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乃礼仪之邦,每逢春节,人们为联络感情相互走动,本无可厚非。
但是,春节也被一些投机钻营者视为拉关系、铺路子、开后门的最佳时机,他们提着精心准备的“年货”,敲响你家门,让你“盛情难却”。
正是在这种“盛情难却”中,一些领导干部不知不觉滑向深渊。
又到一年春节时,面对“各怀目的”而又“盛情难却”的礼品礼金,如何拒绝才能不伤情面?一些领导干部为此头痛不已。
为解君忧,本刊特邀请酉阳县委常委、组织部长刘玉平为你支招。
病症一:“送未必好,不送肯定不好”
人民网一项调查显示:55%的受调查者认为党员干部“怕过年”,主要是“怕去领导家‘走动’”,这成了党员干部过年“第一怕”。
在百度贴吧“送礼吧”中,一位网友坦承:“但凡过年,免不了去领导家走动走动。不然春节过后有何颜面,将来提拔有何基础?”
公务员小林说:“前年春节给领导送礼,咬牙买了一盒虫草。结果送去时看到领导家桌上已经有了好几盒,每盒都比我的大,顿时觉得无地自容。”
但小林父母却鼓励他:“去了的领导可能记不住,没有去的领导一定记得清。在机关想晋升,要给领导一个好印象,这个好印象就是靠平常走动走出来的。”
如今,小林正发愁,选什么礼物才能避免前年的尴尬。
一家模具加工企业的总经理王某也在“送礼吧”诉苦:“我计划去税务所、工商所等地方送礼。如果和这些人的关系没搞好,万一得罪谁,生意就难做了。”
中央和市委都发了“禁礼通知”,“小林”“王某”为何还想“走动”?正因为他们心中潜伏着“送未必好,不送肯定不好”的逻辑。
支招
先声夺人,明确告示
正因为很多人心中暗藏“送未必好,不送肯定不好”的逻辑,所以一些领导干部在春节期间必然会遭遇各种“礼金”“礼品”的袭击。
接受吧,违规违纪;拒绝吧,伤人感情——你可能为此头痛不已。
怎么办?不妨采取“先声夺人,明确告示”之法。
清朝康熙年间,张埙赴任登封知县。暗访后,张埙了解到登封县贿赂成风,民不聊生。
一些投机钻营者见新官上任,便备足彩礼,想贿赂张埙。
当此关口,张埙召集县衙工作人员,明确宣布:“不取一钱,不枉一人。”并在县衙门口立了一块表明誓言的巨石。
见此情况,投机钻营者只好收手作罢。
经过张埙的治理,登封县人民安居乐业,政事清明,老百姓送“官清民乐”四个字称颂他。
所谓“先声夺人,明确告示”,就是在送礼者尚未送礼之前,自己就先对外“约法三章”,表明自己坚决拒收礼金、礼品的态度,以打消别人送礼的念头。
一位领导干部的母亲病故,很多人前去吊唁。谁知到了殡仪馆,“份子钱”却送不出去。因为那里贴了一则告示:“各位来宾:丧事简办,不收礼金、花圈,感谢吊唁!”
大家都只“默哀、鞠躬”,一律“免礼”。
像这位领导干部一样,采用“明确告示”的方式拒绝收礼,既不伤人面子,又守住了底线,达到了“先声夺人”之效。
病症二:“狗不咬拉屎的,官不打送礼的”
进入当当网,输入“送礼”二字,就会跳出来一系列送礼“秘笈”:《送礼经济学》《送礼的艺术》……
“送什么样的礼品才能深化‘感情’?如何送礼不被拒绝?……”这些书介绍的很多“绝招”,已经被运用到现实生活中。比如——
●借花献佛
当你给领导送礼的时候,如果你送的是土特产,那么你可以说是老家人捎来的,分一些给领导尝尝,东西不多,自己又没花钱,不是特意买的,请领导收下。一般来说受礼者那种因害怕你目的性太强而拒礼的心态就会缓和些,通常情况下都会收下你的礼品。
●暗度陈仓
如果你送的是酒一类的东西,不妨可以说是别人送你的酒,你来和领导对饮共酌,然后喝一瓶送一瓶,这样一来不仅礼送了,关系也拉近了,还不露痕迹,岂不是很妙?
●借路搭桥
你可以在送礼的时候对受礼者说是以出厂价、批发价、优惠价买下的,象征性的收一些费用,受礼者因交了钱,收东西时也心安理得,毫无顾虑。
…………
很多人觉得“狗不咬拉屎的,官不打送礼的”,于是施展各种送礼术,让人难以拒绝。
支招
当面“拒礼”不失礼四法
王安石任北宋宰相期间,一位客人带来一块镜子和一块砚台送他。
王安石故意问客人:“这镜子和砚台有什么特别的好处?”
