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红楼梦》作为一部诗化的小说,它的语言体现出了中国古代诗文理论一再强调的“言近而旨远,词浅而义深,虽发语已殚,而含义未尽”的美学原则。即整部小说通过诗化的语言,给读者营造了一个既五彩斑斓而又含蓄深远的诗意的空间,给人以纯美享受和无尽遐思。
关键词: 诗化的语言 人物形象 故事情节 活动环境
曹雪芹的《红楼梦》是一部优秀的古典小说,但同时是一首精巧绝伦的诗。不单因为《红楼梦》中有大量诗词曲赋,更重要的在于小说的整个氛围是诗意和诗化的。作为一部杰出的小说,书中大多不是诗词形式的笔墨,却实实在在是诗化的语言,以散文形式出现的语言,充满诗情画意,令人读后觉得情趣盎然、美不胜收。对于小说中诗词曲赋的品评和鉴赏,历来名家颇多,此处不敢再论。这里单以小说中散文式的语言为话题谈谈看法。因为《红楼梦》首先是作为一部出色的小说而存在的,所以我们就谈谈小说中怎样以诗化的语言构建小说的叙事策略。对于这部诗化小说的语言艺术,我尝试从三个方面分析:一是用诗化的语言塑造诗意的人物形象。二是用诗化的语言展开诗意的故事情节。三是用诗化的语言构建诗意的活动环境。
一、用诗化的语言塑造诗意的人物形象
许多人读《红楼梦》后,都会心动神移、不能自已,甚至在实际生活中处处以小说中心仪的人物形象为偶像,模仿他们的言行举止,更有甚者把自己幻想成某位主人公而如痴如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在《红楼梦》出现以前,没有哪部小说能对读者产生如此巨大的影响。我认为《红楼梦》之所以有这样大的魅力,是因为书中塑造的许多美丽而有个性有才华的光彩照人的人物形象,她们是一首首风格独具、百读不厌的诗。
1.用诗词里的意境描绘人物的外形。
首先我们看看小说中对第一号女主人公的肖像描写,在小说的第三回《林黛玉抛父进京都》中写道:“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泣非泣含露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娇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文中除了点出她的眉目之外,未具体写她鼻子如何,嘴巴怎样。就写她走起路来像杨柳在摇摆,静下来时像一朵漂亮的花倒影在水里。这个景很美很美,但跟人的形象實际上有很大的差距。人如果真的像一朵花或一棵树,就有点像妖怪了,这是传统词曲诗歌里意象的吸收。本回中写贾宝玉也是如此,“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若秋波”,等等,也是一样用虚的写法。再看看薛宝钗,在小说的第八回《比通灵金莺微露意》中用:“面若银盘,眼如水杏”形容这一等一的美人,如果你理解为“脸庞像银盘,眼睛像水杏”,那么薛宝钗就不漂亮了。可小说中薛宝钗可是貌冠群芳的大家闺秀,其实此处是讲她好看的,“银盘”无非是讲她生得洁白丰满,“水杏”是说她的眼睛又大又亮,充满水的灵性。因为中国传统比喻往往和西洋文里的比喻是不一样的,西洋人讲外貌更注重形,而我们更注重意,就像意境、神韵,所以《红楼梦》里写人物,特别是作者喜爱的人物,往往外形都借用诗词里的意境描绘。
2.借用诗词里的意象描绘人物的际遇。
