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诸市乡党委、乡政府把推进土地流转作为深化农村改革、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加快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举措,积极探索创新土地流转机制,鼓励引导农民流转土地,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加速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进程和土地资源的集聚,初步探索出了一条以推动土地流转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一、土地流转情况
诸市乡位于驻马店市驿城区西北部,是一个典型的郊区农业乡,农业资源丰富,全乡总面积81平方公里,耕地6.8万亩,辖13个建制村,112个自然村,36397人,9080户,其中农业人口35457人,8730户,非农业人口940人,350户。境内有汝河及其支流李秀河、蒋河、陈楼河、杨台寺河等流过,地势平坦,土壤肥沃,自然耕作条件较好。目前,诸市乡土地流转面积近6000亩。从土地流转模式上看,主要以租赁为主,通过以下三种形式得以实现:
(一)户户流转
自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随着改革开放和城镇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农民外出务工、经商、居住的日益增多,留守人员老小弱病残,导致土地闲置浪费严重,利用率低下。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外出务工、经商、居住的农户开始把自己的责任田租赁给那些具有丰富种植经验的农户,土地也逐渐向种粮大户集中。诸市乡通过这种租赁形式流转土地面积1000多亩,占全乡土地流转面积近五分之一。
(二)集体流转
诸市乡姜庄、沈楼、任马庄、魏楼、李楼、马老庄、相元等村把一部分村集体土地或林地承包给种粮户和养殖户,由他们开展高效种植和规模养殖,提高了土地利用率,也增加了村集体经济收入。目前,诸市乡集体流转土地面积已有2000多亩,占全部土地流转面积的近40%。
(三)项目流转
近年来,诸市乡大力开展农业招商引资活动,先后成功引进了河南省盛世兴农业科技公司和驻马店市天顺生态种植有限公司,通过上农业产业化项目推动了土地流转工作。由驻马店市天顺生态种植有限公司投资兴建的大棚蔬菜种植示范园,在乡、村两级牵线搭桥下,企业分别与相元村的175户农民签订了280亩的土地流转协议。目前,已完成投资1200万元,建成日光温室2座,大棚56个,二期计划投资1500万元,将再流转土地300亩,主要用于扩建蔬菜种植,并打造集生态旅游、度假休闲为一体的现代化生态农庄。由河南省盛世兴农业科技公司投资兴建的马铃薯种植项目,在乡政府的积极协调下,闫庄村委、熊庄村委深入动员3个村民组的294户农民积极参与土地流转,促成了企业与闫庄村、熊庄村2500亩土地流转协议的签订。目前,项目已完成投资2000万元,主要是为世界500强企业百事集团公司提供土豆原料,用于生产薯片、薯条和土豆粉深加工,年收获土豆4600吨,同时,利用土豆收获后的土地闲置时间种植玉米,年产玉米1150吨,实现经济效益507万元,下一步将扩大规模,力争流转土地面积达到1万亩。
二、土地流转的成效
(一)提高了农民收入
诸市乡流转土地2400亩的马铃薯种植项目,前三年每亩每年支付农户承包费800元,并且合同约定,三年后按每亩1000斤小麦的价格支付承包费(小麦的价格按当年的国农保护价),确保了农民利益。同时,土豆种植基地还通过统一规划用工,解决了1000多人的就业问题,每人每年仅在园区务工就收入2000多元。流转土地200多亩的大棚蔬菜种植示范园项目在吸收农户务工的同时,还带动附近40多户进行大棚蔬菜种植,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二)优化了农业结构
通过土地流转,把土地有秩序、有计划、有目的地集中连片,不断满足现代农业、设施农业、生态农业发展用地需求,激励和促进了一批农业龙头企业、种植大户积极转变农业生产方式,打造特色产业,涌现出一大批竞争力强的蔬菜专业村,培育了马铃薯等特色农产品,加快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
(三)推动了现代农业的发展
