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为解决通识课程师资短缺、教学质量不高、学生对素质教育类课程需求难以满足等现实,很多本科高校均陆续开始了网络通识课,由学生自主选择、自主学习,初步取得了一定成效。以桂林某本科高校为例,分析了大学网络通识课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的路径。
关键词:网络通识课;问题;解决建议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5)22020202
伴随劳动力市场对大学毕业生人文素质要求的提高,高校及大学生对素质教育越发重视。为应对这一要求,桂林某高校有两个专职的教研室提供文学、音乐等人文素养类通识教育,此外还有3、4个学院零星开设艺术、心理健康、创业指导、职业规划等课程或讲座。在推行大学生人文素养教育过程中,面临了许多高校之前均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提供的课程类型有限、师资水平和水平有限等共性问题,大量学生的人文素养类课程选课需求难以得到满足。针对这一形势,该高校近年来陆续外购中华文化与历史传承、社会与文化、自然科学与技术、自我与人生、经济与管理思维、艺术鉴赏与审美体验、心理健康与情商教育、创新与创业教育、大学生职业规划与指导等共9个模块89门网上课程供学生自主选择学习。
为提高网络通识课的覆盖面和学习效果,该高校将网络通识课纳入全体本科生选课范围,要求在校本科生至少选择一门网络通识课自主学习,学习成绩计入学生素质教育相应学分。经过2、3年的实践,网络通识课实现了全员覆盖,对补充优质教育资源、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发挥了重要作用。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方式,网路通识课在发挥相应作用的同时,也陆续暴露出一些问题。本文拟对这些问题加以梳理,并针对性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
1推行网络通识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作为传统人文素养类课程教学补充,人文素养类网络通识课在课程内容、教学方式、考核方式、学生评价等方面均呈现出一些新的特征,相关课程很受学生欢迎。但在该高校具体实践过程中,又出现一些与教学规律、教育管理相冲突的方法与环节。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课程内容有限,与素质教育及学生实际需求存在一定偏差。相对于已有的人文素养类课堂教学课程,网络通识课无论从数量和内容上已经是很大的改进,但网络通识课课程选择上仍存在不足:一是所选课程有限,课程的购买量取决于学校相关教育课程建设类投资;二是所选课程购买于商业化的教育资源供应商,供应商能提供的课程范围限定了学校可以购买的课程类型,学校期望购买的部分课程反而难以购买。特别是某些网络课程资源供应商,课程资源往往是打包销售,结果便造成购买了一些学校不敢兴趣的课程,甚至购买了一些低质量的课程资源;三是学生的实际需求没有得到有效的重视。从人文素养类通识课的设置看,至少要考虑两个因素:素质教育的基本课程框架和大学生对素质教育课程的实际需求。从该校实践看,这两个方面缺失情况比较突出,特别是没有考虑不同专业、不同生源结构的大学生对素质教育类课程的实际需求,网络课程购买前缺乏对学生需求的深度调研。
(2)教学形式单一,教学过程缺乏有效监督。该校人文素养类网络通识课主要是将一些课程的讲课视频放置在网上教学平台供学生选择学习,从教学形式上看只是将传统课堂上教师讲授的内容移植到网络平台,仍然是“满堂灌”。教学过程中,缺乏教学互动环节,学生对网络课程中的疑惑只能是重复听讲或求助于其他老师。从具体的实现手段看,虽然网络实现了学生的自主学习,但对部分没有私人电脑的经济困难学生而言,这种自主选择权不仅不是便利,而是变成负担或一定程度的歧视。
(3)教学质量层次不齐,学习成绩不能有效反映学习效果。与教学形式、教学过程管理相对应,网络通识课的教学质量层次不齐,学习成绩这一单一的衡量手段基本不能反映实际的学习效果。从人文素养的培养目标看,每个大学生在学习前的素质结构千差万别的,以某门网络通识课程的学习成绩不能反映学生的文化素质提升状况;从学习的实际内容及内容的理解程度看,学习成绩难以衡量每个学生学习同一门课程的实际效果;从教学的考核方式看,以课程每部分的一些考核题及综合考核成绩来看,往往局限于具体的知识点,而不能反映学生理解并正确运用相关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教育管理方式僵化,诱导了学生的消极学习动机。从该校网络通识课的推广和具体教学管理过程看,目前主要集中在选课和成绩管理两个环节。在选课环节,每个学生可以自主选择一门人文素养类通识课,选择课程不受专业、年级等因素限制,这诱导了部分学生的畏难动机,即尽量选择一些课时短、课程作业少等所谓容易过关的课程。在学习过程中,打开课程网络视频后怎么学、学习努力程度等缺乏有效督促和评价,这实际上是教学过程管理的缺失,这又诱导了部分学生的造假动机,打开视频没真正学习、委托选课相同的同学看视频和完成作业等情况时有发生。从课程考核看,由于考核只是集中于是否打开视频、是否完成少量的课程作业上,课程实际对学生的学习要求基本空白或停留在一些表面的指标,学生容易产生应付动机,为了学分而学习。从学分管理上看,课程大纲规定内的学分完成后,积极主动学习通识课的学生,即使学习效果再好,学习过程既不能计入学分,也没有其他形式的体现,不利于激发学生积极的学习动机。