晴雯是曹雪芹小说里的丫鬟中写得最有个性最好的一位,或者说写得最具有诗意的一个人物。写她的一个代表性情节就是补裘,在小说的第五十二回《勇晴雯病补雀金裘》中说贾宝玉的大衣烧了一个洞。当时,袭人母死回去,晴雯和在怡红院里留下的几个丫鬟闹着玩,结果早上起来着凉了,于是生病了。服了医生开的药和在宝玉又是嗅又是贴的医治下,差不多快好了,但还要静养。就在此时,贾宝玉娘舅做寿,他得去。去前贾母把一件最高级的皮裘——雀金裘给了他,可回来时他却唉声叹气,原来皮裘不小心被烧了一个洞。这件衣服又不能换,因为贾母专门给他的,第二天寿辰正日又不能不到。这个雀金裘就是孔雀毛做成的皮裘,贾府上下做针线活的,甚至京城里最高档的裁缝都不能补好。此时晴雯病还未好,就挣扎起来帮宝玉把这件皮裘补好了。等她补好时,自己也倒下去了。后来医生说本来这个病已经快好了,肯定是经过一场大劳累又加重了。“晴雯补裘”这一意象正好在一首诗里,那就是唐代诗人秦韬玉的《贫女》。这首诗是这样的:“蓬门未识绮罗香,拟托良媒益自伤。谁爱风流高格调,共怜时世俭梳妆。敢将十指夸针巧,不把双眉斗画长。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因为晴雯是一个贫家女儿,从小被卖到赖家,后来赖大的母亲把这么一个小丫头孝敬给贾母。贫家女不可能有读诗、读四书五经的机会,可是她却是一个很有天赋的女孩,她的天赋表现在她的针艺,连京城里最高裁缝铺里的裁缝师都无法补的雀金裘,晴雯能够补,可见她的针艺是超凡脱俗的,所以“敢将十指夸针巧”这句诗用在她的身上是毫无愧色的。下面一句“不把双眉斗画长”是说她同别人不比画眉打扮,事实上,这里的“画眉打扮”暗含着另一种意思,也就是在贾府里随波逐流、投其所好。晴雯本身就是一个敢于反抗、追求平等的具有叛逆性格的女性,这种性格在第七十八回的《惑奸谗抄检大观园》中得到最突出的表现。“敢将十指夸针长,不把双眉斗画长”在她身上形成了一种很强烈的反差对比,本事很高,但决不投人所好,这正好印证了上一句“风流格调高”的诗句。而《红楼梦》第五回关于她的判词中就已指出“心比天高,身为下贱,风流灵巧招人怨……”恰好与此诗中的“贫女”暗暗相合。因此,我们可以说晴雯的形象是从“贫女”这个意象诗化而来的。
二、诗化的语言展开诗意的故事情节
《红楼梦》里的一些经典的故事情节让人读后神思飞越、魂牵梦萦。因为这些情节不仅新颖巧妙、曲折感人,更重要的是它能引你进入诗的意境中,让你流连忘返,得到绝美的熏陶和感染。下面我们选取三个典型片断一起欣赏。
1.“黛玉葬花”。在黛玉葬花之前书中先道:“宝玉携了一套《会真记》,走到沁芳闸的桥边桃花树底下一块石头上坐着,展开《会真记》,从头细玩。正看到‘落红成阵’,只见一阵风吹过,把树上桃花吹下一大半来,落得满身、满书、满地皆是。”此情景,我们可以想到李贺的诗“桃花乱落如红雨”。再来说“黛玉葬花”的典型片断:“宝玉一回头,却是林黛玉来了,肩上担着花锄,锄上挂着花囊,手里拿着花帚。宝玉笑道:‘好,好,来把这个花扫起来,撂在那水里……’林黛玉道:‘撂在水里不好。你看这里的水干净,只一流出去,有人家的地方脏的臭的混倒,仍旧把花糟蹋了。那畸角上我有一个花冢,如今把他扫了,装在这绢袋里,拿土埋上,日久不过随土化了岂不干净。’”可以说黛玉葬桃花也就是葬佳人葬红颜,此情节应是作者从他的祖父曹寅《楝亭诗钞》“百年孤冢葬桃花”句中得到灵感的。