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标准工时定额管理是公司经营管理的重要基础工作,事业部逐步系统性地开展标准工时项目,主要在生产组织、薪酬分配、定岗定编、工艺优化四个方面进行运用,建议从强化管理意识、制定管理制度、加强队伍建设及实施动态管理维度进一步推进标准工时定额管理。
关鍵词:标准工时;运用效果;推进思考
随着全球经济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新产品不断涌现,产品市场呈现出多样化、个性化趋势,产品的生命周期缩短、更新换代加快。市场环境的变化,使制造业由传统的单品种大批量流水生产,转变为现代的多品种少批量生产。目前我国的制造企业与国外制造企业相比,不仅在经济效益上表现的普遍低下,而且在产品上相比,在产品的品种、质量、成本、交货期、产品附加值等诸多方面都还存在着很大差距。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企业生产模式落后,基础管理水平低下,生产系统缺乏必要的改造和优化。作为生产系统优化改进的核心部门,工业工程部门承担着企业资源的分配责任。资源分配的是否合理将直接决定了企业的整体运作水平和竞争能力强是否,也就是能否在当前的市场竞争中获得生存和发展的空间。而工业工程部门的工作是以制定标准时间为核心展开的,进而达到的保障企业生产、控制企业生产以及提高企业效益的目标[2]。
一、制造企业开展标准工时管理的意义
标准工时是在一定的生产技术条件和生产组织条件下,在充分利用生产工具、合理组织劳动和运用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制定出来的,通常以工序为计算单位。标准工时是企业管理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是企业进行科学化、标准化管理的必要手段,是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正确核算企业的生产能力
标准工时是编制生产计划、平衡生产计划、平衡生产能力、合理安排生产进度的依据。例如:企业的长远计划、产品的年度计划、生产作业计划、生产准备计划、工具的制造计划、设备的维修计划、企业成本计划等,均以标准工时作为一项重要依据。制定各项计划都要求先作系统的调查研究,再经过科学地分析和计算。标准工时规定了生产单位产品或完成某项作业任务的时间消耗量,它是组织各种相互联系的工作在时间上配合和衔接的依据。评估一条生产线的生产能力,计算生产周期,分析产品的成套性、流水线生产的节奏性和自动生产线的可能性,进行网络图的设计和时差计算时,都需要根据标准工时进行具体计算。
2改进生产技术,提高生产效率
通过分析影响生产效率的各种因素,研究提高劳动效率的途径和措施,制定节约劳动消耗的政策、办法和标准,为企业编制计划、组织生产、进行成本核算以及劳动分配提供科学依据,最终达到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标准工时是进行方法研究,进行作业方法的比较、选择和改善依据。它也是不断进行技术革新,节约劳动消耗,提高生产效率的重要途径,例如:如何操作工作周期才能最短、怎样操作工时利用率才能最高。
3正确核算企业内部成本,准确度量企业经济效益
标准工时能正确计算出产品劳动消耗,是正确计算产品成本和进行新产品定价的重要依据;是正确核算企业员工需要量,进行定员编制和调整组织结构的依据;是准确核算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依据。没有科学合理的标准工时,企业就无法进行成本核算,企业的盈亏也无法衡量,企业的经济效益也就无法准确度量。
4正确核算企业员工的劳动薪酬的必要
标准标准工时是衡量企业员工劳动效益的客观标准。通过定额统计分析,可以直接反映出一定时期内,企业员工的劳动消耗量和劳动成果的大小,同时能反映出生产工人的劳动技能和劳动状况。平衡工作组成员间的工作量以创造公平的工作环境,减少不必要的矛盾。
二、标准工时过程管理的主要内容
1工时预算
工时预算是工时管理链条前端的重要内容,只有制订了全面的标前工时预算,才能报出科学合理的投标价;只有制订了细致的标后预算才能为后续的工时管理提供参照。工时预算主要分为两个层面,一是公司层面的工时预算,运营部等生产管理部门应于年初制订公司工时总预算,根据公司设计师总数和设计师级别测算出公司总设计生产能力,即总标准工时,并分析不同技术级别工时的比重,据此安排年度生产计划,合理配置人员。另一个是项目层面的工时预算,设计企业签订设计合同以后,运营部门组织协调资源配置,确定该项目各级别设计师的配置人数,根据人工标准工时系数算出该项目预计基础标准工时和预计折算标准工时。根据设计专业、设计对象规模等要素,查找项目工日定额,计算项目各专业总标准工时和项目总标准工时,汇总形成项目工时预算,经公司相关管理流程会签后,作为项目进度管理和成本控制的重要参照。项目经理根据合同工期制订项目生产计划,编制项目明细工时预算,其中包含各设计专业、各设计师每月完成分配工作量的计划工时。
