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悄然而至,我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行政事业单位作为国家的公共服务机构,加强内部管理逐步处于单位管理的重要位置,而有效的管理离不开紧密的内部组织机构,它保障了会计基础工作的顺利进行,加强了会计管理工作,规范了会计工作秩序,行使了会计人员的职权,提高了会计工作水平。本文筆者先从岗位分工的内容入手,分析了行政事业单位单位会计工作中的重要性,希望和相关会计工作者共同探讨、共同学习。
【关键词】岗位分工 事业单位 重要性
组织机构可以说是一个单位的“心脏”,因为其他的一切业务都是围绕这个“心脏”来运转,严密的内部组织机构是单位经济活动有计划进行的组织基础,其核心内容就是合理的岗位职责分工。按照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规定,单位应该根据会计业务的需要设置会计机构,配备持有会计证的会计人员,按照需要设置会计岗位,建立会计工作的岗位目标责任制,对会计人员进行科学合理有效的分工,确定具体岗位的名称、职责和工作要求等,明确各个岗位的权限和相互关系,使之相互监督和制约,每一项业务都有专人负责,每一个会计人员都有明确的职责。
一、岗位分工的具体内容
根据行政事业单位的社会功能、职责任务和工作需要,按照科学合理、精简高效的原则,对财务会计工作进行合理的岗位分工。涉及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岗位主要有:财务负责人、会计、出纳、保管员。实行一人一岗,明确职责,各司其职,但管钱的不能管帐,管帐的不能管钱,出纳人员不得兼管会计、会计档案保管等工作,经过以上的岗位分工,促使有关人员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出色完成岗位任务。
(一)财务负责人的主要岗位职责有
一是制定本单位的财务制度及内部控制制度。二是负责主持单位财务部门的全面工作,组织并督促部门其他人员全面完成岗位目标制要求完成的各项工作任务。三是加强与有关业务部门的协作配合工作。四是组织领导编制财务计划、财务报表,并做好审查工作。五是组织领导本部门按上级规定和要求编制财务决算工作。六是审查有关项目资金的上报、核实、验收等工作。七是完成其他随机性工作任务。
(二)会计的主要岗位职责有
一是掌握、熟悉会计制度和有关规定,遵守和维护财经纪律。二是按规定编制部门预算,做好财务分析和考核。三是按照会计制度,填制会计凭证,做好记帐、算帐、结帐、报帐工作。做到凭证合法、手续齐全、帐目健全、数字准确、按时结帐,如期报帐。同时做好工资核算工作。四是严格票据管理,保管空白收据和部分印章。五是保管好所有财务凭证,及时整理、装订归档,定期编制各种会计报表、统计资料,年终提交决算报告等。
(三)出纳的主要岗位职责有
一是严格遵守银行存款和现金管理制度,负责办理银行结算和现金收付业务。二是根据会计填制的记帐凭证,办理款项收付,收付款后及时签章,并将凭证移交会计保管。三是及时将现金结算业务及时发放个人手中(如差旅费、手续费等)。四是及时和银行存款对帐。五是积极完成其他随机性工作,保守财务秘密。
(四)保管的主要岗位职责有
一是对每项资产进行编号,按照单项资产建立卡片,详细记录各项资产的入帐时间、使用地点、使用部门和使用人、维修等相关内容。二是严格执行日常维护和保养制度,保护资产的安全性、完整性。三是定期不定期清点资产,保存好原始记录,确保帐实相符。四是完成其他随机性工作。
二、实行岗位分工的重要性
(一)实现岗位科学配置
科学合理的岗位分工既能使工作人员能够出色的完成岗位目标任务,还可以充分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也适当的情况下进行工作岗位轮换,提高了工作人员工作能力,增进了同事之间的相互理解,同时也营造单位各岗位员工之间和谐融洽的文化氛围。
