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陶行知先生曾说过:“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教育。”数学起源于人类的生产活动,可以说“数学即生活”,但现如今数学在许多人的眼中却是应付应试教育的手段,背离了数学原本存在的意义。
关键词:数学;教学;生活化
那么怎么样才能使学生感受到自己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在生活中有实际的用處呢?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呢?
一、 依托教材,演绎生活中的数学
现如今的小学数学书本上的内容结构过于紧凑,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程度较低,使得学生对于知识的应用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因此出现了类似题海战术,死记硬背等方法,让学生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但是这样的教学方法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的发展,因此,我们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必须结合教学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重视知识的掌握,做到有的放矢。
小学生很善于观察周围的事物。在教学“平行四边形”一单元时,我布置了这样一个任务,找出一些你身边的四边形,可以是在学校内的,也可以是在自己家里,或者在你所经过的任何地方。第二天,学生的汇报十分热烈。有的学生说:我家的饭桌是一个长方形;也有的学生说:我家的电视机是一个长方形;还有的学生说:我看到汽车的玻璃是四边形,因为它有四条边……学生的回答多种多样,基本都得到了我的肯定。有这样一个学生的回答引起了我的注意,原来,他观察到,走廊上的窗户的形状是一个长方形,中午的时候,他在走廊玩耍的时候发现窗户在太阳的照射下,在地上形成了一个长方形的形状,而等到下午的时候,他又观察到地上的长方形变成了一个平行四边形。我首先肯定了这位学生所观察到的现象,同时表扬了他细致的观察力。
二、 立足学生,数学教学生活化
教与学都要以“做”为中心。陶行知先生早就提出“教学做合一”的观点,在美国也流行“木匠教学法”,让学生找找、量量、拼拼……因为“你做了你才能学会”。
(一) 创设生活情境,唤起学习兴趣。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认识时间”这一单元的学习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紧密。学习时间,学生首先得认识三个时间单位,分别是“时”、“分”、“秒”,实际上学生早就对这三个时间单位有了一定的认识,因为我们的日常生活处处存在着时间的应用。
那么如何让学生更进一步的对这三个时间单位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呢?这就需要学生通过自身经验,感受时间的变化,然后对不同的单位产生不同的印象,从而达到教学目标。
首先,让学生拿出学具盒中的钟表,在钟面上找出已有的经验,比如长短不一的指针,12个数字,以及数量很多的格子。然后教师通过细致的讲解,让学生对这些模糊的已有经验产生升华,变成系统的知识并牢记于心。接着,通过体验活动,让学生感受“1分”、“1秒”、“几秒”的长短,用具体的活动与时间的长短相结合,使抽象的知识表象化。最后,了解不同单位之间的关系,并指导学生要有良好的时间观念。
(二) 活化数学问题,引导自主探究
在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中的期末复习有这样一道的题目:“二(2)班有35位小朋友去春游,过河时,每次可以坐6人,6次能全部过河吗?”在课堂教学中,我要求同桌先讨论,看哪些小朋友能想到办法。经过了一小会儿的讨论,小朋友们的脸上露出了自信满满的神情,纷纷举高了自己的小手,想展示自己的讨论成果。在站起来回答的小朋友当中,有的说我们可以算6次一共可以坐多少人,这是最简单的算法;也有的说我们可以想5次坐了多少人,还剩下5人能不能1次过河;当然,还有的小朋友说可以把35人一次一次算,每次6人,看6次能不能全部过河。这些回答有的简洁明了,有的稍显复杂,但都是他们思考、讨论的结果,我赞扬了这些善于思考方法的小朋友。总结一下他们的答案,可以用“6×6=36(人),36>35,所以6次能全部过河”来回答(这也是教材规定的正确答案)。