2项目工时统计
项目在建过程中,通过TIMESHEET等工时统计系统按日填报实际用于该项目的工时,经过层层审核后形成正式的项目工时数据。由于设计人员可能出现空余时间,为避免其把空余时间统计到所负责的某个项目中,可以通过超预算工时奖惩制度来杜绝该现象。通过工时统计,将工时直接计入项目的做法,可避免人工成本的多次分摊带来的成本误差。
3工时进度管理
项目实施过程中,项目经理应将TIMESHEET实际统计的工时与计划工时对照比较,实时掌握项目进度和工时消耗情况,对实际设计进度落后于计划进度、实际工时超过实际进度标准工时的项目发出预警,有效督促设计师遵守生产计划,提高设计效率。同时可根据计划工时和实际工时的差异来评价各岗位的工作效率,为设计师月度绩效考评提供数据支撑。公司运营部门根据实时工时统计数据,分析公司闲置生产能力的专业分布和时间分布,使得公司能够合理承接项目,优化配置人力资源,实现公司效益最大化,促进公司可持续发展。
三、标准工时的后续管理
设计企业应对往年积累的工时数据进行综合分析,遵循重要性原则,动态调整完善设计师标准工时系数和设计对象工日定额,主要是对设计师级别划分、标准工时系数、设计对象类型、专业分工的种类等进行调整和纠偏,使这些基础性设置更加符合当前技术水平和行业发展情况,增强其有效性,进而形成宝贵的内部管理数据资源。标准工时管理作为设计企业内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未来的管理实践中将发展的更加精细化,并通过信息化的手段使其嵌入到经营管理、运营管理、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多个管理模块中,贯穿于企业管理的每个时间段和管理环节。科学有效的标准工时管理将使设计企业的决策、运营更加科学化,进而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陈友玲,任晓杰,唐娟,王慧聪.大规模定制环境下基于工序难度系数的工时估算[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14,(2):424-429.
[2]王衍春,王淑祯.工时定额管理方法探索与制定[J].行业交流,2015,(1):61-64.
上海飞机制造有限公司 上海市 201324
关鍵词:标准工时;运用效果;推进思考
随着全球经济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新产品不断涌现,产品市场呈现出多样化、个性化趋势,产品的生命周期缩短、更新换代加快。市场环境的变化,使制造业由传统的单品种大批量流水生产,转变为现代的多品种少批量生产。目前我国的制造企业与国外制造企业相比,不仅在经济效益上表现的普遍低下,而且在产品上相比,在产品的品种、质量、成本、交货期、产品附加值等诸多方面都还存在着很大差距。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企业生产模式落后,基础管理水平低下,生产系统缺乏必要的改造和优化。作为生产系统优化改进的核心部门,工业工程部门承担着企业资源的分配责任。资源分配的是否合理将直接决定了企业的整体运作水平和竞争能力强是否,也就是能否在当前的市场竞争中获得生存和发展的空间。而工业工程部门的工作是以制定标准时间为核心展开的,进而达到的保障企业生产、控制企业生产以及提高企业效益的目标[2]。
一、制造企业开展标准工时管理的意义
标准工时是在一定的生产技术条件和生产组织条件下,在充分利用生产工具、合理组织劳动和运用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制定出来的,通常以工序为计算单位。标准工时是企业管理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是企业进行科学化、标准化管理的必要手段,是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正确核算企业的生产能力
标准工时是编制生产计划、平衡生产计划、平衡生产能力、合理安排生产进度的依据。例如:企业的长远计划、产品的年度计划、生产作业计划、生产准备计划、工具的制造计划、设备的维修计划、企业成本计划等,均以标准工时作为一项重要依据。制定各项计划都要求先作系统的调查研究,再经过科学地分析和计算。标准工时规定了生产单位产品或完成某项作业任务的时间消耗量,它是组织各种相互联系的工作在时间上配合和衔接的依据。评估一条生产线的生产能力,计算生产周期,分析产品的成套性、流水线生产的节奏性和自动生产线的可能性,进行网络图的设计和时差计算时,都需要根据标准工时进行具体计算。
