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竹绘美术拓展教学,是指以毛竹为材料,利用竹筒、竹板、竹根等绘画素材,开展美术教学活动。2011年版的《美术课程标准》(以下简称《美术课标》)明确提出了要让学生尝试各种工具、媒材进行美术创作活动,提倡利用学校周边资源开发校本课程。因此,笔者以《美术课标》为指导,根据学生对新鲜事物有着强烈好奇心的心理特征。利用山区学校特有的毛竹作为创作材料,并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各种教学方法,使之适合学生,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和创造性思维,发展学生的美术实践能力,提升学生的美术作业质量,以下是笔者探索的一些具体竹上绘画教学的方法。
一、简制竹筒,让色彩教学五彩缤纷
色彩教学是小学美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学生色彩的审美能力、造型能力和创造能力等方面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传统的色彩课教学在利用媒材上主要是纸张和画布,长此以往容易使学生失去美术创作的兴趣。因此,笔者通过不断更新教学方式、教学媒材,开展色彩教学实践,发现利用竹筒开展色彩教学既体现特色,又独具形式美感。此教学方法采用“玩——学”的教学模式,先让学生玩竹筒,让学生自主探究发现竹筒可以滚动,可以做笔筒,可以做花瓶等等。这样在玩的过程中,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接着让学生玩色彩,可以是先把颜料画在纸上,然后用竹筒在纸上不断滚动,产生不同美的纹理,也可以是直接在竹筒上绘制纹理或利用不同色彩的丙烯画颜料书写文字。由于形与色是物象与美术形象表现的两个基本要素,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色彩理论知识和色彩表现技巧,在接下来的教学中就需要美术教师进行有针对性地示范和创作。下面就以《画花瓶》一课为例具体说说使用的教学方法,上课一开始可以让学生欣赏生活中的花瓶和花卉,让学生自主发现花瓶和花卉的色彩美,接着通过学生对普通花瓶花卉作品和竹绘花瓶花卉作品的对比欣赏,让学生发现竹筒上表现的花瓶花卉作品更具形式美感,然后通过学生的自主尝试探究学习和教师的具体示范,帮助学生掌握竹筒绘画的方法、 步骤和表现技巧。这一步的设计,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体现课标精神。另一方面,通过教师的有效示范,可以帮助学生打开思维,快速掌握竹筒绘画的方法和表现技巧。(以下附教师示范步骤图):
这样循序渐进地利用竹筒进行色彩特色教学,使学生在无意间学到了色彩知识和表现技巧。不仅学生学得开心,教师教得轻松,而且学生的美术作业效果也有了质的飞跃,真正体现了“轻负高质”教学。《美术新课标》要求充分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我觉得作为美术教师不能只把个别画种的个别技法教给学生,也不能局限于某种工具和材料,而应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来选择材料,只要这种材料学生感兴趣,而且适合学生就可以,要培养学生在选择材料及技能技法上形成个性化,还应该引导鼓励学生利用多种材料、工具和表现技法综合地进行尝试和探究,这样才会发现更好的表现方法,创作出更具创新意识的美术作品。才有利于让学生找到自己的艺术取向,有利于挖掘学生的艺术创造潜能。在我的竹筒色彩特色教学实践中,就证实了这一点,真正实现美术教学的创造性与开放性(附图优秀学生作品)。
二、巧制竹板,让纹样教学靓丽多姿
传统的纹样教学需要先让学生画好外边框,然后在框内设计纹样,学生的纹样作品普通而且是平面的。笔者通过竹绘教学实践,发现采用竹板开展纹样教学效果较好,不仅可以利用竹板的边缘当作纹样的外边框,而且作品形式新颖、有立体感。如:我以《二方连续纹样设计》教学为例,教学时为节省教学时间,在教学前教师可以先将竹筒对半劈开,劈成竹板,再经过简单打磨处理备用。在教学时教师可以采用欣赏分析法和示范演示法开展教学,首先可以让学生对比欣赏普通纸上的二方连续纹样和竹板上绘制的二方连续纹样,让学生发现竹板上绘制的二方连续纹样更具形式美感,并让学生说一说这些竹板纹样作品是怎么画的,有什么作用。接着是学生交流讨论、反馈,教师进行解析说明,并让学生自主探究在竹板上绘制二方连续纹样。这一环节的设计体现了新课标的精神,把课堂交给学生,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能力。第三步,教师可以在实物投影仪上,利用竹板具体示范设计绘制二方连续纹样。在此环节中,教师可以边示范边讲解,以此来解决本课教学的重难点。第四步,可以让学生欣赏一些优秀的二方连续纹样和同龄人作品以及欣赏单个设计纹样,引导学生通过本课学习可以达到的作业要求,明确方向。接着让学生进行再次创作,这样既打开了学生的创作思维,又提高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最后,可以通过拓展欣赏,引导学生竹板纹样在生活中的应用。以此来激发学生美化生活和环境的愿望。此外,教师还可通过转动竹板,让学生发现通过竹板转动,从不同角度观察竹板上的纹样,会带给我们不同的纹样视觉效果。这样利用竹板绘制纹样,既独具特色,又可以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可以使我们的生活更加多姿多彩,使纹样教学靓丽多姿,更具创意(附图竹板绘制步骤图和优秀学生作品)。
