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音乐成为小学教育中必不可少的内容。为了更好地开展小学音乐教學活动,教师有必要针对戏曲课堂做进一步的创新探索。教师可以运用陶行知理论,打破灌输式教育的模式,培养小学生对音乐戏曲课堂的学习兴趣。本文探讨戏曲艺术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提出优化小学音乐戏曲课堂教学模式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音乐 戏曲课堂 教学模式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1.01.051
小学阶段的教育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享受戏曲艺术,培养小学生的爱国精神,让学生更深刻地感知戏曲艺术的形式内涵,体会中华民族的文化魅力,这对提高小学音乐教育水平起着关键的作用。因此,将戏曲艺术融入小学音乐的教学课堂,是必要举措。陶行知说“解放儿童的嘴,使他们能大胆讲、大胆问”,小学生对很多事情抱有好奇心,对于戏曲艺术也是一样。因此利用戏曲艺术的丰富内容可以活跃音乐课堂,激发小学生的戏曲学习动力,为他们的未来成长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戏曲艺术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作用
戏曲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传承和发扬戏曲艺术的精神,能够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内涵,对推进我国的现代化文化建设有着重要的作用。戏曲作为一种表演形式,集合了唱功、舞蹈、杂技表演等丰富的艺术形式,用唱、念、做、打的独特方式,将历史传统故事和各个地区的风土人情、奇闻逸事表现出来。针对小学生开展戏曲教学活动,在音乐教育中融入戏曲艺术,有助于培养小学生的爱国精神。
在小学音乐教学课堂上纳入戏曲教学环节,有利于提高小学生对艺术的欣赏能力和理解能力。小学音乐的教学内容与形式也在戏曲艺术的融入下愈发丰富,成为推进小学音乐教育改革的重要路径,促进了小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符合陶行知先生提出的创新教育新理念。小学生可以在丰富的戏曲艺术教学活动中感受艺术的魅力,创建良好的音乐教育环境,有助于培养小学生良好的音乐素养。
二、优化小学音乐戏曲课堂的教学策略
1.创建良好的戏曲教学情境
在对小学音乐戏曲课堂的教学模式进行优化探索时,教师应注重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只有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和教学情境,才能使小学生积极加入戏曲课堂的教学活动中来。教师应创设生动、趣味的戏曲教学情境,激发小学生对戏曲知识学习的兴趣,使得他们积极加入戏曲实践活动的表演中,增强他们学习戏曲知识的主动性。
音乐教师可以在音乐教室内创建相应的文化空间,例如将著名戏曲名家的画像贴在音乐教室的墙上,或是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使用投影设备中为学生播放戏曲表演的视频、图像。在学校内的文化长廊中,教师可以张贴与戏曲文化有关的绘画作品、手抄报,营造良好的戏曲情境,调动小学生的视觉感官。教师可以让学生了解脸谱、服装等,喜欢上戏曲学习。
教师要发挥带头作用,培养小学生对戏曲艺术的学习兴趣,让他们乐于学习。例如,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一起走台步、唱京剧、打鼓点,通过多种感官的联合刺激,小学生能对戏曲艺术形成更加具体的认知。此外,教师还需要引导小学生了解戏曲背后的故事,了解中国古代历史文化。教师特别需要营造浓厚的戏曲学习环境和氛围,真正以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出发点,落实戏曲教育,优化小学戏曲课堂。
2.优化戏曲教学的内容
