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从人类有了文化以来,人们就懂得利用植物的芳香功效来减轻一些人类疾病的痛苦。悠悠花香,不仅能够提神悦志,让人精神爽朗,美化环境,而且能够祛病疗伤,具有奇妙的医疗保健功效。
据不完全统计,芳香植物在世界上有3000多种,被有效开发利用的约有400种。这些植物大多生长在温暖地区,近年来,在欧美一些国家,薰衣草、迷迭香、罗勒等香草被大量引进和广泛种植、使用,更使香草的身价倍增。随着香草植物的不断普及与应用,香熏植物会越来越多地走进百姓家。
玫瑰
【别名】徘徊花、刺枚菊、蔷薇。
【特点】其花朵大,瓣厚,色泽艳丽,香气浓郁。《群芳谱》载:“玫瑰一名徘徊草,灌生,细叶,多刺,类蔷薇,颈短,花也类蔷薇。此花用途最广,因其香美,或做扇坠、香囊;或以糖霜同乌梅捣烂名玫瑰糖。”《本草正义》载:“玫瑰花,香气最浓,清而不浊,和而不猛,柔肝醒胃,流气活血,宣统窒滞而绝无辛温刚燥之弊,推断气分药之中,最有捷效而最为驯良者,芳香诸品,以无其匹。”
【用途】理气解郁,通经止痛,化淤祛斑,调节月经,对妇科诸症有良好疗效。现代药理研究:玫瑰花提取物对人体免疫缺陷病毒(艾滋病病毒)、白血病病毒和T细胞白血病病毒均有抗病毒作用;并能促进胆汁分泌;也可用于放射病的综合治疗,并有抗肿瘤作用。
丁香
【别名】瘦香娇、如宇香、百里馨、鸡舌香。
【特点】气味芳香浓烈,略带辛辣味。
【用途】功能温中降逆,温肾助阳,解痉止痛,杀虫除臭。
安息香
【特点】其气芳香开窍,微甜味。
【用途】功能开窍醒神,辟秽祛浊,豁痰镇静,宣通气血,祛腐生肌。治疗卒然昏迷,不省人事,心腹疼痛,妇女产后血晕,安抚神经紧张,治疗肌肤红肿痒痛。
百里香
【别名】麝香草、千里草、地椒。
【特点】芳香浓郁,气味香甜。
【用途】促进消化,刺激食欲,消毒杀菌,防腐,调节清志,强体提神。用于治疗食欲不振、肠炎、感冒、咳嗽、咽喉痛、肺部感染,特别适合感冒大流行时使用,并能刺激白细胞的生成,增强人体的免疫力,刺激大脑,增强记忆,减轻失眠症。自古以来,百里香也是厨房必备的草药,它可以延缓肉类腐败。
檀香
【别名】檀香木、白檀。
【特点】辛香芳烈,浓郁而持久,燃烧时香气更加浓烈。
【用途】行气,散寒,止痛,消肿散结,杀菌,止咳,壮阳。用于治疗胸腹胀痛,吐泻,饮食不下,肿毒及各种尿路感染,并且特别适合于持久性和过敏性的干咳,具有很好的镇定效果。
广藿香
【别名】枝香、排香草。
【特点】陈腐辛辣,泥土芳香,有强烈的刺鼻味。《华夷草木考》中记载:“顿逊国出藿香,插枝便生,叶如都梁,以裹衣。”“其花燥更芬馥,亦末为粉,以傅身焉。”
【用途】消毒驱虫,祛暑解表,化湿和胃,杀菌退热,抗沮丧,抗忧虑。用于治疗毒蛇咬伤和有毒昆虫叮咬以及夏令感冒头痛,对呕吐腹泻有奇功。《摘玄方》用藿香煎汤噙漱,以香口去臭。并有保养皮肤和治疗痤疮、皮肤皲裂、湿疹、脚癣,以及由于精神和心理压力过重导致的忧郁、焦虑症的作用。
肉桂
【别名】牡桂、辣桂、大桂。
【特点】香气浓烈特异,略带微甜、辣味。