(5)教学改进渠道缺失,缺乏有效的学生评价反馈机制。从教学质量的改进机制上看,教学过程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教学相长,教师的教学能够及时得到学生的学习反馈,从而帮助教师不断改进教学方式和方法。但对于网络通识课来看,这个反馈机制是断裂的。网络课程的老师只管讲,给学生的要求就是留一些作业以及最终的考核,学生对讲授过程中存在的疑惑及建议无法传递至教师;学校对人文素养类网络通识课没有配备对应的辅导教师,通过网络方式收集的课程评价或建议反馈往往偏离现实,特别是存在相当比例的学生消极对待网络课程时,这种网络渠道获得的反馈就非常容易失真。从网络课程资源的提供方式看,及时快速改进教学内容往往意味着供应商较高的制作成本,拉高网络课程资源的价格,进而又遏制了学校对相关课程资源的投资。 2提高网络通识课效率和收益的对策建议
人文素养类网络通识课的设置初衷是增加优质教育资源、促进学生人文素质的提升。解决上述问题必须围绕这一指导思想,通过整合现有内外部资源、改革现有校内教学管理方式、课程内容设置创新、本科生导师队伍建设等方式,从根源上加以解决。
(1)注重网络课程资源整合,方便学生选择。虽然该校目前购买的网络类课程数量不少,但与现有互联网上大量公开、免费的网络课程资源比较来看还是不多的,为此可以从资源整合的角度,提高学生可选课的网络课程范围和结构,提高学校效果。这种整合可从几个维度展开:一是现有网络类资源内部整合,尝试打破现有网络课程考核的“课程制”,要么建立网络类课程学习的积分制,累计完成网络类课程的学习时间、完成额定的课程作业等即视同达到课程要求的基本目标,要么探索不同网络课程的模块化组合,按照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兴趣爱好,自由打包组合网络课程学习内容。二是购买类网络资源与公开免费类网络资源整合,学生只要完成规定的学习内容,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实现预定的学习目标即可,不考虑各种网络资源的来源。三是网络类课程与传统课程的衔接,不要人为设定两类课程的界限,根据学生特点,可以考虑在一定范围内增加两类课程相互替代的可能性。
(2)强化网络通识课课程辅导,提高学习质量。网络类课程增加课程辅导可以涵盖在线辅导和线下辅导两种方式以及两种方式的组合。在线辅导可参考“沪江网校”等形式,最终实现不仅将现实课堂移植到网络平台,更重要的是将传统课堂好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也搬到网络平台,真正在不降低学习质量前提下保证学习自主选择和自由学习。线下辅导可通过邀请校内外相关课程教师举办专场答疑、学术讲座、学术沙龙等方式,学生也可组织相关主题的学习讨论小组等,多措并举提升学习质量。
(3)创新网络通识课课程管理和考核方式,以考促学。资源整合、课程辅导等改革都离不开教学管理和考核方式的创新。比如,允许不同来源的网络类课程进入学生选课范围,允许网络类课程与传统课程的相互替代等等,都需要在选课系统设置上作出相应调整。在考核方式上,应改变目前相对单一的考核模式,只规定最低学习时限、最低学习任务、最低学习要求等,对具体的考核方式可以多样化。比如,以提高自身演讲水平的网络类课程,可以通过组织演讲比赛的方式,确定学生的课程得分。
(4)尝试建立本科生人文素质导师制。网络类课程增加学生的自主选择、自由学习的权利,但不等于放任不管。目前教师教学科研工作压力与日俱增,教师与学生的沟通交流时间和频率都趋于下降,这既不利于专业课程的学习,也影响学生人文素质的提升。尝试结合现有的辅导员队伍、学年论文指导老师队伍等形式,建立本科生人文素质导师制,全过程指导本科生。
参考文献
[1]何瑶.互联网教育填补“知识沟”的条件分析——基于沪江CCTalk公开课的传播效果研究[C]//中国传媒大学.中国传媒大学第七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国传媒大学,2013:10.
[2]Janna Q.Anderson,Jan L.Boyles,Lee Rainie,王景枝,王保华(译).互联网对高等教育未来的影响[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3,(3):3845.
[3]刘宏森.互联网时代的教育:困境和作为[J].中国青年研究,2015,(7):3034.
