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的课程理念是面向全体学生、提高生物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就初中生物学科而言,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赋予了新的涵义。
关键词:生物教学 合作探究 创新意识 生物实验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9(c)-0164-01
生物科学是农林、医药卫生、环境保护及其他有关应用科学的基础,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义务教育阶段的生物学课程是自然科学领域的学科课程,其精要是展示生物科学的基本内容,反映自然科学的本质。传统的生物教学,教师多倾向于单纯的知识传授,学生多被动接受知识甚至依靠死记硬背来应付考试。根据新课程改革要求的需要,初中生物教学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改变人才培养模式,倡导探究性学习,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动手,逐步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就要求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都要上新台阶。
1 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吃”透教材
教材是教育部门各方规定下的教师必须遵守和使用的工具和资料,同时为教材合理运用实施了一定的牵引工作。目前,不少生物教师只重视教材中的部分内容(特别是仅限于教材正文和习题),对导读部分或附加拓展部分往往予以忽视,这样就隔离了教材的整体连贯性。他们大多把教材仅仅用于备课、课堂讲演、布置练习题等传统环节,加上教学方法也相对滞后或过于枯燥,学生难以理解掌握书本上的知识,更不用提师生课堂的有效互动了。
因此,要想使初中生物教学取得成效,教师要充分吃透教材内容,不放过任何一个知识点,要相信“存在即有理”,教材既然有所提及就一定有其功效发挥的特殊时候。比如常被放在角落的“教材目录”一项其实就大有作用。教师根据自身对生物教材的分析,先对学生进行目录的细致讲解,通过对生物圈、生物特征、生态系统等的讲解和相关图片信息展示等,使学生对生物知识形成优先掌握。然后,利用教材中所规定的统一实验标准,组织学生按步骤和规范操作显微镜,制作标本等,实现学生的同步发展。这样一来,学生脑海中形成了以教材目录为纲网络结构,最终实现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
2 向课堂内45分钟要效率
首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丰富课堂表现形式,提高课堂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生物课堂可根据实际需要插入不同类型的案例。比如故事性案例,像生物趣闻、色盲的发现者、近亲结婚的危害(傻子村)、青春期叛逆行为等;开放性案例,即思维发散性案例,如可以用来嫁接或扦插的植物、不健康的饮食习惯、群体生活的动物、环境污染的事实、节约小窍门等;文学性案例,包括与生物知识相关的成语、俗语、谚语、诗歌、散文等。
其次,充分利用各种教具,如挂图、实物、实验以及现代化教学手段。如在讲解DNA结构时,可采用先模型、后挂图、再板图的诱导顺序,使本来肉眼看不见的结构变得形象客观,以期达到模型诱导、挂图感知、板图巩固之功效。
这样一来,通过“演示→讲解→板图”这一诱导程序中,学生顺利完成“认识→思考→记忆”这一掌握知识的过程。本来抽象难懂的知识学生在轻松愉快地环境中接受了。
当然,不管运用了多少手段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想课堂高效,最大的前提还是得依赖教师丰富全面的生物知识,灵活的知识运用水平,巧妙地激发学生互动能力。同时,要特别注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逐渐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应是课堂的组织者、合作者、促进者、引导者、研究者,是“平等中的首席”。教师要在平等、合作、民主、互动的氛围中关注促进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只有这样,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才能自然和谐地融合到一起。
3 重视生物实验教学
生物学本身就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教学尤为重要。笔者在农村中学任教生物学科多年,却深知农村实验教学目前大多只是考前集中练习,实验成了一种摆设。我分析了一下,大致有这几个方面的原因:农村学校经济条件相对较差,实验设备落后,仪器不完备;学生实验基础差;教师实验素质欠缺,学校对生物实验课的不重视等。而事实上,有效的实验教学,可以让学生更直观更形象地了解大自然,培养他们的实际动手能力和探索能力,创新能力。
随着全国义务教育的不断深入,尤其课程改革力度的加大,作为教师我们应转变观念,教学不是为了应付考试,全面发展学生的能力才是正道。结合实际情况,充分利用资源开展好初中生物实验课程。全面开放实验室,灵活安排教学内容。其实农村学校开展实验课虽然受到了经济的限制,却有许多优越的自然条件。
如,在做“探究蚂蚁的行为、观察家蚕的生殖与发育”实验时,学生很容易得到蚂蚁,家蚕这类研究材料,为实验的进行提供了方便。农村中学为教学空间的开放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地理条件,学生可以在自己家进行观察与探究学习。如学习“花的结构”,就可以让学生从自己身边搜集觀察所有的花的种类及结构的异同。不少农村中学甚至可以腾出地方来栽种植物,这若得到合理利用,可以大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劣势在一定程度上反而成了优势。
总而言之,教师应充分认识新一轮课改背景下的生物学课堂教学,生物学课堂教学并无固定模式可循,作为教师,我们应本着“与新课程一起成长”的态度来创新发展生物学课堂教学的内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与教师的主导作用,共同营造生物课堂上良好“教、学”成效。
参考文献
[1] 李维德.几个国家中学生物学教学目的之比较[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1195(1):58-60.
[2] 周予新.面向21世纪构建高素质中学生物学教师队伍[J].生物学教学,2009(4).
[3] 饶可扬.中学生物学素质教育目标研究[J].生物学教学,2010(6):19-20.
[4] 陈皓兮.中学生物学教学中的启发式教学[J].课程·教材·教法,1985(3)32-33,54,72.
