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兴趣是美术学习的基本动力,一节课只有让孩子产生兴趣,孩子们才能在美术课堂中收获到更多,这就需要提升课堂教学中的趣味性,而低年段是学生学习美术的初级阶段,也是打基础的重要阶段,这时趣味性在美术课堂中就显得至关重要。
关键词:兴趣 美术 提高 师生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正文
兴趣是美术学习的基本动力。美术教学活动要富有趣味性,学生参加起来才有主动性和积极性。儿童是人之一生中最富于想象力的阶段,特别是低年段的学生,他们的心理世界可以不受任何限制和约束自由地想象,并且勇于探索内心世界与现实世界。所以这个阶段的美术教育主要就是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启发学生创造的天赋,也就是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塑造活力课堂、趣味课堂。为此,我不断的研究探索如何在课堂上提高学生的兴趣,以下是我综合的几点方法:
1、提高教师自身的语言艺术
经过两年来的实验发现,同样一节美术课、水平层次相当的班级,老师分别用平白无味的语言和具有魅力的语言来进行教学时,两个班的学生呈现出来的状态和课堂效果是完全不同的。老师的语言艺术运用的越好,越具魅力,学生的课堂积极性越高,对课程越有兴趣,也会越来越期待着美术课堂的到来。在美术课堂中,老师的语言贯穿整节课,是老师“传道授业”的重要手段。我们可以灵活自然的运用口语化的语言拉近和学生的距离,比如导入部分,有时我们会用到视频导入,而“我们来看一个视频”和“大家想看视频吗?”所产生的效果是完全不同的,前者生硬的塞给同学们一个视频,此时的视频是一个“任务”。而后者更能调动学生的兴趣,此时的视频是一个“惊喜”。我们可以多用集体化的激励性的语言提高学生对美术的兴趣,让学生受到鼓舞,比如用“你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你的声音真好听,回答的很响亮”等具体的赞美代替普通平面化的“你真棒”“很好”等。
2、以学生为主,增添学生动手的机会
教学实践告诉我们,以学生为主体是教学的基本出发点,是进行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的必要条件。如果老师采用“满堂灌”的方式讲课,这样的课堂学生成了学习的机器,只是一种被动接受,自觉性和创造性得不到提高,缺乏主观能动性,很难提高学生素质。因此我们在美术课堂中,需要真正树立起以学生主体的思想,并落实到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尊重、相信学生主体,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中去。我们需要“让学”,多给学生讲话发言的机会,能让学生讲的尽量让学生说,这样不仅老师省力,也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样一个知识点,让学生自己表述出来和老师直接输出,所产生的效果是完全不一样的。很明显,老师引导学生总结出的道理或者知识会让学生印象更为深刻,学生有了更深的自主体验,对老师抛出的问题也会更感兴趣。老师也进一步加深了对学生的了解,从而更有利于教学。其次,美术课堂区别于其他学科的课堂,美术课堂更需要多给学生一些动手的机会。例如,教师示范部分可以灵活一些,让学生来示范,教学实践表明,学生都很有兴趣上台来大展身手,学习氛围也会更浓厚。之后老师再总结一下,我们的教学目标就轻松达到了。
3、将音乐与美术课堂结合
音乐是听觉的殿堂,美术是视觉的盛宴。它们都有极大地感染力,把二者融合到同一节课堂中会碰撞出绚丽的思想火花。有效地将音乐融入美术教学中,能让学生从声音、图像两个方面去感知美,欣赏美,创造美从而提高对美术的兴趣。 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课程内容巧妙的把音乐设置到不同的环节之中,提高美术课堂的趣味性。如快乐的小鸟一课,我们就可以在导入环节分别加入表现小鸟悲鸣和欢乐玩耍的音乐,让学生用耳朵去感受其中的差别,提高学生对这节课的兴趣。绘画创作也讲究韵律美和节奏感,播放富有节奏感和韵律美的音乐,融入美术的课堂教学之中,让同学们在音乐的感染之下,感受色彩、形状、线条的不同节奏效果。在学生课堂练习的时候,播放舒缓的轻音乐,创造良好的艺术氛围,能让学生更加投入到创作中,同时感受美术和音乐的魅力。也可以和同学们约定,音乐停止,练习就停止,有助于老师对课堂时间的把控,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效率。
4、重视展评环节,让学生产生荣誉感和成就感
经过这两年来不断的上课、听课、评课,发现重视展评环节的美术课堂更具活力。加强美术课堂作业展评,是培养学生美术兴趣的重要方法,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必要课堂环节。而低年段的学生更加渴望的到老师、同学的有效评价。通过美术作品展评活动,可以及时地反馈各项信息,不断改进教学,提供给学生自我展示与肯定的平台,使每一位学生参与、体验美术创作的过程,从而提高鉴赏水平和审美能力。每一幅作品,不论质量如何,它都是学生内心情感的体现,当学生完成作品时都希望老师同学们给出评价,就像辛苦的播种后希望收获果实。而这时评价方式很重要,评价方式要多样化,小组内评价、学生自评、老师总评等多种评价方式相结合。老师给予评价时要以鼓励为主,多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让学生感受到学有所得的快乐,产生荣誉感和成就感,从而提高对美术课堂的兴趣。而展示作品的方式也很重要,不能總是一成不变,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多花心思,让展示方式更加新颖,从而吸引更多的孩子参与展评。有时可能只是多拿了一个话筒或者在黑板上多了一些装饰,同学们的参与积极性就会大大提高。
