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历正月十五日,是我国民间的传统节日元宵节,又称上元节,灯节。正月十五闹元宵,将从除夕开始延续的庆祝活动推向又一个高潮。元宵之夜,大街小巷张灯结彩,人们赏灯,猜灯谜,吃元宵,成为世代相沿的习俗。正月为元月,古人称夜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按中国民间的传统,在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节日夜晚,天上明月高悬,地上彩灯万盏,人们观灯、猜灯谜、吃元宵合家团聚,其乐融融。
汉朝始创元宵节
元宵节起源于两千多年前的汉朝,据说是汉文帝为纪念“平吕”而设。汉高祖刘邦死后,吕后之子刘盈登基为汉惠帝,刘盈生性懦弱,优柔寡断,大权落在吕后手中。汉惠帝死后,吕后篡权,吕氏宗族把持朝政,朝中老臣、刘氏宗室深感愤慨,但惧怕吕后残暴敢怒而不敢言。吕后死后,诸吕惶惶不安。于是,在上将军吕禄家中秘密集合,共谋作乱,妄图彻底夺取刘氏江山。刘氏宗室齐王刘囊为保刘氏江山,与开国老臣周勃、陈平取得联系,铲除了吕禄,“诸吕之乱”终于被彻底平定。众臣拥立刘邦的第二个儿子刘恒登基,称汉文帝。文帝深感太平盛世来之不易,因勘平“诸吕之乱”恰在正月十五日,汉文帝把该日定为元宵节。此后每年正月十五日之夜,汉文帝均微服出宫,与民同乐,以示纪念。京城里家家张灯结彩,以示庆祝。从此,正月十五便成了一个普天同庆的民间传统节日。司马迁创建《太初历》,把元宵节列为重大节日。
由此可见,早在汉朝,正月十五已是个不寻常的节日。《史记》记载,“汉家常以正月上元祭祀太一甘泉,以昏时夜祀,至明而终”。但汉朝的上元与后世的元宵节仍有所不同,直至唐朝以后,才演变成为今日之元宵节。清末民国初年,北京的元宵节仍是相当隆重,它与新春厂甸庙会、白云观的燕九会神仙合称为“上林盛举”。
火树银花闹元宵
元宵节称为“灯节”,可见灯是这一节日的特色了。张灯、观灯是这个节日的主要内容,俗云,“正月十五闹花灯”。花灯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明代的北京,东城“灯市口”是灯与市合一的,元宵夜,街道两旁列市,珠宝玉器、日用百货无不具备;各铺户、摊贩俱张灯结彩,挂绢纱、明角、麦秸、通草制作的花灯,供游人观赏。“灯市口”这一地名,沿用至今。清代“升平盛世”时,元宵夜市肆更为讲究,东四牌楼、地安门、东安门、新街口、西四牌楼、正阳门外大街等处的糕点铺、布铺、绸缎庄皆争奇斗艳,绘人物的、绘花卉的、绘禽兽的颜色鲜艳,妙态传神,挂出大小、高矮、方圆各式各样的花灯;北城地安门外更有独出心裁者,浇注冰灯,巧手结冰为神佛(如弥勒、八仙)、戏剧人物、龙虎鱼鸟,内燃灯烛,“华而不奢,朴而不俗”……今日,龙庆峡冰灯、北海冰灯、地坛公园冰灯,北京环城郊县各式各样的冰灯会不就是昔日那些冰灯的延续和发展吗?给节日的北京更增添了喜庆,给居住在北京的人们更增添了嬉戏游玩、养生保健的好去处。
巧将元宵作药膳
上元节应节食品是元宵。正如《燕京岁时记》云,“市卖食物,干鲜俱备,而以元宵为大宗,亦所以点缀节景耳”。元宵节闹元宵、吃元宵的习俗始于宋朝。元宵和春节的年糕、端午节的粽子一样,都是节日食品。吃元宵象征家庭像月圆一样团圆,寄托了人们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意在祝福全家团圆和睦,在新的一年中康乐幸福。
旧北京一些有名的糕点铺,如东四南大街的合芳楼、东四北大街瑞芳斋、地安门外桂英斋、桂兰斋、正阳门外正明斋均高搭席棚,悬灯结彩,引人注目。灯节期间在棚里支架,摆出大笸箩,当众摇元宵,边做边卖,店伙计们边摇边跳,俨然是在舞蹈,逛灯人不免要驻足围观,人越多,伙计们越起劲,甚至有的还即兴唱起了小曲,生意十分兴隆。元宵在南方称“汤圆”、“圆子”、“浮圆子”、“水圆”,由糯米制成,或实心,或带馅。馅有豆沙、白糖、山楂、桂花、芝麻、果仁制成的香、辣、甜、酸、咸五味;以及用葱、芥、蒜、韭、姜制成的象征勤劳、长久、向上的五辛元宵都各有特色,煮、煎、蒸、炸皆可。考证唐代著名医药学家孟诜所著著名古代营养学和食物疗法专书《食疗本草》,制作元宵之糯米、豆沙、白糖、山楂、桂花、芝麻、果仁、葱、芥、蒜、韭、姜等皆属食疗药味,元宵当属药膳之组成。药食同源,元宵佳节吃元宵,不仅是“口福”,不也是人们“怀古”与“食疗”的良好结合吗?伴随时代的变革,各种“无糖元宵”的问世,也给广大糖尿病人消除了服食元宵的后顾之忧。