客人说:“这镜子可照二百里外的景物。这砚台呵口气就能得水磨墨。”
王安石笑着说:“都是稀奇宝物,可对我没有多大作用啊。我的脸还不及碟子大,哪里用得着照两百里外风景的神镜呢?我有个习惯,写字必先取水磨墨。这砚台虽能一呵气就得水,我也用不上啊!”
就这样,王安石婉言拒绝,把镜子和砚台还给了客人。
面对让人“盛情难却”的当面送礼,就要像王安石这样有智慧地婉拒——
●直接拒绝,就是把拒绝的意思当场明讲。这种方法应避免说话难听,例如:拒绝大额现金时,你可以说:“我们有规定,接受现金就是受贿。”拒绝贵重礼品时,你可以说:“按照有关规定,你送我的这件东西,必须登记上缴。”
●婉言拒绝,就是用温和的语言来婉拒。在某些情况下,我们不宜直接拒绝受礼。这时不妨换种方式,婉言拒绝:“这件礼物很漂亮,只不过我爱人已经给我买过了,你留着自己用吧。”
●沉默拒绝,就是面对送礼时,暂时中止“发言”。这种不说“不”字的拒绝,常常会产生极强的心理威慑力。沉默拒绝法虽然效果明显,但如果运用不当,难免会伤人,所以还可以尝试“王顾左右而言他”的“回避拒绝法”。 ●回避拒绝,就是避实就虚,对对方不说“是”,也不说“否”,只是搁置下来,转而议论其他事情。
病症三:“就是要让送礼者无地自容”
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给全省每名法官发过一份资料,里面介绍了24种法官在办案中可能遇到的送礼、请托的场景——
●人劝走了信封留下了——你将送礼者劝走了,但第二天你在楼下信箱或者小区门岗处发现当事人留下的装有若干购物卡券或现金的信封。
●老乡送的土特产——你的一位老乡给你送来了一些土特产,但并未提起有案件的事情需要你帮助打招呼或说情;老乡走后,你发现土特产下面还放了购物卡券或现金。
●手机被充值了——你的手机被当事人成功充值若干元。
…………
很多送礼术让人防不胜防,使你没有当面拒绝的机会。在这种情况下,你应该退礼。但如何退礼才不伤人情面呢?
明朝有个“悬鹅示众”的故事:周新担任司法按察使后,有人给他送来一只烤鹅。他坚决不受,但送礼者留下烤鹅就跑了。
周新就把烤鹅挂在门梁上,警示送礼者。从此,再没有人来周家送礼了。
周新的清廉之举固然令人钦佩,但他处理之道并不周全——他让别人“无地自容”了。
有的领导干部就像周新这样,抱着“就是要让送礼者无地自容”的态度,对送礼者一点不留情面,从而招来怨恨。
支招
向周恩来学“退礼”
江苏淮安周恩来故居,陈列着1961年1月16日周恩来指示国务院办公室同志写给淮安县委的一封信。信是这样写的:
“你县送给周总理和邓大姐的藕粉、莲子、馓子、工艺品以及针织品都已收到了。你们对周总理的热爱和关怀,他们是知道的,但是周总理和邓大姐认为,在中央三令五申不准送礼的情况下,你们还这样做是不对的。现在总理和邓大姐从他们的薪金中拿出一百元寄给你们,作为偿付藕粉、莲子、馓子、工艺品的价款,其他的一些针织品等以后有便人带给你们。总理并指示将中央关于不准请客送礼的通知寄给你们一份,请仔细研究,并望严格执行。”
这封拒礼信不足两百字,却充分展示了周恩来拒礼的艺术,很值得细细品味。这至少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是语气的把握。信中没有过多的批评,而是语气和缓、娓娓道来,既充分考虑了家乡人民的深情厚意,又鲜明表达了写信人的态度。
再者是对礼品的处理方法。周恩来比周新的高明,体现在两处细节上。一是根据礼品的特质区别对待,留下容易在运输过程中变质的食物,并变价以钱偿付;二是将比较容易保存也不易损坏的针织品原封不动地退回,避免了浪费。这两处细节令人不得不赞叹周恩来处理问题之细腻。
最后,周恩来嘱咐秘书将中央关于不准请客送礼的通知随信寄一份,要求淮安县委“仔细研究”并“严格执行”,此举更是耐人寻味——既说明了拒礼的原因,又起到了警示之作用。
但是,春节也被一些投机钻营者视为拉关系、铺路子、开后门的最佳时机,他们提着精心准备的“年货”,敲响你家门,让你“盛情难却”。
正是在这种“盛情难却”中,一些领导干部不知不觉滑向深渊。
又到一年春节时,面对“各怀目的”而又“盛情难却”的礼品礼金,如何拒绝才能不伤情面?一些领导干部为此头痛不已。
为解君忧,本刊特邀请酉阳县委常委、组织部长刘玉平为你支招。
病症一:“送未必好,不送肯定不好”
人民网一项调查显示:55%的受调查者认为党员干部“怕过年”,主要是“怕去领导家‘走动’”,这成了党员干部过年“第一怕”。
在百度贴吧“送礼吧”中,一位网友坦承:“但凡过年,免不了去领导家走动走动。不然春节过后有何颜面,将来提拔有何基础?”