南宋的一个词人叫吴子英,他在《风入松》里讲“听风听雨过清明,愁草《瘗花铭》”。《瘗花铭》是悼念花的名字,“瘗”是“埋葬”,《瘗花铭》换一个词就是《葬花吟》。唐代诗人韩渥有诗题曰《哭花》,里面写道:“若是有情争不哭”“夜来风雨葬西施”,“争”是“怎”,“西施”指花。还有北宋周邦彦的《六丑》,其中曰:“为问花何在?夜来风雨葬楚倾国。”“倾国”就是美女,诸如此类的词是非常多的。 2.“憨湘云醉卧芍药茵”。书中写湘云吃醉了图凉快,在山后头的一块青板石凳上睡着了。原文曰:“果见湘云卧于山石僻处一个石凳子上,业已香梦沉酣,四面芍药飞了一身,满头满脸衣襟上皆是红香散乱,手中的扇子也在地下,也半被落花埋了……”这景象让我们想到李贺的《题赵生壁》:“曝背卧东亭,桃花满肌骨。”赤膊、曝背、晒太阳、卧东亭,这时桃花满肌肤。只不过史湘云不是“曝背”,她是“醉卧”,不是“卧东亭”,而是卧在“芍药茵”上,卧在“青石板”上,不是“桃花满肌骨”,而是“芍药花满肌骨”。
3.“宝玉痴看隔花人”。文中寫贾宝玉有一次偶遇一个名叫小红的丫头,因见她长得十分“俏丽干净”,也就“留了心”,第二天还想找她,可见不到。所以他就假装到外面去看花“这里瞧瞧,那里望望,一抬头,只见西南角上游廊底下栏杆上似有一个人倚在那里,却恨面前有一株海棠花遮着,看不真切。只得又转了一步,仔细一看,可不是昨儿那个丫头在那里出神。”这里,脂砚斋评道:“余以为此书之妙,皆从诗词曲中泛出者”,“泛出”就是“化出”,“皆系此等笔墨也”就是此类笔墨,“试问观者,此非‘隔花人远天涯近’乎?”“隔花人”倒远,“天涯”反而近,这句诗是一句词曲里的,《西厢记》里崔莺莺的唱词:“隔花荫,人远天涯近。”这情节便是从这句诗词里化出来的。
以上这三个片段都是诗化的情节,真可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让我们不得不佩服曹雪芹高超的驾驭语言的能力及深厚的古诗词文化底蕴,顺手拈来的语言都是从诗词中幻化出来的,同时构成一首诗、一幅画,使书中的情节都蕴含着浓郁的诗情画意。
三、诗化的语言构建诗意的活动环境
《红楼梦》不仅让我们看到了别具一格、流光溢彩、美妙绝伦的人物形象,还为我们铺开了一幅幅诗意盎然、妙不可言的情节画卷。书中人物活动的场景也是构成诗化小说的一个有机部分,不可忽视。作者在书中往往只用三言两语就营造了诗的氛围,使人有“如在画中游”之感,以下若干片段就是明证。
写炎夏长昼的庭院:“士隐大叫一声,定睛看时,只见烈日炎炎,芭蕉冉冉,梦中之事,便忘了一半。”(第一回)
写清溪:“只见水上落花愈多,其水愈加清溜,溶溶荡荡,曲折萦纡。”(第十七回)
写大观园繁华夜景:“只见圆中香烟缭绕,花影缤纷,处处灯光相映,时时细乐声喧:说不尽这太平景象,富贵风流。”(第十八回)
写大观园水上繁华夜景:“只见清流一带,势若游龙,两边石栏上,皆系水晶玻璃各色风灯,点的如银光雪浪,上面柳杏诸树,虽无花叶,却用各色绸绫纸绢及通草为花,粘于枝上,每一株悬灯万盏;更兼池中荷荇凫鹭诸灯,亦皆系螺蚌羽毛做就成,上下争辉,水天焕彩,真是玻璃世界,珠宝乾坤。”(第十八回)
写春天潇湘馆的竹林:“宝玉便顺脚一径来至一个院门前,看那凤尾森森,龙吟细细,正是潇湘馆。”(第二十六回)
写春夜怡红院外:“(黛玉)越想越觉伤感,便也不顾苍苔露冷,花径风寒,独立墙角边花阴之下呜咽起来。”(第二十六回)