走桥、摸钉、走百病
正月十五上元节前后的闹元宵活动,不单单在一个“吃”,其内容还包括耍杂技、表演武术、耍社火(踩高跷、跑旱船、舞狮、舞龙、扭秧歌)等;而正月十六夜的“走百病”、“走桥、摸钉”则更具特色了。明清两代老北京盛行妇女们“走桥、摸钉”的习俗。元宵节狂欢的正月十六晚间,妇女们罩上白绫衫,成群结队,手挽手,肩并肩地出游,头前一人举香开道,其他妇女随后,谓之“走百病”。相率过桥,谓之“度厄”。据说,不过桥不得长寿。过桥者,则可保一年无腰腿疼痛之患。而“摸钉”则是说妇女们去各城门洞摸城门上的铜钉,谓此举“宜男”,亦即“生男孩”之意。“走百病”是通过游览散步消除百病的一项健身运动,多在妇女、老人、小孩或体弱多病者中间进行。此活动最初仅限于妇女。旧时妇女多操持家务,养儿育女,因此身体劳累,体质较弱,容易生病,在每年正月十六日这天夜里,以驱除病邪为主要目的,出门四处游走,意谓将家里病邪驱散。天长日久,形成传统习俗。至今郊县乡村仍保留此习俗,“走百病”经过历代充实与发展,成为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内容之一。近代也有白日游走的,有抱着孩子的妇女,有被搀扶着的病人,也有拄拐杖的老人等,乡间的道路上、树林间、山岗上、河水旁到处是游走的人群,他们边走边看,有时还边走边唱,精神为之振奋,通过野外游览,饱览如画美景,呼吸新鲜空气,对身心健康有一定益处。
古都北京历史悠久,从元代以来即是我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又是多民族杂居之地,这使北京传统的民俗源远流长,格外丰富多彩。富有情趣的“走桥、摸钉”、“走百病”的民俗不正蕴涵着“防病健身”、“养生保健”的深远意义吗?如今人们丰富多彩的春游活动,广泛开展的冬季长跑、形形色色的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也正是“走百病”这一传统风俗的延续和发展。
汉朝始创元宵节
元宵节起源于两千多年前的汉朝,据说是汉文帝为纪念“平吕”而设。汉高祖刘邦死后,吕后之子刘盈登基为汉惠帝,刘盈生性懦弱,优柔寡断,大权落在吕后手中。汉惠帝死后,吕后篡权,吕氏宗族把持朝政,朝中老臣、刘氏宗室深感愤慨,但惧怕吕后残暴敢怒而不敢言。吕后死后,诸吕惶惶不安。于是,在上将军吕禄家中秘密集合,共谋作乱,妄图彻底夺取刘氏江山。刘氏宗室齐王刘囊为保刘氏江山,与开国老臣周勃、陈平取得联系,铲除了吕禄,“诸吕之乱”终于被彻底平定。众臣拥立刘邦的第二个儿子刘恒登基,称汉文帝。文帝深感太平盛世来之不易,因勘平“诸吕之乱”恰在正月十五日,汉文帝把该日定为元宵节。此后每年正月十五日之夜,汉文帝均微服出宫,与民同乐,以示纪念。京城里家家张灯结彩,以示庆祝。从此,正月十五便成了一个普天同庆的民间传统节日。司马迁创建《太初历》,把元宵节列为重大节日。
由此可见,早在汉朝,正月十五已是个不寻常的节日。《史记》记载,“汉家常以正月上元祭祀太一甘泉,以昏时夜祀,至明而终”。但汉朝的上元与后世的元宵节仍有所不同,直至唐朝以后,才演变成为今日之元宵节。清末民国初年,北京的元宵节仍是相当隆重,它与新春厂甸庙会、白云观的燕九会神仙合称为“上林盛举”。
火树银花闹元宵
