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渗透率对超临界二氧化碳驱油效果的影响研究

来源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ff204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当气体处于超临界状态时,成为性质介于液体和气体之间的单一相态,对物料有较好的渗透性和较强的溶解能力。利用温度和压力的变化,把超临界二氧化碳作为一种溶剂溶解入原油,降低原油黏度,可提高采收率。本次研究在不同渗透率情况下,稠油黏度、温度、压力和注入量对超临界二氧化碳驱油效果的影响。
  关键词:超临界;二氧化碳;渗透率;黏度
  中图分类号: TE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30-183-2
  0  引言
  稠油开采难度大,目前广泛采用的技术是热力开采技术,如蒸汽吞吐和蒸汽驱。CO2具有临界温度和临界压力低的特点,处于超临界状态时性质随之发生巨大变化。密度接近液体,但黏度却与气体相类似,扩散系数是液体的100倍,因而具有极强的溶解能力,可提高蒸汽的吞吐效果。[1]
  本次研究通过实验数据,找到地层渗透率同温度、压力、原油黏度等因素交互作用对超临界二氧化碳驱油效果的影响趋势。
  1  超临界二氧化碳驱替实验研究
  1.1 实验方案设计
  1.1.1  实验方法选取
  实验采用正交设计法。正交设计法是一种高效率、快速、经济的实验设计方法,通过从全面实验中挑选出部分有代表性的点进行实验,这些有代表性的点具备了“均匀分散,齐整可比”的特点。[2]
  1.1.2  实验稠油选取
  选取稠油油样,并进行黏度测定,见表1。
  1.1.3 实验岩心选取
  选取稠油4种不同渗透率的岩心16块,按照标准方法,对其特性进行了分析,其结果见表2。[3]
  表1  实验用稠油性质
  [序号\&油样\&黏度\&实验取值\&1
  2
  3
  4\&1#
  2#
  3#
  4#\&5080
  10100
  24500
  49200\&5000
  10000
  25000
  50000\&]
  表2 实验用岩心性质
  [序号\&长度(cm)\&直径(cm)\&孔隙度\&渗透率(mD)\&实验取值(mD)\&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3.50
  3.50
  3.51
  3.50
  3.50
  3.50
  3.50
  3.50
  3.50
  3.50
  3.50
  3.50
  3.50
  3.50
  3.50
  3.50\&2.54
  2.53
  2.54
  2.52
  2.54
  2.53
  2.54
  2.52
  2.54
  2.53
  2.54
  2.52
  2.54
  2.53
  2.54
  2.52\&23.6
  23.4
  23.5
  26.4
  26.6
  26.4
  26.5
  23.4
  28.6
  28.4
  28.5
  28.4
  29.6
  26.4
  28.5
  27.4\&50.3
  49.6
  49.8
  49.6
  250.3
  245.6
  243.8
  516.6
  1250.3
  1209.6
  1204.8
  1235.4
  2550.
  2504.6
  2499.2
  2469.6\&50
  50
  50
  50
  250
  250
  250
  250
  1200
  1200
  1200
  1200
  2500
  2500
  2500
  2500\&]
  1.1.4  实验方案的制定
  采用正交设计方法,进行超临界CO2 驱油实验。选择5因素,4水平进行实验。[4]
  表3 正交设计表
  [因素水平\&渗透率   (md)\&黏度
  (mPa.s)\&温度
  (℃)\&压力
  (MPa)\&注入量
  (PV)\&水平1
  水平2
  水平3
  水平4\&50
  250
  1200
  2500\&5000
  10000
  25000
  50000\&40
  60
  80
  100\&8
  10
  12
  15\&0.5
  1.0
  1.5
  2.0\&]
  1.2 驱替实验步骤
  <E:\123\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610\97-197\21-1.jpg>
  2  驱替实验结果
  2.1 实验结果
  按照设计方案,通过岩心流动实验,在不同条件下,以二氧化碳驱替稠油,根据采出的稠油量,计算出原油采收率,实验结果见表4。
  表4  实验结果表
  [因素\&渗透率
  (mD)\&黏度(mPa.s)\&温度\&压力 注入量(PV)\&注入量(PV)\&采收率(%)\&实验1
  实验2
  实验3
  实验4
  实验5
  实验6
