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提升亲和力角度谈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创新与实践

来源 :教育周报·教育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cket8302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校思政课教学对“亲和力”情有独钟,具有感染力、针对性和亲和力的思政课更容易吸引学生,更容易激发兴趣,让更多学生自主参与课堂。反之,缺失亲和力,思政课将成为无源之水,空洞乏味,枯燥沉闷,令人不肯靠近。从亲和力提升角度来看,这是思政课迎合改革发展需求以及思政工作会议精神的创新之举,是必然要求。在实践教学中,高校时政课教学如何提升亲和力,实现教学的创新和优化,是值得深思的话题。
  关键词:亲和力;提升;高校;思政课;实践与创新
  拥有亲和力,具备亲和力是高校思政课的制胜法宝,学生对思政课“爱不爱”有赖于课堂所呈现的亲和力指数。亲和力指数偏高,学生则“爱”,亲和力指数偏低,学生则“不爱”。所谓的“亲和力”,就是思政课本身所产生的一种吸引学生、亲近学生的潜在力量,以及学生对思政课所产生的亲和感、亲近感、和气感、趋同感、靠近感等。教师是思政课开展的组织者,思政课的亲和力是由教师创造的,从提升亲和力角度看,教师应为之作出努力。
  一、以“人本”构建亲和氛围,提升思政课亲和力
  “人本”是“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亲和力提升离不开教师所呈现的“人本”理念,“人本”理念可拉近师生心灵距离,是教学成功的“理念法宝”。诚然,思政课堂上教师的亲和态度、亲和情感和亲和行为,很容易营造一种“亲和化”、“自由民主化”、“和谐平等化”的授课氛围,而这种授课氛围便更容易让学生去接近、去靠近、去亲近、去体验、去学习。毋庸讳言,这一氛围中处处均渗透着“人本”思想。而一旦达成了这样的目的,思政课亲和力提升便不再困难无厘头了。具体而言,该如何推行呢?首先,全面了解学生,洞察需求、考查兴趣、摸清能力。这是践行“人本”的体现,只有知学生求、明学生需,才能打造“需求明朗”的思政课堂,让学生更愿意参与其中,寻找所求、所爱。其次,在课堂上保持亲和授课的态度,主动与学生交流,以宽容、友爱、理解,消除学生心中芥蒂,使其大胆、自由、愉快表达。
  二、践行探究型教学模式,以“探究”提升亲和力
  亲和力长存的课堂定然与“满堂灌”背道而驰。在以往思政授课中,教师一贯滔滔不绝,将枯燥思政理论一泄而出,学生在听课时,根本不必用脑、甚至不必用手,当然很多学生连眼睛都不必用,完全靠“听”。但“听”能有几分“听”得进去呢?这样的课堂,便没有丝毫的亲和力可谈。那什么样的教学模式可让学生手、口、脑、耳全面用到,且表现出较高的积极性呢?这莫过于探究型教学模式了。“探究型”模式是学生主动亲近課堂、亲近教师,自愿思考探究的第一步,良好的“探究型”模式势必对于亲和力提升有着重要意义。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布置“科研任务”,让学生分组,组成“小组探究队”。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提供给学生有用的资料,也可以对学生进行点拨,让学生小组自己去搜索资料、共享资料、合作学习、展开交流探究。在这一过程中,很多学生萌生了“我要学”意识,对课堂的亲和力也多了。
  三、构筑生活化、直观化情境,让课堂更具亲和力
  高校思政课十分枯燥乏味,特别理论学习,让人注意力总是飘忽不定,兴趣索然。这样的课堂,亲和力指数可谓是“0”。但是,如何将课堂打造为不枯燥、有趣味、有声色、有味道的体验式学习氛围呢?这便需要教师构筑生活化、直观化、故事化的课堂情境,让学生在趣味活泼、生动直观的体验式情境中,感悟理论、直击重难点知识;学习案例,深入思考,能够学以致用。在很多学生眼中,思政理论是高大上的“阳春白雪”,而一般学生则是“下里巴人”,二者怎样也难以融合在一起。情境式教学出现之后,思政教师总是将鲜活生动的生活案例引入到课堂中,辅之以枯燥理论讲解,这让课堂立现“亲和力”。例如,教师可以用实物展示、图片引入、声音渲染、材料呈现、语言技巧、案例展示、视频播放等方式激发学生兴趣,提升课堂亲和力。
  四、利用“互联网+”优势,打造数字型亲和平台
  “互联网+”是21世纪赋予高校思政课创新发展的主要力量,是不可多得的丰富资源。在“互联网+”背景下,开展思政课网络教学是积攒亲和力、提升课堂亲和度的重要举措。“互联网+”优势颇多,将其引入高校思政课,可构筑数字型亲和平台,让学生更亲近教师、更亲和课堂。如何打造呢?要使“互联网+”和“思政课”紧密结合,全面利用网络优势。首先,灵巧使用“多媒体”活跃课堂氛围,将“亲和度”提升一个台阶。在运用多媒体时,教师应注重适当地点拨与辅导,让学生更好地体验、感悟。另外,要把握好“度”,切勿本末倒置,喧宾夺主。其次,借助MOOC,打造数字化的趣味思政课堂。
  综上所述,在亲和力提升视角下,高校思政课面临着新的压力,如何优化拓展课堂开展路径,如何将“亲和力”展现地淋漓尽致,如何让学生以亲和力为“吸引”,在思政课中获得“习得”性、体验性快感,值得一探。基于“人本”营造和谐课堂氛围、采用探究型模式、构筑生活直观情境、利用“互联网+”优势等方法十分有效。但教无定法,思政课亲和力提升的策略远非以上所提,思政教师要孜孜以求,循序渐进提升课堂亲和力,打造一流教学。
  参考文献:
  [1]张青.亲和力: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的重要维度[J].思想教育研究,2017(09).