马铃薯种植基地采用现代农业生产方式,基地所种植的马铃薯全部为内蒙古多伦县盛世兴生态农业公司原种,种植前,跟班入种,良种覆盖率达到了100%;种植过程中,采用机械化播种、地膜覆盖、麦草覆盖、测土配方施肥、定期监测等标准化生产管理,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引导、辐射、带动作用,推动了诸市乡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
(四)加快了集体经济发展
由于实施土地统一整理,新增了耕地面积,为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提供了资源。诸市乡土豆种植基地土地流转过程中,将原来的闲散土地集中连片进行了整理,原路、沟经整理增加的土地面积由村级组织受益,用于村级组织兴办公益事业及加快集体经济发展。
(五)促进了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
实施土地流转后,使流出土地的农户获得了稳定的土地流转收益,一方面避免了土地撂荒,解决了外出打工农户的后顾之忧;另一方面新的经营主体的进入,农业规模经营的发展,需要大量农业劳动力,使流出土地的农民得以就地就业,获得工资性收入,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
三、土地流转的主要问题和制约因素
(一)观念陈旧,制约土地流转
一些农民恋土情结严重,怕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后成为“失地、失业、失去生活来源”的三无人,不愿将土地流转出去;一些想发展规模种植的客商害怕政策变脸,农户变卦;个别村组干部怕因土地流转出现纠纷,引发不稳定因素。
(二)就业不稳,不敢全部流转
目前诸市乡长年在外务工经商的农民有8800多人。这部分人群中,举家外出、完全脱离土地的不足10%,大部分外出者是未考上学或已成家的男劳动力,受自身能力和素质所限,一般从事打零工或做小买卖,工作极不稳定,随时有回家的可能性,因而一般只愿拿少量承包地采取短期转包或部分出租的方式进行流转。
(三)信息不畅,不知怎样流转
在个别村组,一方面一些农户有土地流转的愿望,另一方面一些工商企业等市场主体和机构有建立或扩大经营的需求,但因信息不灵,尤其是在乡村一级从事土地流转的中介组织尚不健全,出现农户想转土地而流转不出,欲承租土地者不知道哪里有土地的状况。
四、几点启示
(一)“民”字當先,强化宣传转观念
群众是土地流转的主体,因此,抓土地流转,就必须教育引导群众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千方百计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一是强化政策宣传。大力宣传《农村土地承包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等中央、省市出台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让农民了解政策、吃透政策,从根本上转变“守地”思想,积极主动融入到土地流转市场中来。二是强化典型宣传。对那些在土地流转过程中,观念较新、效益好的经营大户要充分利用各种媒体进行大力宣传,切实发挥典型的带动作用。通过宣传,让更多农村的富余劳动力感到经营土地有利可图,从而自觉投入到土地流转当中,利用好土地资源,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三是强化舆论宣传。充分利用会议、媒体、公开栏等多种形式广泛深入地宣传土地政策和法律法规,让广大基层干部、农民群众充分认识盘活农村土地对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推动农村土地流转的深入开展。
(二)“富”字为要,加快发展富农民
农村土地流转的根本目的是发挥土地最大效益,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当前,农村一家一户的经营方式已不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土地的产出效益已不能满足农民增收的迫切需要;一些农业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组织和农业种养大户,渴望规模经营,但又苦于无地可用,造成了土地资源的不合理配置和低效利用,土地流转势在必行。因此,要把土地流转摆在“三农”工作的重要位置,广泛宣传、深入推动,进一步加强对农村土地流转工作的指导和服务,围绕全区郊区现代农业发展意见,努力破解农村改革发展的土地制约,并以此加快农村劳动力就地和外出转移,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切实流转出经济效益、流转出发展活力。
