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探究题在出题方向、答案设定、评价标准等方面都有可待完善与发展的空间。需要试卷命题者对文本、对学生都有详尽的分析与判断,从学生出发,立足文本,尽可能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而不是让学生看到就怕,不敢作答。同时希望通过高考探究题的进一步完善,能够起到指导语文课堂阅读教学的作用,从而进一步提高语文作为一种文字工具的实用性。
【关键词】高考;江苏;现代文阅读;探究题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探究题是近年来江苏高考语文试题中出现的一种必考题型。何为探究?所谓“探”,即试图发现隐藏的事物或情况;所谓“究”,即仔细推求、追查。此题对学生的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要求能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探讨蕴藏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对作品有个性化阅读和创意的解读。然而学生答题时总跟着感觉走,得靠运气得分,学生的解读也五花八门,教师很难从中窥破答题规律,常常依据答案倒推来源,难以形成成熟合理的方法指导,所以此类题的得分率一直比较低。然而探究题作为一种新题型,在倡导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背景下,需要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因此,我结合江苏高考探究题来谈谈自己的浅薄之见。
一、探究范围的问题
明确的探究范围给学生一个明确的答题方向,相反一个太大或者太活的探究范围,反而没有边际,让学生难以作答,同时也给阅卷增加难度。以2012年江苏高考阅读《邮差先生》为例:“作品叙述舒缓,没有太强的故事性,这样写对表现小说的内容有什么作用?试作探究。”此题从人物形象、社会环境、情节安排、小说风格四个角度设置答案,而从学生视角考虑,大部分学生都从作品主题“反对战争、向往追求和平安定的生活”角度去解读,而能从作品风格角度考虑是极少的。
首先,学生的解读有其合理性,在日本侵华的历史背景下,作家显而易见想通过作品寄托这样的追求与希冀,但是不知为何没有此项的解读。其次,“小说内容”和“写作特色”是不是包含关系,学生概念中的小说内容一般包括环境、人物、情节、主题等要素,写作的风格特色是不是属于“小说形式”的范畴?那么此题的答题指向性是否明确,探究范围可否明确?我认为不妨将探究范围缩小,问题更明确些,比如针对小说写作风格做一个探究解读,“本篇小说的抒情风格是如何体现的?”试做探究这样的问题学生容易上手,學生的答案也更丰富与全面,也在无形中给学生一些写作提示。同时也避免一些学生习惯答题走套路,硬套作用类题型的答 题方法,也能胡诌出一点半点。
二、参考答案套路太多
以2015年高考阅读《比邻而居》为例。作家王安忆小说多以平凡的小人物为主人公,表现平凡生活中的不平凡经历与情感,达到平中见奇的艺术效果。比如王安忆的另一篇小说《洗澡》通过细腻描绘小市民在与人交往时的心理波澜,传递作家对社会和人际关系变化的敏感思考,深入解释了人性的微妙和复杂,表现作家对某种地域典型人物形象的理解和审视。所以王安忆的许多作品都以“理解与爱”为主题。而本文以“烟道”这个最有生活气息的事物作为载体,展现了小市民不同的生活方式、生活状态,与《洗澡》的内容、主题非常相似。
对“艾草味里,所有的气味都安静下来,只由它弥漫,散开。”这句话的意蕴探究,参考答案中对不同的生活状态也有相同的生活内容的解读是基于文本内容的,是比较合理的,学生也是有据可循的。而关于对端午等传统文化的认同感的解读,这一点明显游离于文本之外,从整篇文章内容来说,看不出作家对这一主题的体现,拟出这一答案的依据是什么。而究其根本,无非就是一些“套路思想”在作祟,如提到端午节就想到传统文化,提到乡村就想到乡村文化,提到战争就想到和平,提到母亲就想到母爱,这样的联系固然有其合理性,但并不能一刀切,更不能脱离文本,生搬硬套,否则学生探究还有何意义?虽然探究题允许学生做出创新解读,但这种解读不能沦为一种套路,让一知半解的学生也能得分。
