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糠替代部分玉米的高纤维日粮对苏淮母猪健康及脂肪相关指标的影响

来源 :畜牧与兽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gb1585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苏淮猪是我国自主培育的具有耐粗特性的新品种,米糠是我国生猪养殖常用的纤维日粮.本试验旨在研究米糠替代部分玉米的高纤维日粮对苏淮猪健康及脂肪相关指标的影响,为制定适宜于苏淮猪的高纤维日粮奠定基础.试验选用48头苏淮母猪,初始体重为(52.60±0.79) kg,随机分配到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4头猪,分别饲喂对照组日粮(玉米-豆粕型日粮,CD)和试验组日粮(米糠替代部分玉米的高纤维日粮,RBD).试验期为75 d.饲喂期结束后进行屠宰采样,采集肠道黏膜、血液、板油、花油及皮下脂肪样品进行分析测定.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在健康指标方面,试验组的苏淮猪的血小板数目和血小板压积显著降低,其他血液免疫指标和肠道黏膜免疫指标无显著差异.在脂肪相关指标方面,试验组苏淮猪的板油率、花油率、背膘厚和血液生化指标均无显著差异;皮下脂肪中饱和脂肪酸(SFA)、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的含量、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MUFA/PUFA)、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SFA/UFA)均极显著降低,不饱和脂肪酸(UFA)、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的含量均极显著升高;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苏淮猪的皮下脂肪中,SCD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用米糠替代部分玉米的高纤维日粮饲喂苏淮猪能显著降低其血小板数目和血小板压积,同时增加皮下脂肪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降低饱和脂肪酸含量.
其他文献
以瓯柑果肉为材料,分离瓯柑中性转化酶(NIN)和蔗糖合成酶基因(Sus),了解其序列特征,并对瓯柑NIN,Sus在不同组织的表达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该研究首次从瓯柑果实中克隆获得NIN和Sus基因
为研究包被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缓解奶牛热应激的效果及其机制,20头荷斯坦奶牛随机均分为Ⅰ、Ⅱ、Ⅲ和Ⅳ组,分别于饲料中添加包被GABA 0、5、10和15g/d,
针对碰摩转子系统的非线性特性 ,采用动力学非线性时间序列分析的方法对其振动响应进行了分析研究。基于动力学重构的基本理论 ,对碰摩转子响应进行了状态空间重构。在此基础
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发现了鸡内源性反转录病毒禽白血病E1 (ALVE1)的env转录物存在gga-miR-155作用位点(AGCATTA),并在体外验证其靶位点的活性.将鸡胚成纤维细胞(CEF)基因组
机载激光制导武器能精确命中目标是由于引导武器运动的激光束能准确、稳定地照射在目标上。而实现这一点的关键是受陀螺稳定平台系统稳定的激光束在机载运动、振动和目标运动
为了探究猪链球菌(Streptococcus suis,SS)2型菌株中前噬菌体基因与毒力因子分布的关系,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了19株已全基因测序的SS2中的前噬菌体基因分布,并设计前噬菌
应用迎风格式有限体积方法求解N S方程的基础上 ,数值模拟了火箭基组合循环 (RBCC)发动机引射模态进气道 /混合段 /燃烧室 /尾喷管 /引射火箭内的流动过程 ,分析了引射模态流
为建立一种检测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血清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将TGEV的N基因片段克隆到p ET-28a载体中,转化至大肠杆菌BL21感受态细胞中进行诱导表达,并对表达的蛋白进
选取宁夏平吉堡奶牛场地区5个规模奶牛养殖场配种后28~ 35 d的奶牛,静脉采血进行PAG-ELISA检测,分析对比检测结果及其经济效益.结果表明:PAG-ELISA早孕检测结果准确率高,操作
为了优化绵羊同期发情技术,本试验分析了不同外源激素对小尾寒羊的同期发情效果,并进行生殖激素测定.将80只健康、空怀的经产小尾寒羊随机分为2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