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历史给人启迪,历史给人智慧,让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中,增长见识,聪明头脑,学会思考,培养思维能力,塑造高素质综合性人才。
【关键词】秦国 韩国 郑国 郑国渠 疲秦计 秦国统一 秦王嬴政
众所周知,公元前246年秦王赢政即位时,已具备了实现统一的三大客观条件,那就是:(1)社会经济发展、民族、地区之间联系加强,为统一提供了必要的社会基础;(2)人民苦于战争,渴望统一;(3)秦国的商鞅变法,实力最强,具备进行统一战争的条件。
那么,为什么要等到16年以后才开始完成统一大业呢?经不断学习摸索探究前人总结的经验,原来这里面竟掩藏着一段不同寻常的鲜为人知的历史,那就是,16年间又具备了更加牢固可靠的灭掉六国的强大历史条件——郑国渠的修建,一个水利工程能与国家的统一有什么关系呢?
秦国经商鞅变法后迅速强大,把目光投向了韩国,因为韩国正好挡住了秦国向东扩张的要道,秦国要称霸天下,首先就要灭掉韩国。
韩国所处的位置正好控制了秦国东出函谷关之后,到黄河下游地区去的交通要道,从当时战国争雄的整个战略格局上来看,如果秦国不把韩国的领土控制住,秦军就没有办法顺利打出函谷关,然后消灭东方的六国。
当时,秦军士兵作战十分勇敢,令其他诸侯国的军队恐惧,视秦军为虎狼之军。面对强秦的威胁,韩国成了惊弓之鸟,韩国都城更像候鸟一样迁徙,燃而这并不能躲避秦国咄咄逼人的攻势。根据史书记载,韩国从公元前403年立国到公元前246年的郑国渠修建,一共受到秦国较大的进攻就有19次。
这时,历史出现戏剧性的一幕,面队强敌,即将亡国的韩惠王派出了一个手无寸铁的水利工程师,这个人拥有的武器只有一张嘴,他要执行的任务就是要说服秦国兴修水利,这个人就叫郑国。在韩国看来,这是危难之际一剂救命的良药,因为此时,韩国在军事上同强大的秦国较量,就如同以卵击石,而曾经联合其他诸侯国共同抗击秦国的统一战线又已崩溃。这时,7韩国抛出了修水渠这样的计谋,认为是疲乏秦国,救亡图存的好办法,也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疲秦之计”。
当时韩国为什么要抛出“疲秦计”来对付强大的秦国呢?专家分析:水利工程是一个需要动用非常大的人力和物力来做的事情,尤其像郑国渠这样的大型灌溉工程,秦国当时想要把它做好,按照秦国的劳动力状况,在农闲时节也至少要动用所有的青壮年参加。那么这样大量的人力参加一项工程的修建,必然要影响到秦国统一天下的进程。因为古代战争没有常备的军队,它的军队是全民皆兵的,拿起锄头种地就是农民,给人一把刀、上了马就是军人。这样大的工程,又不是一年能做成的,一下子搞上几年以后,秦国整个精力都被吸引到这个水利工程上来,秦国就没有精力对外扩张了。韩国的这个设计就是想求得暂时的一个安宁。
春秋战国时期有一句话叫邦无定交、仕无定主、,一位贤才如果谁能够重用他,这位贤才就会为这个国君或这个主人献出自己的聪明才智。因此对于郑国来说,他跑到秦国去献计,在当时是不以为怪的,也非特殊的事件。对秦国来说,兴修水利更是一件同打天下并重的事情,秦国修建郑国渠的本质原因又是什么呢?