而针对第一点“对不同的生活状态也有相同的生活内容”做进一步的思考,作者为何要表现不同的生活状态,作者为何由起初“可是,我没听他的。好了,现在,邻居家的油烟就通过我家的排油烟机管道,灌满了厨房”的不满、牢骚满腹,到此时感受“所有的气味都安静下来,只由它弥漫,散开。一年之中的油垢,在这草本的芬芳中,一点点消除”的释怀甚而享受,这其中的情感变化表现的是作者对现代都市生活中的人际关系、邻里关系的一种思考,表达了作者对不同生活方式的理解和包容。从“生活方式”到“人际关系”的思考才是深层次的探究,这才是探究的本意。
三、主观化命题而客观化评分
高考现代文阅读因为文本选择的诸多束缚,必须要对原作进行一些删改,势必导致文本的不完整性,出题人在现有文本上进行个人的主观化理解,不免有断章取义之嫌,而答题人在缺少整体理解的基础上,答题往往全靠感觉。例如2014年高考题《安娜之死》:“一支蜡烛,她曾借着它的烛光浏览过充满了苦难、虚伪、悲哀和罪恶的书籍,比以往更加明亮地闪烁起来,为她照亮了以前笼罩在黑暗中的一切,哔剥响起来,开始昏暗下去,永远熄灭了。”作为意蕴探究题,学生自然会思考“蜡烛”的本体是什么?为什么能够“借着烛光浏览过充满了苦难、虚伪、悲哀和罪恶的书籍”?安娜的人生经历了怎样的“苦难、虚伪、悲哀与罪恶”?为什么“比以往明亮”?“以往”是怎样?此时为什么“永远熄灭”?要将这些问题思考明白,必须在对原著有所了解的基础上,对仔细阅读文本,才能谈得上去探究,有自己的解读,而“‘蜡烛’的比喻,写出了安娜死亡前意识从异常清醒到渐趋模糊、直到消失的过程。这句话表现了安娜临终前的内心感受,又可以理解为作者对安娜之死的总结。画龙点睛,暗含着作者的喟叹同情”这一答案的探究方向是什么?何为“对安娜之死的总结”?为什么是“画龙点睛”?这种参考答案显得非常主观,像是一个人的自言自语,就算看了答案仍然无法深刻理解这句话的意蕴,这样的答案如何让考生想得到? 而评卷则是依赖参考答案以及阅卷者的专业标准,为了让各阅卷教师评分结果相差不大,必定有一个相对客观的评分要求,而作为探究题,学生的答案各有不同,这其中的不少解读虽与参考答案不同,却是颇有道理的,很可能因参考答案没有而无法得分。任何测试,都应该是对考生间客观存在差异的反映,如果使用试题的答案完全是主观的,而评价却是客观的,如何反映考生的真实水平?当然,探究题完全避免命题主观因素的影响也是不现实的,只是在主观中仍有客观依据,客观中考虑主观的因素,所以应充分了解学生的答案后,对评改标准再做补充完善,建立健全一个完善的评价机制,这样才能使命题和评价更加合理和有效。
四、重文本内容探究而轻文本形式探究
文本阅读中,内容和形式是一对矛盾共同體,“一定的言语内容生成与一定的言语形式,一定的言语形式实现一定的言语内容”“语文形式的差异往往也就是语文内容的差异”,形式是文本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当今阅读教学却明显存在“得意妄言”“轻言重意”的现象,这其实与高考阅读题的导向分不开。语文教学的聚焦点应该是“言语形式”即“怎么说、怎么写”,而非仅仅是“说什么、写什么”。而近年的高考探究题多停留在对文本意思的理解上,更倾向于对中心思想的概括,即重文本内容的探究。虽说对文本形式的考查也有,但作为探究题去考查的几乎没有。以《比邻而居》为例,文章开头段“当时,装修的时候,有人提醒我,不要使用这条公共烟道,应该堵上,另外在外墙上打一个洞,安置排油烟机的管子。可是,我没听他的。好了,现在,邻居家的油烟就通过我家的排油烟机管道,灌满了厨房”中有很多关联词和语气词,如:“当时”“就有人”“不要”“应该”“另外”“可是”“好了”“现在”,小说的关联词、语气词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据此可以看出作者对事件的态度。作者以讲故事的方式拉近与读者的距离,将故事娓娓道来,同时又感觉到作者的失望、不满、后悔之意。而结尾句“艾草味里,所有的气味都安静下来,只由它弥漫,散开。一年之中的油垢,在这草本的芬芳中,一点点消除。渐渐的,连空气也变了颜色,有一种灰和白在其中洇染,洇染成青色的。明净的空气其实并不是透明,它有它的颜色”中“安静”“芬芳”“明净”“颜色”的形容词,感受到了作者心态的变化、情感的变化,对不同生活状态的理解包容,领会到富有生活气息的平凡俗事的别样美。不妨从语言文字的品读入手,探究语言与作者情感表达间的关系,进一步引导学生细读文本、体会情感,也可以引导学生关注如何写好一篇文章。
探究题在出题方向、答案设定、评价标准等方面都有可待完善与发展的空间。需要试卷命题者对文本、对学生都有详尽的分析与判断,从学生出发,立足文本,尽可能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而不是让学生看到就怕,不敢作答。同时希望通过高考探究题的进一步完善,能够起到指导语文课堂阅读教学的作用,从而进一步提高语文作为一种文字工具的实用性。
