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义切分理论研究的历史及现状

来源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mos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实义切分理论的研究大致可分为五个阶段:(1)18世纪下半叶至19世纪下半叶的萌芽阶段;(2)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的心理学阶段;(3)20世纪上半叶的结构句法学阶段;(4)20世纪下半叶的功能语言学阶段;(5)目前的符号学、认知语言学阶段。实义切分理论的发展过程充分说明其强大的生命力,它能从各语言学科的发展中汲取营养,与语言学的发展共同进步,同时又为各语言学科提供充分的解释力。本文从历时的角度,分阶段对实义切分理论的研究成果及有待解决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在此基础上预测该理论的发展趋势。
其他文献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是对“严打”刑事政策的否定和理性反思。“严打”不仅未能有效地遏制犯罪,反而激化了矛盾,破坏了社会的和谐。和谐社会背景下的宽严相济刑事政策蕴含着刑罚宽
教师的生活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教师队伍的稳定、教育事业的发展和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这一道理谁都懂,但理论上的认识并不等同于实际上就能得到体现或落实.在"科教兴国"正被
职业院校实施现代学徒制,能有效提高学生操作技能水平,社会认可度较高。高职院校实施现代学徒制有效途径是根据国家有关文件精神,在合适的专业领域开展申办工作,校企合作构建适合
一、时代呼唤公民教育1.公民、公民教育的内涵公民教育是指一个国家对本国公民基本素质的教育,最早出现在古希腊时期,直到17~18世纪欧洲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公民权的范围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