较突出的现象:
(一)政府倍加重视培养少数民族选聘生
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是一个以苗族和布依族为主体,包括黎、仡佬等多个少数民族的自治县。对于少数民族大学生,从国家到地方都出台了很多就业优惠政策。特别是像镇宁这样的地方,当地少数民族的就业,特别是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不仅仅是一个民生问题,更是一个政治问题。通过这次调研我们有了一个更加理性的认识。很多西部特别是西部少数民族的农村学生,他们从小要走几公里的山路去上学,好不容易考上了大学,过了几年大学生活或者说是城市生活,学到了知识,增长了见识,有的找到了对象。虽然他们从骨子里是农民的孩子,但是他们在内心深处很不愿意回到农村特别是西部落后的农村地区,所以多年以来民族地区向高校输送的优秀人才,大部分都留在中、东部城市。
不可回避的一个事实,他们的父母亲人都在农村,他们对农村又有着割舍不掉的深厚感情。近年来地方政府抓住这一普遍心理,加之国家出台众多鼓励高校毕业生的政策,特别是少数民族大学生到像在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这样的西部少数民族聚居的基层农村。地方政府吸取以往培养“飞鸽牌”人才的教训,加大力度鼓励本县少数民族高校毕业生回乡就业,在招考过程中有所倾向。因为他们较其他报考人员更可能长期留在当地村寨,事实也是如此。在调研过程中我们还发现,在镇宁县通“一村一大”锻炼,然后报考“村官”的人员中,顺利考取的绝大部分是苗族、布依族等少数民族选聘生。
(二)淡化“缓冲带”的作用,强化扎根基层的认识。
“一村一大”一方面缓解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另一方面对缓解农村基层高素质人才的迫切需求起到了一定作用。但是通过我们的实地调研发现,“一村一大”缓解就业压力的作用,远远超过了它向农村基层输送高素质人才的目的。作为“缓冲带”,它具有新陈代谢快,循环周期短,后备资源充足等特点。“一村一大”是教育部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十七大精神,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而启动的。因各地具体情况不同,所以在具体落实的过程中就有一定的地方特色。在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因为是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所以一村一大的岗位基本全部是本县甚至就是本乡的少数民族大学生。
(三)部分大学生基层就业动机不纯,“镀金”心理严重。
由于金融危机的冲击,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更加严重,通过“一村一名大学生” 计划、“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 计划、“三支一扶”(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计划、“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 计划等缓解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的惠民措施,不计其数的少数民族高校毕业生,特别是应届毕业生和毕业不久的大学生纷纷来到基层就业。他们中间有很多人认为“到基层”这一国家鼓励的就业政策,是就业的“缓冲带”和“避风港”。既然认为是“缓冲带”,就自然会想到“下一步”甚至“下几步”怎么办?这“下一步”和“下几步”才是他们的目的。他们冲着现实的优惠条件而来,又向着更好的生活待遇而去,把鼓励到基层就业当成一块仕途的“跳板”,一块人生的“跳板”。因为像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这样的西部欠发达少数民族聚居区,当地政府为了引进人才给出了享受乡镇事业编制、考研加分、报考公务员优先甚至留出专门名额等优惠政策。从现实来看少数民族大学生到生源地工作锻炼,首先可以免去刚毕业时到处奔波找工作的辛苦,直接进入工作状态,边拿工资,边准备报考公务员。如果不能在基层工作锻炼的两、三年内考上公务员或者调到事业单位,他们则会主动加被动地选择离开。多数人没有从内心深处对选择到基层长期就业感到理想和满意,更没有作长期艰苦奋斗的心理准备。
(四)自身定位不切实际,现实与理想相差太远
很多大学生“村官”不能正视个人理想与现实情况的落差。刚刚走出象牙塔的莘莘学子一踏入社会便要远赴边远的后进村工作,夜晚没有通明的灯火和闪烁的霓虹灯,面对农村艰苦的工作环境和较差的生活条件,感到与自己的想象落差太大,一时难以适应。偏僻落后的农村待遇不高,有的月工资只有几百元,心理准备显得尤为不足,到农村产生了一定的心理落差。随着身份的转变、工作的深入,面对乡镇领导干部从热情接待到一视同仁的工作要求,心理上产生失落感。
虽然贵州籍少数民族大学生回乡就业,还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是通过“一村一大”新模式,向农村少数民族村寨输送了一批又一批当地急需的高素质人才,他们已成为构建新农村建设的中流砥柱,所以笔者认为应当进一步鼓励贵州少数民族大学生回生源地就业。
参考文献:
[1]马 骁,试论大学生“村官”准入与培养机制[J].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9,(12).
[2]李或宏,罗 匡, 浅析金融危机背景下的大学生基层就业[J].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09,(11).
[3]吴启迪,教育部副部长.教育部”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新闻发布会实录.央视国际,2004,(02).
[4]沈组一,贵州省5年选调1813名大学生到基层,当代贵州I 2009,(1).
基金项目:
贵州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大学生项目) 编号:09DXS015 《贵州籍大学生在黔中少数民族地区基层就业情况调查分析——以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