三、绘制竹简,让传统文化传承发扬
中国是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的文明古国。很多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传承了中国几千年的灿烂文化,独具东方艺术魅力。随着当前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书画材料多样化,数字教学普及化。在美术教学中,作为我们一线的美术教师不能不提到中国古代的竹简,应该说竹简是除了古人在甲骨上刻字、在帛上画画外,是古人记录历史、记录艺术最早的载体之一。早在战国至魏晋时期,竹简就作为书写材料记录文字了。因此,笔者根据《美术课标》提出的美术课程应追求人文性的这一性质,追根溯源。运用对比欣赏法、实践探究法开展竹简绘画教学。在教学之前,教师可以先将竹简制作好,并把竹简制作的步骤用视频和照片记录下来。以便在教学中让学生了解竹简的制作过程,激发兴趣,传承文化与制作技巧。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通过对比欣赏,来观察竹简上绘制的美术作品与纸上、布上绘制作品的区别,让学生说说有什么不同的感受与想法。在此基础上引出竹的精神和品格,以及竹简的历史与文化,让学生懂得做人要正直、虚心、向上、有节,以美育渗透德育。并播放竹简的制作过程,让学生了解中国竹文化的博大精深。从中也让学生发现竹简绘画能带给我们一种独特的形式美感,可以悬挂在家中,起到装饰美化生活的作用。再让学生欣赏更多的竹简绘画作品,打开学生的创作思路,接着出示竹简绘制的具体步骤图。这样设计的目的是既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通过观看PPT,了解掌握竹简绘画的方法及步骤,还为本课教学节省了大量的时间,提高了课堂效率。第三,让学生进行自主尝试在竹简上绘制,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教师可以对学生不正确的构图及上色的方法及时纠正,学生在此基础上再进行修改、完善。最后,通过学生作业展示评价和拓展欣赏来结束本课,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既激发了学生竹简上绘画的兴趣,而且还发展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绘画表现能力,快速而高效地达成了本课的教学目标(附图竹简制作步骤图及优秀学生作品)。
四、巧绘竹根,让枯根残枝焕发生命
对于一个深埋在大山深处的竹根来说显得一无是处,但是如果经过艺术加工处理,那么不起眼的竹根也能体现出艺术价值,焕发出生命。为此,笔者根据这一想法进行了教学探究,并在教学中发现可以利用竹根引导学生画脸谱,操作起来不仅简洁、方便,而且学生的作品效果较好。在竹根脸谱绘制教学中,我们通常可以采用情境创设、对比欣赏和示范引导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来开展教学。在教学中,首先可以利用《变脸》视频展示夸张的脸,从而对学生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激发学生对脸造型的兴趣。紧接着采用小组合作讨论的形式研究如何在竹根上画出有特色的脸,在此环节中,可以通过让学生观察、比较欣赏真实的脸与竹根雕脸的不同,引导学生发现可以抓住人物脸部的特征,采用夸张、变形的基本方法来表现各种造型生动的脸。在接下来的教学环节中,教师可以从如何抓住人物脸部的特征、如何在竹根上表现人脸进行有针对性地示范,来解决本课的重难点。在本课教学之前,教师可以适当对竹根进行简单的修理,加工,为教学做好准备(下附绘制步骤图及学生作品)。
通过竹绘美术拓展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开发美术教学媒材,创新美术教学方法是当下美术教学研究的热门课题。因为面向全体学生是美术课程的基本理念,促进学生全面而又富有个性的发展是美术教学的基本目标。因此,我们在保证全体学生参与实践并达到基本要求的同时,还应该注意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要求。以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方式、教学媒材来适应新形势下的小学美术教学,从而激发学生热爱民族艺术的美好情感。从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发展学生基本的美术素养。
