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金松:客家骄子强国梦

来源 :今日华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he10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个生意人,必须要有敏锐的眼光,超前的意识,善于学习,善于总结,善于抓住机遇,勇于奋斗,勇于拼搏,才能在事业上不断前进,取得成功。
  ——李金松
  
  李金松博士
  出生于印尼加里曼丹省,祖籍广东梅县。金心集团、金鑫国际控股集团、钧帝国际集团、七星国际集团等公司董事局主席。现任全国侨联常委、河南省政协常委、河南省侨联副主席、河南省海外联谊会副会长、世界客属总商会主席、香港中原华商总会会长,开封大学校董会董事长等职,并担任沈阳、巢湖、开封、威海、郑州等城市经济顾问。
  
  Li Kam Chung Ph.d,
  Born in Kalimantan, Indonesian and ancestral home is Mei County, Guandong province. He is the chairman of the board of several corporations such as Jin Xin (Holding) Ltd.. Golden Prosperity International Holdings Ltd, Jun Di International Group, Qi Xing International Group etc.. Currently, he serves as the standing committee member of National Association of Overseas Chinese, standing committee member of Henan Province CPPCC, vice president of the Henan Association of Overseas Chinese, vice president of Henan Federation of Overseas Chinese Friendship, the chairman of The world General Chamber of Hakka, the president of General Association of Chinese Entrepreneur in Hong Kong ,the president of board of director of Kai Feng University, meanwhile he is also the city economy consultant of Shenyang, Caohu, Kaifeng, Weihai and Zhengzhou city etc..
  
  他们被誉为“东方的犹太人”,他们被比作“牛乳上的乳酪”,他们是“中华民族的精华”,凡是有中国人的地方,就会出现他们坚韧不拔的身影。这就是客家人,一个历经千年坎坷、岁月沧桑的优秀族群。他们以天下为家,在不断地迁徙中迸发出强劲的生命力;他们经历千年演变,这历史的刹那间却承载着酸甜苦辣。奋斗是他们挑战生存的唯一武器,奉献是他们衡量成功的唯一标准。
  ——采访札记
  
  “山转水转情不转,天变地变心难变”是客家人所共有的精神品质。正如绿叶对根的忠贞不渝,他们将报效祖国纳入到生命的蓝图,涌现出无数闪耀于历史星空的时代骄子,其中不乏革命家、思想家、文学家、商业巨子、艺术家。作为客家骄子行列中的一员,李金松先生秉承先辈们的创业精神,以饱满的拼搏激情,先后成立金心集团、钧帝国际集团、七星国际集团等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大型企业;他发扬先辈们的爱国精神,为祖国的公益事业捐款出力,并以寻根谒祖和客家精神为纽带,“汇集四海客家情,凝聚五洲爱国心”,为祖国的经济建设和教育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作为企业家的他,用商场的成就履行着报国的使命;作为社会活动家的他,用赤诚构筑起经济交流与合作的桥梁;作为参政者的他,用睿智的思想进言献策,关注地方经济建设的发展;作为文化使者的他,用客家精神培养新一代客家人的爱国情感。他的人生是用“奋斗”和“奉献”谱写出的精彩篇章。
  
