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王和他的首相威廉一世的无奈选择

来源 :国家人文历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lly11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861年1月2日,长期因中风而无法视事的普鲁士国王一腓特烈.威廉四世,终于艰难地咽下了最后一口气。消息传来,正在家中养病的俾斯麦虽谈不上如丧考妣,却也不由得为自己的仕途而担忧起来。毕竟那位即将继位的“摄政王”威廉对他可谓是成见甚深……。
其他文献
提起苏轼,人们不禁浮想起一个诗词书画无所不能的宋代才子,然而苏轼更为大家所熟知的名号却是东坡居士,一个在宦海沉浮中保持纯真、豁达又不乏幽默的深刻形象。居士为佛教用
嘉祐六年(1061)十一月,风冷如刀,严霜刺骨,寒天冻地之间的别离多了几分萧索。青年苏轼即将离开京城,告别父亲与师友,纵马一路西行。好在这次别离并不凄凉,不久前,他在制科考
在苏轼的众多友人中,文同很特殊。他们一生见面只有两>次,接触的时间非常短,却有着远胜于常人的友谊。苏轼有关文同的诗文共79首(篇),文同提及苏拭的诗文19首。文同死后,苏轼
对唐宋官员来说,贬逐海南岛等于“生度鬼门关”,悬居海J外,与中原分离,人生地不熟,谪官的身份彻底宣告了他的社会性死亡,海南是谁都不愿提起的禁忌。《旧唐书》载,韦执谊(764
魏晋以来,儒家的正统地位备受冲击,原本儒家集中关注于人伦世故,但是未能解释终极之问——人从何处来,将向何处去。值此之际,佛教、道教大展身手,前者阐发因果轮回,后者描绘
苏轼爽朗豁达,性喜交游。《漫浪野录》里说,“苏子瞻范爱天下士,无贤不肖欢如也。”他虽才高却不傲物,遇人温厚,“有片善可取者,辄之与倾尽城府,论辩唱酬,间以谈谑。”即使历
建中靖国元年(1101)。这一年,苏轼越过大庾岭,回到了阔别已久的中原。在生命的最后一年,他依旧是步履不停,一路沿江西入赣水,越鄱阳湖而入长江,顺流而下东行至金陵(今江苏南
北宋绍圣四年(1097),已过耳顺暮年的苏轼饱尝党争倾轧之害和颠沛流离之苦,正准备在广东惠州“长作岭南人”,但又接到朝廷贬他南迁的命令。他告别留在惠州的家人后,在幼子苏过
加莱阿佐·齐亚诺1903年3月18日出生于意大利托斯卡纳,其父为海军将领康斯坦佐,齐亚诺,因在一战中的英勇表现被授予伯爵爵位,是意大利国家法西斯党的创始人之一,和墨索里
2024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从嘉兴南湖红船启程,到百年间领航前行,共产党人以I坚定的革命信念、崇高的革命品格前赴后继,干秋忠烈。“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