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十一回乡,遇到远亲,一个40多岁的农村妇女,育有一对双胞胎女儿,她向全村人发下誓言:如果一双女儿考上大学,她要摆宴三天,全村的人无论老幼,随便来吃。
听了这话,心中肃然。
亲戚所在的省份,是中国最发达富庶的地方,乡间各户都开着大大小小的加工厂,亲戚家也是如此,孩子们就算是承父业,也会过得不错,但这一家还是把读书视作最高理想,将文化奉为崇高。
她或许不知,在中国的大城市,越来越多的人对她和女儿们奋斗的理解用脚投了反对票,逃离中国式的大学教育,甚至从初中开始就选择脱离一贯而行的教育体系,成为少小离家的留学生。
教育在中国中心城镇、农村形成的落差之巨可以用触目惊心来形容,一方是直接与国际接轨,一方还在为最基本的教育设施、师资发愁;一方是发出高品质多元化教育的诉求,一方则是留守儿童生存与心灵困境;一方是大城市教育资源的强势聚集,一方则随着乡村的凋敝而难再有朗朗书声的校园。
我们曾经以为,多多捐款为失学儿童建希望小学,大眼睛的女孩就会回到教室,但那么多倾圮的校舍告诉我们,事情没有那么简单;我们曾经以为捐赠更多的图书、建更多的乡村图书馆就能让放羊的孩子改变命运,但散落的书页告诉我们,事情远比这个复杂;我们曾经以为,更多的人下乡支教,会让乡村教育提高质量,但重点大学一年比一年低的农村学生入学比率告诉我们,教育的高墙已然矗立,一些人永远被挡在墙外。
这还不算城市里从3岁幼儿园开始的竞争,十五年只为挤过高考的一条独木桥,在孩子探索世界的黄金年月,弃绝成长的种种可能性,修剪掉种种繁复的枝条,只为龙门一跃,这是一种多么刻板、贫乏的教育。
教育在中国真是一个一言难尽,无奈又无解的话题。然而教育的问题远不只教育本身,它既是社会问题的直接反应,又是一种放大,某种意义上来说,改良教育必得改良社会。然而在这个循环的闭合点,又会回到教育上——社会的最终改良者是受过良好教育的人。
我身边既有越来越多选择放弃选择出离者,也有选择行动者。一个父亲从童年记忆没有父母陪伴的孤独,想到留守儿童的孤寂,开始了送“故事盒子”到孩子们手里的公益行动;一个母亲,有感于少年被困于学校的枯索,开始了“博雅教育”的尝试;还有更多的行动者,一如本期中介绍的公益组织、基金会,他们都是一个个充满活力的“酶”——不仅始终是活着的生命体,而且还具高效性、专一性、温和性及生生不息性,以酶的活力和耐力,化解板结的制度、板结的社会。
公元70年前后,耶路撒冷面临罗马人的屠城之难,犹太人的拉比向罗马人请求:如果屠城难免,只希望留下一所小小的学校。
教育无论何时,都是一个民族必须坚守的底线。
听了这话,心中肃然。
亲戚所在的省份,是中国最发达富庶的地方,乡间各户都开着大大小小的加工厂,亲戚家也是如此,孩子们就算是承父业,也会过得不错,但这一家还是把读书视作最高理想,将文化奉为崇高。
她或许不知,在中国的大城市,越来越多的人对她和女儿们奋斗的理解用脚投了反对票,逃离中国式的大学教育,甚至从初中开始就选择脱离一贯而行的教育体系,成为少小离家的留学生。
教育在中国中心城镇、农村形成的落差之巨可以用触目惊心来形容,一方是直接与国际接轨,一方还在为最基本的教育设施、师资发愁;一方是发出高品质多元化教育的诉求,一方则是留守儿童生存与心灵困境;一方是大城市教育资源的强势聚集,一方则随着乡村的凋敝而难再有朗朗书声的校园。
我们曾经以为,多多捐款为失学儿童建希望小学,大眼睛的女孩就会回到教室,但那么多倾圮的校舍告诉我们,事情没有那么简单;我们曾经以为捐赠更多的图书、建更多的乡村图书馆就能让放羊的孩子改变命运,但散落的书页告诉我们,事情远比这个复杂;我们曾经以为,更多的人下乡支教,会让乡村教育提高质量,但重点大学一年比一年低的农村学生入学比率告诉我们,教育的高墙已然矗立,一些人永远被挡在墙外。
这还不算城市里从3岁幼儿园开始的竞争,十五年只为挤过高考的一条独木桥,在孩子探索世界的黄金年月,弃绝成长的种种可能性,修剪掉种种繁复的枝条,只为龙门一跃,这是一种多么刻板、贫乏的教育。
教育在中国真是一个一言难尽,无奈又无解的话题。然而教育的问题远不只教育本身,它既是社会问题的直接反应,又是一种放大,某种意义上来说,改良教育必得改良社会。然而在这个循环的闭合点,又会回到教育上——社会的最终改良者是受过良好教育的人。
我身边既有越来越多选择放弃选择出离者,也有选择行动者。一个父亲从童年记忆没有父母陪伴的孤独,想到留守儿童的孤寂,开始了送“故事盒子”到孩子们手里的公益行动;一个母亲,有感于少年被困于学校的枯索,开始了“博雅教育”的尝试;还有更多的行动者,一如本期中介绍的公益组织、基金会,他们都是一个个充满活力的“酶”——不仅始终是活着的生命体,而且还具高效性、专一性、温和性及生生不息性,以酶的活力和耐力,化解板结的制度、板结的社会。
公元70年前后,耶路撒冷面临罗马人的屠城之难,犹太人的拉比向罗马人请求:如果屠城难免,只希望留下一所小小的学校。
教育无论何时,都是一个民族必须坚守的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