(三)“新”字引路,流转模式求创新
目前,驿城区土地流转面积还比较小,尚处在探索发展阶段。必须借鉴外地土地流转的成功经验,在流转模式上用真功、做文章、求创新。一是积极推行“大户+农户”的土地租赁模式。通过引入一批符合产业发展方向、有市场前景的项目,由经营大户作业主,向农民租赁土地,实施集约经营,农民获取稳定的土地租赁收入,并在业主租赁的土地上获取务工收入,实现农户、业主共赢的土地流转模式。二是积极推行“农合+农户”的股份合作模式。充分发挥专业合作组织的功能,与千家万户联合组建以土地入股的专业合作社,统一选择项目、统一组织生产、统一经营管理、统一市场营销,风险共担,利益共享,提高农业生产的组织化、规模化、标准化程度,增强农民应对市场风险、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三是积极推行“中介+农户”的委托流转模式。对劳动力外出较多、农民不愿耕种的村组,农户先自愿申请,签订书面协议,将自己的承包地委托给村组土地流转服务站,由其帮助引进业主进行租赁。这种中介参与的模式可以解决农户单独对外租赁土地规模不够、业主难找的问题,可以有效地解决大量外出务工农民的后顾之忧,让他们安心在外务工经商。四是积极推行“企业+农户”订单联合开发模式。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原材料基地以企业为龙头,农民出土地、出劳动力,企业出资金、出技术、出生产资料,农户按照企业要求组织生产,生产的产品全部由企业按约定价格回收,农民不承担市场风险。通过这种模式,把农村作为企业的第一生产车间,让农民变成企业的工人,既可保证企业原材料的供应,也增加了农民收入。
(四)“稳”字当头,依法自愿强带动
土地流转关系到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任何环节出问题都会引发不稳定因素。因此,推进土地流转必须坚持“两手抓”,实现土地有序调整和农村社会稳定两个效果。要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严格执行民主程序,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确保不出乱子、不留隐患。要加强土地流转的后续监管,确保流转的土地不变性、不挪用,防止损害农民利益。要抓住全区郊区现代农业发展的有利契机,依照规范的流转程序,使流转的土地有变化、见效益,让农民受教育、得实惠,影响带动农民群众支持、参与土地流转,以点带面,尽快把农村土地流转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作者系中共驻马店市驿城区委常委、办公室主任)
一、土地流转情况
诸市乡位于驻马店市驿城区西北部,是一个典型的郊区农业乡,农业资源丰富,全乡总面积81平方公里,耕地6.8万亩,辖13个建制村,112个自然村,36397人,9080户,其中农业人口35457人,8730户,非农业人口940人,350户。境内有汝河及其支流李秀河、蒋河、陈楼河、杨台寺河等流过,地势平坦,土壤肥沃,自然耕作条件较好。目前,诸市乡土地流转面积近6000亩。从土地流转模式上看,主要以租赁为主,通过以下三种形式得以实现:
(一)户户流转
自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随着改革开放和城镇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农民外出务工、经商、居住的日益增多,留守人员老小弱病残,导致土地闲置浪费严重,利用率低下。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外出务工、经商、居住的农户开始把自己的责任田租赁给那些具有丰富种植经验的农户,土地也逐渐向种粮大户集中。诸市乡通过这种租赁形式流转土地面积1000多亩,占全乡土地流转面积近五分之一。
(二)集体流转
诸市乡姜庄、沈楼、任马庄、魏楼、李楼、马老庄、相元等村把一部分村集体土地或林地承包给种粮户和养殖户,由他们开展高效种植和规模养殖,提高了土地利用率,也增加了村集体经济收入。目前,诸市乡集体流转土地面积已有2000多亩,占全部土地流转面积的近40%。
(三)项目流转