[4]周若松,王志娟.浅谈大数据对教育的影响[J].高教学刊,2015,13):56.
关键词:网络通识课;问题;解决建议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5)22020202
伴随劳动力市场对大学毕业生人文素质要求的提高,高校及大学生对素质教育越发重视。为应对这一要求,桂林某高校有两个专职的教研室提供文学、音乐等人文素养类通识教育,此外还有3、4个学院零星开设艺术、心理健康、创业指导、职业规划等课程或讲座。在推行大学生人文素养教育过程中,面临了许多高校之前均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提供的课程类型有限、师资水平和水平有限等共性问题,大量学生的人文素养类课程选课需求难以得到满足。针对这一形势,该高校近年来陆续外购中华文化与历史传承、社会与文化、自然科学与技术、自我与人生、经济与管理思维、艺术鉴赏与审美体验、心理健康与情商教育、创新与创业教育、大学生职业规划与指导等共9个模块89门网上课程供学生自主选择学习。
为提高网络通识课的覆盖面和学习效果,该高校将网络通识课纳入全体本科生选课范围,要求在校本科生至少选择一门网络通识课自主学习,学习成绩计入学生素质教育相应学分。经过2、3年的实践,网络通识课实现了全员覆盖,对补充优质教育资源、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发挥了重要作用。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方式,网路通识课在发挥相应作用的同时,也陆续暴露出一些问题。本文拟对这些问题加以梳理,并针对性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
1推行网络通识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作为传统人文素养类课程教学补充,人文素养类网络通识课在课程内容、教学方式、考核方式、学生评价等方面均呈现出一些新的特征,相关课程很受学生欢迎。但在该高校具体实践过程中,又出现一些与教学规律、教育管理相冲突的方法与环节。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课程内容有限,与素质教育及学生实际需求存在一定偏差。相对于已有的人文素养类课堂教学课程,网络通识课无论从数量和内容上已经是很大的改进,但网络通识课课程选择上仍存在不足:一是所选课程有限,课程的购买量取决于学校相关教育课程建设类投资;二是所选课程购买于商业化的教育资源供应商,供应商能提供的课程范围限定了学校可以购买的课程类型,学校期望购买的部分课程反而难以购买。特别是某些网络课程资源供应商,课程资源往往是打包销售,结果便造成购买了一些学校不敢兴趣的课程,甚至购买了一些低质量的课程资源;三是学生的实际需求没有得到有效的重视。从人文素养类通识课的设置看,至少要考虑两个因素:素质教育的基本课程框架和大学生对素质教育课程的实际需求。从该校实践看,这两个方面缺失情况比较突出,特别是没有考虑不同专业、不同生源结构的大学生对素质教育类课程的实际需求,网络课程购买前缺乏对学生需求的深度调研。
(2)教学形式单一,教学过程缺乏有效监督。该校人文素养类网络通识课主要是将一些课程的讲课视频放置在网上教学平台供学生选择学习,从教学形式上看只是将传统课堂上教师讲授的内容移植到网络平台,仍然是“满堂灌”。教学过程中,缺乏教学互动环节,学生对网络课程中的疑惑只能是重复听讲或求助于其他老师。从具体的实现手段看,虽然网络实现了学生的自主学习,但对部分没有私人电脑的经济困难学生而言,这种自主选择权不仅不是便利,而是变成负担或一定程度的歧视。
(3)教学质量层次不齐,学习成绩不能有效反映学习效果。与教学形式、教学过程管理相对应,网络通识课的教学质量层次不齐,学习成绩这一单一的衡量手段基本不能反映实际的学习效果。从人文素养的培养目标看,每个大学生在学习前的素质结构千差万别的,以某门网络通识课程的学习成绩不能反映学生的文化素质提升状况;从学习的实际内容及内容的理解程度看,学习成绩难以衡量每个学生学习同一门课程的实际效果;从教学的考核方式看,以课程每部分的一些考核题及综合考核成绩来看,往往局限于具体的知识点,而不能反映学生理解并正确运用相关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教育管理方式僵化,诱导了学生的消极学习动机。从该校网络通识课的推广和具体教学管理过程看,目前主要集中在选课和成绩管理两个环节。在选课环节,每个学生可以自主选择一门人文素养类通识课,选择课程不受专业、年级等因素限制,这诱导了部分学生的畏难动机,即尽量选择一些课时短、课程作业少等所谓容易过关的课程。在学习过程中,打开课程网络视频后怎么学、学习努力程度等缺乏有效督促和评价,这实际上是教学过程管理的缺失,这又诱导了部分学生的造假动机,打开视频没真正学习、委托选课相同的同学看视频和完成作业等情况时有发生。从课程考核看,由于考核只是集中于是否打开视频、是否完成少量的课程作业上,课程实际对学生的学习要求基本空白或停留在一些表面的指标,学生容易产生应付动机,为了学分而学习。从学分管理上看,课程大纲规定内的学分完成后,积极主动学习通识课的学生,即使学习效果再好,学习过程既不能计入学分,也没有其他形式的体现,不利于激发学生积极的学习动机。