写大观园夏日中午之景:“(宝玉)忙进大观园来,只见赤日当天,树阴匝地,满耳蝉声,静无人语。“(第三十回)
写潇湘馆的竹影苔痕:“一进院门,只见满地下竹影参差,苔痕浓淡。”(第三十五回)
写蘅芜苑的雨后春晨:“一日清晓,宝钗春困已醒,搴惟下榻,微觉轻寒,及启户视之,见院中土润苔青,原来五更是落了几点微雨。“(其五十九回)
写月夜空阔之景:“猛不防那壁里桂花树下,呜咽悠扬,吹出笛声来。趁着这明月清风,天空地静,真令人烦心顿逝,万虑齐除,肃然危坐,默然相赏。“(第七十六回)
写深夜尼庵:“三人遂一同来至栊翠庵中,只见龛焰犹青,炉香未烬,几个老道婆也熟睡了,只有小丫头在蒲团上垂手打盹。“(第七十六回)
写怡红院的夜景:宝玉从噩梦中醒来,“见案上红灯,窗前皓月,依然锦绣丛中,繁华世界。”(第九十八回)
写潇湘馆最凄凉的一夜:“(黛玉死后)大家痛哭了一阵,只听的远远的一阵音乐之声,侧耳一听,却又没有了。探春李纨走出院外再听时,惟有竹梢风动,月影移墙,毫不凄凉冷淡。”(第九十八回)
《红楼梦》这些片语传神之处是其他古典小说中少有的,显然是从诗词艺术中吸取的手法。
纵观全文,我们不得不承认《红楼梦》确实是一部空前绝后的诗化小说,小说中大多数散文式的笔墨,虽不是诗却胜似诗,但比起书中大家耳熟能详的诗词曲赋来说并不逊色,有的地方甚至更胜一筹。正是这些诗化的语言造就了这部伟大的小说,它是作者“批阅十载,增删五次”呕心沥血、穷其一生结出的一枚香气远播、令人痴迷、丰盈沉甸的硕果。它的内蕴博大精深、异彩纷呈,令人读后口齿留香,手不忍释卷。笔者少时对此书即情有独钟,而今在此处大胆用粗拙的笔触,谈谈读此书后的见解,希不至贻笑大方。
参考文献:
[1]舒芜.红楼说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5.
[2]蔡义江.点评红楼梦[M].北京:团结出版社,2004.9.
关键词: 诗化的语言 人物形象 故事情节 活动环境
曹雪芹的《红楼梦》是一部优秀的古典小说,但同时是一首精巧绝伦的诗。不单因为《红楼梦》中有大量诗词曲赋,更重要的在于小说的整个氛围是诗意和诗化的。作为一部杰出的小说,书中大多不是诗词形式的笔墨,却实实在在是诗化的语言,以散文形式出现的语言,充满诗情画意,令人读后觉得情趣盎然、美不胜收。对于小说中诗词曲赋的品评和鉴赏,历来名家颇多,此处不敢再论。这里单以小说中散文式的语言为话题谈谈看法。因为《红楼梦》首先是作为一部出色的小说而存在的,所以我们就谈谈小说中怎样以诗化的语言构建小说的叙事策略。对于这部诗化小说的语言艺术,我尝试从三个方面分析:一是用诗化的语言塑造诗意的人物形象。二是用诗化的语言展开诗意的故事情节。三是用诗化的语言构建诗意的活动环境。
一、用诗化的语言塑造诗意的人物形象
许多人读《红楼梦》后,都会心动神移、不能自已,甚至在实际生活中处处以小说中心仪的人物形象为偶像,模仿他们的言行举止,更有甚者把自己幻想成某位主人公而如痴如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在《红楼梦》出现以前,没有哪部小说能对读者产生如此巨大的影响。我认为《红楼梦》之所以有这样大的魅力,是因为书中塑造的许多美丽而有个性有才华的光彩照人的人物形象,她们是一首首风格独具、百读不厌的诗。
1.用诗词里的意境描绘人物的外形。