(余姚市陆埠镇洪山小学 浙江宁波)
一、简制竹筒,让色彩教学五彩缤纷
色彩教学是小学美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学生色彩的审美能力、造型能力和创造能力等方面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传统的色彩课教学在利用媒材上主要是纸张和画布,长此以往容易使学生失去美术创作的兴趣。因此,笔者通过不断更新教学方式、教学媒材,开展色彩教学实践,发现利用竹筒开展色彩教学既体现特色,又独具形式美感。此教学方法采用“玩——学”的教学模式,先让学生玩竹筒,让学生自主探究发现竹筒可以滚动,可以做笔筒,可以做花瓶等等。这样在玩的过程中,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接着让学生玩色彩,可以是先把颜料画在纸上,然后用竹筒在纸上不断滚动,产生不同美的纹理,也可以是直接在竹筒上绘制纹理或利用不同色彩的丙烯画颜料书写文字。由于形与色是物象与美术形象表现的两个基本要素,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色彩理论知识和色彩表现技巧,在接下来的教学中就需要美术教师进行有针对性地示范和创作。下面就以《画花瓶》一课为例具体说说使用的教学方法,上课一开始可以让学生欣赏生活中的花瓶和花卉,让学生自主发现花瓶和花卉的色彩美,接着通过学生对普通花瓶花卉作品和竹绘花瓶花卉作品的对比欣赏,让学生发现竹筒上表现的花瓶花卉作品更具形式美感,然后通过学生的自主尝试探究学习和教师的具体示范,帮助学生掌握竹筒绘画的方法、 步骤和表现技巧。这一步的设计,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体现课标精神。另一方面,通过教师的有效示范,可以帮助学生打开思维,快速掌握竹筒绘画的方法和表现技巧。(以下附教师示范步骤图):
这样循序渐进地利用竹筒进行色彩特色教学,使学生在无意间学到了色彩知识和表现技巧。不仅学生学得开心,教师教得轻松,而且学生的美术作业效果也有了质的飞跃,真正体现了“轻负高质”教学。《美术新课标》要求充分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我觉得作为美术教师不能只把个别画种的个别技法教给学生,也不能局限于某种工具和材料,而应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来选择材料,只要这种材料学生感兴趣,而且适合学生就可以,要培养学生在选择材料及技能技法上形成个性化,还应该引导鼓励学生利用多种材料、工具和表现技法综合地进行尝试和探究,这样才会发现更好的表现方法,创作出更具创新意识的美术作品。才有利于让学生找到自己的艺术取向,有利于挖掘学生的艺术创造潜能。在我的竹筒色彩特色教学实践中,就证实了这一点,真正实现美术教学的创造性与开放性(附图优秀学生作品)。
二、巧制竹板,让纹样教学靓丽多姿
传统的纹样教学需要先让学生画好外边框,然后在框内设计纹样,学生的纹样作品普通而且是平面的。笔者通过竹绘教学实践,发现采用竹板开展纹样教学效果较好,不仅可以利用竹板的边缘当作纹样的外边框,而且作品形式新颖、有立体感。如:我以《二方连续纹样设计》教学为例,教学时为节省教学时间,在教学前教师可以先将竹筒对半劈开,劈成竹板,再经过简单打磨处理备用。在教学时教师可以采用欣赏分析法和示范演示法开展教学,首先可以让学生对比欣赏普通纸上的二方连续纹样和竹板上绘制的二方连续纹样,让学生发现竹板上绘制的二方连续纹样更具形式美感,并让学生说一说这些竹板纹样作品是怎么画的,有什么作用。接着是学生交流讨论、反馈,教师进行解析说明,并让学生自主探究在竹板上绘制二方连续纹样。这一环节的设计体现了新课标的精神,把课堂交给学生,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能力。第三步,教师可以在实物投影仪上,利用竹板具体示范设计绘制二方连续纹样。在此环节中,教师可以边示范边讲解,以此来解决本课教学的重难点。第四步,可以让学生欣赏一些优秀的二方连续纹样和同龄人作品以及欣赏单个设计纹样,引导学生通过本课学习可以达到的作业要求,明确方向。接着让学生进行再次创作,这样既打开了学生的创作思维,又提高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最后,可以通过拓展欣赏,引导学生竹板纹样在生活中的应用。以此来激发学生美化生活和环境的愿望。此外,教师还可通过转动竹板,让学生发现通过竹板转动,从不同角度观察竹板上的纹样,会带给我们不同的纹样视觉效果。这样利用竹板绘制纹样,既独具特色,又可以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可以使我们的生活更加多姿多彩,使纹样教学靓丽多姿,更具创意(附图竹板绘制步骤图和优秀学生作品)。