【用途】温经通脉,散寒止痛,解痉。用于治疗身寒肢冷、腰酸腿痛、小便频数、消化不良、胃肠痉挛、结肠炎、胃肠胀气、恶心、腹泻、肌肉及关节疼痛。在冬季,老年人使用可增强免疫力,预防感冒的发生。
乳香
【别名】天泽香、乳头香、浴香。
【特点】清新、清纯,略带樟脑味。
【用途】活血行气,通经止痛,消肿生肌。用于治疗心腹疼痛、闭经、痛经、风湿痹痛,跌打淤肿,疮溃不敛,咳嗽,气喘。并具有帮助肌肤恢复弹性,减少肌肤松弛及调整子宫功能的作用。在古希腊罗马时代早期,祭坛、神殿和寺庙就经常燃烧乳香的树脂。因此,非常适合祈祷者和冥想者使用。
鼠尾草
【别名】洋苏叶。
【特点】芳香清澈,略刺鼻。
【用途】抗菌消炎,解毒,调节神经、肌肉紧张,防腐,解热,助消化。用于治疗口腔感染和咽喉感染;加速感觉和记忆;软化肌肉。自古以来,人们就发现它的医药价值,而它的拉丁学名也是从“救赎”这个字演变而来的,当时人们认为它可以拯救人们,免于疾病和死亡的威胁。罗马人也称它为“神圣的药草”。传说,谁家花园的鼠尾草长得茂盛,就说明谁家老婆会当家。
茴香
【别名】甜茴香、大茴香。
【特点】气味辛香,略带草味。
【用途】利尿,解毒,助消化,减肥。用于治疗水肿、排尿不畅、尿道感染、毒蛇咬伤、食物中毒、酒精中毒,恶心、呕吐、腹胀、腹痛、打嗝、便秘,并能降低食欲。此外,茴香还能调节月经周期,减少经前不适症状,提高更年期妇女的雌激素含量,减缓衰老。
洋甘菊
【别名】春黄菊、黄金菊。
【特点】气味香甜,有苹果般的气味。
【用途】镇静安神,助消化,抗菌消炎,发汗,保温。用于治疗消化不良、结肠炎、胃黏膜炎、腹泻、膀胱炎以及疖疔、脓疮、扭伤、关节肿痛,并能够振奋精神,松弛紧张情绪。
尤加利
【特点】芳香清新,非常迷人。
【用途】消毒杀菌,消炎止痛,利尿,驱虫,提高免疫力。用于治疗感冒,预防流感,抑制感冒病毒的滋生及治疗尿路感染、败血症。并可减轻关节炎、肌肉酸痛和纤维组织炎所引起的疼痛。也有非常好的驱虫效果。
香薷
【别名】香菜、香草、满山香。
【特点】芳香气浓,略带辛凉。
【用途】发汗解暑,健胃消食,利水消肿,改善睡眠。用于治疗夏天感冒、头重头痛、恶心呕吐、饮食欠佳、发热而不出汗、水肿、小便不利,并能祛口臭。
白芷
【别名】芳香、香白芷、泽芬。
【特点】其香气烈,气味芬芳而辛凉。
【用途】祛风除湿,通窍止痛,消肿排脓,健胃,增强免疫力,解毒利尿。用于治疗感冒头痛、眉棱骨痛、牙痛、鼻塞、各种呼吸道感染、饮食欠佳、风温病、关节炎以及对抗各类传染病。
天竺葵
【别名】香味天竺葵。
【特点】香甜浓郁,略似玫瑰。
【用途】止血,收敛,消肿,强身健体。用于治疗创伤,能帮助伤口愈合,保养皮肤,平衡皮肤皮脂腺的分泌,治疗黄疸,肾结石及多种尿路感染,并能有效地杀死口腔和咽喉中的细菌。夏天可以避免蚊虫叮咬。
泽兰
【别名】兰香、水香。
【特点】气香而温。
【用途】活血化淤,行水消肿,解毒消痈。用于治疗妇女经闭、痛经、身面浮肿、虫蛇咬伤、雀斑。
永久花
【特点】香甜清纯。
【用途】解痉,消炎,抗过敏。用于治疗痉挛性咳嗽、气喘、皮肤过敏、湿疹及各种皮肤病,并且能够舒缓情绪,调节生理功能,对于筋疲力尽,昏昏欲睡或极度疲乏的人非常有帮助。
木香
【别名】蜜香、青木香、五香、广木香。
