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技术学导论”的“导”与“论”

来源 :电化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yongaa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教育技术学导论”是我国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阶段的必修课程。该课程旨在引导学生进入专业领域、习得专业学习方法、熟悉专业领域;通过合情合理的论说、论述、论证、论辩专业的重要定义、发展脉络、作用与未来,使学生深刻认识专业的内涵、领域、边界、专业核心价值理念及发展趋势等。课程的教学可概括为“三导四论”,与国内同行交流。
  [关键词] 教育技术学; 教育技术学导论; 课程; 专业
  [中图分类号] G642.3 [文献标志码] A
  [作者简介] 李子运(1974—),男,江苏徐州人。副教授,主要从事教育技术基础理论与教学设计研究。E-mail:[email protected]
  “教育技术学导论”(以下简称“导论”)是我国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目的在于让学生对教育技术学专业有一个整体的感性认识,包括了解本专业的核心内容,专业领域,发展现状、趋势和前沿,树立正确的专业思想,适应本专业的学习方法,形成合适的专业价值理念。
  “导论”原本是一个完整的概念,是学习专业课程之前概要性地介绍本专业的基本情况,以帮助学生更好认识本专业。本文之所以把此概念分为“导”与“论”,是因为笔者在长期从事该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意识到如果想发挥课程预期的功能,不但要做好“导”,包括引导学生了解本专业的基本内涵、专业发展方向、学习方法,还要做好“论”的工作,包括论说核心概念的基本内涵,论述专业的研究与实践领域、社会价值、历史与发展趋势等。笔者将课程教学分解为“三导四论”,总结成文,希望与国内同行交流。
  一、导“入门”
  新生除了对所学专业普遍缺乏认识外,还对大学课程学习的特点缺乏认识,本课程就是一例。基础教育阶段没有“导论”类的课程,因此上课之初,首先要向学生说明本课程的性质、作用、目的和意义。
  “导论”对应的英语词汇是“Introduction”,其含义还包括“引入”、“介绍”、“序言”、“入门”等。“教育技术学导论”的直接意思就是“关于教育技术学专业的介绍”,需要说明的是,这里强调的是“专业”而非“学科”。专业对应着社会的行业、职业,学科对应着人类的知识体系,大学是链接社会职业和人类知识的交集。当代大学生对于构筑人类知识大厦虽心存憧憬但并无太多的机会,对于绝大多数学生而言,大学只是获得就业资本的场所。基于此认识,导论课程必须向学生阐明专业领域及其可拓展的职业空间,给学生以希望。作为一门专业课程的教学,只要能做到引导学生做好眼前的事情(大学期间专业课程的学习)就不错了。“意义留给大脑去思考,脚丫只做好脚丫的事情。”
  我们对教育技术学专业大学一年级新生的调查发现,学生普遍对所学专业缺乏认识,在填报高考志愿时,绝大部分学生只是通过网络查看专业介绍对所学专业有一个字面的理解,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由其他专业调剂而来,对本专业更是迷茫。因此,在导论课程教学过程中必须引导学生认识专业设置、专业所属的学科门类、专业的教学计划、主干课程、相关学科等内容。
  二、导“学法”
  众所周知,大学阶段的学习方式不同于基础教育阶段的学习方式。基础教育阶段的课程充满了“确定性”,在教师周密的干预下学生可以到达课程内容的“边边角角”;而高等教育的课程充满了“可能性”,学生无论付出多大的努力都无法做到对课程内容“知根知底”。中小学阶段常见100分的试卷,百分在大学阶段只能是个“传说”,这也向大学生昭示了大学学问“高深”的属性。此外,教育技术学专业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和其他专业相比又有独特之处。这些不同需要在“导论”课程教学中予以说明,并引导学生实践适合本专业的学习方法。