(5)教学改进渠道缺失,缺乏有效的学生评价反馈机制。从教学质量的改进机制上看,教学过程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教学相长,教师的教学能够及时得到学生的学习反馈,从而帮助教师不断改进教学方式和方法。但对于网络通识课来看,这个反馈机制是断裂的。网络课程的老师只管讲,给学生的要求就是留一些作业以及最终的考核,学生对讲授过程中存在的疑惑及建议无法传递至教师;学校对人文素养类网络通识课没有配备对应的辅导教师,通过网络方式收集的课程评价或建议反馈往往偏离现实,特别是存在相当比例的学生消极对待网络课程时,这种网络渠道获得的反馈就非常容易失真。从网络课程资源的提供方式看,及时快速改进教学内容往往意味着供应商较高的制作成本,拉高网络课程资源的价格,进而又遏制了学校对相关课程资源的投资。 2提高网络通识课效率和收益的对策建议
人文素养类网络通识课的设置初衷是增加优质教育资源、促进学生人文素质的提升。解决上述问题必须围绕这一指导思想,通过整合现有内外部资源、改革现有校内教学管理方式、课程内容设置创新、本科生导师队伍建设等方式,从根源上加以解决。
(1)注重网络课程资源整合,方便学生选择。虽然该校目前购买的网络类课程数量不少,但与现有互联网上大量公开、免费的网络课程资源比较来看还是不多的,为此可以从资源整合的角度,提高学生可选课的网络课程范围和结构,提高学校效果。这种整合可从几个维度展开:一是现有网络类资源内部整合,尝试打破现有网络课程考核的“课程制”,要么建立网络类课程学习的积分制,累计完成网络类课程的学习时间、完成额定的课程作业等即视同达到课程要求的基本目标,要么探索不同网络课程的模块化组合,按照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兴趣爱好,自由打包组合网络课程学习内容。二是购买类网络资源与公开免费类网络资源整合,学生只要完成规定的学习内容,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实现预定的学习目标即可,不考虑各种网络资源的来源。三是网络类课程与传统课程的衔接,不要人为设定两类课程的界限,根据学生特点,可以考虑在一定范围内增加两类课程相互替代的可能性。
(2)强化网络通识课课程辅导,提高学习质量。网络类课程增加课程辅导可以涵盖在线辅导和线下辅导两种方式以及两种方式的组合。在线辅导可参考“沪江网校”等形式,最终实现不仅将现实课堂移植到网络平台,更重要的是将传统课堂好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也搬到网络平台,真正在不降低学习质量前提下保证学习自主选择和自由学习。线下辅导可通过邀请校内外相关课程教师举办专场答疑、学术讲座、学术沙龙等方式,学生也可组织相关主题的学习讨论小组等,多措并举提升学习质量。
(3)创新网络通识课课程管理和考核方式,以考促学。资源整合、课程辅导等改革都离不开教学管理和考核方式的创新。比如,允许不同来源的网络类课程进入学生选课范围,允许网络类课程与传统课程的相互替代等等,都需要在选课系统设置上作出相应调整。在考核方式上,应改变目前相对单一的考核模式,只规定最低学习时限、最低学习任务、最低学习要求等,对具体的考核方式可以多样化。比如,以提高自身演讲水平的网络类课程,可以通过组织演讲比赛的方式,确定学生的课程得分。
(4)尝试建立本科生人文素质导师制。网络类课程增加学生的自主选择、自由学习的权利,但不等于放任不管。目前教师教学科研工作压力与日俱增,教师与学生的沟通交流时间和频率都趋于下降,这既不利于专业课程的学习,也影响学生人文素质的提升。尝试结合现有的辅导员队伍、学年论文指导老师队伍等形式,建立本科生人文素质导师制,全过程指导本科生。
参考文献
[1]何瑶.互联网教育填补“知识沟”的条件分析——基于沪江CCTalk公开课的传播效果研究[C]//中国传媒大学.中国传媒大学第七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国传媒大学,2013:10.
[2]Janna Q.Anderson,Jan L.Boyles,Lee Rainie,王景枝,王保华(译).互联网对高等教育未来的影响[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3,(3):3845.
[3]刘宏森.互联网时代的教育:困境和作为[J].中国青年研究,2015,(7):3034.
[4]周若松,王志娟.浅谈大数据对教育的影响[J].高教学刊,2015,1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