【特点】木香气芳香浓,烧之能上彻九星之天。古人除用来合香焚烧外,也多用来煮汤沐浴。
【用途】行气止痛,温中和胃。治中寒气滞、胸腹胀痛、呕吐、泄泻、下痢、寒血,祛邪气,辟毒疫。
留兰香
【别名】香花菜、绿薄荷。
【特点】香味清凉。
【用途】祛风,清头目,提神醒脑。用于治疗风热头痛、目赤、烦渴、疹出不畅、精神不振。
丝柏
【特点】香味醇厚,似松脂香。
【用途】抗菌,收敛,解痉平喘,调经止痛,调节体液代谢。用于治疗咳嗽气喘、月经不调、痛经、脚底多汗症及脚臭,并能排除身体过多的水分,也能治疗腿部静脉曲张,对暗疮及油性皮肤有较好作用。
山茶
【特点】香味浓郁,似尤加利。
【用途】抗病毒及杀菌,增强人体免疫功能。用于净化空气,预防病毒和细菌的蔓延。茶籽杀虫效果很好,可以治癣疥。可作洗发剂及护发素使用。能防止头癣脱发、皮屑及止痒。并对暗疮有显著疗效。
胡萝卜籽
【特点】气味清香,具有胡萝卜的气味。
【用途】滋补养肝,活血通经,利尿。用于治疗月经紊乱、肝炎、胆囊炎、湿疹、皮肤溃疡、牛皮癣。促进细胞再生,使皮肤紧实有弹性,淡化老人斑,调畅情绪,预防癌症。
麝香
【特点】具有特异的浓烈的香气。
【用途】能通诸窍,凡壅结闭塞之病,均借麝香辛香之气,开经络,透肌骨,以达病所。又能开窍辟秽,通络散瘟,用于治疗中风、中恶烦闷。
艾叶
【别名】医草、灸草、黄草。
【特点】艾叶气清香浓,李时珍称其可以取太阳真火,可以回垂绝元阳。
【用途】理气血,逐寒湿,温经,止血,安胎。用于治疗心腹冷痛,泄泻转筋,久痢,下血,月经不调,崩漏带下。
香附
【别名】雀头香、香附子。
【特点】其气平而不寒,香气浓烈,味多辛能散,微苦能降。
【用途】理气解郁,止痛调经。治肝胃不和,气郁不舒,胸胁肋胀,痰饮痞满,月经不调,崩漏带下。传说,魏文帝曹丕曾派遣大使到吴国请求雀头香,吴国满足了曹丕的求索,当时,江浙吴越之地的香附闻名海外。
沉香
【特点】具有特殊香气,气香浓烈。
【用途】降气温中,暖肾纳气。用于治疗气逆喘息,呕吐腹胀。温香而不燥,体重而不泄。古人使用沉香配制的名方,如四磨饮、沉香化气丸等皆取其降气散结、纳气归元之功。另外,历代王朝,达官显贵常用沉香木来制作亭台,如唐代杨国忠用沉香木造“四香阁”,用檀香木制栏杆,以乳香和泥墙壁,每当芍药盛开之时,宴请宾客于阁上赏花。还有人用沉香木制甑盛酒。
降真香
【别名】紫藤香、鸡骨香。
【特点】烧之,初不甚香,得诸香合之则特美。
【用途】理气,止血,消肿,定痛,辟秽。治吐血、咯血、金疮出血、胃痛。烧之,辟天行肘气,宅舍怪异。小儿带之,辟邪恶气。熏蒸能辟秽净室。
芫荽
【别名】香菜、中国香菜、胡荽。
【特点】芳香清新。
【用途】健胃消食,止痛。用于治疗神经性厌食症、神经痛和风湿疼痫,并有温暖患部的作用。
柠檬
【特点】芳香微甜。
【用途】功能调节平衡,提高免疫力,杀菌消毒,美白。用于治疗高血压、动脉硬化、胃酸过多所致的胃痛,身体酸性物质过多所致关节疼痛,痛风,并可刺激白细胞,增强免疫功能,保护皮肤,增强皮肤的光泽,淡化雀斑。
紫罗兰
【别名】香堇菜。
【特点】新鲜、干燥的香味,略似干草。