元宵节称为“灯节”,可见灯是这一节日的特色了。张灯、观灯是这个节日的主要内容,俗云,“正月十五闹花灯”。花灯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明代的北京,东城“灯市口”是灯与市合一的,元宵夜,街道两旁列市,珠宝玉器、日用百货无不具备;各铺户、摊贩俱张灯结彩,挂绢纱、明角、麦秸、通草制作的花灯,供游人观赏。“灯市口”这一地名,沿用至今。清代“升平盛世”时,元宵夜市肆更为讲究,东四牌楼、地安门、东安门、新街口、西四牌楼、正阳门外大街等处的糕点铺、布铺、绸缎庄皆争奇斗艳,绘人物的、绘花卉的、绘禽兽的颜色鲜艳,妙态传神,挂出大小、高矮、方圆各式各样的花灯;北城地安门外更有独出心裁者,浇注冰灯,巧手结冰为神佛(如弥勒、八仙)、戏剧人物、龙虎鱼鸟,内燃灯烛,“华而不奢,朴而不俗”……今日,龙庆峡冰灯、北海冰灯、地坛公园冰灯,北京环城郊县各式各样的冰灯会不就是昔日那些冰灯的延续和发展吗?给节日的北京更增添了喜庆,给居住在北京的人们更增添了嬉戏游玩、养生保健的好去处。
巧将元宵作药膳
上元节应节食品是元宵。正如《燕京岁时记》云,“市卖食物,干鲜俱备,而以元宵为大宗,亦所以点缀节景耳”。元宵节闹元宵、吃元宵的习俗始于宋朝。元宵和春节的年糕、端午节的粽子一样,都是节日食品。吃元宵象征家庭像月圆一样团圆,寄托了人们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意在祝福全家团圆和睦,在新的一年中康乐幸福。
旧北京一些有名的糕点铺,如东四南大街的合芳楼、东四北大街瑞芳斋、地安门外桂英斋、桂兰斋、正阳门外正明斋均高搭席棚,悬灯结彩,引人注目。灯节期间在棚里支架,摆出大笸箩,当众摇元宵,边做边卖,店伙计们边摇边跳,俨然是在舞蹈,逛灯人不免要驻足围观,人越多,伙计们越起劲,甚至有的还即兴唱起了小曲,生意十分兴隆。元宵在南方称“汤圆”、“圆子”、“浮圆子”、“水圆”,由糯米制成,或实心,或带馅。馅有豆沙、白糖、山楂、桂花、芝麻、果仁制成的香、辣、甜、酸、咸五味;以及用葱、芥、蒜、韭、姜制成的象征勤劳、长久、向上的五辛元宵都各有特色,煮、煎、蒸、炸皆可。考证唐代著名医药学家孟诜所著著名古代营养学和食物疗法专书《食疗本草》,制作元宵之糯米、豆沙、白糖、山楂、桂花、芝麻、果仁、葱、芥、蒜、韭、姜等皆属食疗药味,元宵当属药膳之组成。药食同源,元宵佳节吃元宵,不仅是“口福”,不也是人们“怀古”与“食疗”的良好结合吗?伴随时代的变革,各种“无糖元宵”的问世,也给广大糖尿病人消除了服食元宵的后顾之忧。
走桥、摸钉、走百病
正月十五上元节前后的闹元宵活动,不单单在一个“吃”,其内容还包括耍杂技、表演武术、耍社火(踩高跷、跑旱船、舞狮、舞龙、扭秧歌)等;而正月十六夜的“走百病”、“走桥、摸钉”则更具特色了。明清两代老北京盛行妇女们“走桥、摸钉”的习俗。元宵节狂欢的正月十六晚间,妇女们罩上白绫衫,成群结队,手挽手,肩并肩地出游,头前一人举香开道,其他妇女随后,谓之“走百病”。相率过桥,谓之“度厄”。据说,不过桥不得长寿。过桥者,则可保一年无腰腿疼痛之患。而“摸钉”则是说妇女们去各城门洞摸城门上的铜钉,谓此举“宜男”,亦即“生男孩”之意。“走百病”是通过游览散步消除百病的一项健身运动,多在妇女、老人、小孩或体弱多病者中间进行。此活动最初仅限于妇女。旧时妇女多操持家务,养儿育女,因此身体劳累,体质较弱,容易生病,在每年正月十六日这天夜里,以驱除病邪为主要目的,出门四处游走,意谓将家里病邪驱散。天长日久,形成传统习俗。至今郊县乡村仍保留此习俗,“走百病”经过历代充实与发展,成为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内容之一。近代也有白日游走的,有抱着孩子的妇女,有被搀扶着的病人,也有拄拐杖的老人等,乡间的道路上、树林间、山岗上、河水旁到处是游走的人群,他们边走边看,有时还边走边唱,精神为之振奋,通过野外游览,饱览如画美景,呼吸新鲜空气,对身心健康有一定益处。
古都北京历史悠久,从元代以来即是我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又是多民族杂居之地,这使北京传统的民俗源远流长,格外丰富多彩。富有情趣的“走桥、摸钉”、“走百病”的民俗不正蕴涵着“防病健身”、“养生保健”的深远意义吗?如今人们丰富多彩的春游活动,广泛开展的冬季长跑、形形色色的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也正是“走百病”这一传统风俗的延续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