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华民族历经五千多年的漫长历史岁月,在这过程中,国人先贤们不仅创造了大量丰富的物质文化,还创造了众多灿烂多彩的精神文明,孝文化便是其中极具精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今天,我们所处的社会每天都面临着各种危机,金融危机、消费主危机、名誉危机等等,这一切的背后其实与人文危机、文化危机、价值危机紧密相关,蒋经仟先生认为,中国人应该重提孝文化,畅行东方礼仪之德。
中华孝文化三讲之一
孝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内涵最深、包容最广、绵延最长、最有渗透融通力的文化系统。从行为上说,孝文化的精华包含了诸如文明礼貌、尊敬父母、友爱兄弟、家庭和睦等美德内涵,从意义上说,孝文化也一个国度的礼仪文明相关,因为孝文化作为人文生命构成,包含着“爱”与“敬”两方面,孝道的和谐内涵对于构建和谐社会是具有重要价值的。
孝道思想的萌芽与形成约在160万年前,人类慢慢地学会了种植、储备粮食和养殖野兽,走向了稳定的农耕经济生活。大约一万年前,中华大地以婚姻和血缘关系为基础的社会组织形式——家庭,便产生了。
稳定的生产生活环境,使家庭人员不断地繁衍增加,这是人们所期望的。在生产力不发达的古代农业社会,增加人口多个劳动力,对农业收成,家庭的壮大和发展,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漫长的时间里,父母费尽心血,对子女的爱,像天地般广阔无限,像大海般的深遂无比。作为人子,自然会产生出回报的冲动和激情。便顺理成章地关爱自己的父母,这就是孝的萌发。
孝文化起源
先古时期的尧、舜
《史记、五帝本记》中,记述了中国历史传说中的五帝之一舜,名叫姚重华,姚重华的父亲是个不懂道理的人,后母也十分顽劣,弟弟更为傲慢,他生活在这种家庭里,却没有丝毫怨恨之心,仍然是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常在历山下辛勤耕作。当时的皇帝尧听见有这样大孝的人,便通过考察和试用。后来,尧年老了,就把天下让位给姚重华做了皇帝,这就是死后葬在永州宁远九嶷山的舜帝。舜即位后选贤任能,举用“八恺”、“八元”等治理民事,放逐“四凶”,任命禹治水,完成了尧未完成的盛业。传说他要求人民“行厚德,远佞人”,“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毋虐,简而毋傲”,孝敬父母,和睦邻里。在其治理下,政教大行,八方宾服,四海咸颂舜功,因而《史记?五帝本纪》称“天下明德皆自虞帝始”。从大孝子当上皇帝这个故事,我们可以想到,孝顺父母的观念在三皇五帝时代,已经进入老百姓家庭,成为社会伦理。
孔、孟时代
孝文化的规范化发展
在公元前551年,伟大的思想家孔子诞生了,孔子认为,孝是仁的根本,爱人是从爱父母开始的,爱心首先体现在对父母的爱。
孟子继承孔子的“仁学”,宣扬“施仁政于民”的观点。孟子认为,以孝敬父母为起点,孝应向外推延、扩展。他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人要关爱自己的父母,就应该把这种爱心推广到别人的父母,去关爱天下的老人;关爱自己的儿女,就应该把这种爱心推广到别人的儿女,去关爱天下所有的孩子。
谈先秦儒家孝道,不能离开《孝经》。《孝经》成书于公元前240多年,记载了孔子向曾参讲孝道的言论,后来曾参和他的学生归纳整理而成。该经篇幅短小,只有1799个字,文字浅白,易于普及。《孝经》是中国文化史上最重要的典籍之一,是一部流传最广的儒家经典,不仅文人视之为必修课,就是普通老百姓对它也很熟悉,这是其他儒家经典做不到的。