【用途】杀菌,护肤,止痛。用于治疗皮肤病,尤其是痤疮、油性肌肤或毛孔过大,头痛,风湿症,上呼吸道感染和急性咳嗽、气喘。
据不完全统计,芳香植物在世界上有3000多种,被有效开发利用的约有400种。这些植物大多生长在温暖地区,近年来,在欧美一些国家,薰衣草、迷迭香、罗勒等香草被大量引进和广泛种植、使用,更使香草的身价倍增。随着香草植物的不断普及与应用,香熏植物会越来越多地走进百姓家。
玫瑰
【别名】徘徊花、刺枚菊、蔷薇。
【特点】其花朵大,瓣厚,色泽艳丽,香气浓郁。《群芳谱》载:“玫瑰一名徘徊草,灌生,细叶,多刺,类蔷薇,颈短,花也类蔷薇。此花用途最广,因其香美,或做扇坠、香囊;或以糖霜同乌梅捣烂名玫瑰糖。”《本草正义》载:“玫瑰花,香气最浓,清而不浊,和而不猛,柔肝醒胃,流气活血,宣统窒滞而绝无辛温刚燥之弊,推断气分药之中,最有捷效而最为驯良者,芳香诸品,以无其匹。”
【用途】理气解郁,通经止痛,化淤祛斑,调节月经,对妇科诸症有良好疗效。现代药理研究:玫瑰花提取物对人体免疫缺陷病毒(艾滋病病毒)、白血病病毒和T细胞白血病病毒均有抗病毒作用;并能促进胆汁分泌;也可用于放射病的综合治疗,并有抗肿瘤作用。
丁香
【别名】瘦香娇、如宇香、百里馨、鸡舌香。
【特点】气味芳香浓烈,略带辛辣味。
【用途】功能温中降逆,温肾助阳,解痉止痛,杀虫除臭。
安息香
【特点】其气芳香开窍,微甜味。
【用途】功能开窍醒神,辟秽祛浊,豁痰镇静,宣通气血,祛腐生肌。治疗卒然昏迷,不省人事,心腹疼痛,妇女产后血晕,安抚神经紧张,治疗肌肤红肿痒痛。
百里香
【别名】麝香草、千里草、地椒。
【特点】芳香浓郁,气味香甜。
【用途】促进消化,刺激食欲,消毒杀菌,防腐,调节清志,强体提神。用于治疗食欲不振、肠炎、感冒、咳嗽、咽喉痛、肺部感染,特别适合感冒大流行时使用,并能刺激白细胞的生成,增强人体的免疫力,刺激大脑,增强记忆,减轻失眠症。自古以来,百里香也是厨房必备的草药,它可以延缓肉类腐败。
檀香
【别名】檀香木、白檀。
【特点】辛香芳烈,浓郁而持久,燃烧时香气更加浓烈。
【用途】行气,散寒,止痛,消肿散结,杀菌,止咳,壮阳。用于治疗胸腹胀痛,吐泻,饮食不下,肿毒及各种尿路感染,并且特别适合于持久性和过敏性的干咳,具有很好的镇定效果。
广藿香
【别名】枝香、排香草。
【特点】陈腐辛辣,泥土芳香,有强烈的刺鼻味。《华夷草木考》中记载:“顿逊国出藿香,插枝便生,叶如都梁,以裹衣。”“其花燥更芬馥,亦末为粉,以傅身焉。”
【用途】消毒驱虫,祛暑解表,化湿和胃,杀菌退热,抗沮丧,抗忧虑。用于治疗毒蛇咬伤和有毒昆虫叮咬以及夏令感冒头痛,对呕吐腹泻有奇功。《摘玄方》用藿香煎汤噙漱,以香口去臭。并有保养皮肤和治疗痤疮、皮肤皲裂、湿疹、脚癣,以及由于精神和心理压力过重导致的忧郁、焦虑症的作用。
肉桂
【别名】牡桂、辣桂、大桂。
【特点】香气浓烈特异,略带微甜、辣味。
【用途】温经通脉,散寒止痛,解痉。用于治疗身寒肢冷、腰酸腿痛、小便频数、消化不良、胃肠痉挛、结肠炎、胃肠胀气、恶心、腹泻、肌肉及关节疼痛。在冬季,老年人使用可增强免疫力,预防感冒的发生。
乳香
【别名】天泽香、乳头香、浴香。