  少年壮志报中华
  
  李金松先生出生于印尼加里曼丹省,是家族从广东省梅县移民后的第四代华侨。饱含爱国情感的父亲是其第一任导师,在他的影响和教育下,少年时的李金松阅读了大量诸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红岩》、《青春之歌》等充满革命激情和爱国主义思想的书籍,那些富有正义感和爱国精神的英雄人物成为他心中神圣的丰碑。五十年代末期,印尼社会局势发生动荡,排华反华浪潮迭起,华侨华人受压迫和残害的恶劣事件接踵而至。“没有祖国的强大,华人在海外只能是二等公民,任人凌辱!”父亲的话再一次激起他的爱国之情,“要让祖国强大起来!”此时成为他心中所勾勒的奋斗梦想。
  作为一个注重实际行动的人,李金松既然确定了奋斗的方向,就会义无反顾地去追求。1960年秋,他背负行囊独自踏上了回国的旅途,和其他华侨少年一起历经千里跋涉,回到了祖国的怀抱。没有父母的陪伴,来到无亲无友的陌生环境,究其原因是一颗炽热的爱国心使然。
  来到被喻为祖国心脏的北京,李金松倍感温暖和亲切,虽然此时神州大地正处于自然灾害和外强欺压的艰难环境之中,物资异常匮乏,但他并没有以华侨身份去要求特殊待遇,而是和华侨补习学校的同学们一起节衣缩食,以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接受生活的考验。高中毕业后,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取北京建筑工程学院,成为新中国早期培养的“天之骄子”。大学生活让他思想趋于成熟,特别是对毛泽东著作等哲学书籍的研读,让他对中国的国情和社会发展方向有了明确的认识和理解。毕业后在工厂的锻炼中,他和广大劳动人民一起投身轰轰烈烈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与工人阶级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之后,他又先后在国务院侨办和农业学大寨工作队工作过。无论角色怎样变化,他的一腔报国之情始终炽热,朝着报效祖国这一梦想努力前行。
  
