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33年,英国人詹姆斯・希尔顿在他的长篇小说《消失的地平线》中,描绘了远在东方群山峻岭之中的永恒、美丽、殊胜之所——“香格里拉”,制造了一起轰动世界的“世外桃源”事件,从而在全球掀起了一股寻找理想王国的热潮。
詹姆斯希尔顿笔下的神秘伊甸园——“蓝月山谷”,在后工业化时代越来越成为人们向往的人间仙境,它符合高海拔、低氧、负离子密集、远红外、地球负磁能强的长寿生活环境——在现代人看来,它是宜居的长寿福地。
世界长寿理论把地理、气候、空气环境等作为助人长寿的外在条件。闻名世界的长寿之乡都地处类似于“蓝月山谷”这样的高寒地带或远离尘嚣、无污染的偏僻地区——秘鲁的维尔卡旺巴、巴基斯坦的罕萨、尼泊尔的洪扎村、日本的立花等无不如此。中国历次人口普查的结果也都表明,长寿者大都生活在海拔较高的山谷和人烟稀少的边疆。然而,地处长江中下游平原工业发达地区的长寿之乡——江苏如皋,是惟一的例外!
联合国确定长寿之乡的标准是:每百万人口中有75位百岁老人。而如皋市145万人口中,百岁以上老人达250多人,90岁至99岁的老人有4000多人,百岁老人总数为全国县(市)首位,超过联合国确定的长寿之乡指标的一倍多。
1998年,香港《明报》首次把如皋列为全国六大长寿地区,此时如皋人还蒙在鼓里。长寿之乡的人们已经习惯按照既定的生活理念和居住方式,一如继往地经营着他们的平常岁月。长寿对他们来说,是生活和生活智慧长期赋予他们的结果,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如皋作为中国沿海地带惟一的长寿之乡,其独特的长寿现象已引起世界的好奇和羡慕,成为中国第一长寿样板地区。
在长江左右岸密集的城市链条带上,如皋像一帧散发着古典幽香的蓝色丝绢,在接近大江入海口呈蝉翼状散开。作为江海平原最早成陆的地区,如皋很早就以古朴的民风、独特的吃食和悠久的长寿历史闻名。踏进这片土地的人,眼前总被一幅幅古色古香的如皋风俗影象所吸引。它把人们带入“蓝月山谷”般的神奇世界,成为外地人对神秘长寿之乡最初的认知。人们惊奇地发现,在大工业化时代到来之时就已融入上海都市圈的如皋,其古朴的生活方式竟是如此充满神话色彩。
人们从卫星图上看到的如皋,其形状是一个倒置的瓷盘。这种有趣的发现让人联想起神秘的“蓝月山谷”鸟瞰之下所呈现的铜镜形状。尽管地理形态上的相似性并没有逻辑关联,却让笔者在冥冥中获得一种对神秘世界不断趋近和认识的冲动。笔者通过对如皋的多次走访,更加肯定长寿福地如皋与“蓝月山谷”有着某种精神气质上的内在关联。它们在地理环境、气候等自然条件上大相径庭,却都提供了一种有别于当代流行文化的生活标本——一个是以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创造出一个宁静幽远、一尘不染的人间仙境;一个则以内省的姿态,道法自然,返朴归真,通过饮食、起居等自成一体的生活方式,造就了一个宁静、纯朴、和谐的生活氛围,使现代生活充满古典格调和神话意境。
如皋作为长江三角洲最早见诸史册的古邑,民国时期的中华第一大县,早在明清时期的《如皋县志》中就有系列有关当地长寿现象的详细记载。
县志所设的长寿专栏“耆寿”“贞寿”不仅记载了数以千计长寿老人的姓名、年龄,还记载了长寿老人的家庭情况和高寿者的个性特点等。仅清嘉庆、道光、同治三志及民国志记载的长寿老人达1806人,其中百岁寿星52位,90-99岁的长寿者215位,80-89岁的人瑞1053位。