公务员小林说:“前年春节给领导送礼,咬牙买了一盒虫草。结果送去时看到领导家桌上已经有了好几盒,每盒都比我的大,顿时觉得无地自容。”
但小林父母却鼓励他:“去了的领导可能记不住,没有去的领导一定记得清。在机关想晋升,要给领导一个好印象,这个好印象就是靠平常走动走出来的。”
如今,小林正发愁,选什么礼物才能避免前年的尴尬。
一家模具加工企业的总经理王某也在“送礼吧”诉苦:“我计划去税务所、工商所等地方送礼。如果和这些人的关系没搞好,万一得罪谁,生意就难做了。”
中央和市委都发了“禁礼通知”,“小林”“王某”为何还想“走动”?正因为他们心中潜伏着“送未必好,不送肯定不好”的逻辑。
支招
先声夺人,明确告示
正因为很多人心中暗藏“送未必好,不送肯定不好”的逻辑,所以一些领导干部在春节期间必然会遭遇各种“礼金”“礼品”的袭击。
接受吧,违规违纪;拒绝吧,伤人感情——你可能为此头痛不已。
怎么办?不妨采取“先声夺人,明确告示”之法。
清朝康熙年间,张埙赴任登封知县。暗访后,张埙了解到登封县贿赂成风,民不聊生。
一些投机钻营者见新官上任,便备足彩礼,想贿赂张埙。
当此关口,张埙召集县衙工作人员,明确宣布:“不取一钱,不枉一人。”并在县衙门口立了一块表明誓言的巨石。
见此情况,投机钻营者只好收手作罢。
经过张埙的治理,登封县人民安居乐业,政事清明,老百姓送“官清民乐”四个字称颂他。
所谓“先声夺人,明确告示”,就是在送礼者尚未送礼之前,自己就先对外“约法三章”,表明自己坚决拒收礼金、礼品的态度,以打消别人送礼的念头。
一位领导干部的母亲病故,很多人前去吊唁。谁知到了殡仪馆,“份子钱”却送不出去。因为那里贴了一则告示:“各位来宾:丧事简办,不收礼金、花圈,感谢吊唁!”
大家都只“默哀、鞠躬”,一律“免礼”。
像这位领导干部一样,采用“明确告示”的方式拒绝收礼,既不伤人面子,又守住了底线,达到了“先声夺人”之效。
病症二:“狗不咬拉屎的,官不打送礼的”
进入当当网,输入“送礼”二字,就会跳出来一系列送礼“秘笈”:《送礼经济学》《送礼的艺术》……
“送什么样的礼品才能深化‘感情’?如何送礼不被拒绝?……”这些书介绍的很多“绝招”,已经被运用到现实生活中。比如——
●借花献佛
当你给领导送礼的时候,如果你送的是土特产,那么你可以说是老家人捎来的,分一些给领导尝尝,东西不多,自己又没花钱,不是特意买的,请领导收下。一般来说受礼者那种因害怕你目的性太强而拒礼的心态就会缓和些,通常情况下都会收下你的礼品。
●暗度陈仓
如果你送的是酒一类的东西,不妨可以说是别人送你的酒,你来和领导对饮共酌,然后喝一瓶送一瓶,这样一来不仅礼送了,关系也拉近了,还不露痕迹,岂不是很妙?
●借路搭桥
你可以在送礼的时候对受礼者说是以出厂价、批发价、优惠价买下的,象征性的收一些费用,受礼者因交了钱,收东西时也心安理得,毫无顾虑。
…………
很多人觉得“狗不咬拉屎的,官不打送礼的”,于是施展各种送礼术,让人难以拒绝。
支招
当面“拒礼”不失礼四法
王安石任北宋宰相期间,一位客人带来一块镜子和一块砚台送他。
王安石故意问客人:“这镜子和砚台有什么特别的好处?”