  教学实践过程中,笔者特别强调教育技术学本科生学习的四种方法:第一,广泛阅读作为理论基础的相关学科中的经典著作和前沿理论。教育技术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发展历史不长、积淀不厚,学科本身尚没有经典的理论,经典的著作也不多,学生仅阅读本专业的书籍和著作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在“导论”课程的教学过程,注意给学生推荐相关学科的经典书籍,如传播学领域施拉姆的《大众传播学》、教育学领域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教育学讲授纲要》、心理学领域桑代克的《教育心理学》等,这些经典著作不仅对学习本专业有支持作用,对学生学术观点的形成也有启迪意义。第二,注意课程之间的横向贯通。教育技术学专业具有教育性、技术性和艺术性,在学习理论方面的课程时,注意思考如何用技术手段实现它,或者理论对技术开发、应用的指导意义;学习技术类课程的时候,注意其教育意义以及在技术实现的过程中如何体现教育理念、实现教育目标;对于艺术素养类知识,一方面考虑其教育意义,另一方面注意其技术实现。第三,了解本专业舞台的“主角”。这里的主角包括国内外知名的学者、重要的著作和期刊、有影响力的组织和会议、当前开设教育技术学专业的比较有影响力的大学。在此方面桑新民教授及其团队所做的“五个十”的研究非常有参考价值。第四,成果意识。本专业后续课程中约有三分之一课程属于应用技术类,如摄影、摄像、课件制作、动画、网站开发、移动学习资源开发等。这些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在掌握基本操作的基础上,有意识地以完整的作品体现课程的学习效果。
  三、导“领域”
  对即将进入教育技术学领域的学生,我们有责任将本专业的“领地”、“边界”和“邻里关系”告诉他们。关于“领域”可以有多种理解:第一种理解是“专业方向”,本科教学计划通常会有意识地将某些课程进行组合安排,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特点有所侧重地选修,即所谓的专业方向;第二种理解是未来就业行业或从事研究的空间。
  参照教育部高等学校教育技术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组织编写的系列教材《教育技术学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上的说法,教育技术学的专业方向包括教育技术学基本理论、信息技术教育、数字媒体技术、教育软件的设计与开发、现代远程教育。但由于本领域发展较快,这种分类已不能完全涵盖全部领域,所以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放眼未来,比如:教育信息化、信息技术的社会应用、学习科学与技术、移动学习、教育人工智能等领域,把视野由学校教育拓展为社会大教育。   按照AECT1994定义的说法,教育技术的领域包括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等五个方面;而按照AECT2005定义的说法则包括创造、应用和评价等三个领域。该定义中所描述的领域对于本科生而言较为抽象,无法与意识中固有的“领域”内涵匹配起来,所以我们尽量采用国内已有行业来引导学生认识实践领域,明了教育技术学的专业方向。
  不同的专业方向通常由多门课程支持,专业方向之间又有一定的交叉重叠,因而专业领域的介绍既要通俗易懂,又要科学新颖。“导论”课程中所介绍内容将会在各门专业课程中展开讲授,所以作为“导论”课程的教学只需引导清楚,让学生了解发展方向及其概要内容,而不能越俎代庖讲解具体的专业理论和技术。
  四、论“本体”
  任何学科都有自己独特的核心概念和专业术语,教育技术学也不例外。但教育技术领域的学者对于本领域核心概念似乎情有独钟,比如对“教育技术”定义的讨论经久不衰,美国著名AECT(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先后给出多个定义,并为定义解读发布专门的文献《教学技术:领域定义与范畴》、《教育技术:定义与评析》。我国对教育技术定义的讨论也相当活跃,《电化教育研究》和《中国电化教育》两种重要的核心期刊发表了大量国内众多学者对教育技术定义理解的论文,可见对教育技术的认识并非易事。