(编辑:龙贤东)
【关键词】高考;江苏;现代文阅读;探究题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探究题是近年来江苏高考语文试题中出现的一种必考题型。何为探究?所谓“探”,即试图发现隐藏的事物或情况;所谓“究”,即仔细推求、追查。此题对学生的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要求能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探讨蕴藏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对作品有个性化阅读和创意的解读。然而学生答题时总跟着感觉走,得靠运气得分,学生的解读也五花八门,教师很难从中窥破答题规律,常常依据答案倒推来源,难以形成成熟合理的方法指导,所以此类题的得分率一直比较低。然而探究题作为一种新题型,在倡导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背景下,需要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因此,我结合江苏高考探究题来谈谈自己的浅薄之见。
一、探究范围的问题
明确的探究范围给学生一个明确的答题方向,相反一个太大或者太活的探究范围,反而没有边际,让学生难以作答,同时也给阅卷增加难度。以2012年江苏高考阅读《邮差先生》为例:“作品叙述舒缓,没有太强的故事性,这样写对表现小说的内容有什么作用?试作探究。”此题从人物形象、社会环境、情节安排、小说风格四个角度设置答案,而从学生视角考虑,大部分学生都从作品主题“反对战争、向往追求和平安定的生活”角度去解读,而能从作品风格角度考虑是极少的。
首先,学生的解读有其合理性,在日本侵华的历史背景下,作家显而易见想通过作品寄托这样的追求与希冀,但是不知为何没有此项的解读。其次,“小说内容”和“写作特色”是不是包含关系,学生概念中的小说内容一般包括环境、人物、情节、主题等要素,写作的风格特色是不是属于“小说形式”的范畴?那么此题的答题指向性是否明确,探究范围可否明确?我认为不妨将探究范围缩小,问题更明确些,比如针对小说写作风格做一个探究解读,“本篇小说的抒情风格是如何体现的?”试做探究这样的问题学生容易上手,學生的答案也更丰富与全面,也在无形中给学生一些写作提示。同时也避免一些学生习惯答题走套路,硬套作用类题型的答 题方法,也能胡诌出一点半点。
二、参考答案套路太多
以2015年高考阅读《比邻而居》为例。作家王安忆小说多以平凡的小人物为主人公,表现平凡生活中的不平凡经历与情感,达到平中见奇的艺术效果。比如王安忆的另一篇小说《洗澡》通过细腻描绘小市民在与人交往时的心理波澜,传递作家对社会和人际关系变化的敏感思考,深入解释了人性的微妙和复杂,表现作家对某种地域典型人物形象的理解和审视。所以王安忆的许多作品都以“理解与爱”为主题。而本文以“烟道”这个最有生活气息的事物作为载体,展现了小市民不同的生活方式、生活状态,与《洗澡》的内容、主题非常相似。
对“艾草味里,所有的气味都安静下来,只由它弥漫,散开。”这句话的意蕴探究,参考答案中对不同的生活状态也有相同的生活内容的解读是基于文本内容的,是比较合理的,学生也是有据可循的。而关于对端午等传统文化的认同感的解读,这一点明显游离于文本之外,从整篇文章内容来说,看不出作家对这一主题的体现,拟出这一答案的依据是什么。而究其根本,无非就是一些“套路思想”在作祟,如提到端午节就想到传统文化,提到乡村就想到乡村文化,提到战争就想到和平,提到母亲就想到母爱,这样的联系固然有其合理性,但并不能一刀切,更不能脱离文本,生搬硬套,否则学生探究还有何意义?虽然探究题允许学生做出创新解读,但这种解读不能沦为一种套路,让一知半解的学生也能得分。
而针对第一点“对不同的生活状态也有相同的生活内容”做进一步的思考,作者为何要表现不同的生活状态,作者为何由起初“可是,我没听他的。好了,现在,邻居家的油烟就通过我家的排油烟机管道,灌满了厨房”的不满、牢骚满腹,到此时感受“所有的气味都安静下来,只由它弥漫,散开。一年之中的油垢,在这草本的芬芳中,一点点消除”的释怀甚而享受,这其中的情感变化表现的是作者对现代都市生活中的人际关系、邻里关系的一种思考,表达了作者对不同生活方式的理解和包容。从“生活方式”到“人际关系”的思考才是深层次的探究,这才是探究的本意。