近年来,诸市乡大力开展农业招商引资活动,先后成功引进了河南省盛世兴农业科技公司和驻马店市天顺生态种植有限公司,通过上农业产业化项目推动了土地流转工作。由驻马店市天顺生态种植有限公司投资兴建的大棚蔬菜种植示范园,在乡、村两级牵线搭桥下,企业分别与相元村的175户农民签订了280亩的土地流转协议。目前,已完成投资1200万元,建成日光温室2座,大棚56个,二期计划投资1500万元,将再流转土地300亩,主要用于扩建蔬菜种植,并打造集生态旅游、度假休闲为一体的现代化生态农庄。由河南省盛世兴农业科技公司投资兴建的马铃薯种植项目,在乡政府的积极协调下,闫庄村委、熊庄村委深入动员3个村民组的294户农民积极参与土地流转,促成了企业与闫庄村、熊庄村2500亩土地流转协议的签订。目前,项目已完成投资2000万元,主要是为世界500强企业百事集团公司提供土豆原料,用于生产薯片、薯条和土豆粉深加工,年收获土豆4600吨,同时,利用土豆收获后的土地闲置时间种植玉米,年产玉米1150吨,实现经济效益507万元,下一步将扩大规模,力争流转土地面积达到1万亩。
二、土地流转的成效
(一)提高了农民收入
诸市乡流转土地2400亩的马铃薯种植项目,前三年每亩每年支付农户承包费800元,并且合同约定,三年后按每亩1000斤小麦的价格支付承包费(小麦的价格按当年的国农保护价),确保了农民利益。同时,土豆种植基地还通过统一规划用工,解决了1000多人的就业问题,每人每年仅在园区务工就收入2000多元。流转土地200多亩的大棚蔬菜种植示范园项目在吸收农户务工的同时,还带动附近40多户进行大棚蔬菜种植,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二)优化了农业结构
通过土地流转,把土地有秩序、有计划、有目的地集中连片,不断满足现代农业、设施农业、生态农业发展用地需求,激励和促进了一批农业龙头企业、种植大户积极转变农业生产方式,打造特色产业,涌现出一大批竞争力强的蔬菜专业村,培育了马铃薯等特色农产品,加快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
(三)推动了现代农业的发展
马铃薯种植基地采用现代农业生产方式,基地所种植的马铃薯全部为内蒙古多伦县盛世兴生态农业公司原种,种植前,跟班入种,良种覆盖率达到了100%;种植过程中,采用机械化播种、地膜覆盖、麦草覆盖、测土配方施肥、定期监测等标准化生产管理,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引导、辐射、带动作用,推动了诸市乡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
(四)加快了集体经济发展
由于实施土地统一整理,新增了耕地面积,为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提供了资源。诸市乡土豆种植基地土地流转过程中,将原来的闲散土地集中连片进行了整理,原路、沟经整理增加的土地面积由村级组织受益,用于村级组织兴办公益事业及加快集体经济发展。
(五)促进了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
实施土地流转后,使流出土地的农户获得了稳定的土地流转收益,一方面避免了土地撂荒,解决了外出打工农户的后顾之忧;另一方面新的经营主体的进入,农业规模经营的发展,需要大量农业劳动力,使流出土地的农民得以就地就业,获得工资性收入,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
三、土地流转的主要问题和制约因素
(一)观念陈旧,制约土地流转
一些农民恋土情结严重,怕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后成为“失地、失业、失去生活来源”的三无人,不愿将土地流转出去;一些想发展规模种植的客商害怕政策变脸,农户变卦;个别村组干部怕因土地流转出现纠纷,引发不稳定因素。
(二)就业不稳,不敢全部流转
目前诸市乡长年在外务工经商的农民有8800多人。这部分人群中,举家外出、完全脱离土地的不足10%,大部分外出者是未考上学或已成家的男劳动力,受自身能力和素质所限,一般从事打零工或做小买卖,工作极不稳定,随时有回家的可能性,因而一般只愿拿少量承包地采取短期转包或部分出租的方式进行流转。
(三)信息不畅,不知怎样流转
在个别村组,一方面一些农户有土地流转的愿望,另一方面一些工商企业等市场主体和机构有建立或扩大经营的需求,但因信息不灵,尤其是在乡村一级从事土地流转的中介组织尚不健全,出现农户想转土地而流转不出,欲承租土地者不知道哪里有土地的状况。
四、几点启示
(一)“民”字當先,强化宣传转观念