客人说:“这镜子可照二百里外的景物。这砚台呵口气就能得水磨墨。”
王安石笑着说:“都是稀奇宝物,可对我没有多大作用啊。我的脸还不及碟子大,哪里用得着照两百里外风景的神镜呢?我有个习惯,写字必先取水磨墨。这砚台虽能一呵气就得水,我也用不上啊!”
就这样,王安石婉言拒绝,把镜子和砚台还给了客人。
面对让人“盛情难却”的当面送礼,就要像王安石这样有智慧地婉拒——
●直接拒绝,就是把拒绝的意思当场明讲。这种方法应避免说话难听,例如:拒绝大额现金时,你可以说:“我们有规定,接受现金就是受贿。”拒绝贵重礼品时,你可以说:“按照有关规定,你送我的这件东西,必须登记上缴。”
●婉言拒绝,就是用温和的语言来婉拒。在某些情况下,我们不宜直接拒绝受礼。这时不妨换种方式,婉言拒绝:“这件礼物很漂亮,只不过我爱人已经给我买过了,你留着自己用吧。”
●沉默拒绝,就是面对送礼时,暂时中止“发言”。这种不说“不”字的拒绝,常常会产生极强的心理威慑力。沉默拒绝法虽然效果明显,但如果运用不当,难免会伤人,所以还可以尝试“王顾左右而言他”的“回避拒绝法”。 ●回避拒绝,就是避实就虚,对对方不说“是”,也不说“否”,只是搁置下来,转而议论其他事情。
病症三:“就是要让送礼者无地自容”
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给全省每名法官发过一份资料,里面介绍了24种法官在办案中可能遇到的送礼、请托的场景——
●人劝走了信封留下了——你将送礼者劝走了,但第二天你在楼下信箱或者小区门岗处发现当事人留下的装有若干购物卡券或现金的信封。
●老乡送的土特产——你的一位老乡给你送来了一些土特产,但并未提起有案件的事情需要你帮助打招呼或说情;老乡走后,你发现土特产下面还放了购物卡券或现金。
●手机被充值了——你的手机被当事人成功充值若干元。
…………
很多送礼术让人防不胜防,使你没有当面拒绝的机会。在这种情况下,你应该退礼。但如何退礼才不伤人情面呢?
明朝有个“悬鹅示众”的故事:周新担任司法按察使后,有人给他送来一只烤鹅。他坚决不受,但送礼者留下烤鹅就跑了。
周新就把烤鹅挂在门梁上,警示送礼者。从此,再没有人来周家送礼了。
周新的清廉之举固然令人钦佩,但他处理之道并不周全——他让别人“无地自容”了。
有的领导干部就像周新这样,抱着“就是要让送礼者无地自容”的态度,对送礼者一点不留情面,从而招来怨恨。
支招
向周恩来学“退礼”
江苏淮安周恩来故居,陈列着1961年1月16日周恩来指示国务院办公室同志写给淮安县委的一封信。信是这样写的:
“你县送给周总理和邓大姐的藕粉、莲子、馓子、工艺品以及针织品都已收到了。你们对周总理的热爱和关怀,他们是知道的,但是周总理和邓大姐认为,在中央三令五申不准送礼的情况下,你们还这样做是不对的。现在总理和邓大姐从他们的薪金中拿出一百元寄给你们,作为偿付藕粉、莲子、馓子、工艺品的价款,其他的一些针织品等以后有便人带给你们。总理并指示将中央关于不准请客送礼的通知寄给你们一份,请仔细研究,并望严格执行。”
这封拒礼信不足两百字,却充分展示了周恩来拒礼的艺术,很值得细细品味。这至少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是语气的把握。信中没有过多的批评,而是语气和缓、娓娓道来,既充分考虑了家乡人民的深情厚意,又鲜明表达了写信人的态度。
再者是对礼品的处理方法。周恩来比周新的高明,体现在两处细节上。一是根据礼品的特质区别对待,留下容易在运输过程中变质的食物,并变价以钱偿付;二是将比较容易保存也不易损坏的针织品原封不动地退回,避免了浪费。这两处细节令人不得不赞叹周恩来处理问题之细腻。
最后,周恩来嘱咐秘书将中央关于不准请客送礼的通知随信寄一份,要求淮安县委“仔细研究”并“严格执行”,此举更是耐人寻味——既说明了拒礼的原因,又起到了警示之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