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代大学生所处的时代和承担的使命决定和要求他们不仅要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而且要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高校医院应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通过多种形式和途径,承担起大学生健康教育的责任和义务。
关键词:大学生;高校医院;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G40-0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477(2007)02-0275-02
健康教育是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教育活动,促使人们自愿地改变不良健康行为,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达到预防疾病的目的。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高校开展健康教育,不仅可以直接提高大学生的健康水平,而且对培养他们良好的身心素质,促进其全面发展,将产生重要作用。高校医院应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通过多种途径、多种形式,承担起大学生健康教育的责任和义务。
当代大学生所处的时代和承担的使命决定和要求他们不仅要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而且要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然而,现在在校的大学生多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出生的,独生子女所占比例越来越大,他们从小缺乏同伴,交往活动少,被家长过分溺爱,人生观、价值观取向上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自私和利己主义倾向。在生活上,他们依赖性强,抗挫能力低,缺乏独立意识,动手能力和环境适应能力较差。从中学到大学,环境发生了变化,离开了长期依赖的父母和老师,面对新环境、新群体,易出现多种适应性问题。同时,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分配方式等出现了多样化趋势,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也发生了变化,这些不可避免地给大学生带来心理矛盾和压力。另外,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大学生健康知识贫乏,健康意识淡薄,不良的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惯普遍存在,这些都是大学生身体健康的潜在危害因素。
高校医院拥有一支对大学生常见病、多发病、传染病等进行防治和开展性保健知识教育的医疗队伍。通过对大学生的体检、诊治,了解他们的健康状况,还可将健康教育与疾病治疗融为一体,为其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这是高校其它部门不可替代的。高校医院应利用自身的优势,发挥对大学生健康教育的作用,纠正“重治轻防”的错误倾向,树立“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服务理念,抓好内部的质量管理工作,培养职工敬业爱岗精神,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注重提高职工的业务素质,在提高医疗质量的同时,提高校医院的预防保健和健康教育功能。
大学生健康教育内容包括:生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服务、性健康教育、传染病的防治教育等等。大学生健康教育的途径主要有以下几种。
第一,开设健康教育课。开设健康教育课是高校健康教育的重要形式,这种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的教学活动,对增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极为有益。可以安排高素质的医生担任健康教育课的任课老师,根据大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和卫生保健及性保健知识的需求,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以提高大学生的认知水平。
第二,开展个性化健康教育。在大学生健康体检、就诊、治疗过程中,针对个体疾病的具体特点,进行个性化健康指导和健康教育,发放健康教育处方,使他们获得防病治病知识。
第三,开设健康教育门诊与心理咨询门诊。校医院开设健康教育门诊与心理咨询门诊是高校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开设健康教育门诊,不仅可对有疾患的大学生提供康复指导,还可满足他们对卫生保健知识的特殊需求。通过心理医生对大学生的心理疾病和心理障碍进行及时转介和危机干预,达到减轻心理负荷,化解不良情绪,纠正行为偏差,避免挫折可能造成的消极影响,从而改善心理状态,提高大学生的适应能力。
第四,利用校内媒体进行卫生知识宣传。利用广播、校报、广告橱窗、板报等宣传载体,开辟卫生保健栏目,图文并茂地宣传和普及卫生保健知识,提高大学生的自我保健意识和身心素质。
第五,利用校园网建立大学生保健网站。互联网信息具有即时性、开放性、互动性、共享性、隐秘性,信息承载量大,教育覆盖面广等特点。网络打破了人们在信息交流方面的时空障碍,带来了全新的人际互动关系,使人们不必再为诸如性心理问题、情感隐私问题而难为情。高校医院应联合学校诸部门充分利用网络这一信息传播工具,采用论坛、聊天室、电子信箱、QQ、MSN等形式对大学生进行预防保健、健康教育的宣传活动。
