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回顾中国共产党走过的百年光辉历程,我们会发现一些重要的时间节点和事件,犹如历史地图上一个个重要的坐标,清晰地勾勒出党领导下财政工作的印迹.本文要谈的就是这样一个重要事件——1949年召开的上海财经会议.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回顾中国共产党走过的百年光辉历程,我们会发现一些重要的时间节点和事件,犹如历史地图上一个个重要的坐标,清晰地勾勒出党领导下财政工作的印迹.本文要谈的就是这样一个重要事件——1949年召开的上海财经会议.
其他文献
我们党在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实践中一贯坚持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相一致.早在1945年,毛泽东同志就在党的七大政治报告中提出“向人民负责和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致性”的著名论断.1978年,邓小平同志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尖锐批评了“把对上级负责与对人民负责对立起来”的错误倾向.2006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撰文指出,“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从来都是统一的、不可分割的,对党负责,就是对人民负责;对人民负责,就是对党负责.两者统一于对党和人民事业的高度负责之中”.深刻揭示了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相统
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财政部门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按照州委州政府决策部署,积极发挥财政职能作用,大力支持全州生态治理、环境保护及相关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把楚雄州打造成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取得明显成效.
《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提出了“培育农业农村新产业新业态,打造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新载体新模式,推动要素跨界配置和产业有机融合,让农村一二三产业在融合发展中同步升级、同步增值、同步受益”的要求.农村三产高质量融合发展符合我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要求,具有理论、现实与实践意义,主要体现在延长农产品(服务)产业链、转变农民发展观念与思路,以及促进农民增收、提升农民精神风貌等方面.促进农村三产高质量融合发展是农村工作的当务之急,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牛鼻子”,财政在促进农村三产融合上要起
党的十九届四中、五中全会就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健全公平竞争审查机制作出重要决策部署.北京市财政局积极对标国际先进经验和打造国内营商环境样本城市要求,把公平竞争审查机制全面嵌入行政规范性文件的制定和清理过程,积极开展公平竞争审查评估,着力推进考核、培训等工作机制建设,有效发挥了通过财政政策措施支持优化营商环境、促进市场配置资源、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的标杆作用.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要求,近年来,广东省财政厅牢固树立过紧日子、“先谋事再排钱”“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集中财力办大事”等理念,打造以“事前绩效评审+事中\'双监控\'+事后绩效评价”为重点的“三把利剑”,切实将积极的财政政策提质增效、更可持续的要求落实落细在财政支出管理工作中.广东财政管理工作在中央考核中持续走在全国前列,连续两年获得国务院督查激励.
为提升农业竞争力,从2013年起,日本政府开始实施竞争导向农业政策,主要措施包括拓展农产品市场需求、引进先进技术和理念改造农业、提高农业附加值、改革改善农业供给侧条件等,政策效果显著,其政策实践对我国发展现代农业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作为我国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的首部行政法规,《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的出台是财政法律制度建设的又一项重大成果,迈出了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法治化、规范化的坚实一步,具有重要的开创性、里程碑意义.山东省财政厅把贯彻落实《条例》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省财政工作的一件大事,加快建立具有山东特色“安全规范、节约高效、公开透明、权责一致”的资产管理体系,为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建设新时代现代化强省提供坚实保障.
传统产业政策的特点表现在挑选赢家、严密保护和直接干预三个方面,理论界将具有这些特点的产业政策称为选择性产业政策.选择性产业政策容易导致不同的市场主体面对不公平的市场环境,不利于产业转型和国际竞争力提升,无法更好地适应新形势与新挑战.发达国家越来越少采用政府直接干预式的传统产业政策,转而更多注重强化横向功能、引导产业发展、提升创新能力、营造公平竞争环境、改善软硬条件以及提升国际竞争力等的功能性产业政策.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环境面临深刻复杂变化,更急需构建和完善功能性产业政策.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历史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回望党的百年历史,财政工作在党的领导下,既谱写了闪耀着红色精神的奋斗篇章,也在不同历史时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当前,福建正处于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超越的关键时期,福建财政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闽考察重要讲话精神,并与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的重要理念和重大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深刻把握百年红色财政史中蕴含的思想精神和实践智慧,持续推进财政高质量发展,更加积极有效发挥财政职能作用,努力为新时代新福建
从2001年我到山西省财政厅从事财政新闻宣传工作再到当前从事财政政策研究工作,《中国财政》就像一个结识多年的朋友,始终没有离开过我的办公桌,与我一直相知相伴走过了20年,给了我很多帮助,结下深厚情谊.20年来,在我的心目中,我与《中国财政》的关系既是读者又是作者,既是良师又是益友,既是全国财政部门工作交流“最高平台”,又是山西财政工作“最近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