  此处的“论”有两层含义:第一层含义是“论说”,对于什么是教育技术,之所以要论说而不能“导”,是因为对于大学一年级学生,限于他们的知识背景,暂时无法理解学科或领域定义,如AECT1994、2005定义。鉴于他们的认知水平,“导论”课程只能从常识性理解开始,深入浅出地“论说”什么是教育技术,而不能以某个学科定义的解读作为教学内容,否则其结果只会是“你不说我还明白,你越说我越糊涂了”(鲁迅语)。第二层含义是“论辩”,教育技术是指“技术支持的教育”还是“教育中的技术”?这是教育技术学界经典的问题之一:教育技术应该定位于“教育”,还是定位“技术”。学者们分别从语言逻辑、历史逻辑、事实逻辑等视角辨析“教育”与“技术”之间的关系,试图以此把握教育技术的本质,以求在定位于“教育”抑或定位于“技术”之间找到合理性依据,说明教育技术到底是什么。
  在教学过程中,以任何一个学派(者)的观点作为教学内容向学生“灌输”都是不妥的。既然是专业发展中一个经典问题,与其先入为主地灌输某一个观点,不如抛出问题,引导学生围绕着问题自主思考,鼓励学生阐释自己的观点。在实际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之间会发生争论,此时,教师适时引导学生课后在查阅文献基础上撰写一篇小论文《教育技术之我见》,以详细地表述自己的观点,并尝试论证自己的观点,之后组织课堂交流,让学生“论辩”教育技术的内涵。
  许多学生对此次作业印象非常深刻,通过此次作业,他们开始意识到“论文”和中小学“作文”之间的不同;真正体会到大学里专业知识体系的开放性,学习不仅是传承知识,还可以创造知识;开始出现专业意识,自觉地思考专业的社会功能、价值等基本问题。
  五、论“历史”
  历史是过去发生过的社会事件,在“导论”课程中安排教育技术发展简史的意义在于:让学生知道专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事件、人物、技术及其时代背景,认识教育技术发展脉络、走向,懂得影响教育技术发展的主、客观因素,为预测专业发展、引领专业走向未来奠定基础。正如梁启超所言:“史者何?记述人类社会赓续活动之体相,校其总成绩,求得其因果关系,以为现代一般人活动之资鉴也。”[1]学习专业发展的历史是为了更清醒地把握当下,更准确地步入未来。
  之所以强调“论”历史而不是“导”历史,是因为教材上文字描述的历史是研究历史的人主观意识加工之后的东西。作为大学专业教师,仅仅按照教材上的内容讲述过去发生过什么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在介绍史实脉络的基础上“论述”历史之必然性,虽不能像史学家一样“辩章学术、考境源流”,但也须辨得清本专业发展历史上重要事件之因果,只有如此,才能将枯燥的简史论述的丰盈鲜活。
  大学教师身兼研究之责任,揭秘简史背后尘封的记忆,精心地筛选丰富、珍贵的史料,并将其置于历史的长河之中洗涤、磨砺,以其璀璨之光照亮学子们未来的探索之路。作为继承者和开拓者,我们不仅应该对前人开创事业的艰难历程和杰出贡献作一个客观、公正的评价,更应该用心去体悟历史对我们现时代的启示。不少教材在专业简史部分都有过这样的论述:“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某某事业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获得了很大的发展。”对于之前的学术图谱则轻描淡写、一笔带过,意识形态的魅影挥之不去,掩蔽了历史的真相。作为学术研究及高等教育的重要环节,教师有责任公正、客观地论述专业发展历史,并将其呈现给学生。
  教育技术发展历史上,早在1912年蔡元培先生出任教育总长时,即通令全国督府,运用“活动画、影画”(指幻灯和电影)辅助民众教育。[2]孙明经的夫人吕锦瑷1940年研制出可以装在相机上实际拍摄的X光片,华西医院用第一幅“中国造”X光片拍摄的人体骨骼照片今天还存放在美国耶鲁大学神学院图书馆中;金陵大学理学院魏学仁院长于1943年设计制造了新式软片放映机,由中美英三国政府合作将多科杂志摄成软片,航运分发我国各地应用;1941年9月21日,区永祥在日空军控制的空域,在20架战斗机的护卫下成功地实现了“人类第一次航拍日全食”的壮举。[3]此类历史事件在学生中间颇能激起民族的自豪感。在技术落后、国民积贫的情况下,电化教育事业出现过如此多的创举,为什么在后半个世纪里却一直步西方人后尘无所创新呢?著名的“钱学森之问”真的没有人知道答案吗?非也,答案几乎是路人皆知!电化教育史上如魏学仁、陈友松、戴公亮、孙明经、刘之常、舒新城等一大批先行者,在我国教育技术学专业师生中鲜有人知,各类教材上也是很少提及,也许仅仅是因为他们是旧朝老臣吧!