(二)有效防止工作扯皮
岗位分工使各个岗位指配专人,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每一个岗位都有明确的工作要求和职责范围,万一出现追究责任问题时,也可以有法可依,有规可循,既避免相互推诿,工作扯皮现象,又制止责任认定不清的现象发生。
(三)提高单位竞争活力
岗位分工使工作人员在各自岗位上主动发挥创造力,靠本人的自我努力和自我协调能力去完成工作任务,以求工作成果的绩效实现最大化,因此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四)有效防止违规行为
在单位中如果某一个岗位由一个人担任,既可能发生错误与舞弊行为,又可能掩盖其错误的行为。在设立职务时,要考虑不相容职务原则,其核心是“内部牵制”,使不相容岗位和职务之间能够相互监督、相互制约、形成有效的制衡机制,也可以避免违规事件的发生。
(五)符合内部牵制要求
内部牵制是指在一个单位部门与部门之间、工作人员与工作人员之间,岗位与岗位之间建立相互验证、相互监管、相互制约的关系,属于内部控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内部牵制的主要特征是对有关责任进行分配,防止或尽早发现问题,不敢随意妄为,起到防患未然的目的。
(六)健全考评激励机制
岗位分工有利于健全考评制度,对财会人员的综合素质进行等级评定,量化考核指标。年终岗位责任制目标考核时,可以针对年初制定的目标和要求来考核人员,有理有据,完善了考核办法。
(七)构建内控评价机制
根据各单位的实际情况,结合上级部门及相关部门的要求,通过确定控制环节,分解、落实机构各部门、各岗位的管理职责,并对各部门控制状况进行检查、评价和考核,强化管理责任,提高全体人员内控意识。
会计工作是一个互相协作、互相牵制、互相制约的有机整体。一方面,财务人员要提高个人素质、积累经验、更新知识,另一方面,财务人员之间要本着顾全大局,团结同志、互相协作的精神,建立良好的内部环境。这样岗位分工才能起到真正的作用,一个单位的内部结构才能坚不可摧。
参考文献
[1]孟丽娟,李茜.建立和完善企业会计岗位内部牵制制度的思考[D]山西财税.2009.
作者简介:张慧琼(1979-),女,汉族,山西汾阳市人,任职于吕梁市农业委员会,研究方向:会计学。
【关键词】岗位分工 事业单位 重要性
组织机构可以说是一个单位的“心脏”,因为其他的一切业务都是围绕这个“心脏”来运转,严密的内部组织机构是单位经济活动有计划进行的组织基础,其核心内容就是合理的岗位职责分工。按照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规定,单位应该根据会计业务的需要设置会计机构,配备持有会计证的会计人员,按照需要设置会计岗位,建立会计工作的岗位目标责任制,对会计人员进行科学合理有效的分工,确定具体岗位的名称、职责和工作要求等,明确各个岗位的权限和相互关系,使之相互监督和制约,每一项业务都有专人负责,每一个会计人员都有明确的职责。
一、岗位分工的具体内容
根据行政事业单位的社会功能、职责任务和工作需要,按照科学合理、精简高效的原则,对财务会计工作进行合理的岗位分工。涉及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岗位主要有:财务负责人、会计、出纳、保管员。实行一人一岗,明确职责,各司其职,但管钱的不能管帐,管帐的不能管钱,出纳人员不得兼管会计、会计档案保管等工作,经过以上的岗位分工,促使有关人员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出色完成岗位任务。
(一)财务负责人的主要岗位职责有
一是制定本单位的财务制度及内部控制制度。二是负责主持单位财务部门的全面工作,组织并督促部门其他人员全面完成岗位目标制要求完成的各项工作任务。三是加强与有关业务部门的协作配合工作。四是组织领导编制财务计划、财务报表,并做好审查工作。五是组织领导本部门按上级规定和要求编制财务决算工作。六是审查有关项目资金的上报、核实、验收等工作。七是完成其他随机性工作任务。