唐太宗对皇太子读,《孝经》大加称赞说:“行此足以事父兄,为臣子。”唐玄宗亲书《孝经》于石上,立于太学,这一巨石刻至今立于西安碑林。元明两朝,《孝经》都是必读必尊的经典。清朝顺治皇,雍正皇,乾隆皇非常重视《孝经》,咸丰时,诏令各省学校科考都要加试《孝经》。此外,早在唐朝,《孝经》就传到了朝鲜、日本。清末年,《孝经》有了英、意等外文本,传播到了欧美国家。
汉、魏、唐时代
创立“以孝治天下” 制度
汉代是孝道发展历程中,至关重要的历史阶段。经过汉代思想家的演译,孔孟创立的先秦儒家孝道,完成了由家庭伦理到社会伦理、到政治伦理的转变,“三纲五常”观念的提出,使孝道以纲常名教的形式被确定下来。汉代开辟了古代社会“以孝治天下”的先河基本精神。因而从孝道的理论上,国家政策的支持和孝行的具体内容上,使孝道发展到前所未有的新阶段。
魏晋时期虽然战火不停,变迁极多,各朝代始终贯彻“以孝治天下”的思想,传统孝道已经成为老百姓的自觉行动。孝道还受到社会官方的推祟,当时选拨官员,评价一个人的品行,都是以孝与不孝为标准和依据的。
唐王朝的建立揭开了中国封建社会最辉煌最绚丽的一页,在孝道发展史上,唐代与汉代,表现出一些不同的形态。人们把多代同堂看作最理想的家庭模式,政府也多有表扬。行孝的方式上,也大多为生活上赡养,疾病时照顾,亲亡居丧等社会老百姓的生活上。
宋、元、明、清时代
孝文化形成民俗风情
宋元明清,这是我国封建社会由鼎盛走向衰落的阶段。各代统治阶级在重视忠的同时,对孝道的推广教育也非常重视。旌表孝子,严惩不孝之人,使孝顺父母的优良传统,在普通老百姓中广泛地发扬,前所未有地兴起了修宗祠、编族谱、举行大小祭祀活动,这是传播孝道理论和孝道实践的得力途径,成为孝道发展史上的突出特点。
当时宋明理学家对孝道进行了研究和论述,使孝道在理论上更加成熟,但也推导出了一些极端化的论调,如:“天下无不是的父母,父有不慈,子不可不孝”“父叫子亡,子不得不亡”。从而造成了宋元时期割肉疗亲的行孝行为。
重提孝文化
怎样使一个人自觉自愿地接受外在的道德规范教育,自觉自愿地去实践这些道德规范呢?我认为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孝道教育是进行一切道德教育的启蒙教育,因为父母的生育、抚养、爱怜、情深义重,永难忘怀,孝顺父母、报答父母,从远古起就成为人们最起码的道德情感,道德准则,任何时候,进行孝道宣传,接受孝道教育,都是必要的、可能的。
中华孝文化三讲之一
孝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内涵最深、包容最广、绵延最长、最有渗透融通力的文化系统。从行为上说,孝文化的精华包含了诸如文明礼貌、尊敬父母、友爱兄弟、家庭和睦等美德内涵,从意义上说,孝文化也一个国度的礼仪文明相关,因为孝文化作为人文生命构成,包含着“爱”与“敬”两方面,孝道的和谐内涵对于构建和谐社会是具有重要价值的。
孝道思想的萌芽与形成约在160万年前,人类慢慢地学会了种植、储备粮食和养殖野兽,走向了稳定的农耕经济生活。大约一万年前,中华大地以婚姻和血缘关系为基础的社会组织形式——家庭,便产生了。
稳定的生产生活环境,使家庭人员不断地繁衍增加,这是人们所期望的。在生产力不发达的古代农业社会,增加人口多个劳动力,对农业收成,家庭的壮大和发展,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漫长的时间里,父母费尽心血,对子女的爱,像天地般广阔无限,像大海般的深遂无比。作为人子,自然会产生出回报的冲动和激情。便顺理成章地关爱自己的父母,这就是孝的萌发。
孝文化起源
先古时期的尧、舜
《史记、五帝本记》中,记述了中国历史传说中的五帝之一舜,名叫姚重华,姚重华的父亲是个不懂道理的人,后母也十分顽劣,弟弟更为傲慢,他生活在这种家庭里,却没有丝毫怨恨之心,仍然是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常在历山下辛勤耕作。当时的皇帝尧听见有这样大孝的人,便通过考察和试用。后来,尧年老了,就把天下让位给姚重华做了皇帝,这就是死后葬在永州宁远九嶷山的舜帝。舜即位后选贤任能,举用“八恺”、“八元”等治理民事,放逐“四凶”,任命禹治水,完成了尧未完成的盛业。传说他要求人民“行厚德,远佞人”,“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毋虐,简而毋傲”,孝敬父母,和睦邻里。在其治理下,政教大行,八方宾服,四海咸颂舜功,因而《史记?五帝本纪》称“天下明德皆自虞帝始”。从大孝子当上皇帝这个故事,我们可以想到,孝顺父母的观念在三皇五帝时代,已经进入老百姓家庭,成为社会伦理。