但在这时,班级里有位小朋友小手高举,表情很焦急,我连忙叫起了这位小朋友,问道:“你有什么不同的意见吗?”小朋友显得很紧张,回答道:“就是……就是我觉得6次不能够全部过河。”“嗯,那你是怎么想的呢?”我问道。她继续说道:“就是第一次过去6人,船回来的时候还有1人在上面,所以每次只能过去5人,这样6次就不能够全部过河了。”就在刚才,班级里的小朋友脸上还露出了奇怪的表情,等她解释完后,他们都显得豁然开朗,纷纷投去了赞赏的目光。我首先肯定并表扬了这位同学的想法,她的想法不同于班内的其他同学,我很想明白她的想法从何得来,便问道:“你是怎么想到这种方法的呢?”她回答道:“我以前去公园游玩的时候,坐过小船,小船回去接其他人的时候,是有一位船长开回去的。”原来,这道题目,她也是通过“坐”才得到解决的啊!我总结道:“刚刚的两种方法都对,假如公园里面有许多小船的话,那么35位小朋友便能够6次就全部过河;假如只有一条船的话,便不能够6次就全部过河了。可是,如果小朋友们在作业上或者试卷上碰到类似的题目,要假设公园内有足够的船,也就是选择第一种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那天我布置了一个家庭作业,要求小朋友们周末与爸爸妈妈一起去公园游玩,并体验一下坐船的感觉,然后再来思考一下这道题目。
课后,我反思这堂课,那位小朋友的回答还回响在我耳边,虽然我也坐过这种小船,但在课堂上,我并没有将只有一条船的情况考虑在内。这堂课告诉了我教学是与生活紧密联系的,脱离了实际生活,解决这些问题,便也没了意义。真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啊!
(三) 注重知识拓展,培养数学意识
在小学低年级的教学中,我们可以尝试这样提问学生:你今年几岁啦?身体有多重?多高呀?比一比,你和你的同桌谁重……这些都是低年级学生经常遇到的问题,而要准确说出这些数据,就需要学生自己去称一称,量一量,比一比,这些过程都离不开数学。又比如,日常生活中的购物,缴费,出行等,都离不开数学,在教学中注重对数学知识的拓展,可以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
“生活数学”强调了数学教育要与生活接轨,教师应在数学知识的传授过程中,自然地融入生活知识。贴近学生生活的教学,满足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需求,激发出他们潜在的创造力。
关键词:数学;教学;生活化
那么怎么样才能使学生感受到自己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在生活中有实际的用處呢?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呢?
一、 依托教材,演绎生活中的数学
现如今的小学数学书本上的内容结构过于紧凑,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程度较低,使得学生对于知识的应用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因此出现了类似题海战术,死记硬背等方法,让学生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但是这样的教学方法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的发展,因此,我们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必须结合教学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重视知识的掌握,做到有的放矢。
小学生很善于观察周围的事物。在教学“平行四边形”一单元时,我布置了这样一个任务,找出一些你身边的四边形,可以是在学校内的,也可以是在自己家里,或者在你所经过的任何地方。第二天,学生的汇报十分热烈。有的学生说:我家的饭桌是一个长方形;也有的学生说:我家的电视机是一个长方形;还有的学生说:我看到汽车的玻璃是四边形,因为它有四条边……学生的回答多种多样,基本都得到了我的肯定。有这样一个学生的回答引起了我的注意,原来,他观察到,走廊上的窗户的形状是一个长方形,中午的时候,他在走廊玩耍的时候发现窗户在太阳的照射下,在地上形成了一个长方形的形状,而等到下午的时候,他又观察到地上的长方形变成了一个平行四边形。我首先肯定了这位学生所观察到的现象,同时表扬了他细致的观察力。
二、 立足学生,数学教学生活化
教与学都要以“做”为中心。陶行知先生早就提出“教学做合一”的观点,在美国也流行“木匠教学法”,让学生找找、量量、拼拼……因为“你做了你才能学会”。