在小学音乐戏曲课堂的教学探索中,很多教师发现,一些小学生对戏曲艺术并不热爱,学习戏曲课程的兴趣不足。这通常是由于戏曲教学课堂的内容单一、枯燥所导致的。我国戏曲艺术经历了漫长的发展时期,许多的戏曲曲目年代久远,不符合当代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和学习需求,并且有些曲目剧情过长,剧情内容和小学生的日常生活相脱离,小学生对曲目内容的理解难度大,再受到唱腔难度高、动作招式复杂性强等因素的影响,小学生不太容易对戏曲产生学习兴趣。针对这一现状,小学音乐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对戏曲教材进行优化,丰富戏曲课堂的教学内容,通过精选戏曲曲目,激发小学生的戏曲学习热情。
陶行知说“解放儿童的头脑,要打破一切传统的束缚,使他们能大胆地想”。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小学音乐教师应选择形式生动、内容丰富的戏曲曲目,激发小学生的戏曲学习兴趣和热情,开发小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小学生能够加入戏曲曲目的学习活动实践中来。教师应注意,要选择难易程度适中的戏曲曲目,如《打猪草》《对花》等黄梅戏曲目,内容丰富,难度适中,很适合小学生学习,可以将小学生的感官充分调动起来。教师应注意在开展戏曲曲目教学时,要将简单的台步、招式动作融入其中,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让学生在好奇心的带领下,参加到新鲜感十足的戏曲曲目活动中来。教师还可以设置表演环节,小学生进行分组表演。在配合和协作的过程中,小学生可以感受到学习戏曲的快乐,同时他们的表演能力、演唱能力也可以得到锻炼。通过分组表演,学生的协作配合能力将大大增强,学生间的交流也会因此而增多。开展音乐戏曲课堂教学,可以解放小学生的头脑,让小学生能够打破束缚,不再受传统音乐课堂模式的限制,发挥想象,放飞自我,在自主学习中提高音乐素养。
3.将时尚元素和传统戏曲结合
中国千百年的戏曲艺术流传至今。作为一种经典的艺术形式,虽然其场景较为单一,但是对演唱者有着较高的要求。因此教师应打破原有的戏曲课堂教学模式,不再采取单一的教学方式开展教学。教师应该创新教学方式,最大限度地调动起小学生的参与热情。
陶行知说“要解放儿童的空间,使儿童能够在大自然、大社会中开阔视野,获取知识,将小学生的创造灵感激发起来”。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小学音乐教师要将时尚元素和传统的戏曲元素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小学生的艺术创造力。例如,歌曲《青花瓷》既蕴含着一些戏曲元素,也是一首现代歌曲。教师要充分利用小学生对流行元素的兴趣,丰富教学方式,创新教育形式,使学生更加快乐地参与戏曲课堂。教师可以在播放《青花瓷》歌曲后,向学生提出问题,如“哪些歌曲和《青花瓷》类似,也借鉴和吸收了有关戏曲的元素呢?”教师要引导学生,让他们积极参与到思考和探索中。教师要调动学生学习和探索戏曲知识的积极性,促进戏曲教学更好地开展,实现对戏曲教学模式的优化,提高小学音乐戏曲课堂教学的效率。
综上所述,为了更好地开展小学音乐教学活动,教师有必要针对戏曲课堂做更进一步的创新探索。教师应该运用陶行知理论,打破传统的教育模式,培养小学生对音乐戏曲课堂的学习兴趣。戏曲艺术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优化小学音乐戏曲课堂教学模式势在必行。通过对戏曲课堂的创新优化,小学生可以深入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爱上戏曲艺术,同时加深对音乐的了解和认识。学生在戏曲课堂上,可以很好地传承我国的传统文化,提高音乐综合素养,在探索中感受学习的快乐和戏曲艺术的魅力。
参考文献:
[1] 王薇《小学音乐课堂中戏曲教学对策分析》,《家长》2020年第28期。
[2] 陈莉萍《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融入戏曲教学研究探讨》,《北方音乐》2020年第14期。
[3] 谭华容《小学音乐“戏曲课”教学模式探析》,《艺术评鉴》2020年第10期。
[4] 陈璐《基于戏曲进校园的小学音乐教学探究》,《课程教育研究》2020年第10期。
[5] 王睿玲《小学音乐课堂引入戏曲教学的策略研究》,《课程教育研究》2020年第10期。