5、把游戏和教学结合,在游戏中学
玩是孩子们的天性,几乎所有的孩子都喜欢游戏,低年段的学生正处于爱玩的阶段。在美术课堂中加入有趣的游戏,低年段的学生更容易有新鲜感,让学生尽情地玩耍于其中,获得各种快乐的感受和体验,从而对美术课产生浓厚的兴趣,继而全身心地投入到美术课的学习中去。例如,导入阶段可以采取游戏的方式为学生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迅速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带动课堂气氛。像大鱼和小鱼一课,我提前制作了精美的鱼儿头饰,课程开始时以动态的大海视频为背景,让学生戴着头饰扮演大鱼和小鱼的角色,模仿鱼儿的游泳姿态。同学们表现得很兴奋,十分期待后续的教学环节,最后创作出的绘画作品也更为生动形象。而在缤纷的涂色游戏一课,我在课程中加入了做实验的小游戏,让同学们扮演魔术师,用分别装有红黄蓝三原色的水杯互相调和,“变出”不同深浅的间色。通过这样的小游戏,让学生自己动手获得相关知识,比老师直接讲解更加有趣味,在玩中学,学到的知识也会深深留在学生的脑海里。
六、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多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
美术来源于生活,是生活的反映,我们生活的每一个方面都可以成为美术表现的对象。在美术教学中注意把美术教学与学生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感兴趣的事物中观察、感悟、提取可供描绘和表现的素材,使他们感受到美术的乐趣与作用,从而对美术产生亲近感,让他们体会到美术就在身边。
美术教育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人文教育,在美术课堂中老师不应总是过于注重美术知识与技能的训练,我们也应该更多的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为什么要画这样的画面?有什么收获和感想?今天在课堂上是否开心等。多去了解学生的心理世界,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心,才能更好的教育教学,使学生从内心深处爱上美术课堂。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能激发人的学习欲望,兴趣能够让人身心愉悦。只有提升学生对美术的兴趣,使美术课堂真正的活跃起来,充满更多更新颖的兴趣点。学生才会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能力,塑造充满魅力、活力的趣味课堂。
参考文献
1、《苏霍姆林斯基选集》〔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8
2、《教育心理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版
3、《中国少儿美术重点学术期刊》〔J〕﹒2012年第01期﹒总第167期
关键词:兴趣 美术 提高 师生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正文
兴趣是美术学习的基本动力。美术教学活动要富有趣味性,学生参加起来才有主动性和积极性。儿童是人之一生中最富于想象力的阶段,特别是低年段的学生,他们的心理世界可以不受任何限制和约束自由地想象,并且勇于探索内心世界与现实世界。所以这个阶段的美术教育主要就是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启发学生创造的天赋,也就是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塑造活力课堂、趣味课堂。为此,我不断的研究探索如何在课堂上提高学生的兴趣,以下是我综合的几点方法:
1、提高教师自身的语言艺术
经过两年来的实验发现,同样一节美术课、水平层次相当的班级,老师分别用平白无味的语言和具有魅力的语言来进行教学时,两个班的学生呈现出来的状态和课堂效果是完全不同的。老师的语言艺术运用的越好,越具魅力,学生的课堂积极性越高,对课程越有兴趣,也会越来越期待着美术课堂的到来。在美术课堂中,老师的语言贯穿整节课,是老师“传道授业”的重要手段。我们可以灵活自然的运用口语化的语言拉近和学生的距离,比如导入部分,有时我们会用到视频导入,而“我们来看一个视频”和“大家想看视频吗?”所产生的效果是完全不同的,前者生硬的塞给同学们一个视频,此时的视频是一个“任务”。而后者更能调动学生的兴趣,此时的视频是一个“惊喜”。我们可以多用集体化的激励性的语言提高学生对美术的兴趣,让学生受到鼓舞,比如用“你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你的声音真好听,回答的很响亮”等具体的赞美代替普通平面化的“你真棒”“很好”等。
2、以学生为主,增添学生动手的机会
教学实践告诉我们,以学生为主体是教学的基本出发点,是进行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的必要条件。如果老师采用“满堂灌”的方式讲课,这样的课堂学生成了学习的机器,只是一种被动接受,自觉性和创造性得不到提高,缺乏主观能动性,很难提高学生素质。因此我们在美术课堂中,需要真正树立起以学生主体的思想,并落实到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尊重、相信学生主体,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中去。我们需要“让学”,多给学生讲话发言的机会,能让学生讲的尽量让学生说,这样不仅老师省力,也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样一个知识点,让学生自己表述出来和老师直接输出,所产生的效果是完全不一样的。很明显,老师引导学生总结出的道理或者知识会让学生印象更为深刻,学生有了更深的自主体验,对老师抛出的问题也会更感兴趣。老师也进一步加深了对学生的了解,从而更有利于教学。其次,美术课堂区别于其他学科的课堂,美术课堂更需要多给学生一些动手的机会。例如,教师示范部分可以灵活一些,让学生来示范,教学实践表明,学生都很有兴趣上台来大展身手,学习氛围也会更浓厚。之后老师再总结一下,我们的教学目标就轻松达到了。