  实业报国踏商海
  
  经过社会考验的李金松先生深知,祖国要走向强大,必然是经济先行。十年文化大革命的结束,预示着中国经济春天的到来,1979年,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在南海边圈定深圳,第一块市场经济实验田的诞生,将中国的经济发展带入一个全新的时代。1982年,跟随经济春天的脚步,李金松先生南下来到了香港。
  初来乍到,他对香港的一切都显得陌生和茫然,但是要达成实业报国的理想,他知道必须快速地改变思想观念,融入到商机无限的经济浪潮中去。在没有创业资金的情况下,他毅然拒绝了家族的财力支持,决定用双手和智慧挖掘人生的第一桶金。从装饰材料、化工产品起步,他不仅完成了创业的物质积累,而且在商场实战中掌握了丰富的经商经验,为事业的做大做强奠定了坚实基础。
  机会总是青睐勇敢拼搏的人。曾出现的世界石油危机,令许多国家化工厂纷纷停产或倒闭,大量塑料原料的积压,导致塑料市场的低迷不振。李金松先生却在这一让人避之唯恐不及的行业中探寻到商机,或者说是祖国内地如火如荼的改革事业,为他提供了大显身手的平台。当时,内地农业广泛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例如大棚农业生产技术的普遍应用,以及由农业生产水平不断提高所带来的各相关产业的高速发展,从而引发内地对塑料制品需求量的急剧增加。为了满足内地经济发展的需要,解决塑料原料匮乏的问题,李金松先生掌握了市场的先机,与巴西签订购货合同,一次性进口数万吨塑料原料,圆满地做成了这笔生意,由于市场价格的大幅飚升,使公司获得丰厚的利润,从而拓展和加强了他的事业根基。
  这次出其不意的商业战略,有人认为是由于李金松先生独具慧眼而获得成功,但其背后所蕴藏的还有他的胆识和魄力。运用敏锐的观察力的同时,他更敢于付诸实际行动,投资香港的房地产就是最好的佐证。上世纪80年代,中英两国就香港问题开始进行谈判,由于香港和国外媒体的一些负面报道,从而引发港人的移民潮,香港房地产受到牵连而出现大幅度下跌。对于香港回归充满期待和信心的李金松先生,并没有随波逐流,而利用500多万美元一鼓作气购置许多房产。5年后香港回归的大局已定,当香港历史即将翻开崭新的一页时,他完成了一大笔财富的积累,房地产投资的成功使他成为香港商界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更被誉为商界奇才。然而,他认为个人能够在商场取得成绩,应该归功于中国改革开放的全面实施,得益于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所构建的市场经济秩序。
  拥有雄厚的资本之后,李金松先生没有忘记踏入商海所应履行的使命,那就是实业报国。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他为国家引进欧洲彩色电视技术,成为内地彩电市场的开拓者之一,既满足了随着物质水平不断提高的人民生活的需要,又打破了日本独霸中国彩电市场的格局,为这一行业的兴起乃至繁荣起到了推动作用。80年代末,“大哥大”是内地通讯市场的宠儿,但高昂的价格使之成为少数人独享的奢侈品。为了推动这一电子科技产品在国内的普及,为广大人民日益丰富的物质和精神生活造福,李金松先生与美国合作创建ANTEL手机品牌,当时这一款手机在美国通讯产品的评比中,以优异的质量和性能而名列摩托罗拉公司之前,并成为首个获得中国邮电部入网许可证的手机品牌。到了90年代中期,国际手机业的繁荣引发了内地手机市场的群雄逐鹿,他又一次另辟蹊径,将公司战略重点转移至通讯业的大动脉——光纤电缆,在这一领域所缔造的辉煌再一次验证了他的商业智慧,也为内地通讯事业的“血液循环”交织起通畅的脉络。
  在波涛汹涌的商海里,李金松先生是一位高瞻远瞩的船长。他指挥事业的巨轮披波斩浪,先后在石油化工、机械设备、电子软件、家用电器、地产、通讯器材、环保科技、食品等领域屹立于时代的潮头。他因此不仅蜚声国际,获得了美国新泽西州特别授予的“名誉总警长”称号,还受到江泽民、曾庆红、贾庆林、李长春等党和国家两代领导人的亲切会见,以表彰他为祖国现代化经济建设所作出的突出贡献。对于接踵而至的荣誉,李金松先生深有感触地说:“背靠祖国这棵参天大树是我取得成绩的原因,我的回报不过是贡献一点点养分,而建国以来党和国家几代领导人才真正是祖国枝繁叶茂、繁荣昌盛的不朽元勋。”
  在实业报国的旅程中,李金松先生对于国内企业的经营和管理理念有着真知灼见,他认为内地企业家发展欲望强,这点值得肯定,但当公司稍有成绩时,就盲目地进行多元化发展,这样一来管理水平跟不上发展形势,其中有些家族式企业的管理更是存在局限。例如像汽车爬坡,排汽容量大才能爬得高。又好比像一个人爬山,体能只允许爬500米,但却要爬1000米,这样必然会有掉下来的风险。这种欠缺先进管理理念的盲目发展,没有旺盛的生命力,只有在创业之初就保持与时俱进的管理水平,才能让企业永葆青春。对于国内企业间的激烈竞争,他更是一针见血地指出:“单兵作战已经在国际商业环境中落伍,强强联合成为商业竞争的主流,但国内的竞争却不是朝着这一方向发展,‘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的现象比比皆是。同行间不应该是冤家,而应该是亲家,学会联姻才是生存和发展之道,才能适应风云变幻的市场局势,从而产生更多具有国际水平的民营企业和企业家。”对于很多中国民营企业的昙花一现,李先生的这段话虽是良药苦口,但利于行,是治疗国内企业疾病的药方。
  为了给祖国内地经济建设注入源源不断的发展力量,李金松先生从上世纪80年代末到本世纪初,每年都会带领外商考察团来内地访问,总人数已逾千人。现在,其中的大多数企业家在内地已开办实业,融入到祖国经济发展的浪潮中,进一步推动和促进了国内经济的增长。同时,李先生还担任了沈阳、巢湖、开封、威海、周口、许昌、郑州、漯河、章丘等十个城市的经济顾问,一方面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优秀的创意和快捷的信息,另一方面当这些城市进行招商引资时,他以东道主的身份帮助当地政府邀请海内外企业家,并向国际商业界宣传这些城市地理情况和经济态势。譬如他在美国、日本、东南亚地区所作的有关介绍中国改革开放和一些城市经济建设的演讲就达到了数十次,曾有数百位日本商业人士聆听他的演讲后,来到中国进行实地考察和投资。引进外资、构筑经济交流的桥梁是李金松先生报国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他认为个人力量有限,“众人拾柴火焰高”,国际资本的大量引入,有效地奠定了中国经济在国际社会的重要地位,为中华民族的和平崛起提供了前提条件。
  从一个胸怀报国志的少年到实业报国的商业巨子,李金松先生以奋斗为动力,以强国为信念,闯出了一条闪光的人生路。高举爱国报国旗帜,他用无私奉献诠释赤子之情。
  