首先我们看看小说中对第一号女主人公的肖像描写,在小说的第三回《林黛玉抛父进京都》中写道:“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泣非泣含露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娇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文中除了点出她的眉目之外,未具体写她鼻子如何,嘴巴怎样。就写她走起路来像杨柳在摇摆,静下来时像一朵漂亮的花倒影在水里。这个景很美很美,但跟人的形象實际上有很大的差距。人如果真的像一朵花或一棵树,就有点像妖怪了,这是传统词曲诗歌里意象的吸收。本回中写贾宝玉也是如此,“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若秋波”,等等,也是一样用虚的写法。再看看薛宝钗,在小说的第八回《比通灵金莺微露意》中用:“面若银盘,眼如水杏”形容这一等一的美人,如果你理解为“脸庞像银盘,眼睛像水杏”,那么薛宝钗就不漂亮了。可小说中薛宝钗可是貌冠群芳的大家闺秀,其实此处是讲她好看的,“银盘”无非是讲她生得洁白丰满,“水杏”是说她的眼睛又大又亮,充满水的灵性。因为中国传统比喻往往和西洋文里的比喻是不一样的,西洋人讲外貌更注重形,而我们更注重意,就像意境、神韵,所以《红楼梦》里写人物,特别是作者喜爱的人物,往往外形都借用诗词里的意境描绘。
2.借用诗词里的意象描绘人物的际遇。
晴雯是曹雪芹小说里的丫鬟中写得最有个性最好的一位,或者说写得最具有诗意的一个人物。写她的一个代表性情节就是补裘,在小说的第五十二回《勇晴雯病补雀金裘》中说贾宝玉的大衣烧了一个洞。当时,袭人母死回去,晴雯和在怡红院里留下的几个丫鬟闹着玩,结果早上起来着凉了,于是生病了。服了医生开的药和在宝玉又是嗅又是贴的医治下,差不多快好了,但还要静养。就在此时,贾宝玉娘舅做寿,他得去。去前贾母把一件最高级的皮裘——雀金裘给了他,可回来时他却唉声叹气,原来皮裘不小心被烧了一个洞。这件衣服又不能换,因为贾母专门给他的,第二天寿辰正日又不能不到。这个雀金裘就是孔雀毛做成的皮裘,贾府上下做针线活的,甚至京城里最高档的裁缝都不能补好。此时晴雯病还未好,就挣扎起来帮宝玉把这件皮裘补好了。等她补好时,自己也倒下去了。后来医生说本来这个病已经快好了,肯定是经过一场大劳累又加重了。“晴雯补裘”这一意象正好在一首诗里,那就是唐代诗人秦韬玉的《贫女》。这首诗是这样的:“蓬门未识绮罗香,拟托良媒益自伤。谁爱风流高格调,共怜时世俭梳妆。敢将十指夸针巧,不把双眉斗画长。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因为晴雯是一个贫家女儿,从小被卖到赖家,后来赖大的母亲把这么一个小丫头孝敬给贾母。贫家女不可能有读诗、读四书五经的机会,可是她却是一个很有天赋的女孩,她的天赋表现在她的针艺,连京城里最高裁缝铺里的裁缝师都无法补的雀金裘,晴雯能够补,可见她的针艺是超凡脱俗的,所以“敢将十指夸针巧”这句诗用在她的身上是毫无愧色的。下面一句“不把双眉斗画长”是说她同别人不比画眉打扮,事实上,这里的“画眉打扮”暗含着另一种意思,也就是在贾府里随波逐流、投其所好。晴雯本身就是一个敢于反抗、追求平等的具有叛逆性格的女性,这种性格在第七十八回的《惑奸谗抄检大观园》中得到最突出的表现。“敢将十指夸针长,不把双眉斗画长”在她身上形成了一种很强烈的反差对比,本事很高,但决不投人所好,这正好印证了上一句“风流格调高”的诗句。而《红楼梦》第五回关于她的判词中就已指出“心比天高,身为下贱,风流灵巧招人怨……”恰好与此诗中的“贫女”暗暗相合。因此,我们可以说晴雯的形象是从“贫女”这个意象诗化而来的。