总之,高校医院应根据大学生健康问题的特点,利用自身优势,明确职责,转变服务观念,坚持以人为本,既要作好日常医疗工作,又要采取多形式、多渠道,对大学生进行健康教育,有效地防御大学生身心疾患和防止传染病的传播。
关键词:大学生;高校医院;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G40-0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477(2007)02-0275-02
健康教育是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教育活动,促使人们自愿地改变不良健康行为,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达到预防疾病的目的。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高校开展健康教育,不仅可以直接提高大学生的健康水平,而且对培养他们良好的身心素质,促进其全面发展,将产生重要作用。高校医院应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通过多种途径、多种形式,承担起大学生健康教育的责任和义务。
当代大学生所处的时代和承担的使命决定和要求他们不仅要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而且要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然而,现在在校的大学生多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出生的,独生子女所占比例越来越大,他们从小缺乏同伴,交往活动少,被家长过分溺爱,人生观、价值观取向上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自私和利己主义倾向。在生活上,他们依赖性强,抗挫能力低,缺乏独立意识,动手能力和环境适应能力较差。从中学到大学,环境发生了变化,离开了长期依赖的父母和老师,面对新环境、新群体,易出现多种适应性问题。同时,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分配方式等出现了多样化趋势,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也发生了变化,这些不可避免地给大学生带来心理矛盾和压力。另外,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大学生健康知识贫乏,健康意识淡薄,不良的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惯普遍存在,这些都是大学生身体健康的潜在危害因素。
高校医院拥有一支对大学生常见病、多发病、传染病等进行防治和开展性保健知识教育的医疗队伍。通过对大学生的体检、诊治,了解他们的健康状况,还可将健康教育与疾病治疗融为一体,为其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这是高校其它部门不可替代的。高校医院应利用自身的优势,发挥对大学生健康教育的作用,纠正“重治轻防”的错误倾向,树立“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服务理念,抓好内部的质量管理工作,培养职工敬业爱岗精神,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注重提高职工的业务素质,在提高医疗质量的同时,提高校医院的预防保健和健康教育功能。
大学生健康教育内容包括:生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服务、性健康教育、传染病的防治教育等等。大学生健康教育的途径主要有以下几种。
第一,开设健康教育课。开设健康教育课是高校健康教育的重要形式,这种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的教学活动,对增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极为有益。可以安排高素质的医生担任健康教育课的任课老师,根据大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和卫生保健及性保健知识的需求,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以提高大学生的认知水平。
第二,开展个性化健康教育。在大学生健康体检、就诊、治疗过程中,针对个体疾病的具体特点,进行个性化健康指导和健康教育,发放健康教育处方,使他们获得防病治病知识。
第三,开设健康教育门诊与心理咨询门诊。校医院开设健康教育门诊与心理咨询门诊是高校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开设健康教育门诊,不仅可对有疾患的大学生提供康复指导,还可满足他们对卫生保健知识的特殊需求。通过心理医生对大学生的心理疾病和心理障碍进行及时转介和危机干预,达到减轻心理负荷,化解不良情绪,纠正行为偏差,避免挫折可能造成的消极影响,从而改善心理状态,提高大学生的适应能力。
第四,利用校内媒体进行卫生知识宣传。利用广播、校报、广告橱窗、板报等宣传载体,开辟卫生保健栏目,图文并茂地宣传和普及卫生保健知识,提高大学生的自我保健意识和身心素质。
第五,利用校园网建立大学生保健网站。互联网信息具有即时性、开放性、互动性、共享性、隐秘性,信息承载量大,教育覆盖面广等特点。网络打破了人们在信息交流方面的时空障碍,带来了全新的人际互动关系,使人们不必再为诸如性心理问题、情感隐私问题而难为情。高校医院应联合学校诸部门充分利用网络这一信息传播工具,采用论坛、聊天室、电子信箱、QQ、MSN等形式对大学生进行预防保健、健康教育的宣传活动。
总之,高校医院应根据大学生健康问题的特点,利用自身优势,明确职责,转变服务观念,坚持以人为本,既要作好日常医疗工作,又要采取多形式、多渠道,对大学生进行健康教育,有效地防御大学生身心疾患和防止传染病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