这些记录表明如皋人在2000多年前即有对健康长寿的美好向往,而康熙年间盛极一时的“千叟宴”则记载着如皋长寿老人的荣光。
康熙五十二年,为庆贺康熙皇帝60大寿,特邀千名人瑞举行盛宴——“千叟宴”。康熙、乾隆二帝先后共举行6次千叟宴,其中以乾隆在嘉庆元年正月初四举行的一次规模最大,计有8000人参加。如皋有两位长寿老人——如皋白蒲考授吏目、81岁的吴际昌和画家、77岁的施景禹奉旨同入宁寿宫参加盛宴。时至今日,这段寿典佳话还让如皋人津津乐道,引以自豪。
大概是受吴际昌和施景禹参加千叟宴的启发,知县杨受廷主修《嘉庆志》时,首次独辟“耆寿”新章,开创了如皋地方史记载长寿现象的先河。
如皋深厚的长寿文化积淀和古老神秘风水在岁月的长河中对民俗有着深刻的影响。
像中国其他古都一样,古老的如皋是个崇尚树碑立传的“礼仪之乡”,历史上所建的各种牌坊多达100多座,而与长寿有关的牌坊就有十多座,百岁坊是这些长寿牌坊最为著名。
民国志中有关如皋以寿字命名的寺、庵已知的有七座,其他寄予长寿理想的村庄名、街巷名和路桥名还有若干,其中百岁庄、百岁祠、白头巷、长巷、朱衣巷、青云巷、百岁桥、健康桥、益人桥,迎春桥、丰乐桥等现在都可以找到踪迹。
如皋民间流传着“讨千家米”、“过百路巷”、“偷百岁碗”等习俗是如皋居住文化中一种独特景观。
凡逢老者寿诞,儿女孙辈都会装扮一新,挨家造访,每家讨上白米一撮,以此来为长者添寿,俗称讨千家米。遇小儿百禄,长者为其佩戴银饰小锁,左手怀抱小儿,右手执小笤帚,出入长巷、百岁巷和状元坊,为小儿未来祈福,俗称过百路。但凡百岁老人寿诞,亲朋好友、左右邻居或不速之客登门道贺,席间来者从主人的眼皮之下,悄无声息地把主人特意准备的“百岁碗”“偷”走,回家供儿孙享用,俗称偷百岁碗。相传宋朝一名109岁的如皋老人李嵩贺寿时,宾朋纷纷“窃”碗回家。这被认为是一种吉利的行为,以求儿孙长命百岁。
如皋的居住文化和长寿历史凸显的是当地子民古往今来对生命和生活的态度。这种文化基因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如皋人。
可以设想,在古城的明清古民居未被拆除之前,走行在如皋大街小巷的百岁老人身上所散发的古典情怀会令人有时空倒错之感。
那些踏进这片土地的人,映入眼帘的可能就是这样一幅风俗影象:城墙巍峨,古塔耸立,城河悠悠,小巷深深,在青砖绿瓦的民居群中,不时行走着童颜鹤发的百岁老人——他们着宽松的衣衫,面带笑容,气色怡然,在古塔下,或护城河畔,买菜、串门、散步、舞剑、打拳,仿佛生活在一个无何有之乡。
孝道养生是如皋居住文化中的精华。明嘉靖年间的《如皋县志•风俗》中称如皋人“其性驯柔,其俗质实”,这种性格与他们民间生活的居住理念和处世态度是互映的。而四世同堂,尽忠奉孝,儿孙绕膝是如皋居住文化的传统特点,也是长寿养生的秘诀。
如皋一直沿袭几代同居一宅的传统习惯。同治八年,全县有135097户,总人口1177857人,户均8,72人,大多数是三代以上同居一宅。如皋县志中记载长寿者晚年快乐生活,最为突出的就是四世同堂,五世同堂。在当时所载的681位长寿者中,四世或五世同堂的有91人,占13,3%;在21位百岁老人中,有4人五世一堂。记载五世一堂人数最多的,是《民国志》所记93岁的许文岑,他有5子、9。孙、21曾孙、8玄孙,其所记还不包括女性在内,实在是一个谱系纯正的大家庭。
我们知道,老年人随着各种器官的衰退,对外界刺激承受力也减弱,因此,几代同室,子女孝顺,和睦相处,造就了一个温馨、热闹的环境,对老年人延年益寿十分重要。但随着社会的变迁,全国各地城市四世同堂和五世同堂的几乎不复存在,但在如皋这种风尚并没有湮灭。