作者简介:陈振雄(1965—),男,湖南祁东人,本科,衡阳祁东县马杜桥乡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初中生物教学。
关键词:生物教学 合作探究 创新意识 生物实验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9(c)-0164-01
生物科学是农林、医药卫生、环境保护及其他有关应用科学的基础,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义务教育阶段的生物学课程是自然科学领域的学科课程,其精要是展示生物科学的基本内容,反映自然科学的本质。传统的生物教学,教师多倾向于单纯的知识传授,学生多被动接受知识甚至依靠死记硬背来应付考试。根据新课程改革要求的需要,初中生物教学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改变人才培养模式,倡导探究性学习,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动手,逐步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就要求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都要上新台阶。
1 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吃”透教材
教材是教育部门各方规定下的教师必须遵守和使用的工具和资料,同时为教材合理运用实施了一定的牵引工作。目前,不少生物教师只重视教材中的部分内容(特别是仅限于教材正文和习题),对导读部分或附加拓展部分往往予以忽视,这样就隔离了教材的整体连贯性。他们大多把教材仅仅用于备课、课堂讲演、布置练习题等传统环节,加上教学方法也相对滞后或过于枯燥,学生难以理解掌握书本上的知识,更不用提师生课堂的有效互动了。
因此,要想使初中生物教学取得成效,教师要充分吃透教材内容,不放过任何一个知识点,要相信“存在即有理”,教材既然有所提及就一定有其功效发挥的特殊时候。比如常被放在角落的“教材目录”一项其实就大有作用。教师根据自身对生物教材的分析,先对学生进行目录的细致讲解,通过对生物圈、生物特征、生态系统等的讲解和相关图片信息展示等,使学生对生物知识形成优先掌握。然后,利用教材中所规定的统一实验标准,组织学生按步骤和规范操作显微镜,制作标本等,实现学生的同步发展。这样一来,学生脑海中形成了以教材目录为纲网络结构,最终实现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
2 向课堂内45分钟要效率
首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丰富课堂表现形式,提高课堂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生物课堂可根据实际需要插入不同类型的案例。比如故事性案例,像生物趣闻、色盲的发现者、近亲结婚的危害(傻子村)、青春期叛逆行为等;开放性案例,即思维发散性案例,如可以用来嫁接或扦插的植物、不健康的饮食习惯、群体生活的动物、环境污染的事实、节约小窍门等;文学性案例,包括与生物知识相关的成语、俗语、谚语、诗歌、散文等。
其次,充分利用各种教具,如挂图、实物、实验以及现代化教学手段。如在讲解DNA结构时,可采用先模型、后挂图、再板图的诱导顺序,使本来肉眼看不见的结构变得形象客观,以期达到模型诱导、挂图感知、板图巩固之功效。
这样一来,通过“演示→讲解→板图”这一诱导程序中,学生顺利完成“认识→思考→记忆”这一掌握知识的过程。本来抽象难懂的知识学生在轻松愉快地环境中接受了。
当然,不管运用了多少手段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想课堂高效,最大的前提还是得依赖教师丰富全面的生物知识,灵活的知识运用水平,巧妙地激发学生互动能力。同时,要特别注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逐渐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应是课堂的组织者、合作者、促进者、引导者、研究者,是“平等中的首席”。教师要在平等、合作、民主、互动的氛围中关注促进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只有这样,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才能自然和谐地融合到一起。
3 重视生物实验教学
生物学本身就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教学尤为重要。笔者在农村中学任教生物学科多年,却深知农村实验教学目前大多只是考前集中练习,实验成了一种摆设。我分析了一下,大致有这几个方面的原因:农村学校经济条件相对较差,实验设备落后,仪器不完备;学生实验基础差;教师实验素质欠缺,学校对生物实验课的不重视等。而事实上,有效的实验教学,可以让学生更直观更形象地了解大自然,培养他们的实际动手能力和探索能力,创新能力。
随着全国义务教育的不断深入,尤其课程改革力度的加大,作为教师我们应转变观念,教学不是为了应付考试,全面发展学生的能力才是正道。结合实际情况,充分利用资源开展好初中生物实验课程。全面开放实验室,灵活安排教学内容。其实农村学校开展实验课虽然受到了经济的限制,却有许多优越的自然条件。
如,在做“探究蚂蚁的行为、观察家蚕的生殖与发育”实验时,学生很容易得到蚂蚁,家蚕这类研究材料,为实验的进行提供了方便。农村中学为教学空间的开放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地理条件,学生可以在自己家进行观察与探究学习。如学习“花的结构”,就可以让学生从自己身边搜集觀察所有的花的种类及结构的异同。不少农村中学甚至可以腾出地方来栽种植物,这若得到合理利用,可以大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劣势在一定程度上反而成了优势。
总而言之,教师应充分认识新一轮课改背景下的生物学课堂教学,生物学课堂教学并无固定模式可循,作为教师,我们应本着“与新课程一起成长”的态度来创新发展生物学课堂教学的内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与教师的主导作用,共同营造生物课堂上良好“教、学”成效。
参考文献
[1] 李维德.几个国家中学生物学教学目的之比较[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1195(1):58-60.
[2] 周予新.面向21世纪构建高素质中学生物学教师队伍[J].生物学教学,2009(4).
[3] 饶可扬.中学生物学素质教育目标研究[J].生物学教学,2010(6):19-20.
[4] 陈皓兮.中学生物学教学中的启发式教学[J].课程·教材·教法,1985(3)32-33,54,72.
作者简介:陈振雄(1965—),男,湖南祁东人,本科,衡阳祁东县马杜桥乡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初中生物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