【特点】清新、清纯,略带樟脑味。
【用途】活血行气,通经止痛,消肿生肌。用于治疗心腹疼痛、闭经、痛经、风湿痹痛,跌打淤肿,疮溃不敛,咳嗽,气喘。并具有帮助肌肤恢复弹性,减少肌肤松弛及调整子宫功能的作用。在古希腊罗马时代早期,祭坛、神殿和寺庙就经常燃烧乳香的树脂。因此,非常适合祈祷者和冥想者使用。
鼠尾草
【别名】洋苏叶。
【特点】芳香清澈,略刺鼻。
【用途】抗菌消炎,解毒,调节神经、肌肉紧张,防腐,解热,助消化。用于治疗口腔感染和咽喉感染;加速感觉和记忆;软化肌肉。自古以来,人们就发现它的医药价值,而它的拉丁学名也是从“救赎”这个字演变而来的,当时人们认为它可以拯救人们,免于疾病和死亡的威胁。罗马人也称它为“神圣的药草”。传说,谁家花园的鼠尾草长得茂盛,就说明谁家老婆会当家。
茴香
【别名】甜茴香、大茴香。
【特点】气味辛香,略带草味。
【用途】利尿,解毒,助消化,减肥。用于治疗水肿、排尿不畅、尿道感染、毒蛇咬伤、食物中毒、酒精中毒,恶心、呕吐、腹胀、腹痛、打嗝、便秘,并能降低食欲。此外,茴香还能调节月经周期,减少经前不适症状,提高更年期妇女的雌激素含量,减缓衰老。
洋甘菊
【别名】春黄菊、黄金菊。
【特点】气味香甜,有苹果般的气味。
【用途】镇静安神,助消化,抗菌消炎,发汗,保温。用于治疗消化不良、结肠炎、胃黏膜炎、腹泻、膀胱炎以及疖疔、脓疮、扭伤、关节肿痛,并能够振奋精神,松弛紧张情绪。
尤加利
【特点】芳香清新,非常迷人。
【用途】消毒杀菌,消炎止痛,利尿,驱虫,提高免疫力。用于治疗感冒,预防流感,抑制感冒病毒的滋生及治疗尿路感染、败血症。并可减轻关节炎、肌肉酸痛和纤维组织炎所引起的疼痛。也有非常好的驱虫效果。
香薷
【别名】香菜、香草、满山香。
【特点】芳香气浓,略带辛凉。
【用途】发汗解暑,健胃消食,利水消肿,改善睡眠。用于治疗夏天感冒、头重头痛、恶心呕吐、饮食欠佳、发热而不出汗、水肿、小便不利,并能祛口臭。
白芷
【别名】芳香、香白芷、泽芬。
【特点】其香气烈,气味芬芳而辛凉。
【用途】祛风除湿,通窍止痛,消肿排脓,健胃,增强免疫力,解毒利尿。用于治疗感冒头痛、眉棱骨痛、牙痛、鼻塞、各种呼吸道感染、饮食欠佳、风温病、关节炎以及对抗各类传染病。
天竺葵
【别名】香味天竺葵。
【特点】香甜浓郁,略似玫瑰。
【用途】止血,收敛,消肿,强身健体。用于治疗创伤,能帮助伤口愈合,保养皮肤,平衡皮肤皮脂腺的分泌,治疗黄疸,肾结石及多种尿路感染,并能有效地杀死口腔和咽喉中的细菌。夏天可以避免蚊虫叮咬。
泽兰
【别名】兰香、水香。
【特点】气香而温。
【用途】活血化淤,行水消肿,解毒消痈。用于治疗妇女经闭、痛经、身面浮肿、虫蛇咬伤、雀斑。
永久花
【特点】香甜清纯。
【用途】解痉,消炎,抗过敏。用于治疗痉挛性咳嗽、气喘、皮肤过敏、湿疹及各种皮肤病,并且能够舒缓情绪,调节生理功能,对于筋疲力尽,昏昏欲睡或极度疲乏的人非常有帮助。
木香
【别名】蜜香、青木香、五香、广木香。
【特点】木香气芳香浓,烧之能上彻九星之天。古人除用来合香焚烧外,也多用来煮汤沐浴。
【用途】行气止痛,温中和胃。治中寒气滞、胸腹胀痛、呕吐、泄泻、下痢、寒血,祛邪气,辟毒疫。