笔者在长寿村新姚走访时,看到一家五世同堂的大家庭,有10人组成,年岁最高的老婆婆104岁,年龄最小的曾孙女11岁。老婆婆身体状态不错,但听觉已不太灵敏。她的孙子告诉我,老太太有三个儿子,他的父亲排行老三,跟三儿子住在一起是老太太的选择,可能是脾气比较合得来吧,但其他两个儿子家也常把老太太接过去住一段时间,大家都抢着要这个寿命,认为是福气。所以,在他们这个大家庭中从来没有觉得老人是个负担,大家都很和睦,小辈孝敬老辈,老辈呵护小辈,这算是他们家的门风和传统。
在现在如皋长寿村,五世同堂的并不多,但三世同堂、四世同堂的却还是比较普遍的。据当地有关单位资料显示,如皋百岁老人中有94,1%的人与子女、孙子女、重孙子女等生活在一起。1,7%的人与老伴一起生活,4,2%的人独自生活。
三世同堂或四世同堂的积极意义是客观氛围和环境赋予了家庭特有的长寿气场。虽然人的疾病生于喜怒等情志,也是和阴阳有关联的。世上最大的阴阳就是男女。在一个家庭中,男为阳,女为阴。阴阳和谐,其实在于家庭成员之间的和谐,最重要的是夫妇和谐。如果夫妻不和谐,阴阳失去平衡,家庭就不能和睦,而且他们生出来的后代,在一个阴阳不调和的家庭里生长,就不可能会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理的,也就不会有快乐的人生。而和睦家庭幸福多,幸福家庭长寿多。所以如皋百岁老人的结婚率为100%。
家庭应该是幸福和温馨的港湾,如皋的百岁老人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美好家庭。所以他们对百岁老寿星们的生活起居、衣食住行均关爱有加。对于老人来说,看到子孙绕膝人丁兴旺,晚辈孝顺,家庭和睦,内心也有一种说不出的满足感,这本身又十分有利于延年益寿。
如皋人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孝善淳睦勤乐”集中体现了如皋深厚的居住文化底蕴。也正是这种居住文化的继承,才使得长寿之乡有更多的长寿者。
如皋古民居颇有类似北京四合院式的结构,由东西南北四面屋围成一个天井。较大径深的住宅,大门堂后面是4到6扇的屏门,从侧门进入小院,层层叠叠,形成幽深的院宅。对着大门的是影壁,有的人家正对屏门就是二门,有的二门和影壁成直角。二门进去一般是敞厅,敞厅后面是堂屋。敞厅和堂屋两边有厢房。
水明楼是位于古城如皋东北隅的一处私人民居,大约于明万历年间(1573-1620)始建,为明末四公子之一冒辟疆和董小宛的栖隐之处。水明楼南北长约42米,宽不超5米,由南而北依次构筑有前轩、中轩、阁楼,它们之间以九曲三弯的回廊相衔。中轩凭借隔景窗,巧妙地分隔成内室、内道与外廊3个虚空间。
詹姆斯希尔顿笔下的神秘伊甸园——“蓝月山谷”,在后工业化时代越来越成为人们向往的人间仙境,它符合高海拔、低氧、负离子密集、远红外、地球负磁能强的长寿生活环境——在现代人看来,它是宜居的长寿福地。
世界长寿理论把地理、气候、空气环境等作为助人长寿的外在条件。闻名世界的长寿之乡都地处类似于“蓝月山谷”这样的高寒地带或远离尘嚣、无污染的偏僻地区——秘鲁的维尔卡旺巴、巴基斯坦的罕萨、尼泊尔的洪扎村、日本的立花等无不如此。中国历次人口普查的结果也都表明,长寿者大都生活在海拔较高的山谷和人烟稀少的边疆。然而,地处长江中下游平原工业发达地区的长寿之乡——江苏如皋,是惟一的例外!