  实验7
  实验8
  实验9
  实验10
  实验11
  实验12
  实验13
  实验14
  实验15
  实验16
  极差\&50
  50
  50
  50
  250
  250
  250
  250
  1200
  1200
  1200
  1200
  2500
  2500
  2500
  2500
  9.075\&5000
  10000
  25000
  50000
  5000
  10000
  25000
  50000
  5000
  10000
  25000
  50000
  5000
  10000
  25000
  50000
  8.175\&40
  60
  80
  100
  60
  40
  100
  80
  80
  100
  40
  60
  100
  80
  60
  40
  3.925\&8
  10
  12
  15
  12
  15
  8
  10
  15
  12
  10
  8
  10
  8
  15
  12
  3.25\&0.5
  1
  1.5
  2
  2
  1.5
  1
  0.5
  1
  0.5
  2
  1.5
  15
  2
  0.5
  1
  7.9\&3.8
  7.5
  6.2
  7.3
  17.4
  15.2
  9.8
  6.3
  18.5
  13.2
  15.8
  13.6
  26.4
  21.2
  6.8
  6.2
  \&]
  2.2 影响因素分析
  研究结果表明,所研究的影响因素中,以渗透率对采收率的影响最大,其次依次是黏度、注入量、温度和压力。
  3  结论
  通过实验数据,取得如下结论:
  ①超临界二氧化碳可以提高稠油的采收率。
  ②通过正交实验,考察了渗透率、黏度、温度、压力和注入量对采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研究因素中,渗透率对采收率的影响最大,黏度次之。
  ③在研究水平范围内,渗透率以水平3为最好,黏度为水平1最好,温度为水平4最好,压力位水平2最好,而注入量以水平4最好。即最佳的实验条件为渗透率1200mD,黏度5000mPa.s,温度100℃,压力10MPa,注入量为2.0PV,对应的采收率为26.4%。
  参 考 文 献
  [1] 赵博,赵焕省.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钻井技术研究现状[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1(11).
  [2] 王存新,孟英峰,邓虎,李皋,陈勇.气体钻井注气量计算方法研究进展[J].天然气工业,2006(12).
  [3] 李孟涛,单文文,刘先贵,尚根华.超临界二氧化碳混相驱油机理实验研究[J].石油学报,2006(03).
  [4] 郭万奎,等编著.注气提高采收率技术[M].石油工业出版社,2003.
其他文献
着重介绍了3个炼油厂5套催化裂化装置的红外热象检测的结果,通过对这些结果的分析对比,诊断出各催化两器装置内衬里的状况、故障部位及故障的程度,从而为维修决策提供参考依
近年来,近红外的应用技术在国内外得到迅速发展,适合生产和试验需要的新产品也不断问世。本文介绍我所近期研制出的一种适用于化工、农药、医药、食品等行业生产过程控制用的
本文讨论了HQC—2型红外器件测试台高输入阻抗、超低噪声交流阻抗变换器的设计技术和电磁屏蔽技术。
<正> 一氧化碳是无色、有毒气体,密度1.2502mg/cm~3,沸点-192℃,凝固点-205℃,常压下不溶于水。由于它是很好的还原剂,所以在化学制备和还原金属方面有独特的用途。CO气体只
利用Q-学习算法,针对模型未知只有数据可用的非线性被控对象,解决最优镇定控制问题。由于状态空间和控制空间的连续性,Q-学习只能以近似的方式实现。因此,文中提出的近似Q-学
对国家而言,若从历史的角度对政治发展进行论述,那么政治发展的道路无疑从属于历史。皆由历史传统、现实国情、政治发展实践等要素所罗列而成。若从辩证的角度对政治发展进行
介绍了电阻焊焊缝质量检测的一般原理与方法。说明了红外非接触测温用于食品罐筒电阻焊质量在线检测的根据和可行性。重点阐明了HWJ—I型红外焊缝检测仪的设计思想、工作原理
分析了布尔台煤矿42106工作面上覆22煤采空区积水情况,计算了探放水钻孔的具体参数;提出了具体的施工技术要求以及施工安全技术措施,保障施工过程中安全;描述了探放水具体实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使得化工行业发展也其为迅速。而在化工生产过程中,起到关键性作用的是化工设备,这些设备在设计中会出现很多问题,例如安全问题、腐蚀问题以及环境污
针对Nystrom方法在谱聚类应用中存在聚类效果不稳定、样本代表性较弱的问题,提出基于加权集成Nystrom采样的谱聚类算法.首先利用统计杠杆分数区别数据间的重要程度,对数据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