(一) 创设生活情境,唤起学习兴趣。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认识时间”这一单元的学习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紧密。学习时间,学生首先得认识三个时间单位,分别是“时”、“分”、“秒”,实际上学生早就对这三个时间单位有了一定的认识,因为我们的日常生活处处存在着时间的应用。
那么如何让学生更进一步的对这三个时间单位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呢?这就需要学生通过自身经验,感受时间的变化,然后对不同的单位产生不同的印象,从而达到教学目标。
首先,让学生拿出学具盒中的钟表,在钟面上找出已有的经验,比如长短不一的指针,12个数字,以及数量很多的格子。然后教师通过细致的讲解,让学生对这些模糊的已有经验产生升华,变成系统的知识并牢记于心。接着,通过体验活动,让学生感受“1分”、“1秒”、“几秒”的长短,用具体的活动与时间的长短相结合,使抽象的知识表象化。最后,了解不同单位之间的关系,并指导学生要有良好的时间观念。
(二) 活化数学问题,引导自主探究
在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中的期末复习有这样一道的题目:“二(2)班有35位小朋友去春游,过河时,每次可以坐6人,6次能全部过河吗?”在课堂教学中,我要求同桌先讨论,看哪些小朋友能想到办法。经过了一小会儿的讨论,小朋友们的脸上露出了自信满满的神情,纷纷举高了自己的小手,想展示自己的讨论成果。在站起来回答的小朋友当中,有的说我们可以算6次一共可以坐多少人,这是最简单的算法;也有的说我们可以想5次坐了多少人,还剩下5人能不能1次过河;当然,还有的小朋友说可以把35人一次一次算,每次6人,看6次能不能全部过河。这些回答有的简洁明了,有的稍显复杂,但都是他们思考、讨论的结果,我赞扬了这些善于思考方法的小朋友。总结一下他们的答案,可以用“6×6=36(人),36>35,所以6次能全部过河”来回答(这也是教材规定的正确答案)。但在这时,班级里有位小朋友小手高举,表情很焦急,我连忙叫起了这位小朋友,问道:“你有什么不同的意见吗?”小朋友显得很紧张,回答道:“就是……就是我觉得6次不能够全部过河。”“嗯,那你是怎么想的呢?”我问道。她继续说道:“就是第一次过去6人,船回来的时候还有1人在上面,所以每次只能过去5人,这样6次就不能够全部过河了。”就在刚才,班级里的小朋友脸上还露出了奇怪的表情,等她解释完后,他们都显得豁然开朗,纷纷投去了赞赏的目光。我首先肯定并表扬了这位同学的想法,她的想法不同于班内的其他同学,我很想明白她的想法从何得来,便问道:“你是怎么想到这种方法的呢?”她回答道:“我以前去公园游玩的时候,坐过小船,小船回去接其他人的时候,是有一位船长开回去的。”原来,这道题目,她也是通过“坐”才得到解决的啊!我总结道:“刚刚的两种方法都对,假如公园里面有许多小船的话,那么35位小朋友便能够6次就全部过河;假如只有一条船的话,便不能够6次就全部过河了。可是,如果小朋友们在作业上或者试卷上碰到类似的题目,要假设公园内有足够的船,也就是选择第一种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那天我布置了一个家庭作业,要求小朋友们周末与爸爸妈妈一起去公园游玩,并体验一下坐船的感觉,然后再来思考一下这道题目。
课后,我反思这堂课,那位小朋友的回答还回响在我耳边,虽然我也坐过这种小船,但在课堂上,我并没有将只有一条船的情况考虑在内。这堂课告诉了我教学是与生活紧密联系的,脱离了实际生活,解决这些问题,便也没了意义。真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啊!
(三) 注重知识拓展,培养数学意识
在小学低年级的教学中,我们可以尝试这样提问学生:你今年几岁啦?身体有多重?多高呀?比一比,你和你的同桌谁重……这些都是低年级学生经常遇到的问题,而要准确说出这些数据,就需要学生自己去称一称,量一量,比一比,这些过程都离不开数学。又比如,日常生活中的购物,缴费,出行等,都离不开数学,在教学中注重对数学知识的拓展,可以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
“生活数学”强调了数学教育要与生活接轨,教师应在数学知识的传授过程中,自然地融入生活知识。贴近学生生活的教学,满足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需求,激发出他们潜在的创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