  客家情怀赤子心
  
  2003年10月27日下午,一项宏伟的建筑工程的奠基仪式在河南省郑州新区举行,标志着全世界客家人将会拥有永久纪念性建筑。其与客家围屋形状一致,以三座圆形建筑为主体,所承载的是从19世纪到21世纪全世界客家人的历史。这项工程的主旨就是建造“世界客属文化中心”,是以李金松先生为首的世界客属总商会斥资3亿元捐建的。
  世界客属文化中心建筑面积达到7万多平方米,分设三个功能馆。李金松先生介绍说:“中心建成后还将投入巨资用于收购反映各时期客家文化的文物史料。文化中心的主要价值在于,以客家亲情为纽带,以客家民俗、寻根中原文化、旅游、经贸合作为平台,向海内外展示客家人的风俗民情和历史演变。这对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对祖国和港澳的和谐发展与繁荣昌盛、海峡两岸的和平统一都有着深远影响。”在他的眼里,汇集四海客家情就是凝聚五洲爱国心,因为全世界客家人总数达到1.2亿,作为汉族的一个民系、中华民族的一份子,在国际舞台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将所有客家人的力量拧成一股绳,以爱国主义精神为向导,为中华民族的和平崛起披荆斩棘是所有客家人共同的理想。
  有了世界客属文化中心这一文化桥梁,那么扮演经济交流角色的就应该是世界客属总商会了。目前,其在中国、英国、加拿大、澳洲、欧洲以及东南亚等十五个国家和地区设有分会,拥有公司和团体会员超过四万个。作为这家实力雄厚的商会组织的创会主席,李金松先生确定的商会宗旨是“为世界客属企业家搭建商业平台,互通信息、加强联系,促进全球客属企业在贸易和商业上的合作,使侨居海外的客属商人在经济上不断发展壮大,并为居住国在经济发展上作出贡献,从而提高客家人在当地的政治地位”。其目标是分两步走:首先利用商会这一平台,组建具有强劲竞争力的客属财团,为祖国经济发展提供商机和信息,进行广泛的商贸往来;其次为客属企业家之间,为海外客属企业家与居住国之间穿针引线,创造经济效益的同时,提升他们的社会政治地位。为了实现这两大目标,李金松先生经常率团访问和考察国内的一些城市与海外的一些国家。今年,他曾借第二届世界客属恭祭炎黄二帝典礼之机,率领世界客属总商会代表团和其他客属社团一起对祖国西部的环境和市场进行考察,对西部投资环境有了全方位的了解,并和地方有关部门达成了一定的合作意向。在与海外的经济交流与合作中,他先后在世界粮食生产会议时与美国前总统布什会面,和受到澳大利亚总理霍华德、菲律宾前总统的亲切接见。在海峡两岸的经济文化交流中,他以客家人的身份关注台湾的400万客家同胞。当年连战先生和宋楚瑜先生联手竞选台湾地区领导人时,他更是被聘为他们的顾问……
  在构筑世界客属企业家和内地经济交流与合作的平台时,李金松先生堪称是领军人物。上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他将国际先进的生产技术引进中国的同时,还在多个城市投资实业,这种投资不等同于商业性质,可以称之为扶贫式投资。譬如1991年与河南省项城市莲花味精厂的合作就属于其中的典型例子,当时与厂方领导接触之后,李金松先生没有做过多的考察便向该厂投资成立当地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使之得到飞速发展的契机,生产量由400多吨飚升至上万吨,一举成为全国味精行业的龙头企业,莲花厂也因此成为当地的纳税大户。由于合资企业的带动,项城市发生了焕然一新的变化,市容市貌大为美化,同时也使周边的工厂纷纷诞生。由于物质和精神文明的显著提高,这个国家级贫困地区所发生的变化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的轰动。当时,在美国的集团董事会里的董事都是美国人,大多数不赞成他一次又一次大规模地投资中国,为了说服这些美国人,李金松先生例举了一系列投资成功的案例,其中也包括项城的莲花味精厂项目,他诚恳地说:“我的根在中国,对于她的了解比你们任何一个人都深刻,她和美国虽然存在国情的差异,但这里同样有勤劳热情的人民,有一片肥沃的土地,任何一粒种子都会在这里结出丰硕的果实。”一番合乎情理的解说,让那些美国人似乎感到了背后所隐藏的力量,而这种力量是由一个炎黄子孙炽热的爱国情感所凝聚。
