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应收账款是导致企业流动资金被占用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企业坏账风险的主要控制点。能否有效控制和管理应收账款,已成为企业管理中不容回避的问题。
强化制度建设,实施弹性预算管理,进一步加大清收和考核的力度,实现管理制度的创新,已成为目前需要研究的新课题。
关键词:弹性预算;降低;应收账款
应收账款是企业流动资金占用的重要成分,是企业坏账风险的主要控制点之一。能否有效控制和管理应收账款,不仅直接影响企业利润和市场竞争力,还关系到企业资金是否顺畅流通和盈利水平的高低。
针对应收账款迅猛增长和清欠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应突出强调对应收款项预算指标实行弹性管理,以提高企业的应对能力,重点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考虑。
一是根据年度实际收入与预算收入的差额,按年度应收款项预算周转率计算预算指标修正值,对年度应收款项预算指标进行修正;
二是对超预算指标部分的存货,视同应收款项对年度应收款项预算指标进行修正。
年度考核时应收款项按修正后预算指标进行清算。
实行弹性管理机制,可进一步拓宽清欠渠道,实现管理制度的创新。
一、实行弹性管理,加大管控力度
企业如何正确处理好扩大贸易规模与防范应收款项风险的关系,是实行弹性预算管理机制的核心。重点考虑以下三点。
1.月均余额考核。由于应收款项属于财务时点指标,如果仅以年终的时点余额进行考核,则可能出现在考核时点突击清收或是进行账务调整的情况,不能达到节约资金占用的真正目的,不利于加强应收款项的日常管理。因此,应以应收款项的月平均占用额为基数,采取“季度考核、年终清算”的考核办法,季度考核按70%兑现,年终全部清算。具体参考公式为:季度奖罚兑现额=(应收账款季度平均余额一应收账款年度预算指标)×年度奖罚比例%÷4×70%。
年终清算奖罚额=[全年应收账款平均余额一(应收账款年度预算指标±预算指标修正值)]×年度奖罚比例%一前三季度奖罚兑现额。
2.权责对等归口。可结合煤炭企业的实际,由销售部门全面掌握用户的信用信息,及时审查和调整信用政策,制定不同的信用额度和信用期限。针对不同用户的信用类别,可分别实行“有结算期”、“钱货两清”和“预收货款”等不同的结算方式,并严格控制结算期用户的管理,尽量缩短结算期,加快资金周转。
对互为市场、互为用户和供应商的企业,可按对等互惠原则,坚持收款与付款条件及时问对等的政策。
3.实行分别管理。为了适应现代企业股权多元化管理体制的需要,对应收款项清欠工作可设定不同的管理模式,:一是对纳入企业统一销售的回款责任可考虑由经贸部门负责;二是相对控股单位由其单独进行考核;三是可按产品的种类分别考核。
二、规范管理制度,扩大清收范围
将应收款项的考核纳入财务风险年度考核、总会计师述职、财会系统创优评先等相关考核中,可有效调动各部门清欠工作的积极性,进一步扩大应收款项清收工作。
1.扩大考核范围
目前,占用企业资金的不仅仅是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和预付账款金额也呈现越来越高的趋势。为切实降低应收款项的综合资金占用,在考核办法中可将其他应收款、预付账款也纳入清收考核范围。
2.定期组织清收
为规范清收工作,针对不同类型的应收款项逐级确定和落实清收目标。一是着重清理大额欠款。对欠款多的客户,不惜精力,用足政策进行清收;二是期限长的陈欠款;三是对存在问题或将要发生问题或因市场变化生产经营状况可能发生问题的欠款户,以及受冲击早、程度重的企业用户,本着早预防的原则,对其信誉度进行审核;四是及时解决遗留问题。对于欠款企业倒闭,存在商务纠纷等情况,可采取包括抵抹账、折让等多种方式,千方百计进行清收;五是账务处理。对于设备的预付款应及时取得发票,对能转帐的及时转账。工程预付款可按照工程进度及时结转。
3.加大考核力度
为了调动清欠人员积极性,按照“有奖有罚、奖罚公平”的原则,可建立应收款项考核政策。考核政策要以考核期内应收款项平均余额比预算指标的超降额为依据,明确规定对清收人员奖罚尺度,实行超额累进奖罚办法。为防止新增应收款项,还要明确责任追究制度。严格实行以款定销,做到不收款不发产品。同时还要加大领导问责制的落实力度,对出现新增应收款项的,要采取追究应收款项管理责任人责任。
考虑不同时期可能出现的应收预付款增速不确定的情况,可要求各部门按月通报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其他应收款执行情况,让各级领导及相关部门掌握情况、制定措施、解决问题。
三、实行弹性预算管理的几点思考
1.实现了管理理念的创新。正常情况下,严格的预算管理能屏蔽正常的市场波动,降低预算外费用,节约开支。但突发事件往往会影响预算执行效果。如何在预算中和预算执行中进行风险规避,在预算管理中不丢失市场,这就是实行弹性管理的目的所在,是应对突发事件造成危害所采取的一种建立在预算管理基础之上的更高层次的管理方法;是集管理与经验于一体的管理理念,是理顺管理流程并实现统筹兼顾的一种管理模式。
2.实现了管理制度的创新。实行应收款项弹性管理和考核,变过去年终考核为季度考核,实现了以考核促管理,从而进一步提高了管理功效,促进了应收款项的规范管理。
