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甾体抗炎药物致消化道损伤的临床危险因素分析

来源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nowpine155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分析非甾体抗炎药物致消化道损伤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至2013年11月就诊并口服非甾体抗炎药物的735例患者临床资料。统计消化道损伤发生率;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统计相关危险因素。结果:消化道损伤发生率为2449%。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HP感染及心血管疾病与NSAIDs致消化道损伤呈显著正相关(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检出年龄、HP感染及心血管疾病是NSAIDs致消化道损伤的危险因素。结论:非甾体抗炎药物致消化道损伤的危险因素为高龄、合并HP感染及心血管疾病。
  【关键词】消化道损伤;非甾体抗炎药;危险因素
  【中图分类号】R9693【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4)12-0029-02
  非甾体抗炎药(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NSAIDs)具有抗炎、抗风湿、止痛、退热和抗凝血等作用,是临床处方量最大的药物之一,最常用的有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吲哚美辛等。NSAIDs所致消化道损伤在临床上极为常见,包括胃肠黏膜损伤、溃疡、消化不良及消化道出血等,据统计约37%长期使用的患者会出现明显的消化道损伤[1,2]。因此,分析其相关危险因素可为临床预防及合理用药提供基础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至2013年11月就诊并口服NSAIDs的735例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性368例,女性367例;平均年龄(5136±923)岁;服药原因:心血管疾病269例,呼吸道感染197例,骨关节疾病128例;口服药物排前三位的分别是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
  12研究方法
  121消化道损伤诊断标准消化道出血:有呕血或黑便症状,粪便或呕吐物隐血试验阳性,经内镜检查证实存在胃或十二指肠溃疡、黏膜糜烂。消化不良:临床表现为上腹部不适、隐痛、恶心、呕吐、上腹饱胀、嗳气、食欲减退等。NSAIDs相关肠病:临床表现为肠道慢性失血,胃镜和结肠镜无阳性发现,测定口服Cr-EDTA 后24h尿排泄率,发现肠道通透性增加。
  122观察指标消化道损伤发生率,年龄、性别、HP感染、原发病、联合用药(非NSAIDs类药物)与NSAIDs致消化道损伤的相关性。
  13统计学处理所得数据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单因素分析法;多因素分析用logistic回归分析,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NSAIDs在临床的应用日趋广泛,据估计全球约有115亿人口在长期服用NSAIDs。因此由NSAIDs引发的不良反应也日益受到人们关注。胃肠道黏膜损害是最常见NSAIDs不良反应,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在长期服用NSAIDs患者中的发病率均在10%以上,且其发病率随着服药剂量的增大和用药时间的延长而增高,如果不加以有效控制还会导致消化道出血、穿孔及胃肠排空障碍等严重并发症,威胁患者的生命[3]。消化道损伤发生率与研究结果近似。NSAIDs引发的消化道损伤的作用机制主要有以下几点:①NSAIDs通过抑制环氧化酶的活性,导致前列腺素E2和血栓素B2合成减少,肠黏膜组织中前列腺素E2对维持平滑肌张力和血管完整性十分重要,其水平下降会导致胃肠道内微血管损伤和通透性增加;②血栓素B2合成减少,则会导致血小板活性增强,诱发出血;③NSAIDs的使用还会诱发肠道的应激性炎症反应,生成大量的白三烯及自由基,对胃肠道粘膜造成损害[4,5]。
  相关危险因素的研究结果显示,年龄、HP感染及心血管疾病与NSAIDs致消化道损伤的发生率呈显著正相关。当患者处于高龄,合并有HP感染或者心血管疾病时更容易发生消化道损伤,相反呼吸道感染和合并用药并不会导致非甾体抗炎药物致消化道损伤的发生率上升。分析老年人之所以易发生消化道损伤的原因可能为:首先老年人肝肾功能减退导致药物代谢能力下降,其次老年人胃黏膜本身功能就存在一定退化,另外老年人血管弹性较差,出血后不易止血[6]。心血管疾病患者容易并发消化道损伤,而这种趋势在呼吸道感染并未发现,分析主要与用药时间相关,心血管疾病患者通常需长期服用NSAIDs,而呼吸道感染患者则在症状缓解后即可停药。HP感染本身就是胃肠道黏膜的致病因素,因此合并有HP感染服用NSAIDs也更易发生消化道损伤。因此,高龄、合并HP感染及心血管疾病与NSAIDs致消化道损伤是高危因素。临床上应加以重视,合理控制用药剂量和用药时间。
  参考文献
  [1]张振玉.非甾体抗炎药诱发肠病的诊治[J].临床药物治疗杂志,2010,8(1):53-55.