群众是土地流转的主体,因此,抓土地流转,就必须教育引导群众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千方百计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一是强化政策宣传。大力宣传《农村土地承包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等中央、省市出台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让农民了解政策、吃透政策,从根本上转变“守地”思想,积极主动融入到土地流转市场中来。二是强化典型宣传。对那些在土地流转过程中,观念较新、效益好的经营大户要充分利用各种媒体进行大力宣传,切实发挥典型的带动作用。通过宣传,让更多农村的富余劳动力感到经营土地有利可图,从而自觉投入到土地流转当中,利用好土地资源,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三是强化舆论宣传。充分利用会议、媒体、公开栏等多种形式广泛深入地宣传土地政策和法律法规,让广大基层干部、农民群众充分认识盘活农村土地对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推动农村土地流转的深入开展。
(二)“富”字为要,加快发展富农民
农村土地流转的根本目的是发挥土地最大效益,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当前,农村一家一户的经营方式已不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土地的产出效益已不能满足农民增收的迫切需要;一些农业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组织和农业种养大户,渴望规模经营,但又苦于无地可用,造成了土地资源的不合理配置和低效利用,土地流转势在必行。因此,要把土地流转摆在“三农”工作的重要位置,广泛宣传、深入推动,进一步加强对农村土地流转工作的指导和服务,围绕全区郊区现代农业发展意见,努力破解农村改革发展的土地制约,并以此加快农村劳动力就地和外出转移,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切实流转出经济效益、流转出发展活力。
(三)“新”字引路,流转模式求创新
目前,驿城区土地流转面积还比较小,尚处在探索发展阶段。必须借鉴外地土地流转的成功经验,在流转模式上用真功、做文章、求创新。一是积极推行“大户+农户”的土地租赁模式。通过引入一批符合产业发展方向、有市场前景的项目,由经营大户作业主,向农民租赁土地,实施集约经营,农民获取稳定的土地租赁收入,并在业主租赁的土地上获取务工收入,实现农户、业主共赢的土地流转模式。二是积极推行“农合+农户”的股份合作模式。充分发挥专业合作组织的功能,与千家万户联合组建以土地入股的专业合作社,统一选择项目、统一组织生产、统一经营管理、统一市场营销,风险共担,利益共享,提高农业生产的组织化、规模化、标准化程度,增强农民应对市场风险、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三是积极推行“中介+农户”的委托流转模式。对劳动力外出较多、农民不愿耕种的村组,农户先自愿申请,签订书面协议,将自己的承包地委托给村组土地流转服务站,由其帮助引进业主进行租赁。这种中介参与的模式可以解决农户单独对外租赁土地规模不够、业主难找的问题,可以有效地解决大量外出务工农民的后顾之忧,让他们安心在外务工经商。四是积极推行“企业+农户”订单联合开发模式。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原材料基地以企业为龙头,农民出土地、出劳动力,企业出资金、出技术、出生产资料,农户按照企业要求组织生产,生产的产品全部由企业按约定价格回收,农民不承担市场风险。通过这种模式,把农村作为企业的第一生产车间,让农民变成企业的工人,既可保证企业原材料的供应,也增加了农民收入。
(四)“稳”字当头,依法自愿强带动
土地流转关系到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任何环节出问题都会引发不稳定因素。因此,推进土地流转必须坚持“两手抓”,实现土地有序调整和农村社会稳定两个效果。要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严格执行民主程序,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确保不出乱子、不留隐患。要加强土地流转的后续监管,确保流转的土地不变性、不挪用,防止损害农民利益。要抓住全区郊区现代农业发展的有利契机,依照规范的流转程序,使流转的土地有变化、见效益,让农民受教育、得实惠,影响带动农民群众支持、参与土地流转,以点带面,尽快把农村土地流转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作者系中共驻马店市驿城区委常委、办公室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