  论说历史绝非仅仅满足对过去的感知,其重要意义在于“为现代一般人活动之资鉴”,即指导今天专业发展选择。今天,在崇尚学术自由的大学里,面对朝气蓬勃的学子们,大学教师应该保持自己精神的自由、人格的独立,具有超然于体制之外的豁达与潇洒,借助理性力量洞察历史真相,客观地将历史呈现给我们的后代,同时以学者的良知论说因果,只有如此才可能培养出有创造潜质的学子来。   六、论“价值”
  在“导论”课程中“论证”教育技术的价值,目的在于使学生树立专业信念,培养对专业的情感,这是教师必须明白的要点。情感是人对价值的主观反映,布卢姆曾根据价值的内化程度对情感类教育目标进行过详细的分类,这对于我们“导论”课教学颇有启示意义。只有合理“论证”专业的价值,并把此认识内化为学生的价值观体系,才能够形成专业情感。
  在哲学上,价值是表征人与外界事物关系的一个范畴,表达主体与客体之间需要与满足的对应关系,即外界事物(客体)能够满足人(主体)需要的程度。价值属于关系范畴,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无法被直接观察到,只有通过严谨地论述主客体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学生才能深刻意识到专业的价值所在,进而形成专业信念、激发对专业的认可与归属感。
  教育技术的价值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对社会发展需求的满足和对人自我发展需要的满足。就教育技术的社会价值而言,从官方对教育技术的重视程度即可窥其堂奥。本世纪之初,时任教育部部长的陈至立为《中国教育报》专题新闻版撰写题为“制高点——现代教育技术”的文章;吕福源副部长在多次讲话中也强调要把现代教育技术与各学科的整合作为深化教育改革的“突破口”。可见,教育部部长们的文章和讲话精神实际上表达了同一个意思:现代教育技术是教育改革的制高点或突破口,对于国家教育有重要意义(且不论其学术合理性)。其社会价值自在其中,无须多言。
  教育技术对个体自我发展需求的满足,对于大学一年级的学生比较易于说明的,课堂上使用的PPT投影、课后练习听力的音像资料、遇到问题时查阅的各类网络教育资源、利用手持设备阅读各种数字化材料、老师们精心设计的课堂活动等等,有利于个体发展的教育技术应用实例俯拾皆是。对于大学生而言这些几乎是不证自明的道理,只是他们身处其中,没有意识到这些就是教育技术。“导论”课上,教师稍事提醒,学生便会意识到。
  七、论“趋势”
  任何对未来的预测都是危险的,因为社会结构的复杂性,置身其中的人几乎意识不到正在进行的社会建构,历史只有被压缩后才能被人认识!作为专业课程的教师,须清醒地意识到社会结构的复杂性和专业实践的多样性,在课堂上利用教师的天然威信去构筑未来之海市蜃楼都是不责任的行为,然而教育技术发展趋势问题又是“导论”课程不容回避的主题之一。需要明确指出的是“前沿不等于趋势”。通常“导论”教材的最后一章简要介绍专业发展前沿或新兴的研究方向之类的内容,作为研究的方向无可厚非,但未必能成为专业发展的主流趋势,也许那只是部分学者的个人研究旨趣。正是基于以上认识,笔者才提出“论说”趋势,而不是“导”趋势。
  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发展对信息技术、教育政策及自身学科知识体系的进化具有较强的依赖性,在社会信息化进程加入推进的今天,这也就意味着专业定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社会应用领域会发生较快的转移。教育功效又具有后显性的特点,学习“导论”课程的学生四年后才能本科毕业,今天所言的“将来”四年后可能已是“过去”。这在专业发展历史上屡见不鲜,比如摄影课程的暗房冲洗实验,影视课程中的线性剪辑技术,幻灯机、投影机、视频展示台原理、结构、使用与维护等内容,当时被视为“现代”的教育技术,很快被数码摄影、非线性编辑、多媒体教学系统所取代。鉴于这种快速更迭现实,“导论”课程教学中务必要将学科发展的动态特征告知学生,同时引导学生理性地认识专业发展与社会需求之间关系,将学生的视野从课程引导至专业,进而导向社会,指向未来。这个过程需要合情的价值内化、合理的逻辑论证,学生才可能真正意识到个人的命运与社会命运之间的必然联系。
  八、结 语