联合国确定长寿之乡的标准是:每百万人口中有75位百岁老人。而如皋市145万人口中,百岁以上老人达250多人,90岁至99岁的老人有4000多人,百岁老人总数为全国县(市)首位,超过联合国确定的长寿之乡指标的一倍多。
1998年,香港《明报》首次把如皋列为全国六大长寿地区,此时如皋人还蒙在鼓里。长寿之乡的人们已经习惯按照既定的生活理念和居住方式,一如继往地经营着他们的平常岁月。长寿对他们来说,是生活和生活智慧长期赋予他们的结果,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如皋作为中国沿海地带惟一的长寿之乡,其独特的长寿现象已引起世界的好奇和羡慕,成为中国第一长寿样板地区。
在长江左右岸密集的城市链条带上,如皋像一帧散发着古典幽香的蓝色丝绢,在接近大江入海口呈蝉翼状散开。作为江海平原最早成陆的地区,如皋很早就以古朴的民风、独特的吃食和悠久的长寿历史闻名。踏进这片土地的人,眼前总被一幅幅古色古香的如皋风俗影象所吸引。它把人们带入“蓝月山谷”般的神奇世界,成为外地人对神秘长寿之乡最初的认知。人们惊奇地发现,在大工业化时代到来之时就已融入上海都市圈的如皋,其古朴的生活方式竟是如此充满神话色彩。
人们从卫星图上看到的如皋,其形状是一个倒置的瓷盘。这种有趣的发现让人联想起神秘的“蓝月山谷”鸟瞰之下所呈现的铜镜形状。尽管地理形态上的相似性并没有逻辑关联,却让笔者在冥冥中获得一种对神秘世界不断趋近和认识的冲动。笔者通过对如皋的多次走访,更加肯定长寿福地如皋与“蓝月山谷”有着某种精神气质上的内在关联。它们在地理环境、气候等自然条件上大相径庭,却都提供了一种有别于当代流行文化的生活标本——一个是以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创造出一个宁静幽远、一尘不染的人间仙境;一个则以内省的姿态,道法自然,返朴归真,通过饮食、起居等自成一体的生活方式,造就了一个宁静、纯朴、和谐的生活氛围,使现代生活充满古典格调和神话意境。
如皋作为长江三角洲最早见诸史册的古邑,民国时期的中华第一大县,早在明清时期的《如皋县志》中就有系列有关当地长寿现象的详细记载。
县志所设的长寿专栏“耆寿”“贞寿”不仅记载了数以千计长寿老人的姓名、年龄,还记载了长寿老人的家庭情况和高寿者的个性特点等。仅清嘉庆、道光、同治三志及民国志记载的长寿老人达1806人,其中百岁寿星52位,90-99岁的长寿者215位,80-89岁的人瑞1053位。
这些记录表明如皋人在2000多年前即有对健康长寿的美好向往,而康熙年间盛极一时的“千叟宴”则记载着如皋长寿老人的荣光。
康熙五十二年,为庆贺康熙皇帝60大寿,特邀千名人瑞举行盛宴——“千叟宴”。康熙、乾隆二帝先后共举行6次千叟宴,其中以乾隆在嘉庆元年正月初四举行的一次规模最大,计有8000人参加。如皋有两位长寿老人——如皋白蒲考授吏目、81岁的吴际昌和画家、77岁的施景禹奉旨同入宁寿宫参加盛宴。时至今日,这段寿典佳话还让如皋人津津乐道,引以自豪。
大概是受吴际昌和施景禹参加千叟宴的启发,知县杨受廷主修《嘉庆志》时,首次独辟“耆寿”新章,开创了如皋地方史记载长寿现象的先河。
如皋深厚的长寿文化积淀和古老神秘风水在岁月的长河中对民俗有着深刻的影响。
像中国其他古都一样,古老的如皋是个崇尚树碑立传的“礼仪之乡”,历史上所建的各种牌坊多达100多座,而与长寿有关的牌坊就有十多座,百岁坊是这些长寿牌坊最为著名。
民国志中有关如皋以寿字命名的寺、庵已知的有七座,其他寄予长寿理想的村庄名、街巷名和路桥名还有若干,其中百岁庄、百岁祠、白头巷、长巷、朱衣巷、青云巷、百岁桥、健康桥、益人桥,迎春桥、丰乐桥等现在都可以找到踪迹。
如皋民间流传着“讨千家米”、“过百路巷”、“偷百岁碗”等习俗是如皋居住文化中一种独特景观。
凡逢老者寿诞,儿女孙辈都会装扮一新,挨家造访,每家讨上白米一撮,以此来为长者添寿,俗称讨千家米。遇小儿百禄,长者为其佩戴银饰小锁,左手怀抱小儿,右手执小笤帚,出入长巷、百岁巷和状元坊,为小儿未来祈福,俗称过百路。但凡百岁老人寿诞,亲朋好友、左右邻居或不速之客登门道贺,席间来者从主人的眼皮之下,悄无声息地把主人特意准备的“百岁碗”“偷”走,回家供儿孙享用,俗称偷百岁碗。相传宋朝一名109岁的如皋老人李嵩贺寿时,宾朋纷纷“窃”碗回家。这被认为是一种吉利的行为,以求儿孙长命百岁。