(二)会计的主要岗位职责有
一是掌握、熟悉会计制度和有关规定,遵守和维护财经纪律。二是按规定编制部门预算,做好财务分析和考核。三是按照会计制度,填制会计凭证,做好记帐、算帐、结帐、报帐工作。做到凭证合法、手续齐全、帐目健全、数字准确、按时结帐,如期报帐。同时做好工资核算工作。四是严格票据管理,保管空白收据和部分印章。五是保管好所有财务凭证,及时整理、装订归档,定期编制各种会计报表、统计资料,年终提交决算报告等。
(三)出纳的主要岗位职责有
一是严格遵守银行存款和现金管理制度,负责办理银行结算和现金收付业务。二是根据会计填制的记帐凭证,办理款项收付,收付款后及时签章,并将凭证移交会计保管。三是及时将现金结算业务及时发放个人手中(如差旅费、手续费等)。四是及时和银行存款对帐。五是积极完成其他随机性工作,保守财务秘密。
(四)保管的主要岗位职责有
一是对每项资产进行编号,按照单项资产建立卡片,详细记录各项资产的入帐时间、使用地点、使用部门和使用人、维修等相关内容。二是严格执行日常维护和保养制度,保护资产的安全性、完整性。三是定期不定期清点资产,保存好原始记录,确保帐实相符。四是完成其他随机性工作。
二、实行岗位分工的重要性
(一)实现岗位科学配置
科学合理的岗位分工既能使工作人员能够出色的完成岗位目标任务,还可以充分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也适当的情况下进行工作岗位轮换,提高了工作人员工作能力,增进了同事之间的相互理解,同时也营造单位各岗位员工之间和谐融洽的文化氛围。
(二)有效防止工作扯皮
岗位分工使各个岗位指配专人,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每一个岗位都有明确的工作要求和职责范围,万一出现追究责任问题时,也可以有法可依,有规可循,既避免相互推诿,工作扯皮现象,又制止责任认定不清的现象发生。
(三)提高单位竞争活力
岗位分工使工作人员在各自岗位上主动发挥创造力,靠本人的自我努力和自我协调能力去完成工作任务,以求工作成果的绩效实现最大化,因此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四)有效防止违规行为
在单位中如果某一个岗位由一个人担任,既可能发生错误与舞弊行为,又可能掩盖其错误的行为。在设立职务时,要考虑不相容职务原则,其核心是“内部牵制”,使不相容岗位和职务之间能够相互监督、相互制约、形成有效的制衡机制,也可以避免违规事件的发生。
(五)符合内部牵制要求
内部牵制是指在一个单位部门与部门之间、工作人员与工作人员之间,岗位与岗位之间建立相互验证、相互监管、相互制约的关系,属于内部控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内部牵制的主要特征是对有关责任进行分配,防止或尽早发现问题,不敢随意妄为,起到防患未然的目的。
(六)健全考评激励机制
岗位分工有利于健全考评制度,对财会人员的综合素质进行等级评定,量化考核指标。年终岗位责任制目标考核时,可以针对年初制定的目标和要求来考核人员,有理有据,完善了考核办法。
(七)构建内控评价机制
根据各单位的实际情况,结合上级部门及相关部门的要求,通过确定控制环节,分解、落实机构各部门、各岗位的管理职责,并对各部门控制状况进行检查、评价和考核,强化管理责任,提高全体人员内控意识。
会计工作是一个互相协作、互相牵制、互相制约的有机整体。一方面,财务人员要提高个人素质、积累经验、更新知识,另一方面,财务人员之间要本着顾全大局,团结同志、互相协作的精神,建立良好的内部环境。这样岗位分工才能起到真正的作用,一个单位的内部结构才能坚不可摧。
参考文献
[1]孟丽娟,李茜.建立和完善企业会计岗位内部牵制制度的思考[D]山西财税.2009.
作者简介:张慧琼(1979-),女,汉族,山西汾阳市人,任职于吕梁市农业委员会,研究方向:会计学。