  “作为一名商人,他可以不参与政治,但不可不关心政治。”李金松先生曾这样说过。现在他是河南省政协常委、河南省侨联副主席,所关注的依然是当地的经济发展,为之积极进言献策。当问及他对此次香港政改法案被否决的看法时,他不仅对此事了解得透彻,分析起来更是井井有条,他说:“香港的今天依靠中国,未来更是密不可分。有些人提出所谓的香港民主,其实他们是一部分既得利益者,他们的提议有违香港的发展规律。我觉得作为一个中国人应该有自己的主张,不应过于教条地学习别国的东西,一切都应该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只有在和谐统一的思想下,才能保证香港的繁荣稳定,进一步推动香港的稳定发展。”
  除了通过投资实业和参政议政来达成报国理想,李金松先生还通过捐资助学诠释自己的爱国情怀。1994年,他组建了河南开封大学的校董会,成为内地大学的第一个董事会。与开封大学的结缘,是从他第一次踏上河南的土地开始。当时,开封大学还只是专科学校,教育设施陈旧,教师工资时常被拖欠。看到这一情景之后,李金松先生就下定决心帮助开封大学向前迈进。于是校董会就在这一背景下成立,同时他担任董事长一职。迄今为止的13年里,他通过努力将开封大学升级为本科段高校,聘请国际一流教育专家担任学校的名誉董事长,使学校形象和影响力得到大幅度提升,并成立“金松奖学金”基金会,每年出资10万元奖励优秀教师和学生以及资助贫困优等生。当学生们从他的手中接过奖学金,他的心中感到了一丝丝慰藉。能为祖国的建设资助和培养一批批人才,对于他来说似乎是又完成了一桩报国使命。
  在贫困的卫辉市,当李金松先生看到这里没有一间校舍,孩子们在院子里上课,他立即捐资20万元帮助当地建造了一所学校。捐资与商业分离是他一贯以来坚持的原则,当捐助某一地方时,他不会在这里投资商业;当在某一地方投资时,他不会在这里开展捐献活动,他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杜绝随时可能出现的无稽之谈。
  李金松先生无论是实业报国,还是弘扬客家文化、宣传客家精神,或是关心祖国的教育事业,都是源于一颗炽热的爱国心。在他的座右铭里,奋斗和奉献是不可分割的整体,他认为“人活在世界上,奋斗的目的就是为了奉献”。在未来的日子里,他将会在奉献中品尝真正的成功果实。
其他文献
“春暖花开日,联欢颂贤时。今天为庆祝旅港河源市同乡总会成立大会暨新会所落成,丙戌新春会员举行联欢大会;紫气东来,高朋满座。值此良辰美景,我谨代表大会同仁向各位主礼嘉宾、各位领导、各位贵宾朋友,乡亲父老致以崇高的敬意和热烈的欢迎!……在此,希望各位同仁在新的一年里,加強团结,努力耕耘,收穫一定加倍,以及积极支持特区政府施政,香港繁荣安定势必胜前!”  2006年3月26日,在香港旅港河源市同乡总会成
期刊
诚信结人缘 勤奋拓事业   ——罗盛宗      罗盛宗    1959年8月出生于澳门。1982年创办美心地产置业有限公司,后改制为股份制公司,并任公司董事总经理至今,后又创办超然国际贸易有限公司、美达移民顾问行等多家公司。现任广西南宁市、广东珠海市斗门区政协委员、广东省清远市海外联谊会副会长、澳门地产业总商会副会长、澳门珠海社团联合总会副会长等职。www.qikan.com.cndi4gYlq
期刊
在香港以至国内外各种大、中、小型国际、团体、官方、私人机构,慈善团体、地区性宴会活动中,常会有一位亲切诚恳、步伐矫健、充满自信的主持人格外引人注目,他声音悠扬、谈吐幽默、热情大方、机智灵活,现场的气氛在他的一言一行中不时掀起一个又一个的高潮,他的餘音在与会者耳旁萦绕,他的笑容在宾客眼前浮现。  他就是香港金牌主持人、皇牌司仪、歌影视艺人罗铭伟先生。由一名电视台金牌主持人到一名社会各界认同的皇牌司仪