三、绘制竹简,让传统文化传承发扬
中国是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的文明古国。很多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传承了中国几千年的灿烂文化,独具东方艺术魅力。随着当前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书画材料多样化,数字教学普及化。在美术教学中,作为我们一线的美术教师不能不提到中国古代的竹简,应该说竹简是除了古人在甲骨上刻字、在帛上画画外,是古人记录历史、记录艺术最早的载体之一。早在战国至魏晋时期,竹简就作为书写材料记录文字了。因此,笔者根据《美术课标》提出的美术课程应追求人文性的这一性质,追根溯源。运用对比欣赏法、实践探究法开展竹简绘画教学。在教学之前,教师可以先将竹简制作好,并把竹简制作的步骤用视频和照片记录下来。以便在教学中让学生了解竹简的制作过程,激发兴趣,传承文化与制作技巧。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通过对比欣赏,来观察竹简上绘制的美术作品与纸上、布上绘制作品的区别,让学生说说有什么不同的感受与想法。在此基础上引出竹的精神和品格,以及竹简的历史与文化,让学生懂得做人要正直、虚心、向上、有节,以美育渗透德育。并播放竹简的制作过程,让学生了解中国竹文化的博大精深。从中也让学生发现竹简绘画能带给我们一种独特的形式美感,可以悬挂在家中,起到装饰美化生活的作用。再让学生欣赏更多的竹简绘画作品,打开学生的创作思路,接着出示竹简绘制的具体步骤图。这样设计的目的是既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通过观看PPT,了解掌握竹简绘画的方法及步骤,还为本课教学节省了大量的时间,提高了课堂效率。第三,让学生进行自主尝试在竹简上绘制,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教师可以对学生不正确的构图及上色的方法及时纠正,学生在此基础上再进行修改、完善。最后,通过学生作业展示评价和拓展欣赏来结束本课,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既激发了学生竹简上绘画的兴趣,而且还发展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绘画表现能力,快速而高效地达成了本课的教学目标(附图竹简制作步骤图及优秀学生作品)。
四、巧绘竹根,让枯根残枝焕发生命
对于一个深埋在大山深处的竹根来说显得一无是处,但是如果经过艺术加工处理,那么不起眼的竹根也能体现出艺术价值,焕发出生命。为此,笔者根据这一想法进行了教学探究,并在教学中发现可以利用竹根引导学生画脸谱,操作起来不仅简洁、方便,而且学生的作品效果较好。在竹根脸谱绘制教学中,我们通常可以采用情境创设、对比欣赏和示范引导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来开展教学。在教学中,首先可以利用《变脸》视频展示夸张的脸,从而对学生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激发学生对脸造型的兴趣。紧接着采用小组合作讨论的形式研究如何在竹根上画出有特色的脸,在此环节中,可以通过让学生观察、比较欣赏真实的脸与竹根雕脸的不同,引导学生发现可以抓住人物脸部的特征,采用夸张、变形的基本方法来表现各种造型生动的脸。在接下来的教学环节中,教师可以从如何抓住人物脸部的特征、如何在竹根上表现人脸进行有针对性地示范,来解决本课的重难点。在本课教学之前,教师可以适当对竹根进行简单的修理,加工,为教学做好准备(下附绘制步骤图及学生作品)。
通过竹绘美术拓展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开发美术教学媒材,创新美术教学方法是当下美术教学研究的热门课题。因为面向全体学生是美术课程的基本理念,促进学生全面而又富有个性的发展是美术教学的基本目标。因此,我们在保证全体学生参与实践并达到基本要求的同时,还应该注意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要求。以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方式、教学媒材来适应新形势下的小学美术教学,从而激发学生热爱民族艺术的美好情感。从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发展学生基本的美术素养。
(余姚市陆埠镇洪山小学 浙江宁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