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风潮是由传播者和受众共同营造出来的,所以要想整治这种传者获利,百姓受损的现象,传者和受众就必须共同承担起社会责任
跟风与造风,这里的“风”专指因某个人物或某个事件突然间从默默无闻蹿至为一种潮流的社会现象。以所谓的神医、养生专家为例。一个个匆匆粉墨登场,又一个个昙花一现。但令人奇怪的是,此类人物所造成的风潮,竟能一波刚平,一波又起,呈现出生生不息的怪圈。剖析跟风与造风的辩证关系,剖析这类怪圈生成的原因,提出防止这类怪圈产生的建议,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谁是造风的主体?
所谓“造风”指借助传媒营造出某种潮流、某种时尚,显然传播者是造风的主体、主力军,其中起主导作用的是传媒工作者,因为他们掌握着传媒工具,操纵着话语内容的决策权和传播权。再有就是被他们大力吹捧的对象。除此之外还有与之相关的其他人,以捧红养生专家张悟本为例,这部分人包括出版社(商)的有关人员和广告商等。这一群体上下呼应、密切配合,他们打着满足广大受众求健康、觅养生需要的旗号,怀着利己的动机,合谋造风,以求共赢。如湖南卫视以脱口秀形式打造了一个栏目叫《百科全说》。该栏目将综艺节目和养生节目相嫁接,在2010年2月的一期《张悟本谈养生》的节目中,使其一夜走红。随之,由张悟本所撰写的《把吃出来的病吃回去》一书一跃成为各大书店的销售黑马,据说上市才4个月竟然出售达300万册!如此一来,电视台大大提高了收视率,张悟本以及出版商也都赚了个盆满钵溢。可以说,养生节目捧红了专家,专家也救了电视台,这不是合谋又是什么?
谁是跟风的主体?
跟风属于从众行为。无疑受众是跟风的主体。现在人们对健康问题愈来愈关注,但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于是普通百姓,尤其是老年人害怕生病,试图寻找保持健康的途径带有普遍性。但他们大多又缺少医学知识,所以很容易跟风。据报道,曾有记者随机采访,发现中老年人几乎100%收看养生类节目,超过八成的被采访者表示愿意按照电视上所介绍的方法去养生。还有不少观众经常与亲友、邻居交流养生经验,这种口口相传的方式可信度很高,会对大众传播的信息起到多级传播的效果。
“风场”是造风者和跟风者互动的产物
“风场”即潮流。心理学家认为,“一切事物都是由相互联系的部分构成的整体”,在整体中的各个部分“并非是各自独立的”,“也并非其中一个被包含在另一个之中。相反,他们相互紧密联系于一个包含其整体的个体——世界场”中。依据这个理论,我们不能孤立地分析在养生热这个潮流中,传播者和受众各自的行为表现,而应当把他们视为一个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整体(即场)。比如张悟本为代表的这股波及广泛的养生热的形成,既非仅靠传播者,也非单凭受众,而是造风者和追风者相互推波助澜所形成的一种强大的合力。
再从“传播学的角度看,任何公共意义的完成,都不是信息发送者(编码者)一人说了算,它更有赖于信息接受者(解码者)的理解。”也就是说,意义的产生往往取决于接受者而非传播者。因为如果没有接受者的理解,传播者的信息就失去了意义。但是我们又不能简单地把编码者和解码者视为传播者和接受者。编码者和解码者是相对而言的。在事件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传播者和接受者的角色地位会不断地转换。编码者(传播者)会转变为解码者(接受者),反之,解码者(接受者)也会转变为编码者(传播者)。联系到养生潮可以看出,在一定的条件下,追风者也可以加入到造风者的行列,而造风者也可能成为追风者的一员。
比如,当受众对张悟本的养生经深信不疑,甚至能为2000元一次的挂号费趋之若鹜时,特别是当他们的行为被媒体曝光、放大时,无疑,这些曾经的受众便不由自主地涌进造风者的队伍之中了。而其他一些媒体、出版商、广告商及相关产品如药品、保健品、食品等企业的商家,也会从有关报道或市场的波动中敏锐地嗅出新的商机(这时他们也在不折不扣地充当着受众的角色),他们会处心积虑地采用各种方式加入到吹捧张悟本的浪潮中(这时他们又会成为传播者的同盟),并借这股风潮也分上一杯羹。
传播者和受众的社会责任
由于风潮是由传播者和受众共同营造出来的,所以要想整治这种传者获利,百姓受损的现象,传者和受众就必须共同承担起社会责任。
传媒不应去迎合受众不合理的心理需求,不能仅为提高收视率而置百姓的健康和生命于不顾。医学工作者要善于将艰涩难懂的医学知识转化为普通百姓容易理解的话语,并通过大众传媒传播正确的养生知识,不给伪养生专家以可乘之机,不做“沉默的大多数”。有心理学家经实验表明,就一般而言,人们从众的比例为33.3%,而当有人(哪怕只有一个人)站出来表达相反的意见时,从众的比例就会下降至5%。假如有许多医务工作者能够勇敢地、及时地揭露张悟本之流的蛊惑之言,相信他们很难掀起伪科学的浪潮。
受众应努力提高媒介素养,消除媒介崇拜心理,善于辨别媒介信息的真伪。不要以为只要上了电视的就是正确的。要有质疑精神,要形成尊重科学的理念。
总之,只有当传播者和受众都自觉地既不造风也不跟风,歪风邪气就失去了市场。那种一波刚平,一波又起的怪圈才有可能转变为传者与受众之间的良性互动。(作者为中国传媒大学传播心理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导)
跟风与造风,这里的“风”专指因某个人物或某个事件突然间从默默无闻蹿至为一种潮流的社会现象。以所谓的神医、养生专家为例。一个个匆匆粉墨登场,又一个个昙花一现。但令人奇怪的是,此类人物所造成的风潮,竟能一波刚平,一波又起,呈现出生生不息的怪圈。剖析跟风与造风的辩证关系,剖析这类怪圈生成的原因,提出防止这类怪圈产生的建议,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谁是造风的主体?
