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转课堂在学前教育声乐课教学中的应用与研究

来源 :新校园(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ytim0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前,高校的大部分音乐课程都是采用集体授课的方式,而翻转课程的出现,不仅是时代所需,也是学科所需。本文以学前教育音乐课教学为例,以翻转课堂为出发点,改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实现声乐教学的课堂创新。
  关键词:翻转课堂;声乐课教学;学前教育
  翻转课堂起源于美国科罗拉多州落基山的林地公园高中。目前翻转课堂的应用,已经在许多学科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因此,翻转课堂与音乐课程的结合,能够为音乐课程的开展提供一个新的思路。
  一、普通声乐课教学模式存在问题
  目前,各高校音乐课,专业院校的钢琴、声乐等专业小课都采用一对一的授课形式。而非音乐专业的声乐课,由于教学内容除了声乐演唱,还包括乐理、视唱、练耳及合唱与指挥相关知识,所以较多采用大课授课形式,也一直沿用着“教师在课堂上传授知识,学生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完成作业获得知识”的传统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对声乐的学习。
  二、构建声乐课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1.资源的准备与开发。课程资源是必需的。课程的资源需要教师进行搜集或开发,可以通过QQ群或微信平台进行共享。构建多样化的教学平台,是翻转课堂实施的前提。
  2.课前设计。课前设计主要是指课程相关视频的制作以及课前思考题的安排。首先,教师先对教学内容进行针对性的讲解,录制成视频,指出其中的重点与难点,让学生明确教学目标。让学生在课前根据自己的学习兴趣与需要来选择性观看内容。然后,学生通过视频学习来完成教师课前布置的作业,及时将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反馈给教师,并通过交流平台与教师和同学进行沟通讨论。
  3.课堂活动设计。翻转课堂的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需借助本节课的专题,引出重点难点,对学生课前所看的视频材料进行提问,学生可以自行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知识面进行讲解。根据所选题目将班级学生分为四个讨论小组,每一小组人数为5人。 由于学前教育声乐课的特殊性,教学内容涵盖理论与实践两个部分。
  (1)理论讨论方面,要求学生以PPT讲解的辅助手段,在阐述知识的点的同时,结合各相对应的习题,通过讲解做题过程和让个别学生进行独立完成,让学生更进一步了解其中的难点和易错点,使知识得以巩固。
  (2)演唱实践方面,要求学生从练声环节入手,再切入具体的曲目教学。在练声曲的选择上,需根据本节课的所学知识的节奏特点进行选择,如十六分音符、三连音等的演唱方法。讲解的学生需要具备边弹边唱的能力,在练声环节,需为在座的学生作相应的示范,对歌唱的发声方法及气息的使用等方面进行讲解。之后,全体学生根据课堂需要进行合唱和独唱,在练声的独唱环节,可以采用一对一的教学。而在第二环节的曲目教学中,演唱形式除了独唱与合唱之外,还可以采用对唱、二重唱等。在学生能够娴熟地演唱该歌曲后,可借助伴奏带和麦克风,请学生单独完成整首歌曲的演绎。
  最后,把各组学生聚集在一起,对各个专题讨论进行总结。这种极具创造性的课堂学习环境可以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利用技术工具、网络平台进行学习,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
  4.课后反馈评价。声乐课结束后,教师和学生可以将对这节课的感受与体验放到交流平台上,供其他学生参考与学习。每个学生都需要对自己和他人的学习过程作出正面的评价,课中的评价分两个部分,一是对声乐课堂教学过程进行评价;二是对声乐课堂教学的结果进行评价,都由教师来执行。声乐课堂过程的评价主要是观察学生上课学习的方法、学习的态度及学习的效果,综合地考查学生对声乐理论知识和声乐演唱技能的掌握情况。
  三、学前教育声乐课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意义
  1.打破了原有教学时间与空间的限制。翻转课堂中,学生在课前通过教师提供视频、音响材料可以自行学习声乐相关知识,打破了传统声乐学习中限制于课堂的模式,在时间和空间上不会受到限制。而且视频形式的学习,有利于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来挑选学习内容,从中查漏补缺,保證学生的学习质量。
  2.突出学生的主导地位。翻转课堂的教学中,学生的地位提高了。声乐课堂中的课前学习、课堂活动与课后的成果交流都是由学生独立完成的。在这三个环节中,对比传统的学习模式,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了充分的锻炼,学习效果得到显著提高。
  3.增强学生之间的互动与自主创新能力。在学生相互学习和协作的环节,学生之间交流和互动的机会多了,提高了学生的沟通能力。在互动中,学生需要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底蕴,查阅相关知识进行查漏补缺,提高其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将声乐教学引入网络技术,方便学生解决自己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灵感。此外,自主的学习方式,能够缓解学生的紧张情绪,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有利于培养创新型的声乐人才。
其他文献
嗅沟脑膜瘤是最常见前颅底肿瘤,占颅内脑膜瘤的2%~18%[1-5].由于对侧嗅觉的代偿或肿瘤生长缓慢,早期症状不明显,以至发现肿瘤时已生长巨大并侵蚀颅底骨质,约15%~46%的嗅沟脑膜瘤侵蚀颅骨进入筛窦[3].Durante于1885年首次切除嗅沟脑膜瘤,术后患者存活12年[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