二、诗化的语言展开诗意的故事情节
《红楼梦》里的一些经典的故事情节让人读后神思飞越、魂牵梦萦。因为这些情节不仅新颖巧妙、曲折感人,更重要的是它能引你进入诗的意境中,让你流连忘返,得到绝美的熏陶和感染。下面我们选取三个典型片断一起欣赏。
1.“黛玉葬花”。在黛玉葬花之前书中先道:“宝玉携了一套《会真记》,走到沁芳闸的桥边桃花树底下一块石头上坐着,展开《会真记》,从头细玩。正看到‘落红成阵’,只见一阵风吹过,把树上桃花吹下一大半来,落得满身、满书、满地皆是。”此情景,我们可以想到李贺的诗“桃花乱落如红雨”。再来说“黛玉葬花”的典型片断:“宝玉一回头,却是林黛玉来了,肩上担着花锄,锄上挂着花囊,手里拿着花帚。宝玉笑道:‘好,好,来把这个花扫起来,撂在那水里……’林黛玉道:‘撂在水里不好。你看这里的水干净,只一流出去,有人家的地方脏的臭的混倒,仍旧把花糟蹋了。那畸角上我有一个花冢,如今把他扫了,装在这绢袋里,拿土埋上,日久不过随土化了岂不干净。’”可以说黛玉葬桃花也就是葬佳人葬红颜,此情节应是作者从他的祖父曹寅《楝亭诗钞》“百年孤冢葬桃花”句中得到灵感的。南宋的一个词人叫吴子英,他在《风入松》里讲“听风听雨过清明,愁草《瘗花铭》”。《瘗花铭》是悼念花的名字,“瘗”是“埋葬”,《瘗花铭》换一个词就是《葬花吟》。唐代诗人韩渥有诗题曰《哭花》,里面写道:“若是有情争不哭”“夜来风雨葬西施”,“争”是“怎”,“西施”指花。还有北宋周邦彦的《六丑》,其中曰:“为问花何在?夜来风雨葬楚倾国。”“倾国”就是美女,诸如此类的词是非常多的。 2.“憨湘云醉卧芍药茵”。书中写湘云吃醉了图凉快,在山后头的一块青板石凳上睡着了。原文曰:“果见湘云卧于山石僻处一个石凳子上,业已香梦沉酣,四面芍药飞了一身,满头满脸衣襟上皆是红香散乱,手中的扇子也在地下,也半被落花埋了……”这景象让我们想到李贺的《题赵生壁》:“曝背卧东亭,桃花满肌骨。”赤膊、曝背、晒太阳、卧东亭,这时桃花满肌肤。只不过史湘云不是“曝背”,她是“醉卧”,不是“卧东亭”,而是卧在“芍药茵”上,卧在“青石板”上,不是“桃花满肌骨”,而是“芍药花满肌骨”。
3.“宝玉痴看隔花人”。文中寫贾宝玉有一次偶遇一个名叫小红的丫头,因见她长得十分“俏丽干净”,也就“留了心”,第二天还想找她,可见不到。所以他就假装到外面去看花“这里瞧瞧,那里望望,一抬头,只见西南角上游廊底下栏杆上似有一个人倚在那里,却恨面前有一株海棠花遮着,看不真切。只得又转了一步,仔细一看,可不是昨儿那个丫头在那里出神。”这里,脂砚斋评道:“余以为此书之妙,皆从诗词曲中泛出者”,“泛出”就是“化出”,“皆系此等笔墨也”就是此类笔墨,“试问观者,此非‘隔花人远天涯近’乎?”“隔花人”倒远,“天涯”反而近,这句诗是一句词曲里的,《西厢记》里崔莺莺的唱词:“隔花荫,人远天涯近。”这情节便是从这句诗词里化出来的。
以上这三个片段都是诗化的情节,真可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让我们不得不佩服曹雪芹高超的驾驭语言的能力及深厚的古诗词文化底蕴,顺手拈来的语言都是从诗词中幻化出来的,同时构成一首诗、一幅画,使书中的情节都蕴含着浓郁的诗情画意。