三、主观化命题而客观化评分
高考现代文阅读因为文本选择的诸多束缚,必须要对原作进行一些删改,势必导致文本的不完整性,出题人在现有文本上进行个人的主观化理解,不免有断章取义之嫌,而答题人在缺少整体理解的基础上,答题往往全靠感觉。例如2014年高考题《安娜之死》:“一支蜡烛,她曾借着它的烛光浏览过充满了苦难、虚伪、悲哀和罪恶的书籍,比以往更加明亮地闪烁起来,为她照亮了以前笼罩在黑暗中的一切,哔剥响起来,开始昏暗下去,永远熄灭了。”作为意蕴探究题,学生自然会思考“蜡烛”的本体是什么?为什么能够“借着烛光浏览过充满了苦难、虚伪、悲哀和罪恶的书籍”?安娜的人生经历了怎样的“苦难、虚伪、悲哀与罪恶”?为什么“比以往明亮”?“以往”是怎样?此时为什么“永远熄灭”?要将这些问题思考明白,必须在对原著有所了解的基础上,对仔细阅读文本,才能谈得上去探究,有自己的解读,而“‘蜡烛’的比喻,写出了安娜死亡前意识从异常清醒到渐趋模糊、直到消失的过程。这句话表现了安娜临终前的内心感受,又可以理解为作者对安娜之死的总结。画龙点睛,暗含着作者的喟叹同情”这一答案的探究方向是什么?何为“对安娜之死的总结”?为什么是“画龙点睛”?这种参考答案显得非常主观,像是一个人的自言自语,就算看了答案仍然无法深刻理解这句话的意蕴,这样的答案如何让考生想得到? 而评卷则是依赖参考答案以及阅卷者的专业标准,为了让各阅卷教师评分结果相差不大,必定有一个相对客观的评分要求,而作为探究题,学生的答案各有不同,这其中的不少解读虽与参考答案不同,却是颇有道理的,很可能因参考答案没有而无法得分。任何测试,都应该是对考生间客观存在差异的反映,如果使用试题的答案完全是主观的,而评价却是客观的,如何反映考生的真实水平?当然,探究题完全避免命题主观因素的影响也是不现实的,只是在主观中仍有客观依据,客观中考虑主观的因素,所以应充分了解学生的答案后,对评改标准再做补充完善,建立健全一个完善的评价机制,这样才能使命题和评价更加合理和有效。
四、重文本内容探究而轻文本形式探究
文本阅读中,内容和形式是一对矛盾共同體,“一定的言语内容生成与一定的言语形式,一定的言语形式实现一定的言语内容”“语文形式的差异往往也就是语文内容的差异”,形式是文本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当今阅读教学却明显存在“得意妄言”“轻言重意”的现象,这其实与高考阅读题的导向分不开。语文教学的聚焦点应该是“言语形式”即“怎么说、怎么写”,而非仅仅是“说什么、写什么”。而近年的高考探究题多停留在对文本意思的理解上,更倾向于对中心思想的概括,即重文本内容的探究。虽说对文本形式的考查也有,但作为探究题去考查的几乎没有。以《比邻而居》为例,文章开头段“当时,装修的时候,有人提醒我,不要使用这条公共烟道,应该堵上,另外在外墙上打一个洞,安置排油烟机的管子。可是,我没听他的。好了,现在,邻居家的油烟就通过我家的排油烟机管道,灌满了厨房”中有很多关联词和语气词,如:“当时”“就有人”“不要”“应该”“另外”“可是”“好了”“现在”,小说的关联词、语气词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据此可以看出作者对事件的态度。作者以讲故事的方式拉近与读者的距离,将故事娓娓道来,同时又感觉到作者的失望、不满、后悔之意。而结尾句“艾草味里,所有的气味都安静下来,只由它弥漫,散开。一年之中的油垢,在这草本的芬芳中,一点点消除。渐渐的,连空气也变了颜色,有一种灰和白在其中洇染,洇染成青色的。明净的空气其实并不是透明,它有它的颜色”中“安静”“芬芳”“明净”“颜色”的形容词,感受到了作者心态的变化、情感的变化,对不同生活状态的理解包容,领会到富有生活气息的平凡俗事的别样美。不妨从语言文字的品读入手,探究语言与作者情感表达间的关系,进一步引导学生细读文本、体会情感,也可以引导学生关注如何写好一篇文章。
探究题在出题方向、答案设定、评价标准等方面都有可待完善与发展的空间。需要试卷命题者对文本、对学生都有详尽的分析与判断,从学生出发,立足文本,尽可能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而不是让学生看到就怕,不敢作答。同时希望通过高考探究题的进一步完善,能够起到指导语文课堂阅读教学的作用,从而进一步提高语文作为一种文字工具的实用性。
(编辑:龙贤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