3、将音乐与美术课堂结合
音乐是听觉的殿堂,美术是视觉的盛宴。它们都有极大地感染力,把二者融合到同一节课堂中会碰撞出绚丽的思想火花。有效地将音乐融入美术教学中,能让学生从声音、图像两个方面去感知美,欣赏美,创造美从而提高对美术的兴趣。 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课程内容巧妙的把音乐设置到不同的环节之中,提高美术课堂的趣味性。如快乐的小鸟一课,我们就可以在导入环节分别加入表现小鸟悲鸣和欢乐玩耍的音乐,让学生用耳朵去感受其中的差别,提高学生对这节课的兴趣。绘画创作也讲究韵律美和节奏感,播放富有节奏感和韵律美的音乐,融入美术的课堂教学之中,让同学们在音乐的感染之下,感受色彩、形状、线条的不同节奏效果。在学生课堂练习的时候,播放舒缓的轻音乐,创造良好的艺术氛围,能让学生更加投入到创作中,同时感受美术和音乐的魅力。也可以和同学们约定,音乐停止,练习就停止,有助于老师对课堂时间的把控,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效率。
4、重视展评环节,让学生产生荣誉感和成就感
经过这两年来不断的上课、听课、评课,发现重视展评环节的美术课堂更具活力。加强美术课堂作业展评,是培养学生美术兴趣的重要方法,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必要课堂环节。而低年段的学生更加渴望的到老师、同学的有效评价。通过美术作品展评活动,可以及时地反馈各项信息,不断改进教学,提供给学生自我展示与肯定的平台,使每一位学生参与、体验美术创作的过程,从而提高鉴赏水平和审美能力。每一幅作品,不论质量如何,它都是学生内心情感的体现,当学生完成作品时都希望老师同学们给出评价,就像辛苦的播种后希望收获果实。而这时评价方式很重要,评价方式要多样化,小组内评价、学生自评、老师总评等多种评价方式相结合。老师给予评价时要以鼓励为主,多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让学生感受到学有所得的快乐,产生荣誉感和成就感,从而提高对美术课堂的兴趣。而展示作品的方式也很重要,不能總是一成不变,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多花心思,让展示方式更加新颖,从而吸引更多的孩子参与展评。有时可能只是多拿了一个话筒或者在黑板上多了一些装饰,同学们的参与积极性就会大大提高。
5、把游戏和教学结合,在游戏中学
玩是孩子们的天性,几乎所有的孩子都喜欢游戏,低年段的学生正处于爱玩的阶段。在美术课堂中加入有趣的游戏,低年段的学生更容易有新鲜感,让学生尽情地玩耍于其中,获得各种快乐的感受和体验,从而对美术课产生浓厚的兴趣,继而全身心地投入到美术课的学习中去。例如,导入阶段可以采取游戏的方式为学生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迅速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带动课堂气氛。像大鱼和小鱼一课,我提前制作了精美的鱼儿头饰,课程开始时以动态的大海视频为背景,让学生戴着头饰扮演大鱼和小鱼的角色,模仿鱼儿的游泳姿态。同学们表现得很兴奋,十分期待后续的教学环节,最后创作出的绘画作品也更为生动形象。而在缤纷的涂色游戏一课,我在课程中加入了做实验的小游戏,让同学们扮演魔术师,用分别装有红黄蓝三原色的水杯互相调和,“变出”不同深浅的间色。通过这样的小游戏,让学生自己动手获得相关知识,比老师直接讲解更加有趣味,在玩中学,学到的知识也会深深留在学生的脑海里。
六、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多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
美术来源于生活,是生活的反映,我们生活的每一个方面都可以成为美术表现的对象。在美术教学中注意把美术教学与学生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感兴趣的事物中观察、感悟、提取可供描绘和表现的素材,使他们感受到美术的乐趣与作用,从而对美术产生亲近感,让他们体会到美术就在身边。
美术教育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人文教育,在美术课堂中老师不应总是过于注重美术知识与技能的训练,我们也应该更多的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为什么要画这样的画面?有什么收获和感想?今天在课堂上是否开心等。多去了解学生的心理世界,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心,才能更好的教育教学,使学生从内心深处爱上美术课堂。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能激发人的学习欲望,兴趣能够让人身心愉悦。只有提升学生对美术的兴趣,使美术课堂真正的活跃起来,充满更多更新颖的兴趣点。学生才会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能力,塑造充满魅力、活力的趣味课堂。
参考文献
1、《苏霍姆林斯基选集》〔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8
2、《教育心理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版
3、《中国少儿美术重点学术期刊》〔J〕﹒2012年第01期﹒总第16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