研究战争史的专家认为,这是出于战争当中对粮食的需要。常言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尤其是在古代,如果没有一个充足的口粮供给的话,这个国家不可能长期去打仗,更不可能说打胜仗。一场大战下来要消耗百万斤,甚至上千万斤的粮食。为了获得在兼并战争中需要的数额巨大的粮食,秦国十分重视开垦耕种,而对农业来说水利又至关重要。
当年秦国顺着渭水,刚从荒凉的西犬丘迁移过来,只有关中这快平原才是唯一的好地块。公元前316年,秦军翻过秦岭,占据了广阔的四川盆地,60年后,四川君守李冰在岷江上修建了都江堰,使得成都平原变成了水旱从人的天府之国。秦国人也是从都江堰所发挥的效益中,第一次看到了水利对于国家强盛的巨大作用。当时,秦军的主战场在北方,尽管成都平原有大量的粮食,但是由于难于上青天的蜀道,阻碍了这里的交通,使成都平原的粮食很难运到关中来。
秦国必须考虑在关中就地解决兼并战争所需要的粮食。当时关中平原干旱时有发生,充足的水资源也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关中上好的土地得不到充分的开发。而郑国提出的引泾河水浇灌关中的建议,其实正是秦国向往已久的事情。
公元前237年,郑国渠就要完工了,这时候意外的事情出现了,秦国识破了韩国修建水渠原来是拖住秦国的一个阴谋。秦国在郑国渠工程兴建的忙碌之际,发现这是一个“疲秦之计”,必须考虑做这个工程究竟是弊大还是利大?究竟是消耗的财力大,还是修建好水利工程以后,它所提供的财力支持更大?秦国要在这里权衡。从后代历史发展情况来分析,证明秦国当时有一个非常清楚的战略考虑。秦国在一个整体宏观的战略构想下,最后权衡利弊得出一个结论:修建水利工程对于开发关中农业的意义,远远能够抵消掉对国力造成的消耗。这是秦国最后决定一定要把工程修下去的根本原因。
公元前246年的泾河边,成了当时中国最为壮观的建设工地。据研究,当时修建郑国渠多达十万人,而郑国成为这项大工程的总负责人。公元前236年,郑国渠工程经过一波三折,用了十年时间终于修建成功。仅郑国渠灌溉的115万亩良田所打下的粮食,便能够供奉秦国共60万军队的所有军粮。
郑国渠工程尘埃落定。天下的人们看到了一个新的更加强盛的秦国,郑国渠和都江堰一北一南,遥相呼应,从而使秦国的关中平原和成都平原,都赢得了天府之国的美名。
公元前230年,也就是郑国渠建成6年后,秦军直指韩国,此时的关中平原,已经变成了秦国大军的粮仓。对这时的秦国来说,“疲秦之计”反而变成了强秦之策 ,而对韩国,却意味着覆灭的开始。有意思的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统一的最后决战一拉开,抛出疲秦计的韩国就灰飞烟灭了,最初被韩国当作救命稻草的郑国渠,恰恰又使韩国走向了灭亡。
修水渠计划是韩国的“疲秦计” ,秦国组织10万人修建郑国渠。连通了泾河、洛水,灌溉关中大片良田。后嬴政识破了韩的阴谋,下达“逐客令”。李斯规劝后,秦王幡然醒悟,撤销“逐客令”。而“疲秦之计”也成了强秦之策
郑国渠建成15年后,秦灭六国,实现了天下统一。
《史记
【关键词】秦国 韩国 郑国 郑国渠 疲秦计 秦国统一 秦王嬴政
众所周知,公元前246年秦王赢政即位时,已具备了实现统一的三大客观条件,那就是:(1)社会经济发展、民族、地区之间联系加强,为统一提供了必要的社会基础;(2)人民苦于战争,渴望统一;(3)秦国的商鞅变法,实力最强,具备进行统一战争的条件。
那么,为什么要等到16年以后才开始完成统一大业呢?经不断学习摸索探究前人总结的经验,原来这里面竟掩藏着一段不同寻常的鲜为人知的历史,那就是,16年间又具备了更加牢固可靠的灭掉六国的强大历史条件——郑国渠的修建,一个水利工程能与国家的统一有什么关系呢?
秦国经商鞅变法后迅速强大,把目光投向了韩国,因为韩国正好挡住了秦国向东扩张的要道,秦国要称霸天下,首先就要灭掉韩国。
韩国所处的位置正好控制了秦国东出函谷关之后,到黄河下游地区去的交通要道,从当时战国争雄的整个战略格局上来看,如果秦国不把韩国的领土控制住,秦军就没有办法顺利打出函谷关,然后消灭东方的六国。
当时,秦军士兵作战十分勇敢,令其他诸侯国的军队恐惧,视秦军为虎狼之军。面对强秦的威胁,韩国成了惊弓之鸟,韩国都城更像候鸟一样迁徙,燃而这并不能躲避秦国咄咄逼人的攻势。根据史书记载,韩国从公元前403年立国到公元前246年的郑国渠修建,一共受到秦国较大的进攻就有19次。
这时,历史出现戏剧性的一幕,面队强敌,即将亡国的韩惠王派出了一个手无寸铁的水利工程师,这个人拥有的武器只有一张嘴,他要执行的任务就是要说服秦国兴修水利,这个人就叫郑国。在韩国看来,这是危难之际一剂救命的良药,因为此时,韩国在军事上同强大的秦国较量,就如同以卵击石,而曾经联合其他诸侯国共同抗击秦国的统一战线又已崩溃。这时,7韩国抛出了修水渠这样的计谋,认为是疲乏秦国,救亡图存的好办法,也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疲秦之计”。
当时韩国为什么要抛出“疲秦计”来对付强大的秦国呢?专家分析:水利工程是一个需要动用非常大的人力和物力来做的事情,尤其像郑国渠这样的大型灌溉工程,秦国当时想要把它做好,按照秦国的劳动力状况,在农闲时节也至少要动用所有的青壮年参加。那么这样大量的人力参加一项工程的修建,必然要影响到秦国统一天下的进程。因为古代战争没有常备的军队,它的军队是全民皆兵的,拿起锄头种地就是农民,给人一把刀、上了马就是军人。这样大的工程,又不是一年能做成的,一下子搞上几年以后,秦国整个精力都被吸引到这个水利工程上来,秦国就没有精力对外扩张了。韩国的这个设计就是想求得暂时的一个安宁。
春秋战国时期有一句话叫邦无定交、仕无定主、,一位贤才如果谁能够重用他,这位贤才就会为这个国君或这个主人献出自己的聪明才智。因此对于郑国来说,他跑到秦国去献计,在当时是不以为怪的,也非特殊的事件。对秦国来说,兴修水利更是一件同打天下并重的事情,秦国修建郑国渠的本质原因又是什么呢?