  [2]迟成勇.关于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学亲和力和针对性的若干思考[J].思想政治课研究,2018(04):27-31+10.
  [3]赵刚.政治认同与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亲和力的逻辑关系[J].现代教育科学,2019(02):64-69.
其他文献
摘要:发现式学习是一种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学习方法,其应用于小学语文中段阅读教学中,能够注入新的生命力,调动学生主动探索发展,促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发展。为此,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论述了小学语文中段发展式阅读教学的实施原则,期望实现高效阅读课堂的目标,促使学生的阅读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等综合素养得到培养。  关键字:小学;中年级;阅读教学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期刊
摘要:随着教育的发展,教师待遇的提高,老师的生活越来越幸福。本文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面对做幸福的老师作了勾画。  关键词:老师;幸福  教师,传道受业解惑者。有人把老师比喻成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又有人说老师是园丁,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有人用“三尺讲台,两袖清风”形容老师,做老师辛苦,但是幸福。  做幸福的老师,身体是本钱,知识是基础,能力是关键。健康的身心,是幸福的源泉。要不,幸福成了无本
期刊
摘要:小学中高年级数学的教学模式在不断的发生改变,如何增强课堂互动也成为了一个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数学是一门理性化的学科,很多知识都有一定的抽象性,特别是对小学生来讲,他们需要有逻辑思考的能力,才能更好的接受知识。但一部分同学在学习时会感到吃力,容易產生退缩的情绪,针对这种情况,小学数学老师要努力提高课堂的有效互动,使学生们积极参与进来,从而优化课堂效果,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数学;互动;
期刊
摘要:化学是一门实验性学科,化学实验在化学学习中占有相当的一部分,实验的重要性是不需要多说的。只有学生通过亲身实践,才能对化学原理有更加透彻的认识。实验是高中化学学习中的一个相当重要的模块,可以说化学学习过程中如果没有实验教学,就等于一个人没有灵魂。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贯彻发展,绿色化學理念在高中化学教学中被广泛运用和探讨。从实际出发,针对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的不足提出几点参考方案,旨在促进高中化学的
期刊
摘要: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乃至整个学校教学课堂正在发生重大的变革,众多教育工作者将信息技术与数学课堂教学进行结合,给数学课堂教学打开了新视野。本文从信息技术给课堂教学带来的好处为切入点,旨在探寻小学数学教学新视野环境下在小学教学课堂对信息技术下的运用探究。  关键词:小学数学;信息技术;新视野  在以往小学数学的教学工作中,教师将时间和精力过多地放在了课本表层抽象知识的讲解
期刊
转化后进生是我们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项内容。教育家卡尔·威特曾说过:没有一个孩子生来就注定会成为天才,也没有一个孩子注定会一生庸碌无为,一切都取决于后天的培养和教育。因此,只要通过我们老师的引导和培养,是完全能够点燃后进生心中的希望之火,激发后进生的学习兴趣,形成健康的人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一、以真情打动,用爱心感化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技巧的全部奥妙,也就在于如何爱
期刊
【摘要】高中学生物理学科素养发展的顺序大体分为三个层次——物理的核心知识:指核心概念、核心规律、重要物理实验、重要的思维方法;物理的核心能力:指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分析、综合的能力,利用数学工具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实验能力;物理科学品质:学生对科学兴趣、态度、情感、价值观,具备的科学精神、合作意识。在这三个层次中,核心能力、科学品质是物理教学最本质的追求,是核心素养中最具活性的部分,因为它们是学生
期刊
【摘要】“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这是新课标的一个重要理念。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情境教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数学知识、训练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探究应用意识。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情境教学灵活运用  我长期从事小学一、二年级教学,根据孩子们好动、喜问、好奇的心里特点和他们感性、直观、简易的认知特点,我常常在课堂教学中运用情境教学的方式方法,让孩子们喜闻乐见,
期刊
摘要: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是智能制造新时期高等人才培养的特色之路,可有效缩短企业人才需求和高校人才输出之间的距离。本文对国内外高校产教融合人才培养的历史发展与现状进行了分析,对新工科背景下高校产教融合人才培养的趋势进行了说明,对新工科背景下高校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改革提出了几点思考。  关键词:新工科;高校;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思考  0引言  新时期,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两张皮”的问题明显存在。2
期刊
新课改的不断推进,使学生的主体地位愈发突出,教师组织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练习活动,用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开阔他们的视野范围。地理是一门理论结合实际的基础学科,我们要从生活角度出发,鼓励学生以睿智的眼光发现生活中潜藏的地理常识,个性地学习,快乐地成长,使地理课堂焕发新的活力。地理教师理应发挥重要的指导作用,构建高效课堂,优化教学效果,去除学生的抵触情绪,打消学生的认知顾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