2改进生产技术,提高生产效率
通过分析影响生产效率的各种因素,研究提高劳动效率的途径和措施,制定节约劳动消耗的政策、办法和标准,为企业编制计划、组织生产、进行成本核算以及劳动分配提供科学依据,最终达到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标准工时是进行方法研究,进行作业方法的比较、选择和改善依据。它也是不断进行技术革新,节约劳动消耗,提高生产效率的重要途径,例如:如何操作工作周期才能最短、怎样操作工时利用率才能最高。
3正确核算企业内部成本,准确度量企业经济效益
标准工时能正确计算出产品劳动消耗,是正确计算产品成本和进行新产品定价的重要依据;是正确核算企业员工需要量,进行定员编制和调整组织结构的依据;是准确核算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依据。没有科学合理的标准工时,企业就无法进行成本核算,企业的盈亏也无法衡量,企业的经济效益也就无法准确度量。
4正确核算企业员工的劳动薪酬的必要
标准标准工时是衡量企业员工劳动效益的客观标准。通过定额统计分析,可以直接反映出一定时期内,企业员工的劳动消耗量和劳动成果的大小,同时能反映出生产工人的劳动技能和劳动状况。平衡工作组成员间的工作量以创造公平的工作环境,减少不必要的矛盾。
二、标准工时过程管理的主要内容
1工时预算
工时预算是工时管理链条前端的重要内容,只有制订了全面的标前工时预算,才能报出科学合理的投标价;只有制订了细致的标后预算才能为后续的工时管理提供参照。工时预算主要分为两个层面,一是公司层面的工时预算,运营部等生产管理部门应于年初制订公司工时总预算,根据公司设计师总数和设计师级别测算出公司总设计生产能力,即总标准工时,并分析不同技术级别工时的比重,据此安排年度生产计划,合理配置人员。另一个是项目层面的工时预算,设计企业签订设计合同以后,运营部门组织协调资源配置,确定该项目各级别设计师的配置人数,根据人工标准工时系数算出该项目预计基础标准工时和预计折算标准工时。根据设计专业、设计对象规模等要素,查找项目工日定额,计算项目各专业总标准工时和项目总标准工时,汇总形成项目工时预算,经公司相关管理流程会签后,作为项目进度管理和成本控制的重要参照。项目经理根据合同工期制订项目生产计划,编制项目明细工时预算,其中包含各设计专业、各设计师每月完成分配工作量的计划工时。
2项目工时统计
项目在建过程中,通过TIMESHEET等工时统计系统按日填报实际用于该项目的工时,经过层层审核后形成正式的项目工时数据。由于设计人员可能出现空余时间,为避免其把空余时间统计到所负责的某个项目中,可以通过超预算工时奖惩制度来杜绝该现象。通过工时统计,将工时直接计入项目的做法,可避免人工成本的多次分摊带来的成本误差。
3工时进度管理
项目实施过程中,项目经理应将TIMESHEET实际统计的工时与计划工时对照比较,实时掌握项目进度和工时消耗情况,对实际设计进度落后于计划进度、实际工时超过实际进度标准工时的项目发出预警,有效督促设计师遵守生产计划,提高设计效率。同时可根据计划工时和实际工时的差异来评价各岗位的工作效率,为设计师月度绩效考评提供数据支撑。公司运营部门根据实时工时统计数据,分析公司闲置生产能力的专业分布和时间分布,使得公司能够合理承接项目,优化配置人力资源,实现公司效益最大化,促进公司可持续发展。
三、标准工时的后续管理
设计企业应对往年积累的工时数据进行综合分析,遵循重要性原则,动态调整完善设计师标准工时系数和设计对象工日定额,主要是对设计师级别划分、标准工时系数、设计对象类型、专业分工的种类等进行调整和纠偏,使这些基础性设置更加符合当前技术水平和行业发展情况,增强其有效性,进而形成宝贵的内部管理数据资源。标准工时管理作为设计企业内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未来的管理实践中将发展的更加精细化,并通过信息化的手段使其嵌入到经营管理、运营管理、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多个管理模块中,贯穿于企业管理的每个时间段和管理环节。科学有效的标准工时管理将使设计企业的决策、运营更加科学化,进而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陈友玲,任晓杰,唐娟,王慧聪.大规模定制环境下基于工序难度系数的工时估算[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14,(2):424-429.
[2]王衍春,王淑祯.工时定额管理方法探索与制定[J].行业交流,2015,(1):61-64.
上海飞机制造有限公司 上海市 201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