[6] 朱建明、王伟《略谈戏曲艺术的人格教育—以〈琵琶记〉“庆寿”为例》,《生活教育》2015年第9期。
(肖兰,1980年生,女,汉族,江西赣州人,大学本科,文学学士学位,高级教师,主要从事音乐教育研究工作)
关键词:小学音乐 戏曲课堂 教学模式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1.01.051
小学阶段的教育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享受戏曲艺术,培养小学生的爱国精神,让学生更深刻地感知戏曲艺术的形式内涵,体会中华民族的文化魅力,这对提高小学音乐教育水平起着关键的作用。因此,将戏曲艺术融入小学音乐的教学课堂,是必要举措。陶行知说“解放儿童的嘴,使他们能大胆讲、大胆问”,小学生对很多事情抱有好奇心,对于戏曲艺术也是一样。因此利用戏曲艺术的丰富内容可以活跃音乐课堂,激发小学生的戏曲学习动力,为他们的未来成长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戏曲艺术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作用
戏曲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传承和发扬戏曲艺术的精神,能够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内涵,对推进我国的现代化文化建设有着重要的作用。戏曲作为一种表演形式,集合了唱功、舞蹈、杂技表演等丰富的艺术形式,用唱、念、做、打的独特方式,将历史传统故事和各个地区的风土人情、奇闻逸事表现出来。针对小学生开展戏曲教学活动,在音乐教育中融入戏曲艺术,有助于培养小学生的爱国精神。
在小学音乐教学课堂上纳入戏曲教学环节,有利于提高小学生对艺术的欣赏能力和理解能力。小学音乐的教学内容与形式也在戏曲艺术的融入下愈发丰富,成为推进小学音乐教育改革的重要路径,促进了小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符合陶行知先生提出的创新教育新理念。小学生可以在丰富的戏曲艺术教学活动中感受艺术的魅力,创建良好的音乐教育环境,有助于培养小学生良好的音乐素养。
二、优化小学音乐戏曲课堂的教学策略
1.创建良好的戏曲教学情境
在对小学音乐戏曲课堂的教学模式进行优化探索时,教师应注重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只有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和教学情境,才能使小学生积极加入戏曲课堂的教学活动中来。教师应创设生动、趣味的戏曲教学情境,激发小学生对戏曲知识学习的兴趣,使得他们积极加入戏曲实践活动的表演中,增强他们学习戏曲知识的主动性。
音乐教师可以在音乐教室内创建相应的文化空间,例如将著名戏曲名家的画像贴在音乐教室的墙上,或是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使用投影设备中为学生播放戏曲表演的视频、图像。在学校内的文化长廊中,教师可以张贴与戏曲文化有关的绘画作品、手抄报,营造良好的戏曲情境,调动小学生的视觉感官。教师可以让学生了解脸谱、服装等,喜欢上戏曲学习。
教师要发挥带头作用,培养小学生对戏曲艺术的学习兴趣,让他们乐于学习。例如,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一起走台步、唱京剧、打鼓点,通过多种感官的联合刺激,小学生能对戏曲艺术形成更加具体的认知。此外,教师还需要引导小学生了解戏曲背后的故事,了解中国古代历史文化。教师特别需要营造浓厚的戏曲学习环境和氛围,真正以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出发点,落实戏曲教育,优化小学戏曲课堂。
2.优化戏曲教学的内容
在小学音乐戏曲课堂的教学探索中,很多教师发现,一些小学生对戏曲艺术并不热爱,学习戏曲课程的兴趣不足。这通常是由于戏曲教学课堂的内容单一、枯燥所导致的。我国戏曲艺术经历了漫长的发展时期,许多的戏曲曲目年代久远,不符合当代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和学习需求,并且有些曲目剧情过长,剧情内容和小学生的日常生活相脱离,小学生对曲目内容的理解难度大,再受到唱腔难度高、动作招式复杂性强等因素的影响,小学生不太容易对戏曲产生学习兴趣。针对这一现状,小学音乐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对戏曲教材进行优化,丰富戏曲课堂的教学内容,通过精选戏曲曲目,激发小学生的戏曲学习热情。