期刊
民之所急 心之所在  ——梁庆庭    梁庆庭   曾任小学教师二十年。1991年澳门立法会中期增选为第四届立法会议员,后连任五届,还先后于1999年和2004年受到澳门特首何厚铧先生的委任,成为澳门特区政府连续两届行政会委员。他熟悉澳门基层情况,积极参与社会活动,现任澳门街坊总会副会长、澳门科技大学校董等多个社会职务。    Leong Heng Teng,  He has once worke
期刊
真诚为香港  ——叶国谦    叶国谦  太平绅士。1951年出生于香港。多年来积极服务香港社会。现任十届全国人大代表、香港民建联副主席、香港房屋委员会建筑小组主席、香港纪律人员薪俸及服务条件常务委员会委员、香港交通咨询委员会委员、香港博物馆委员会委员、香港禁毒常务委员会委员等职。2004年获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颁授金紫荆星章。    Ip Kwok Him,  “JP”, born in Hong
期刊
永恒的奋斗就会走向成功之路  ——江美芬    江美芬  祖籍广东潮汕地区,出生于澳门。现任伟联达洋行、伟联达制衣厂有限公司、健美医疗保健品厂有限公司澳门总公司董事长。兼任广东省政协委员、全国工商联女企业家商会副会长、澳门女企业家商会会长、广东省工商联(总商会)常委、广东省外商公会副秘书长、澳门中小企业协会副理事长、澳门妇女联合会顾问、澳门潮汕总商会副会长、澳门潮汕同乡会副会长等职。    M.F
期刊
不求逸乐荒岁月  独发秋阳好黄昏  分秒莫教眼底过  白头作个读书人  ——刘鹤翘    刘鹤翘   1931年生于河北省丰润县,16岁入党,18岁开始学习飞行,历任飞行员、飞行教员、中队长、大队长、副团长、团长、副师长、师长、副军长、军区空军副司令员、广州军区副司令兼广州军区空军司令员、空军中将军衔。他驾驶过15种飞机,飞行3000多小时,曾指挥部队作战击落敌机3架,受到中央军委的表彰。现为广东
期刊
随遇而安 适可而止  ——霍志钊    霍志钊  1942年生于澳门。现任云南省政协常委、澳博娱乐场员工俱乐部会长、澳门博彩股份有限公司文康社会事务部行政经理、澳门文艺界庆祝国庆筹委会常设委员会执行主席、澳门特区第二届行政长官推选委员会委员、澳门云南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澳门精武体育会会长、澳门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理事长、澳门足球裁判联谊会名誉会长等职务。    Daniel Fok,  Who
期刊
学而时习之  ——龙子明    龙子明  1956年出生。曾任国际青年商会(1993)香港总会会长、国际青年商会(1995)世界执行副会长(亚洲太平洋区)、香港杰出青年协会上届主席。现为全国政协委员、广东省政协委员、民政事务局公民教育委员会委员、港台青年交流促进会副主席兼秘书长、香港青年联会顾问。1995荣获香港十大杰出青年奖,2001获颁香港特区政府荣誉勋章。    Lung Chee Ming
期刊
以诚待人 以心奉献  ——黄枫桦    黄枫桦   1935年出生于广东中山,1946年移居澳门。历任广东省第六、七届人大代表,第八、九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九、十届全国人大代表、澳门各界庆祝澳门回归祖国活动委员会主席团副主席、澳门教育界庆祝澳门回归活动委员会主任委员、澳门特区推选委员会委员、澳门基本法推广协会顾问。现任澳门中华教育会会长、濠江中学校董兼副校长。    Vong Fong Va,  B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