  就业压力的存在迫使大学生的目光都聚焦于生计,现实中风行的兴趣时常迷惑人们的眼睛,这些事情占据了象牙塔中人们的力量,致使我们在精神上得不到宁静,精神世界太忙碌于外界的现实,苦苦寻觅着阿玛尔忒亚遗失于人间的丰饶之角,而不能遁回内心去怡然徜徉于原本自在的精神家园。学术反对精神在日常流行的兴趣中沉陷,反对空疏浅薄的言辞,否则它就背离了大学研究高深学问的职能。
  教育技术学专业除了为社会培养应用型人才,还要为本领域培养下一代专家,作为学科的教育技术学必须建造属于自己的知识大厦。随着领域实践者和研究者的增加,人们对我们工作成就的期望也随之提升,对学科的底蕴及研究者的学术品位也不再有对弱者的包容之心。所以,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应注意怀有“得天下英才”之心,有意识地将优秀的学生引向学术的圣殿,注意培养未来的教育技术学学者、专家!
  [参考文献]
  [1]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第73专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9:1.
  [2] 汪滢.蔡元培:我国早期电化教育的推动者[J].现代教育技术,2011,(2):5~12.
  [3] 桑新民.开创影音教育中国之路的先行者[J].电化教育研究,2011,(10):107~120.
  [4] 鄢泰宁.为新生开设专业概论课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J].中国地质教育,2008,(2):76~77.
其他文献
本文提出政策性无形资产的概念,在列举了大量实例的基础上,通过与无形资产基本特征的分析比较,证明国家给予铁路的政策、优惠条件和特许权等具有无形资产属性,应该视为企业无
本文以社会认知理论、技术接受模型等为理论基础,以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对BlackBoard网络教学系统的采纳为背景,在五所不同类型的国内高校获取数据实证探讨了自我效能和个人创新性
经济新常态下的现代化建设发展带动和引导了我国的其他各个经济支柱行业也得到了质变和飞跃,其中就包括近年来越来越为国民所热衷的建筑行业和房地产行业,而在房价居高不下、
<正>On January 26,2014 the project&#39;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monocrystalline multi-interstitial HTS-3 zeolite catalyst&#39;jointly undertaken by RIPP and
[摘 要] 本研究利用校园网络学习平台Blackboard探索开展英语小组协作写作模式的可行性与优势,并分析这种模式对大学生英语写作的影响。结果表明,Blackboard校园网络平台的相关模块,如讨论板及通知板等可以有效支持大学英语小组协作写作教学活动;利用网络平台开展的小组协作写作模式可以构建一个激发真实交流意愿的“写作学习共同体”,促进师生互动并增强他们对英语写作的兴趣及写作效能感。  [关键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水利水电工程的数量逐渐增多,规模不断增大,这使得相关单位对工程的施工进度有着更高的要求。为了降低施工的经济成本,以提高企业的经济利
By taking the surface chemical reactions as the rate-controlling step, a possible reaction mechanism for ethylene epoxidation to synthesize ethylene oxide over
[摘要] “农远工程”的实施改变了传统的教学环境、教学媒体和教学方法,更重要的是人们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得到了改变。文章从农远工程使教育观念发生了变化、思想观念的转变与需求思想的建立以及思想观念转变后的视觉转移等三个方面阐述了思想观念的转变比条件的改善更重要。  [关键词] 思想观念; 农远工程; 优质资源; 信息技术; 教育信息化; 教学媒体   [中图分类号] G421 [文献标识码]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