3.实现了管理结构的创新。将弹性管理理念纳入经营预算、专项预算、内部投资预算、收支预算、增收节支措施、内控事项、风险防范等重点工作项目范围,顷力打造弹性管理系统工程,力求实现管理上的整体突破。
强化制度建设,实施弹性预算管理,进一步加大清收和考核的力度,实现管理制度的创新,已成为目前需要研究的新课题。
关键词:弹性预算;降低;应收账款
应收账款是企业流动资金占用的重要成分,是企业坏账风险的主要控制点之一。能否有效控制和管理应收账款,不仅直接影响企业利润和市场竞争力,还关系到企业资金是否顺畅流通和盈利水平的高低。
针对应收账款迅猛增长和清欠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应突出强调对应收款项预算指标实行弹性管理,以提高企业的应对能力,重点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考虑。
一是根据年度实际收入与预算收入的差额,按年度应收款项预算周转率计算预算指标修正值,对年度应收款项预算指标进行修正;
二是对超预算指标部分的存货,视同应收款项对年度应收款项预算指标进行修正。
年度考核时应收款项按修正后预算指标进行清算。
实行弹性管理机制,可进一步拓宽清欠渠道,实现管理制度的创新。
一、实行弹性管理,加大管控力度
企业如何正确处理好扩大贸易规模与防范应收款项风险的关系,是实行弹性预算管理机制的核心。重点考虑以下三点。
1.月均余额考核。由于应收款项属于财务时点指标,如果仅以年终的时点余额进行考核,则可能出现在考核时点突击清收或是进行账务调整的情况,不能达到节约资金占用的真正目的,不利于加强应收款项的日常管理。因此,应以应收款项的月平均占用额为基数,采取“季度考核、年终清算”的考核办法,季度考核按70%兑现,年终全部清算。具体参考公式为:季度奖罚兑现额=(应收账款季度平均余额一应收账款年度预算指标)×年度奖罚比例%÷4×70%。
年终清算奖罚额=[全年应收账款平均余额一(应收账款年度预算指标±预算指标修正值)]×年度奖罚比例%一前三季度奖罚兑现额。
2.权责对等归口。可结合煤炭企业的实际,由销售部门全面掌握用户的信用信息,及时审查和调整信用政策,制定不同的信用额度和信用期限。针对不同用户的信用类别,可分别实行“有结算期”、“钱货两清”和“预收货款”等不同的结算方式,并严格控制结算期用户的管理,尽量缩短结算期,加快资金周转。
对互为市场、互为用户和供应商的企业,可按对等互惠原则,坚持收款与付款条件及时问对等的政策。
3.实行分别管理。为了适应现代企业股权多元化管理体制的需要,对应收款项清欠工作可设定不同的管理模式,:一是对纳入企业统一销售的回款责任可考虑由经贸部门负责;二是相对控股单位由其单独进行考核;三是可按产品的种类分别考核。
二、规范管理制度,扩大清收范围
将应收款项的考核纳入财务风险年度考核、总会计师述职、财会系统创优评先等相关考核中,可有效调动各部门清欠工作的积极性,进一步扩大应收款项清收工作。
1.扩大考核范围
目前,占用企业资金的不仅仅是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和预付账款金额也呈现越来越高的趋势。为切实降低应收款项的综合资金占用,在考核办法中可将其他应收款、预付账款也纳入清收考核范围。
2.定期组织清收
为规范清收工作,针对不同类型的应收款项逐级确定和落实清收目标。一是着重清理大额欠款。对欠款多的客户,不惜精力,用足政策进行清收;二是期限长的陈欠款;三是对存在问题或将要发生问题或因市场变化生产经营状况可能发生问题的欠款户,以及受冲击早、程度重的企业用户,本着早预防的原则,对其信誉度进行审核;四是及时解决遗留问题。对于欠款企业倒闭,存在商务纠纷等情况,可采取包括抵抹账、折让等多种方式,千方百计进行清收;五是账务处理。对于设备的预付款应及时取得发票,对能转帐的及时转账。工程预付款可按照工程进度及时结转。
3.加大考核力度
为了调动清欠人员积极性,按照“有奖有罚、奖罚公平”的原则,可建立应收款项考核政策。考核政策要以考核期内应收款项平均余额比预算指标的超降额为依据,明确规定对清收人员奖罚尺度,实行超额累进奖罚办法。为防止新增应收款项,还要明确责任追究制度。严格实行以款定销,做到不收款不发产品。同时还要加大领导问责制的落实力度,对出现新增应收款项的,要采取追究应收款项管理责任人责任。
考虑不同时期可能出现的应收预付款增速不确定的情况,可要求各部门按月通报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其他应收款执行情况,让各级领导及相关部门掌握情况、制定措施、解决问题。
三、实行弹性预算管理的几点思考
1.实现了管理理念的创新。正常情况下,严格的预算管理能屏蔽正常的市场波动,降低预算外费用,节约开支。但突发事件往往会影响预算执行效果。如何在预算中和预算执行中进行风险规避,在预算管理中不丢失市场,这就是实行弹性管理的目的所在,是应对突发事件造成危害所采取的一种建立在预算管理基础之上的更高层次的管理方法;是集管理与经验于一体的管理理念,是理顺管理流程并实现统筹兼顾的一种管理模式。
2.实现了管理制度的创新。实行应收款项弹性管理和考核,变过去年终考核为季度考核,实现了以考核促管理,从而进一步提高了管理功效,促进了应收款项的规范管理。
3.实现了管理结构的创新。将弹性管理理念纳入经营预算、专项预算、内部投资预算、收支预算、增收节支措施、内控事项、风险防范等重点工作项目范围,顷力打造弹性管理系统工程,力求实现管理上的整体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