所谓“造风”指借助传媒营造出某种潮流、某种时尚,显然传播者是造风的主体、主力军,其中起主导作用的是传媒工作者,因为他们掌握着传媒工具,操纵着话语内容的决策权和传播权。再有就是被他们大力吹捧的对象。除此之外还有与之相关的其他人,以捧红养生专家张悟本为例,这部分人包括出版社(商)的有关人员和广告商等。这一群体上下呼应、密切配合,他们打着满足广大受众求健康、觅养生需要的旗号,怀着利己的动机,合谋造风,以求共赢。如湖南卫视以脱口秀形式打造了一个栏目叫《百科全说》。该栏目将综艺节目和养生节目相嫁接,在2010年2月的一期《张悟本谈养生》的节目中,使其一夜走红。随之,由张悟本所撰写的《把吃出来的病吃回去》一书一跃成为各大书店的销售黑马,据说上市才4个月竟然出售达300万册!如此一来,电视台大大提高了收视率,张悟本以及出版商也都赚了个盆满钵溢。可以说,养生节目捧红了专家,专家也救了电视台,这不是合谋又是什么?
谁是跟风的主体?
跟风属于从众行为。无疑受众是跟风的主体。现在人们对健康问题愈来愈关注,但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于是普通百姓,尤其是老年人害怕生病,试图寻找保持健康的途径带有普遍性。但他们大多又缺少医学知识,所以很容易跟风。据报道,曾有记者随机采访,发现中老年人几乎100%收看养生类节目,超过八成的被采访者表示愿意按照电视上所介绍的方法去养生。还有不少观众经常与亲友、邻居交流养生经验,这种口口相传的方式可信度很高,会对大众传播的信息起到多级传播的效果。
“风场”是造风者和跟风者互动的产物
“风场”即潮流。心理学家认为,“一切事物都是由相互联系的部分构成的整体”,在整体中的各个部分“并非是各自独立的”,“也并非其中一个被包含在另一个之中。相反,他们相互紧密联系于一个包含其整体的个体——世界场”中。依据这个理论,我们不能孤立地分析在养生热这个潮流中,传播者和受众各自的行为表现,而应当把他们视为一个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整体(即场)。比如张悟本为代表的这股波及广泛的养生热的形成,既非仅靠传播者,也非单凭受众,而是造风者和追风者相互推波助澜所形成的一种强大的合力。
再从“传播学的角度看,任何公共意义的完成,都不是信息发送者(编码者)一人说了算,它更有赖于信息接受者(解码者)的理解。”也就是说,意义的产生往往取决于接受者而非传播者。因为如果没有接受者的理解,传播者的信息就失去了意义。但是我们又不能简单地把编码者和解码者视为传播者和接受者。编码者和解码者是相对而言的。在事件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传播者和接受者的角色地位会不断地转换。编码者(传播者)会转变为解码者(接受者),反之,解码者(接受者)也会转变为编码者(传播者)。联系到养生潮可以看出,在一定的条件下,追风者也可以加入到造风者的行列,而造风者也可能成为追风者的一员。
比如,当受众对张悟本的养生经深信不疑,甚至能为2000元一次的挂号费趋之若鹜时,特别是当他们的行为被媒体曝光、放大时,无疑,这些曾经的受众便不由自主地涌进造风者的队伍之中了。而其他一些媒体、出版商、广告商及相关产品如药品、保健品、食品等企业的商家,也会从有关报道或市场的波动中敏锐地嗅出新的商机(这时他们也在不折不扣地充当着受众的角色),他们会处心积虑地采用各种方式加入到吹捧张悟本的浪潮中(这时他们又会成为传播者的同盟),并借这股风潮也分上一杯羹。
传播者和受众的社会责任
由于风潮是由传播者和受众共同营造出来的,所以要想整治这种传者获利,百姓受损的现象,传者和受众就必须共同承担起社会责任。
传媒不应去迎合受众不合理的心理需求,不能仅为提高收视率而置百姓的健康和生命于不顾。医学工作者要善于将艰涩难懂的医学知识转化为普通百姓容易理解的话语,并通过大众传媒传播正确的养生知识,不给伪养生专家以可乘之机,不做“沉默的大多数”。有心理学家经实验表明,就一般而言,人们从众的比例为33.3%,而当有人(哪怕只有一个人)站出来表达相反的意见时,从众的比例就会下降至5%。假如有许多医务工作者能够勇敢地、及时地揭露张悟本之流的蛊惑之言,相信他们很难掀起伪科学的浪潮。
受众应努力提高媒介素养,消除媒介崇拜心理,善于辨别媒介信息的真伪。不要以为只要上了电视的就是正确的。要有质疑精神,要形成尊重科学的理念。
总之,只有当传播者和受众都自觉地既不造风也不跟风,歪风邪气就失去了市场。那种一波刚平,一波又起的怪圈才有可能转变为传者与受众之间的良性互动。(作者为中国传媒大学传播心理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