  [2]宋家斌.非甾体抗炎药对胃肠黏膜的损伤及防治[J].中国医药指南,2011,9(33):43-44.
  [3]刘树阳.阿司匹林致胃肠黏膜损伤126 例临床分析[J]. 实用临床医学,2006,7(7):32-34.
  [4]江一鸣,黄开红,李楚强等.上消化道出血与非甾体类抗炎药物的关系[J].岭南急诊医学杂志,2007,12(1):15-17.
  [5]季云秋,陈建荣.非甾体抗炎药与上消化道出血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07,2(20):49-50.
  [6]吕岩,唐彤宇. 老年上消化道出血急诊内镜检查与治疗[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6,26 (12) :1639-1640.
  (收稿日期:20140420)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观察老年重症颅脑损伤术后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6例老年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3例。观察组采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照组采用肠外营养支持,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血清总蛋白、前白蛋白、外周淋巴细胞计数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免疫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目的:评价手法复位加小夹板固定配合接活跌打膏外敷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对120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0例,分为治疗组(手法复位加小夹板固定配合接活跌打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在呼吸衰竭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76例呼吸衰竭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配到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持续性低流
目的:探讨黄芪甲苷(ASIV)对脂多糖(LPS)诱导急性肺损伤(ALI)的保护作用,并初步探讨其抑制内质网应激介导的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随机将50只SD大鼠分成5组,每组10只。对照组(静注生理盐
【摘 要】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胰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胰腺癌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经病理活检证实为胰腺癌,术前行CT检查设计治疗方案并计算粒子活度与个数,125I粒子活度0.40~0.70mCi/颗,以1cm间距应用Mick枪植入粒子,术后行三维适形外放疗,统计所有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患者化疗后CR16例,32.00%,PD3例,为6.00%。治疗后患者N
目的:探讨更昔洛韦合丙种球蛋白治疗巨细胞病毒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4例巨细胞病毒感染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治疗方案分为试验组(45例,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更昔洛韦+丙
【摘要】 目的:探讨拉玛泽呼吸法在自然分娩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孕妇106例,随机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53例。对照组使用常规产检护理,研究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拉玛泽呼吸法训练,比较分析两组孕妇分娩情况。结果:研究组的自然分娩率为94.3%,剖宫产率为3.8%;对照组的自然分娩率为75.5%,剖宫产率为20.8%,两组自然分娩率、剖宫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第一产程
目的:研究白木香果皮不同溶剂提取物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及对酪氨酸酶活性的抑制作用,为白木香果皮的应用和开发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水、乙醇、丙酮、乙酸乙酯和石油醚5种极
目的:探讨心电图(ECG)在急性肺栓塞(APE)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64例急性肺栓塞患者的人院及出院心电图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入院时,64例患者中60例患者心电图检查异
【摘要】目的:观察硫酸依替米星治疗烧伤创面感染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烧伤创面感染患者56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及对照组各28例。观察组采用硫酸奈替米注射液治疗,对照组应用头孢哌酮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显效18例(6429%),总有效率为9286%;对照组显效12例(4286%),总有效率6786%。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为1428%,对照组不良反应率为25%。观察组疗效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