孔、孟时代
孝文化的规范化发展
在公元前551年,伟大的思想家孔子诞生了,孔子认为,孝是仁的根本,爱人是从爱父母开始的,爱心首先体现在对父母的爱。
孟子继承孔子的“仁学”,宣扬“施仁政于民”的观点。孟子认为,以孝敬父母为起点,孝应向外推延、扩展。他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人要关爱自己的父母,就应该把这种爱心推广到别人的父母,去关爱天下的老人;关爱自己的儿女,就应该把这种爱心推广到别人的儿女,去关爱天下所有的孩子。
谈先秦儒家孝道,不能离开《孝经》。《孝经》成书于公元前240多年,记载了孔子向曾参讲孝道的言论,后来曾参和他的学生归纳整理而成。该经篇幅短小,只有1799个字,文字浅白,易于普及。《孝经》是中国文化史上最重要的典籍之一,是一部流传最广的儒家经典,不仅文人视之为必修课,就是普通老百姓对它也很熟悉,这是其他儒家经典做不到的。
唐太宗对皇太子读,《孝经》大加称赞说:“行此足以事父兄,为臣子。”唐玄宗亲书《孝经》于石上,立于太学,这一巨石刻至今立于西安碑林。元明两朝,《孝经》都是必读必尊的经典。清朝顺治皇,雍正皇,乾隆皇非常重视《孝经》,咸丰时,诏令各省学校科考都要加试《孝经》。此外,早在唐朝,《孝经》就传到了朝鲜、日本。清末年,《孝经》有了英、意等外文本,传播到了欧美国家。
汉、魏、唐时代
创立“以孝治天下” 制度
汉代是孝道发展历程中,至关重要的历史阶段。经过汉代思想家的演译,孔孟创立的先秦儒家孝道,完成了由家庭伦理到社会伦理、到政治伦理的转变,“三纲五常”观念的提出,使孝道以纲常名教的形式被确定下来。汉代开辟了古代社会“以孝治天下”的先河基本精神。因而从孝道的理论上,国家政策的支持和孝行的具体内容上,使孝道发展到前所未有的新阶段。
魏晋时期虽然战火不停,变迁极多,各朝代始终贯彻“以孝治天下”的思想,传统孝道已经成为老百姓的自觉行动。孝道还受到社会官方的推祟,当时选拨官员,评价一个人的品行,都是以孝与不孝为标准和依据的。
唐王朝的建立揭开了中国封建社会最辉煌最绚丽的一页,在孝道发展史上,唐代与汉代,表现出一些不同的形态。人们把多代同堂看作最理想的家庭模式,政府也多有表扬。行孝的方式上,也大多为生活上赡养,疾病时照顾,亲亡居丧等社会老百姓的生活上。
宋、元、明、清时代
孝文化形成民俗风情
宋元明清,这是我国封建社会由鼎盛走向衰落的阶段。各代统治阶级在重视忠的同时,对孝道的推广教育也非常重视。旌表孝子,严惩不孝之人,使孝顺父母的优良传统,在普通老百姓中广泛地发扬,前所未有地兴起了修宗祠、编族谱、举行大小祭祀活动,这是传播孝道理论和孝道实践的得力途径,成为孝道发展史上的突出特点。
当时宋明理学家对孝道进行了研究和论述,使孝道在理论上更加成熟,但也推导出了一些极端化的论调,如:“天下无不是的父母,父有不慈,子不可不孝”“父叫子亡,子不得不亡”。从而造成了宋元时期割肉疗亲的行孝行为。
重提孝文化
怎样使一个人自觉自愿地接受外在的道德规范教育,自觉自愿地去实践这些道德规范呢?我认为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孝道教育是进行一切道德教育的启蒙教育,因为父母的生育、抚养、爱怜、情深义重,永难忘怀,孝顺父母、报答父母,从远古起就成为人们最起码的道德情感,道德准则,任何时候,进行孝道宣传,接受孝道教育,都是必要的、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