三、诗化的语言构建诗意的活动环境
《红楼梦》不仅让我们看到了别具一格、流光溢彩、美妙绝伦的人物形象,还为我们铺开了一幅幅诗意盎然、妙不可言的情节画卷。书中人物活动的场景也是构成诗化小说的一个有机部分,不可忽视。作者在书中往往只用三言两语就营造了诗的氛围,使人有“如在画中游”之感,以下若干片段就是明证。
写炎夏长昼的庭院:“士隐大叫一声,定睛看时,只见烈日炎炎,芭蕉冉冉,梦中之事,便忘了一半。”(第一回)
写清溪:“只见水上落花愈多,其水愈加清溜,溶溶荡荡,曲折萦纡。”(第十七回)
写大观园繁华夜景:“只见圆中香烟缭绕,花影缤纷,处处灯光相映,时时细乐声喧:说不尽这太平景象,富贵风流。”(第十八回)
写大观园水上繁华夜景:“只见清流一带,势若游龙,两边石栏上,皆系水晶玻璃各色风灯,点的如银光雪浪,上面柳杏诸树,虽无花叶,却用各色绸绫纸绢及通草为花,粘于枝上,每一株悬灯万盏;更兼池中荷荇凫鹭诸灯,亦皆系螺蚌羽毛做就成,上下争辉,水天焕彩,真是玻璃世界,珠宝乾坤。”(第十八回)
写春天潇湘馆的竹林:“宝玉便顺脚一径来至一个院门前,看那凤尾森森,龙吟细细,正是潇湘馆。”(第二十六回)
写春夜怡红院外:“(黛玉)越想越觉伤感,便也不顾苍苔露冷,花径风寒,独立墙角边花阴之下呜咽起来。”(第二十六回)
写大观园夏日中午之景:“(宝玉)忙进大观园来,只见赤日当天,树阴匝地,满耳蝉声,静无人语。“(第三十回)
写潇湘馆的竹影苔痕:“一进院门,只见满地下竹影参差,苔痕浓淡。”(第三十五回)
写蘅芜苑的雨后春晨:“一日清晓,宝钗春困已醒,搴惟下榻,微觉轻寒,及启户视之,见院中土润苔青,原来五更是落了几点微雨。“(其五十九回)
写月夜空阔之景:“猛不防那壁里桂花树下,呜咽悠扬,吹出笛声来。趁着这明月清风,天空地静,真令人烦心顿逝,万虑齐除,肃然危坐,默然相赏。“(第七十六回)
写深夜尼庵:“三人遂一同来至栊翠庵中,只见龛焰犹青,炉香未烬,几个老道婆也熟睡了,只有小丫头在蒲团上垂手打盹。“(第七十六回)
写怡红院的夜景:宝玉从噩梦中醒来,“见案上红灯,窗前皓月,依然锦绣丛中,繁华世界。”(第九十八回)
写潇湘馆最凄凉的一夜:“(黛玉死后)大家痛哭了一阵,只听的远远的一阵音乐之声,侧耳一听,却又没有了。探春李纨走出院外再听时,惟有竹梢风动,月影移墙,毫不凄凉冷淡。”(第九十八回)
《红楼梦》这些片语传神之处是其他古典小说中少有的,显然是从诗词艺术中吸取的手法。
纵观全文,我们不得不承认《红楼梦》确实是一部空前绝后的诗化小说,小说中大多数散文式的笔墨,虽不是诗却胜似诗,但比起书中大家耳熟能详的诗词曲赋来说并不逊色,有的地方甚至更胜一筹。正是这些诗化的语言造就了这部伟大的小说,它是作者“批阅十载,增删五次”呕心沥血、穷其一生结出的一枚香气远播、令人痴迷、丰盈沉甸的硕果。它的内蕴博大精深、异彩纷呈,令人读后口齿留香,手不忍释卷。笔者少时对此书即情有独钟,而今在此处大胆用粗拙的笔触,谈谈读此书后的见解,希不至贻笑大方。
参考文献:
[1]舒芜.红楼说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5.
[2]蔡义江.点评红楼梦[M].北京:团结出版社,20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