研究战争史的专家认为,这是出于战争当中对粮食的需要。常言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尤其是在古代,如果没有一个充足的口粮供给的话,这个国家不可能长期去打仗,更不可能说打胜仗。一场大战下来要消耗百万斤,甚至上千万斤的粮食。为了获得在兼并战争中需要的数额巨大的粮食,秦国十分重视开垦耕种,而对农业来说水利又至关重要。
当年秦国顺着渭水,刚从荒凉的西犬丘迁移过来,只有关中这快平原才是唯一的好地块。公元前316年,秦军翻过秦岭,占据了广阔的四川盆地,60年后,四川君守李冰在岷江上修建了都江堰,使得成都平原变成了水旱从人的天府之国。秦国人也是从都江堰所发挥的效益中,第一次看到了水利对于国家强盛的巨大作用。当时,秦军的主战场在北方,尽管成都平原有大量的粮食,但是由于难于上青天的蜀道,阻碍了这里的交通,使成都平原的粮食很难运到关中来。
秦国必须考虑在关中就地解决兼并战争所需要的粮食。当时关中平原干旱时有发生,充足的水资源也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关中上好的土地得不到充分的开发。而郑国提出的引泾河水浇灌关中的建议,其实正是秦国向往已久的事情。
公元前237年,郑国渠就要完工了,这时候意外的事情出现了,秦国识破了韩国修建水渠原来是拖住秦国的一个阴谋。秦国在郑国渠工程兴建的忙碌之际,发现这是一个“疲秦之计”,必须考虑做这个工程究竟是弊大还是利大?究竟是消耗的财力大,还是修建好水利工程以后,它所提供的财力支持更大?秦国要在这里权衡。从后代历史发展情况来分析,证明秦国当时有一个非常清楚的战略考虑。秦国在一个整体宏观的战略构想下,最后权衡利弊得出一个结论:修建水利工程对于开发关中农业的意义,远远能够抵消掉对国力造成的消耗。这是秦国最后决定一定要把工程修下去的根本原因。
公元前246年的泾河边,成了当时中国最为壮观的建设工地。据研究,当时修建郑国渠多达十万人,而郑国成为这项大工程的总负责人。公元前236年,郑国渠工程经过一波三折,用了十年时间终于修建成功。仅郑国渠灌溉的115万亩良田所打下的粮食,便能够供奉秦国共60万军队的所有军粮。
郑国渠工程尘埃落定。天下的人们看到了一个新的更加强盛的秦国,郑国渠和都江堰一北一南,遥相呼应,从而使秦国的关中平原和成都平原,都赢得了天府之国的美名。
公元前230年,也就是郑国渠建成6年后,秦军直指韩国,此时的关中平原,已经变成了秦国大军的粮仓。对这时的秦国来说,“疲秦之计”反而变成了强秦之策 ,而对韩国,却意味着覆灭的开始。有意思的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统一的最后决战一拉开,抛出疲秦计的韩国就灰飞烟灭了,最初被韩国当作救命稻草的郑国渠,恰恰又使韩国走向了灭亡。
修水渠计划是韩国的“疲秦计” ,秦国组织10万人修建郑国渠。连通了泾河、洛水,灌溉关中大片良田。后嬴政识破了韩的阴谋,下达“逐客令”。李斯规劝后,秦王幡然醒悟,撤销“逐客令”。而“疲秦之计”也成了强秦之策
郑国渠建成15年后,秦灭六国,实现了天下统一。
《史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