陶行知说“解放儿童的头脑,要打破一切传统的束缚,使他们能大胆地想”。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小学音乐教师应选择形式生动、内容丰富的戏曲曲目,激发小学生的戏曲学习兴趣和热情,开发小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小学生能够加入戏曲曲目的学习活动实践中来。教师应注意,要选择难易程度适中的戏曲曲目,如《打猪草》《对花》等黄梅戏曲目,内容丰富,难度适中,很适合小学生学习,可以将小学生的感官充分调动起来。教师应注意在开展戏曲曲目教学时,要将简单的台步、招式动作融入其中,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让学生在好奇心的带领下,参加到新鲜感十足的戏曲曲目活动中来。教师还可以设置表演环节,小学生进行分组表演。在配合和协作的过程中,小学生可以感受到学习戏曲的快乐,同时他们的表演能力、演唱能力也可以得到锻炼。通过分组表演,学生的协作配合能力将大大增强,学生间的交流也会因此而增多。开展音乐戏曲课堂教学,可以解放小学生的头脑,让小学生能够打破束缚,不再受传统音乐课堂模式的限制,发挥想象,放飞自我,在自主学习中提高音乐素养。
3.将时尚元素和传统戏曲结合
中国千百年的戏曲艺术流传至今。作为一种经典的艺术形式,虽然其场景较为单一,但是对演唱者有着较高的要求。因此教师应打破原有的戏曲课堂教学模式,不再采取单一的教学方式开展教学。教师应该创新教学方式,最大限度地调动起小学生的参与热情。
陶行知说“要解放儿童的空间,使儿童能够在大自然、大社会中开阔视野,获取知识,将小学生的创造灵感激发起来”。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小学音乐教师要将时尚元素和传统的戏曲元素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小学生的艺术创造力。例如,歌曲《青花瓷》既蕴含着一些戏曲元素,也是一首现代歌曲。教师要充分利用小学生对流行元素的兴趣,丰富教学方式,创新教育形式,使学生更加快乐地参与戏曲课堂。教师可以在播放《青花瓷》歌曲后,向学生提出问题,如“哪些歌曲和《青花瓷》类似,也借鉴和吸收了有关戏曲的元素呢?”教师要引导学生,让他们积极参与到思考和探索中。教师要调动学生学习和探索戏曲知识的积极性,促进戏曲教学更好地开展,实现对戏曲教学模式的优化,提高小学音乐戏曲课堂教学的效率。
综上所述,为了更好地开展小学音乐教学活动,教师有必要针对戏曲课堂做更进一步的创新探索。教师应该运用陶行知理论,打破传统的教育模式,培养小学生对音乐戏曲课堂的学习兴趣。戏曲艺术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优化小学音乐戏曲课堂教学模式势在必行。通过对戏曲课堂的创新优化,小学生可以深入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爱上戏曲艺术,同时加深对音乐的了解和认识。学生在戏曲课堂上,可以很好地传承我国的传统文化,提高音乐综合素养,在探索中感受学习的快乐和戏曲艺术的魅力。
参考文献:
[1] 王薇《小学音乐课堂中戏曲教学对策分析》,《家长》2020年第28期。
[2] 陈莉萍《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融入戏曲教学研究探讨》,《北方音乐》2020年第14期。
[3] 谭华容《小学音乐“戏曲课”教学模式探析》,《艺术评鉴》2020年第10期。
[4] 陈璐《基于戏曲进校园的小学音乐教学探究》,《课程教育研究》2020年第10期。
[5] 王睿玲《小学音乐课堂引入戏曲教学的策略研究》,《课程教育研究》2020年第10期。
[6] 朱建明、王伟《略谈戏曲艺术的人格教育—以〈琵琶记〉“庆寿”为例》,《生活教育》2015年第9期。
(肖兰,1980年生,女,汉族,江西赣州人,大学本科,文学学士学位,高级教师,主要从事音乐教育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