如皋的居住文化和长寿历史凸显的是当地子民古往今来对生命和生活的态度。这种文化基因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如皋人。
可以设想,在古城的明清古民居未被拆除之前,走行在如皋大街小巷的百岁老人身上所散发的古典情怀会令人有时空倒错之感。
那些踏进这片土地的人,映入眼帘的可能就是这样一幅风俗影象:城墙巍峨,古塔耸立,城河悠悠,小巷深深,在青砖绿瓦的民居群中,不时行走着童颜鹤发的百岁老人——他们着宽松的衣衫,面带笑容,气色怡然,在古塔下,或护城河畔,买菜、串门、散步、舞剑、打拳,仿佛生活在一个无何有之乡。
孝道养生是如皋居住文化中的精华。明嘉靖年间的《如皋县志•风俗》中称如皋人“其性驯柔,其俗质实”,这种性格与他们民间生活的居住理念和处世态度是互映的。而四世同堂,尽忠奉孝,儿孙绕膝是如皋居住文化的传统特点,也是长寿养生的秘诀。
如皋一直沿袭几代同居一宅的传统习惯。同治八年,全县有135097户,总人口1177857人,户均8,72人,大多数是三代以上同居一宅。如皋县志中记载长寿者晚年快乐生活,最为突出的就是四世同堂,五世同堂。在当时所载的681位长寿者中,四世或五世同堂的有91人,占13,3%;在21位百岁老人中,有4人五世一堂。记载五世一堂人数最多的,是《民国志》所记93岁的许文岑,他有5子、9。孙、21曾孙、8玄孙,其所记还不包括女性在内,实在是一个谱系纯正的大家庭。
我们知道,老年人随着各种器官的衰退,对外界刺激承受力也减弱,因此,几代同室,子女孝顺,和睦相处,造就了一个温馨、热闹的环境,对老年人延年益寿十分重要。但随着社会的变迁,全国各地城市四世同堂和五世同堂的几乎不复存在,但在如皋这种风尚并没有湮灭。
笔者在长寿村新姚走访时,看到一家五世同堂的大家庭,有10人组成,年岁最高的老婆婆104岁,年龄最小的曾孙女11岁。老婆婆身体状态不错,但听觉已不太灵敏。她的孙子告诉我,老太太有三个儿子,他的父亲排行老三,跟三儿子住在一起是老太太的选择,可能是脾气比较合得来吧,但其他两个儿子家也常把老太太接过去住一段时间,大家都抢着要这个寿命,认为是福气。所以,在他们这个大家庭中从来没有觉得老人是个负担,大家都很和睦,小辈孝敬老辈,老辈呵护小辈,这算是他们家的门风和传统。
在现在如皋长寿村,五世同堂的并不多,但三世同堂、四世同堂的却还是比较普遍的。据当地有关单位资料显示,如皋百岁老人中有94,1%的人与子女、孙子女、重孙子女等生活在一起。1,7%的人与老伴一起生活,4,2%的人独自生活。
三世同堂或四世同堂的积极意义是客观氛围和环境赋予了家庭特有的长寿气场。虽然人的疾病生于喜怒等情志,也是和阴阳有关联的。世上最大的阴阳就是男女。在一个家庭中,男为阳,女为阴。阴阳和谐,其实在于家庭成员之间的和谐,最重要的是夫妇和谐。如果夫妻不和谐,阴阳失去平衡,家庭就不能和睦,而且他们生出来的后代,在一个阴阳不调和的家庭里生长,就不可能会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理的,也就不会有快乐的人生。而和睦家庭幸福多,幸福家庭长寿多。所以如皋百岁老人的结婚率为100%。
家庭应该是幸福和温馨的港湾,如皋的百岁老人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美好家庭。所以他们对百岁老寿星们的生活起居、衣食住行均关爱有加。对于老人来说,看到子孙绕膝人丁兴旺,晚辈孝顺,家庭和睦,内心也有一种说不出的满足感,这本身又十分有利于延年益寿。
如皋人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孝善淳睦勤乐”集中体现了如皋深厚的居住文化底蕴。也正是这种居住文化的继承,才使得长寿之乡有更多的长寿者。
如皋古民居颇有类似北京四合院式的结构,由东西南北四面屋围成一个天井。较大径深的住宅,大门堂后面是4到6扇的屏门,从侧门进入小院,层层叠叠,形成幽深的院宅。对着大门的是影壁,有的人家正对屏门就是二门,有的二门和影壁成直角。二门进去一般是敞厅,敞厅后面是堂屋。敞厅和堂屋两边有厢房。
水明楼是位于古城如皋东北隅的一处私人民居,大约于明万历年间(1573-1620)始建,为明末四公子之一冒辟疆和董小宛的栖隐之处。水明楼南北长约42米,宽不超5米,由南而北依次构筑有前轩、中轩、阁楼,它们之间以九曲三弯的回廊相衔。中轩凭借隔景窗,巧妙地分隔成内室、内道与外廊3个虚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