留兰香
【别名】香花菜、绿薄荷。
【特点】香味清凉。
【用途】祛风,清头目,提神醒脑。用于治疗风热头痛、目赤、烦渴、疹出不畅、精神不振。
丝柏
【特点】香味醇厚,似松脂香。
【用途】抗菌,收敛,解痉平喘,调经止痛,调节体液代谢。用于治疗咳嗽气喘、月经不调、痛经、脚底多汗症及脚臭,并能排除身体过多的水分,也能治疗腿部静脉曲张,对暗疮及油性皮肤有较好作用。
山茶
【特点】香味浓郁,似尤加利。
【用途】抗病毒及杀菌,增强人体免疫功能。用于净化空气,预防病毒和细菌的蔓延。茶籽杀虫效果很好,可以治癣疥。可作洗发剂及护发素使用。能防止头癣脱发、皮屑及止痒。并对暗疮有显著疗效。
胡萝卜籽
【特点】气味清香,具有胡萝卜的气味。
【用途】滋补养肝,活血通经,利尿。用于治疗月经紊乱、肝炎、胆囊炎、湿疹、皮肤溃疡、牛皮癣。促进细胞再生,使皮肤紧实有弹性,淡化老人斑,调畅情绪,预防癌症。
麝香
【特点】具有特异的浓烈的香气。
【用途】能通诸窍,凡壅结闭塞之病,均借麝香辛香之气,开经络,透肌骨,以达病所。又能开窍辟秽,通络散瘟,用于治疗中风、中恶烦闷。
艾叶
【别名】医草、灸草、黄草。
【特点】艾叶气清香浓,李时珍称其可以取太阳真火,可以回垂绝元阳。
【用途】理气血,逐寒湿,温经,止血,安胎。用于治疗心腹冷痛,泄泻转筋,久痢,下血,月经不调,崩漏带下。
香附
【别名】雀头香、香附子。
【特点】其气平而不寒,香气浓烈,味多辛能散,微苦能降。
【用途】理气解郁,止痛调经。治肝胃不和,气郁不舒,胸胁肋胀,痰饮痞满,月经不调,崩漏带下。传说,魏文帝曹丕曾派遣大使到吴国请求雀头香,吴国满足了曹丕的求索,当时,江浙吴越之地的香附闻名海外。
沉香
【特点】具有特殊香气,气香浓烈。
【用途】降气温中,暖肾纳气。用于治疗气逆喘息,呕吐腹胀。温香而不燥,体重而不泄。古人使用沉香配制的名方,如四磨饮、沉香化气丸等皆取其降气散结、纳气归元之功。另外,历代王朝,达官显贵常用沉香木来制作亭台,如唐代杨国忠用沉香木造“四香阁”,用檀香木制栏杆,以乳香和泥墙壁,每当芍药盛开之时,宴请宾客于阁上赏花。还有人用沉香木制甑盛酒。
降真香
【别名】紫藤香、鸡骨香。
【特点】烧之,初不甚香,得诸香合之则特美。
【用途】理气,止血,消肿,定痛,辟秽。治吐血、咯血、金疮出血、胃痛。烧之,辟天行肘气,宅舍怪异。小儿带之,辟邪恶气。熏蒸能辟秽净室。
芫荽
【别名】香菜、中国香菜、胡荽。
【特点】芳香清新。
【用途】健胃消食,止痛。用于治疗神经性厌食症、神经痛和风湿疼痫,并有温暖患部的作用。
柠檬
【特点】芳香微甜。
【用途】功能调节平衡,提高免疫力,杀菌消毒,美白。用于治疗高血压、动脉硬化、胃酸过多所致的胃痛,身体酸性物质过多所致关节疼痛,痛风,并可刺激白细胞,增强免疫功能,保护皮肤,增强皮肤的光泽,淡化雀斑。
紫罗兰
【别名】香堇菜。
【特点】新鲜、干燥的香味,略似干草。
【用途】杀菌,护肤,止痛。用于治疗皮肤病,尤其是痤疮、油性肌肤或毛孔过大,头痛,风湿症,上呼吸道感染和急性咳嗽、气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